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燕果 《新建筑》2000,(2):69-71
通过对“广州明星楼盘”之一翠湖山庄的分析 ,揭示了广州住宅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蒙小英 《工业建筑》2005,35(Z1):36-37
由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复杂性研究,其已占据了现代科学研究的主导地位。通过解读多位明星建筑师对建筑复杂性的设计描述,来探讨建筑形态流变中的混沌与复杂性特征及其蕴涵的感官体验理念。  相似文献   

3.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诗意地生活"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品质"开始超越"价格"在市场经济中占领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筑空间的体验设计随之应运而生.建筑空间体验设计强调的是体验者的心理活动和情感需求,注重建筑空间和体验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讲究建筑空间的时间、距离、角度等多方位的变幻体验,是情感活动由虚到实的外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体验经济"与历史街区(建筑)再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结合“体验经济”概念的提出 ,说明了它与历史街区 (建筑 )再利用的关系 ,探讨了历史街区 (建筑 )再利用如何与“体验经济”相结合 ,加强体验经历 ,并提出了历史街区 (建筑 )再利用中可能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在造建筑工作室以推己及人的体验作为出发点和落脚处,希望在工作里保持一种慢工出细活的状态,保有对传统的感情,将人们生活的愿望进行细致而耐心的梳理,使之成为扎实的创造,成为指向美的建筑语言。今夏的UCCA的毕加索大展"天才的诞生",促使毕加索再度成为神话般的明星,媒体称之为毕加索之夏。回想我的观展印象,却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只看到碎片,他的艺术生涯像他所解构的立体主义图像包含着无数面向。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9)
<正>在造建筑工作室以推己及人的体验作为出发点和落脚处,希望在工作里保持一种慢工出细活的状态,保有对传统的感情,将人们生活的愿望进行细致而耐心的梳理,使之成为扎实的创造,成为指向美的建筑语言。今夏的UCCA的毕加索大展"天才的诞生",促使毕加索再度成为神话般的明星,媒体称之为毕加索之夏。回想我的观展印象,却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只看到碎片,他的艺术生涯像他所解构的立体主义图像包含着无数面向。  相似文献   

7.
成功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充满活力的,商业建筑作为体验城市活力的重要场所和重要的城市节点,是展现城市魅力与形象的重要标志.经济危机下,为了拉动内需,推动城市经济,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商业建筑的投资和建设,商业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同时,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关注商业建筑,但是对如何塑造富有吸引力的和成功的商业设计,知之不多;另一方面,运营企业迫切地想了解在建筑领域,什么样的设计才能达到并最终实现良好的运营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提起首都 ,人们自然会联想起横贯于天安门前的东西长安街。长安街可以说是中国北京形象的缩影。据笔者统计,仅在西起公主坟 ,东至大北窑的长安街一段上 ,就有大型公共建筑近80项。“神州第一街”的建筑发展镌刻着共和国成长的脚步。长安街上著名建筑作品最多的建筑师提起张这位建筑大师也许知道的人不多 ,但他在长安街上的作品却可以说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水产部办公楼、公安部办公楼、北京饭店东楼及贵宾楼等 ,这七项建筑除公安部办公楼被大门掩映在里面 ,其余六幢建筑都可以说是长安街的“明星"…  相似文献   

9.
体验建筑: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路峰 《建筑师》2004,(1):95-97
在柏林.最吸引建筑“追星族”前去”朝圣“的地方之一,就是位于克罗伊兹贝格地区林登大街14号(Lindensfrasse 14,Berlin-Kreuzberg),由丹尼尔·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犹太人博物馆(JewishMuseum)。尽管事先已有足够多的有关此建筑的文字和图片阅读——作为李伯斯金的代表作,这栋建筑早已成了建筑杂志的明星,但亲历此建筑还是给我留下了许多在图文阅读中无法体验到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沸沸扬扬的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9月16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如同一场嘉年华会一样,不仅让人欣赏了众多的建筑艺术品,享受到丰盛的视觉盛宴,而且让人领略了几十位像明星一样建筑大师的丰采,聆听到他们精辟而新颖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文化模式日益呈现出“地球村”的新思维尺度。尽管与发展世界性同步的还有保护地方性;与提高科技含量同步的还有提高文化含量——但是,“地球村”建筑成为当代建筑创作的主流已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势下,探讨“地球村”建筑是学界职责。  相似文献   

12.
张驭寰 《古建园林技术》1984,(2):11-13转26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蕴藏着一种设计式样,就是将垂直墙面,故意做成斜墙面。按形取意叫它“倾壁”。“倾壁”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广泛流传。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倾壁”的作用有防护、防卫、房屋内部扩大空间、增加艺术效果等。“倾壁”已在更多的外国建筑中运用,成为当代的“摩登”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3.
“乌托邦”首先是一个由托马斯.摩尔虚构出来的岛国的名称,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社会各界层的关注,对于建筑师而言更成为创新、探索的代名词。本追溯了乌托邦思想在建筑领域的发展演变,从而阐述了其推动时代进程的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再城市化”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生“逆城市化”之后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的功能和内涵的过程,复苏城市经济、调整城市活力、重塑城市文化成为“再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将探讨当代建筑形态创作针对其在“再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所产生的四种创新性处理手法。通过这些手法,建筑对城市活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同时也成为“再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和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嘉庚建筑"承载的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红 《中外建筑》2006,(3):57-58
嘉庚建筑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具有人文的价值取向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建筑形式上来说,嘉庚风格建筑既具闽南红砖民居特征,又有西洋风格,它把闽南红砖民居与欧式建筑融合起来,将闽南传统的翘檐屋顶和欧式建筑的造型柔和在一起,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嘉庚建筑的人文精神也反映了陈嘉庚先生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精神,包括多元文化兼容的创新实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构成与“诚毅”、爱国的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嘉庚建筑是爱国、为民的嘉庚精神的一个载体,也是一个特殊时代文化的见证。  相似文献   

16.
"高完成度"与"整体建筑"观的基本含意体现了社会进步后全社会对建筑行业更高层次的要求。"高完成度"建筑的终极目标是"整体建筑",而"整体建筑"观的建立就会从根本上促进建筑所有相关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化与整合,最终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经过多方位宏观论证及详实深入的实践总结,阐述了树立"高完成度的整体建筑观"的现实意义,精炼出了在工作中具体贯彻这一观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城市设计课程“4321”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设计概念传入中国,城市设计历时不长却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文章通过对传统城市设计教学模式的分析,提出“4321”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全过程主动体验,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设计整体思维。  相似文献   

18.
刘致平  刘进 《华中建筑》1993,11(4):66-70
作者以亲身经历介绍了中国第一个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学术团体-中国营造学社,并对该学社为保护中国传统建筑所作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空间集约化的概念伴随着城市问题在各类建筑实践中愈演愈烈,“集约化模式”的出现为中小学校园带来了新的激活点。文章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从空间特点、功能组织等方面剖析了现有中小学设计中的“集约化”现象,并结合国内优秀设计案例,总结了相关设计策略,进而为这种新型教学空间的设计提供方法参照。  相似文献   

20.
潘莹  施瑛 《华中建筑》2009,27(1):149-154
岭南文化的“重商”思想的发展成熟影响了明清以后“岭南派”建筑的形成,“岭南派”建筑注重实用、追求享受的功能观,张扬显露、追逐潮流的装饰风格,人神共居、求财祈福的环境意象和中西合璧、多元兼容的建筑文化特征都深深根源于“重商”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