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战广 《净水技术》2021,40(4):90-95,138
从居住小区选择、水质采样检测、流量测量、用水量调查、数据分析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城镇人均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算方法,并针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内两个未设化粪池的居住小区A和B开展了连续一周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小区生活污水的水质波动范围较大,周末污染物浓度较工作日高。具有代表性的小区B总排口污水的CODCr、BOD5、NH3-N、TN、TP平均值分别为687、294、32.6、40.7、5.42 mg/L,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相近。根据小区用水量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得到小区B的人均用水量为88.8 L/(人·d),污水排放系数取0.85时,计算小区B的人均CODCr、BOD5、NH3-N、TN、TP产生量平均值分别为51.90、22.18、2.46、3.07、0.41 g/(人·d),低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城镇污水的设计水质。调查范围较小、用于计算的排污人口当量数据偏高可能是人均用水量和人均污染物产生量偏低的主要原因,应采用流量测量、入户调查等方式获取更准确的人均污水量,扩大调查范围可以进一步减小误差。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3):661-664
采用改良UCT工艺的小型污水装置处理高氨氮生活污水,经过1年多的污泥培养、装置运行维护、水质监测及分析,系统达到最佳的运行工况状态,在进水总氮含量在80~125 mg/L下,出水总氮平均值为12.02 mg/L,氨氮保持在1.50 mg/L以下,COD稳定在20~40 mg/L之间,可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实验表明,对于处理高浓度氨氮的生活污水,DO浓度成为氨氮转化的制约因素,较高DO浓度能明显提高系统的硝化效果,但过高DO浓度却会降低系统脱氮效果,使出水COD含量上升。系统脱氮效果受碳源影响,投加碳源能明显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回流比对总氮和氨氮的去除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良UCT工艺的小型污水装置处理高氨氮生活污水,经过1年多的污泥培养、装置运行维护、水质监测及分析,系统达到最佳的运行工况状态,在进水总氮含量在80~125 mg/L下,出水总氮平均值为12.02 mg/L,氨氮保持在1.50 mg/L以下,COD稳定在20~40 mg/L之间,可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实验表明,对于处理高浓度氨氮的生活污水,DO浓度成为氨氮转化的制约因素,较高DO浓度能明显提高系统的硝化效果,但过高DO浓度却会降低系统脱氮效果,使出水COD含量上升。系统脱氮效果受碳源影响,投加碳源能明显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回流比对总氮和氨氮的去除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厂网联排是厂网一体化新形势下污水处理厂进水设计的重要条件。苏北某市开发区新建污水处理厂同厂外新建污水主干管网和改建现状污水管网同步实施,污水厂近期规模为5万m3/d,出水执行一级A标准。因现状纳污范围含有工业排放尾水(B/C值约为0.35),设计通过新建污水泵站、互联互通管网、现状泵站改造等手段协同调度污水水量,不同组合工况下可实现工业尾水最高比例由>85.0%降低至30.9%,增强进水水质均匀度,最不利条件下进水CODCr质量浓度变化幅度由414.88 mg/L降低至128.61 mg/L,氨氮质量浓度变化幅度由18.21 mg/L降低至5.65 mg/L,最大收窄幅度达69%。厂网联排下优化进水水量和水质可为不适用于分质处理的污水收集处理项目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岩  王文凯  韩利 《水处理技术》2013,39(1):125-128
采用厌氧-接触氧化串联工艺处理电厂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在DO质量浓度控制为2~4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0.8 h,水力负荷为3.33 m3/(m2.h)条件下,进水COD为350~600 mg/L,BOD5为320~350 mg/L,SS、NH4+-N质量浓度分别为330~400 mg/L、60 mg/L时,出水COD相对平稳,基本上都在55 mg/L左右;出水BOD5一直处于20 mg/L以下,出水SS质量浓度稳定在10 mg/L。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均保持在10 mg/L以下。出水水质应满足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动污水管网不完备区域和污水排放分散区的生活污水的处理,将生物净化槽和人工湿地结合,设计了单户住宅生态型污水处理设备.在冬季日进污水量为100L/d的条件下,对其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COD、NH4 -N、TP进水浓度分别在113.68~245.76mg/L、4.86~25.50mg/L、1.89~12.10 mg/L范围内变化时,COD、NH4-N,TP去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变大,相应的去除率为85.85%、59.71%、63.85%,体现了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7.
抚顺石油二厂各装置排放的生产及生活废水经过二级处理,达到辽宁省污水排放标准后,经深度处理,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水,当回用污水量占总补水量的2/3,循环水采取有机膦与锌盐复配的水质稳定处理方案时,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腐蚀速率、污垢沉积速率及异氧菌总数等指标均在控制范围,年节约费用约65万元。  相似文献   

8.
根据四川某石化二级反渗透出水的水质水量特点,采用臭氧氧化-生物滤池对石化浓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臭氧投加量、pH对臭氧氧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臭氧单元最佳臭氧投加量和pH值。结果显示:臭氧投加量在12 mg/L、pH为8~9时,COD进水指标从175 mg/L降低至47.5 mg/L以下,去除率达到约72.8%,氨氮值从17 mg/L降低至4.75 mg/L以下。石化污水处理后的COD、氨氮、总氮等指标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直接排放的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炼油污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炼油污水的工艺特点和处理效率。中试试验结果表明:MBR处理炼油污水出水水质好,COD,氨氮,油和酚的出水平均值分别可低至39mg/L,2mg/L,3mg/L和0.1mg/L以下,去除率分别高达93%,90%,94%和99.9%。达到严格的排放指标(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产水可用于生活杂用水和循环冷却补给水。  相似文献   

10.
高悬浮物高氨氮污水处理技术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曝气生物流化床水处理技术,处理高悬浮物高氨氮污水,通过试验数据比较之后进行工程化设计。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悬浮物、氨氮的质量浓度分别不大于2000,200mg/L时,出水悬浮物、氨氮的质量浓度分别不大于70,15mg/L。工程实施后已通过鉴定验收。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聂凯  黄伊丕  潘涌璋 《当代化工》2014,(3):438-440,443
分别采用陶瓷膜和超滤膜生物反应器对某印刷电路板(PCB)厂现有废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 191.2?270.4 mg/L,氨氮30?50 mg/L,MLSS 6 500 mg/L,DO 4?8 mg/L,反应时间为5 h的条件下,两种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和氨氮的浓度分别低于99.2 mg/L和0.759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章生卫  郭晓磊 《广东化工》2010,37(4):135-136,117
文章介绍了采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某饮料厂生产废水的工程设计、工艺调试。在高浓度废水COD浓度为13830mg/L、生活污水COD浓度为229mg/L时,出水COD小于60mg/L,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实践证明:该处理工艺可行,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安全、管理与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物活性炭技术深度处理焦化厂生化后出水。结果表明,焦化厂生化后出水(COD为200mg/L、色度为900度)经生物活性炭处理后,COD降为46.9mg/L、色度降至25.8度,达到国家工业再生用水水质标准(COD小于60mg/L,色度小于30);并与颗粒活性炭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相比,生物活性炭法处理焦化废水COD及色度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3.4%和5.2%,且生物活性炭使用寿命是颗粒活性炭的3.3倍,生物活性炭的吨水材料费为1.4元,比颗粒活性炭低3.26元。生物活性炭法是一种有效、低成本的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某钼冶炼厂废水处理系统的改造实践情况。通过采用AO脱氮技术的地埋式一体化装置代替原有的两级生化曝气池等改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出水COD在50 mg/L以下,氨氮质量浓度在15 mg/L以下,可全部回用于厂区作为绿化及道路清扫等用水;通过增加两级曝气池、pH调节池和溢流水槽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后,生产废水出水清澈透明,无杂色,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要求,可达标排放或回用,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和零排放,节约了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针对工艺塔流出酯化废水的COD偏高(42 000 mg/L以上)进行工艺塔改造,在喷淋方式上增设井字形导流板解决了喷淋盲区,在最上方的工艺塔盘之间填充鲍尔环。在总产能,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COD值降至35 000 mg/L左右,缓解了污水处理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闫超 《山东化工》2014,(8):177-178
针对红霉素生产废水成分复杂、悬浮物(SS)含量高、有机物含量高、含有生物抑制性物质、生物降解性不好的特点,采用"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CASS(循环式活性污泥法)+FENTON氧化+BAF(曝气生物滤池)"的组合工艺进行治理。调试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COD由4500~5000mg/L降至30~40mg/L,氨氮(NH3-N)由300~500mg/L降至2~3mg/L,悬浮物(SS)由800~1000mg/L降至5~10mg/L,达到《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重点保护区修改单通知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浮+SBR+液氯消毒工艺处理小蓝工业园废水,一期工程技改后设计规模为25000m3/d,进水水质为COD 600mg/L,BOD5220mg/L,SS 200mg/L,色度80倍,pH值6.5-8.5;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为COD≤100 mg/L,BOD5≤30mg/L,SS≤30mg/L,色度40倍,pH值6-9,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UASB厌氧处理+好氧接触氧化+絮凝沉淀"串联工艺对环氧氯丙烷生产废水进行处理,COD去除率可达到96%,BOD去除率可达到96%,SS去除率可达到92%,氯化物去除率可达到32%,ECH去除率可达到99%,总的处理效果良好。外排废水COD浓度降至11.9 mg/L,BOD浓度降至5.4 mg/L,SS浓度降至1.7 mg/L,氯化物浓度降至43.5 mg/L,ECH浓度降至0.2 mg/L,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流体化床Fenton法与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工艺处理腈纶污水.根据水质特点,制定加药量、回流比及水力停留时间,运行效果明显.在保证供水COD稳定在300mg/L左右,适当增加污水处理成本的情况下,出水COD全部控制在100mg/L之内.  相似文献   

20.
陈苏 《当代化工》2014,(11):2253-2256
在膜生物反应器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序批式斜板动态膜生物反应器(Sequencing Inclined Dynamic Membrane Biological Reactor,SIDMBR)有其独特的性能。试验研究了140目不锈钢丝网为基材在曝气池内形成生物动态膜的启动过程和除污性能,并考察了稳定运行阶段,停留时间为24 h,厌氧4 h,好氧20 h,溶解氧量为3 mg/L时,SIDMBR对石油废水中COD、氨氮和石油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驯化期间反应器中COD、氨氮的去除率先急速下降再缓慢回升,石油的去除率先缓慢上升后快速上升,直至达到稳定状态。稳定运行阶段COD、氨氮和石油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9%、93.5%和9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