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最近开发了一种钯基电芬顿方法,对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原位修复有效。该方法中,适宜污染物处理条件为酸性环境(pH为3),加入H202、Fe(II),但广泛存在天然有机物的作用还不清楚。研究了Aldrich腐植酸(HA)对钯基电芬顿法转化甲苯的影响。当pH为3,电流50mA时,HA的存在可促进甲苯的转化效率。当HA浓度从0增至20mg/L,  相似文献   

2.
随着煤制油企业规模以及数量逐渐增大,煤制油企业因其所产生的大量污水、固体粉尘以及有害有毒气体,对环境造成更大伤害。探索适合我国发展的煤炭清洁转化方式,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鉴于此,对煤制油工艺与原理进行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主要的污染物,并探讨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国持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大气环境引发的关注日益升温。如何保障高效清洁利用煤炭,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能源的基本特点是贫油、少气、富煤,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主导地位。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严峻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物排放等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有研究表明,煤炭燃烧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这一政策,倒逼煤炭企业拓展煤炭高效清洁利用途径。从煤炭能源使用的角度来看,解决目前的  相似文献   

4.
《煤化工》2016,(1):15-18
煤直接燃烧产生的硫酸盐、硝酸盐、粉尘等是造成我国大面积雾霾问题的重要因素。基于我国资源禀赋特点及能源消费国情,煤制天然气是煤炭清洁利用、减少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从煤炭资源所在地、煤炭运输沿线、天然气消费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三方面,对比了煤制天然气与煤炭直接燃烧、天然气管输与煤炭运输、天然气替代其他能源消费的污染物减排效果。分析表明,煤制天然气能把煤中含有的硫、氮等可生成污染物的组分集中转化为硫磺、氨水等产品;天然气管输运输环节相比煤炭的运输环节,能降低能耗和污染;天然气消费地区的煤改气和油改气,可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5.
江浩  彭宇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183-184,163
本文主要探讨了探讨了常见的地下水资源污染治理方法,即抽出处理修复技术、监测自然衰减修复、原位修复、石油类污染物治理等方法,最后并总结几种修复技术综合比较,说明了选择合理污染治理方法为治理事故性污染物提供了迅速、可靠、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化工学报》2012,(11):3687+3715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煤高效洁净转化为优质燃料、化学品和材料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煤的热物理化学、煤基液体燃料合成、煤炭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关产品加工新工艺和新技术、能源环境新材料制备等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并通过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紧密结合和集成创新,为我国煤炭高效洁净利用提供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农业国的发展基础,面对日益恶化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已逐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因此,针对地下水中污染物从源头分析,并分类了污染物迁移及转化规律,并集中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地下水中污染物修复技术手段,期望为我国地下水重金属及石油烃类污染修复及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是我国污染场地地下水中高频检出的污染物,在地下水中多以非水相液体(NAPL)形式存在,成为持久的污染源,具有较高的环境和健康风险.监测式自然衰减法修复技术(MNA)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修复技术联合使用,具有费用较低、不会造成其他负面影响等优势,作为地下水污染修复的一种可选方法已得到普遍认可,执行监测式自然衰减法前必须进行自然衰减可行性评估,实施监测式自然衰减法修复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概述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地下水中VOCs自然衰减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地下水中VOCs自然衰减可行性评估程序研究的开展,可以为我国制定利用MNA技术修复污染场地章程和规章以及保障地下水安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化工学报》2005,56(10):1954-1954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协调解决煤炭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问题、为洁净煤技术的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和工程化基础为目标,以煤高效洁净转化为优质燃料、化学品和材料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煤的热物理化学、煤基液体燃料合成、煤炭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关产品加工新工艺和新技术、能源环境新材料制备等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之间在煤炭开发、勘探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从蒙古国进口的原煤量累计已经达近1000万t。蒙古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热值高、杂质和污染物含量低。近年来,内蒙古相关厂商与蒙古国合作伙伴签署了一批能源合作协议。其中,内蒙古庆华集团  相似文献   

11.
《化工学报》2008,59(10)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煤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为优质燃料、化学品和材料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煤的热物理化学、煤基液体燃料合成、煤炭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关产品加工新工艺和新技术、能源环境新材料制备等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煤炭转化》2005,28(4):93-93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协调解决煤炭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问题、为洁净煤技术的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和工程化基础为目标,以煤高效洁净转化为优质燃料、化学品和材料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煤的热物理化学、煤基液体燃料合成、煤炭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关产品加工新工艺和新技术、能源环境新材料制备等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石油烃-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别是复合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对常规修复技术效能产生的影响。土壤中的石油烃在生物或非生物降解过程中均有可能产生中间产物,重金属在环境中也会发生赋存形态和可迁移性的改变,这些变化将影响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赋存形态与迁移方式,进而影响修复技术的效能。还讨论了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化工学报》2008,59(11):2856-2856,2909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煤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为优质燃料、化学品和材料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煤的热物理化学、煤基液体燃料合成、煤炭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关产品加工新工艺和新技术、能源环境新材料制备等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纳米零价铁具有粒径较小、反应活性高、比表面积大、能够迅速且更加完全的还原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优点,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应用也存在不足之处:纳米零价铁易氧化而活性降低;易团聚,迁移性能不理想;容易使含水层介质颗粒空隙堵塞等。对纳米零价铁进行改性,克服其活性降低、易团聚及堵塞的问题,已成为环境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介绍了几种纳米零价铁改性方法及其修复有机污染地下水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结合近年来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学科发展需求,对异位生物、异位淋洗、原位化学、原位生物4种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研究发展情况和发展方向进行论述。以期为我国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值得关注的是:异位淋洗修复技术中,新型螯合型表面活性剂N-十二酰基乙二胺三乙酸分子具有亲水亲油两性结构,能同时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生物修复技术中,在有些地质条件复杂的环境很难向地下水中输送氧气,强化厌氧生物修复处理技术可能是去除污染物最有效的解决方法;EK-PRB-EDTA联合修复技术能够对污染物的去除产生协同增强作用,比单一的修复技术更有效果,未来联合多种修复技术用来修复地下水污染将是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上海化工》2009,(2):47-47
我国“863”重点项目——煤炭分级多联产技术在安徽淮南矿业集团取得重大进展。这一技术通过将煤的燃烧、热解等过程有机结合,提高了煤炭资源整体利用率,降低了污染物排放。目前项目示范装置已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期间,煤炭工业把加强煤炭洗选,提高原煤入选比重作为提高煤炭质量、改变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利用煤炭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无效运输和燃煤污染物排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加快选煤和煤质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满足煤炭生产、建设、销售的需要,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于9月19—21日在苏州召开了全国选煤及煤质技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代表155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煤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为优质燃料、化学品和材料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煤的热物理化学、煤基液体燃料合成、煤炭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关产品加工新工艺和新技术、能源环境新材料制备等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环境监测实验室是监测站中核心部分,主要完成对当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如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以及大气等。在长期持续的检测过程中,会采用一些化学试剂进行分析,这样难免会产生一些废渣、废水以及废气等污染物,如果不对此类污染物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则环境检测实验室会成为一个新的污染源。文章分析了环境检测实验室存在的污染物种类,并针对污染发生的原因就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