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选用保山大面积推广的多棱品种保大麦13号,分别采用20、30、40、50、60 mL 30%噻虫嗪FS拌10 kg大麦种子防治蚜虫。结果表明,不同剂量30%噻虫嗪FS拌种处理能有效控制蚜虫对大麦的危害,蚜虫发生初期防效为100%,蚜虫增长期防效为70.6%~99.1%,蚜虫盛发期防效为40.8%~78.8%,且持效时间长达5个月。各拌种处理对大麦产量及产量影响因素具有积极作用。大麦生产中,建议每10 kg种子采用30%噻虫嗪FS 40~50 mL进行拌种处理。  相似文献   

2.
3种种衣剂对玉米田地下害虫及茎腐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60%吡虫啉FS+6%戊唑醇FS、27%苯醚·咯·噻虫FS及29%噻虫·咯·霜灵FS 3种种衣悬浮剂对玉米田地下害虫和茎腐病的田间防效,以及对玉米产量、果穗性状的影响。[方法] 2018年在凤城草河、大堡2个地点同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根据2个试验点的调查结果,3种药剂对玉米生长安全无药害,对玉米地下害虫和茎腐病均有一定防效,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玉米产量。从防虫效果看,60%吡虫啉FS 2.4 g/kg+6%戊唑醇FS 0.09 g/kg和29%噻虫·咯·霜灵FS 1.16 g/kg对地下害虫的平均防效可达60%以上,显著高于27%苯醚·咯·噻虫FS 1.08 g/kg。对茎腐病的防效,29%噻虫·咯·霜灵FS 1.16 g/kg对茎腐病的防效超过65%,显著优于其他2种药剂。[结论]使用29%噻虫·咯·霜灵FS 1.16 g/kg既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又能控制茎腐病的发生,起到一药多效的效果,成为玉米种衣剂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31.9%戊唑·吡虫啉FS、27%苯醚·咯·噻虫FS和25%噻虫·咯·霜灵FS 3种复合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增产效果。[方法]在漯河市2个试验点进行种子包衣处理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所有处理对小麦出苗均无显著影响。对纹枯病防治效果最优的是27%苯醚·咯·噻虫FS 81 g a.i./100kg种子包衣处理,其次为25%噻虫·咯·霜灵FS 75 g a.i./100kg种子包衣处理,31.9%戊唑·吡虫啉FS 127.6 g a.i./100kg种子包衣处理对纹枯病防效较差。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最优的是31.9%戊唑·吡虫啉FS 127.6 g a.i./100kg种子包衣处理,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防效均与其他2种种衣剂处理的防效差异显著。[结论]27%苯醚·咯·噻虫FS和31.9%戊唑·吡虫啉FS可以作为主要种衣剂在河南省冬麦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农药》2021,(6)
[目的]评估35%咯菌腈·咪鲜胺·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FS)对水稻蓟马和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以35%咯菌腈·咪鲜胺·噻虫嗪FS 3个有效成分用量和25 g/L咯菌腈FS等3种对照药剂各1个有效成分用量,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35%咯菌腈·咪鲜胺·噻虫嗪FS对水稻蓟马的田间防效为91.76%~97.30%,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效为56.11%~82.14%。[结论]35%咯菌腈·咪鲜胺·噻虫嗪FS防治水稻蓟马推荐使用有效成分量为77.7~100 g/100kg种子,防治水稻恶苗病推荐使用有效成分量为87.5~100 g/100kg种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就目前市面现有的种衣悬浮剂对红麻发芽率的影响及苗期立枯病的防控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室内和田间2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29%噻虫·咯·霜灵FS 1.16 mg/kg处理的种子发芽势最高,提高出苗率方面表现最好;12%甲·嘧·甲霜灵FS 1.32 mg/kg的对红麻立枯病菌的防控效果最好,防效达94.29%,其次为25%咯菌腈FS 0.15 mg/kg,防效达93.46%。[结论]上述3种悬浮种衣剂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30%嘧·咪·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花生出苗率的影响,以及对花生根茎腐病、蚜虫和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30%嘧·咪·噻虫嗪悬浮种衣剂能提高花生出苗率(9.89%~12.38%),对根茎腐病防效为75.89%~80.85%,对蚜虫防效为62.24%~72.45%,对地下害虫防效为70.59%~79.41%。此外,其对花生有增产作用,增产率最高达到40.13%。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30%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包衣对小麦的安全性,采用砂床法考察了其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30%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包衣剂量提高,泰山24、山农16和矮抗58的发芽势均显著降低。泰山24包衣剂量为400,800 g(有效成分用量,下同)处理、矮抗58和山农16包衣剂量为200,400,800 g处理的小麦发芽率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包衣剂量200,400 g处理对泰山24的根长和株高影响不大,但其茎叶鲜重显著增加。包衣剂量400,800 g处理对矮抗58和山农16的根长、株高、根鲜重和茎叶鲜重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包衣剂量为200 g处理对矮抗58和山农16仅根鲜重和茎叶鲜重降低。  相似文献   

8.
《农药》2015,(11)
[目的]评估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悬浮种衣剂(FSC)对棉花猝倒病、棉花立枯病、棉花蚜虫及玉米灰飞虱、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咯·精甲·噻FSC 4个有效成分量和25 g/L咯菌腈FSC等4种对照药剂各1个有效成分量,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咯·精甲·噻FSC对棉花、玉米病害的防效为53.22%~80.22%,对蚜虫、飞虱的防效为63.62%~92.68%。[结论]287.4 g/L咯·精甲·噻FSC防治棉花病虫害推荐使用有效成分量172.5~258.75 g/100kg种子。361.68 g/L咯·精甲·噻FSC防治玉米病虫害推荐使用有效成分量108.5~162.8 g/100kg种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及推荐用药量。[方法]采用拌种法测定其对小麦散黑穗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该悬浮种衣剂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和小区增产效果显著高于同等有效剂量下的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结论]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最佳使用量为54~108 g a.i./100kg种子,能够有效地防治小麦散黑穗病,适合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贾秋珍  范宏伟  宋雄儒  张爱琴  王永生  曹世勤 《农药》2020,59(4):306-307,312
[目的]明确5种种子包衣剂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在民乐县,采用播种前种子包衣处理,进行田间试验。[结果]供试种子包衣剂对小麦出苗安全,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效在90.15%~97.78%之间,增产幅度在9.39%~13.05%之间。其中27%苯醚·咯·噻虫FS和15%吡·福·烯唑醇FS防病、增产作用更为显著,防效、产量和增幅分别为97.78%、8340.74 kg/hm^2、13.05%和95.93%、8200.00 kg/hm^2、11.20%。[结论]建议生产中选用27%苯醚·咯·噻虫FS和15%吡·呋·烯唑醇FS,进行种子包衣防治小麦散黑穗病。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5%噻虫·福·萎锈悬浮种衣剂中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使用ZORBAX SB-C_(18)色谱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甲醇+0.3%冰乙酸水溶液(体积比60∶40)为流动相,在254 nm波长下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中福美双、萎锈灵和噻虫嗪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6、0.999 3和0.999 4,标准偏差分别为0.040、0.026和0.055,变异系数分别为0.39%、0.25%和0.3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7%、99.85%和99.65%。  相似文献   

12.
为压低前期虫口基数,筛选对草地贪夜蛾防效较好的种子处理剂,设计并开展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几种种衣剂对玉米生长安全,在玉米生长前期4个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均超过60%.防效最好的为40%溴酰·噻虫嗪FS 450 g/100 kg种子处理,平均保苗率为89.97%,播种后21 d虫口防效为91.21%;其次为50%氯虫...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防治向日葵黑茎病的有效措施及药剂,2014年在新疆新源县向日葵黑茎病常发地进行了3种药剂拌种结合2种药剂茎叶处理的多组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向日葵黑茎病均有明显的防效以及增产效果。其中使用25 g/L咯菌腈FS拌种,22.5%啶氧菌酯SC进行茎叶处理,以及使用25 g/L咯菌腈FS拌种,10%氟硅唑EW进行茎叶处理的组合防治效果较好,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孜然根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孜然根腐病大田防治试验使用了11种化学药剂和枯草芽孢杆菌B1、B2进行拌种和拌种+喷药两种处理。在两种处理中,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70%代森锰锌+2.5%咯菌腈乳油、50%多菌灵+2.5%咯菌腈乳油(1∶1)、枯草芽孢杆菌B1(10倍)液、枯草芽孢杆菌B1(30倍)液和50%多菌灵+[B1(20倍)液+B2倍(20倍)液]拌种处理均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处理的相对防效均不同,25%丙环唑乳油、枯草芽孢杆菌B1(10倍)液和50%多菌灵+2.5%咯菌腈乳油(1∶1)相对防效达到41.87%~58.83%,与其它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拌种处理后喷施53%精甲霜灵对孜然根腐病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对褐飞虱进行6种杀虫剂田间防治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施药后5 d和10 d,22%氟啶虫胺腈SC、20%呋虫胺SG、25%噻虫嗪WG、50%吡蚜酮WG对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77.9%~90.9%和77.0%~90.5%,20%异丙威EC、25%噻嗪酮WP的防效分别为40.1%~65.9%和20.6%~49.9%。22%氟啶虫胺腈SC、20%呋虫胺SG、25%噻虫嗪WG、50%吡蚜酮WG防效较好。建议在实践中,轮换使用噻虫嗪、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胺腈防治褐飞虱。  相似文献   

16.
通过2年田间试验,探索拌种剂对小麦纹枯病、蚜虫、散黑穗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0 mL+60 g/L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50 mL包衣100 kg种子,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小麦纹枯病、蚜虫和散黑穗病防治效果明显,分别为62.8%65.7%、79.8%65.7%、79.8%87.5%和93.8%87.5%和93.8%94.6%。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25%精噁·炔草酯WG对小麦的安全性及对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精噁.炔草酯WG对小麦生长及抽穗无不良影响,可用于防除小麦田恶性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噻虫嗪·噻唑磷颗粒剂中噻虫嗪和噻唑磷的质量分数,使用C18反相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乙腈+0.3%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用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结果表明,噻虫嗪和噻唑磷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3和0.999 4,标准偏差分别为0.056、0.140,变异系数分别为2.68%、1.3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5%、99.74%。  相似文献   

19.
25%噻虫·吡蚜酮WP防治稻飞虱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栋 《现代农药》2014,(3):46-47,50
为明确25%噻虫·吡蚜酮WP对水稻褐飞虱及灰飞虱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小区药剂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吡蚜酮WP对灰飞虱和褐飞虱控制作用较好,建议在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制剂用量以180~360 g/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