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雅女湖及周边环境进行水质监测和调查,展示了雅女湖区域的水环境现状。当前雅女湖周边支流水质较好,湖水水质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基本符合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雅女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丰水期比枯水期明显偏低,整体呈中营养化状态。分析了雅女湖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童俊 《净水技术》2020,39(1):58-68
通过对金泽水库及其上游来水的水质水量监测,分析金泽水库及上游来水水质特征与变化规律,认为:水质类别均值为Ⅲ类~Ⅳ类,极值为Ⅳ类;影响金泽水库水质的主要特征因子有石油类、粪大肠菌群、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BS)、化学需氧量、氟化物、铁、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锑这9项;东太湖水质水量、支流流向及水质、污染物通量、降雨与太浦河泵闸调度是影响干流水质的主要因素。提出改善金泽水库上游来水水质的建议,将降水量超过50 mm与关闸作为锑预警指标,泵闸联动,保障金泽水库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3.
左凤丹  杨聪 《广州化工》2023,(18):91-93
为了解马家沟水库城市饮用水源的水质状况,选择马家沟水库为研究对象,2020-2021年,每月马家沟水库进行水质监测,获取20组有效数据,分析了马家沟水库水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马家沟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限值要求,水质良好。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氟化物呈现强的变异,呈现中等和强的变异系数表明,这些参数受季节影响对马家沟水库水质变化较大。马家沟水库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总体均保持在0.4~0.7范围,综合污染指数呈现小幅度变化趋于,表明马家沟水库水质全年总体趋于稳定水平。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7~2018年芡河湖水质监测数据,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指数法对芡河湖水质及富营养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不参与评价的情况下,芡河湖湖体水质整体为优;各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为10. 39,总磷为芡河湖首要污染物,湖水中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污染比较严重,浓度均劣于Ⅲ类水质要求。芡河湖水体营养化指数为57. 9,水质处于轻度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周姣  罗天志  张凯 《广州化工》2023,(18):88-90+106
通过2021年宜宾市境内37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分析结果的调查统计,分析评价了长江流域宜宾市境内的水质情况。结果显示,长江流域宜宾市境内Ⅰ~Ⅲ类水质比例100%,总体水质为优,粪大肠菌群超标现象消失。长江流域宜宾市境内水质优越排序为:金沙江河流>长江水系>岷江河流;干流水质>支流水质,支流上游段水质>支流中下游段水质,支流偶有超标现象,超标指标为石油类、溶解氧和总磷;部分小支流水质有变差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2012年8月20日,环境保护部发布第52号公告,发布了2012年上半年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2012年上半年,太湖整体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其中五里湖为Ⅲ类水质,梅梁湖、湖心区和东部沿岸区为Ⅳ类水质,西部沿岸区为V类水质。太湖营养状态平均为轻度富营养。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和营养化程度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十三五"以来总六塘河程道渡槽断面污染物月均值年内变化情况分析后,组织开展夏季水质现状调查,在总六塘河源头六塘河闸至程道渡槽断面段,分别在源头、部分乡镇、重要支流汇入处布设监测点位,通过调查与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7项指标氨氮、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p H和溶解氧进行分析,各变量间有较强的相关性,第一、二、三公因子分别为氮磷污染因子、耗氧有机污染因子、现场参数指标因子;自六塘河闸至程道渡槽断面,突破Ⅲ类水质限值指标顺序依次为氨氮(西楚大道桥处)、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宿穿线桥处)、化学需氧量(大兴镇桥处);5条重要汇入支流4项水质指标基本均高于Ⅲ类水质限值和总六塘河源头六塘河闸四个指标均值,汇入支流污染物的携入是总六塘河水质恶化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长江中游浅水湖泊水环境质量状况,以咸宁市西凉湖为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体水质标准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氮、磷是西凉湖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各采样点的总氮(TN)、总磷(TP)不能满足Ⅲ类水体的水质要求;西凉湖水质呈中、重污染状况,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水平。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是西凉湖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梁子湖水环境主要污染因子。分别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卡尔森综合营养指数法对梁子湖入湖口、中心梁子岛、东梁子湖湖心、出湖口等监测点的水质状况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梁子湖的出湖口水质状况最好,入湖口最差;全湖处于中营养状态;总磷、总氮、COD_(Cr)、COD_(Mn)、BOD_5为梁子湖主要污染因子;梁子湖主要污染物的来源主要包括外源污染物的流入、区域内面源污染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广东省韶关市内8座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质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富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库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3至2017年,8座水库水质总体保持较好,均处于Ⅱ类、Ⅲ类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水库富营养状态处于贫营养或中营养。最后结合水库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水库水质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龙江是福清市最大河流,2005年开始全流域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本文利用2004、2009-2014年海口桥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通过单因子评价法分析了龙江入海口水质现状,并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评价近年来海口桥断面的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整治前的2004年该断面为劣V类水体,而整治后2009-2014年断面水质可达到V类水标准,其中2009年符合Ⅳ类水要求。主要超标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氨氮,其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成显著下降趋势,其余指标变化平稳。龙江入海口水质有所改善,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需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2.
王琴 《山西化工》2022,(1):212-214
通过对长治市25个地表水断面(点位)水质的年均监测情况和月监测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出长治市市级水质时间达标率为85%,水质空间达标率为96%,水环境承载力指数为90.5%,为未超载状态.对长治市个别断面地表水监测因子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磷超标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7年全年平潭36脚湖叶绿素a含量及pH、水温、溶解氧、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等水质因子的监测数据,对叶绿素a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水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间的多元回归方程。研究表明,2017年平潭36脚湖叶绿素a含量平均17.8 mg/m~3,秋季高于其他季节,其他季节基本保持稳定。叶绿素a与高锰酸盐指数、总磷、以水温为控制条件的溶解氧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氮极显著负相关;与水温、pH相关性不显著。季节间多元回归入选水质因子差异较大,基于全年分析的多元回归方程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4.
五牧断面为京杭运河常州出境断面,为常州市唯一未达III类水质的河流考核断面,为研究清楚京杭运河常州段总磷污染成因,文章分析了京杭运河常州段沿程水质变化、污染来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的有效策略,为区域水环境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综合水质指数法对滴水湖水质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新龙 《净水技术》2012,31(2):66-71
正确认识和评价滴水湖水质的变化特征是进行水环境管理的前提。通过监测2006-2009年滴水湖水体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以及总磷(TP)等5种主要污染因子的月度变化,利用综合水质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2006-2009年间滴水湖湖区整体水质已达到地表水IV类水标准(GB 3838—2002),水质状况有明显好转;有机污染物和总磷是滴水湖水体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脱氮除磷回用于景观水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纤维生物膜滤池-强化微絮凝纤维过滤的方法,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回用于人工景观水体。试验结果表明:出水中总磷一般可达到0.2mg/L以下,氨氮一般可以达到1.5mg/L以下;本试验系统在对氮磷去除的同时,对CODcr、BOD5、SS、浊度等也有进一步的去除作用。试验出水水质可以达到GB 3838—2002《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体标准,可满足人工景观用水等高级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菹藻浜宝山段河道污染负荷估算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菹藻浜宝山段河道污染负荷和污染物来源,利用2007—2011年菹藻浜宝山段河道污染源的水质数据,选取COD、NH3-N和总磷等作为典型水质指标,计算蕴藻浜COD、NH3-N污染负荷和各污染源贡献率。结果表明氨氮和COD为蕴藻浜宝山段河道主要污染类型;菹藻浜宝山段的COD、氨氮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7149t/a、1357t/a,COD的削减量为-13218t/a,现状纳污量未超出水环境容量;氨氮的削减量为2175t/a,削减率为62%。上游和支流为菹藻浜宝山段河道主要污染源,上游对COD和NH3-N的贡献率分别为30.12%、36.23%,支流对COD和NH3-N的贡献率分别为54.36%和58.62%。  相似文献   

18.
彭银萍  邱龚  张永利 《当代化工》2009,38(4):402-404
依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粤东地区东丽湖水的酸碱度量、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铜、锌、铅、镉等进行检测,其中总磷、BOD5、COD均劣于Ⅴ类,超标率分别为13%、110%和81.75%;总氮含量为1.87mg/L,属于Ⅴ类水质。富营养化是东丽湖水质污染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水质的改善、保护应根据其水质状况、地理位置、环境状况等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东风西沙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波  朱慧峰 《净水技术》2016,(4):58-62,116
为明确东风西沙水源地水质状况,该文在水源地试通水前后水质监测基础上,对各监测点水质进行单项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水前水库取水监测点水质单项指标以Ⅰ~Ⅱ类为主,单因子法综合评价为Ⅲ~Ⅳ类,汞偶有超标,但其浓度未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限值;综合水质指数(WQI)法评价水质主体为良(21≤WQI≤40)至尚好(41≤WQI≤60)。通水后水库江边取水和库中监测点单项指标均以Ⅰ~Ⅱ类为主,单因子法综合评价江边取水口水质为Ⅱ~Ⅲ类,库中监测点除总氮总磷外为Ⅱ~Ⅲ类;综合水质指数法评价水质均为优(WQI≤20)至良。东风西沙水源地水质总体安全,但应注意水库取水汞和氯化物污染风险以及库中富营养化风险的防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广西北部湾地区防城港市河流型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以2011~2017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为数据基础,对防城港市1个河流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水质进行评价及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防城港市河流型饮用水源地水质WPI值均小于50,水质类别以Ⅱ类水、Ⅲ类水为主,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水质健康风险为低风险,水质污染风险等级以低风险为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部分风险因子权重,对水源地水质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水质安全风险等级以低(Ⅱ)风险为主,水质状况良好,水质安全风险等级有变高的趋势,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