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寻找高效低毒的新农药,依据生物等排性原理,合成了10个芳氧苯氧丙酸酯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进行了确证。初步生测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对禾本科杂草有很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2.
JSW002、JSW021是以芳氧苯氧丙酸类和氰基丙烯酸酯类拼接而成的具有除草活性的化合物。针对这两种化合物进行了室内除草活性筛选和作物安全性评价试验,表明JSW002、JSW021对禾本科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大豆、油菜等作物安全,在低剂量情况下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略逊于同剂量下对照药剂精喹禾灵。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高效、低毒和对环境友好的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以炔草酯(clodinafop-propargyl)的结构为基础,含吡啶基芳氧苯氧丙酰氯和中间体2-吡啶乙醇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芳氧苯氧丙酸酯类化合物3a和3b,其化学结构经~1H NMR和旋光度确证,并通过室内盆栽法评价了两个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初步除草活性表明:在剂量为30 g/hm~2时,化合物3a和3b对单子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效。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为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的研发提供了设计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芳氧苯氧羧酸酯类(APP)旋光性除草剂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除草剂品种。总结了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及其重要中间体4-芳氧基苯酚、R-2-(4-羟基苯氧基)丙酸酯主要的合成方法,展望了芳氧苯氧羧酸酯类旋光性除草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主设计、合成的新型炔氧羟胺盐酸盐新型中间体,根据前药理论创制出新型芳氧苯氧丙酸类新型除草剂HNPC-A80169。3年的温室实验结果表明,HNPC-A8169在15~75 g a.i./hm2剂量下,能有效防除马唐、狗尾、稗等禾本科杂草,对阔叶作物如油菜、棉花、花生等和某些禾本科作物如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的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方法]以高效氟吡甲禾灵的结构为基础,芳氧苯氧丙酰氯和中间体3,4-亚甲二氧基苯甲醇反应合成2种新型芳氧苯氧丙酸酯类化合物5a和5b,其化学结构经~1H NMR、HRMS和旋光度确证,并进行除草活性测试。[结果]初步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150 g a.i./hm2剂量下,化合物5a对单子叶杂草看麦娘和棒头草抑制率达90%。[结论]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为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苯氧羧酸类化合物合成反应机理出发,总结并深入分析了温度、时间、体系pH值、N2保护、催化剂、水用量、原料配比及加料方式等因素对苯氧羧酸类化合物合成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芳氧苯氧丙酸酯类衍生物是一类高效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近年来在苯氧羧酸的苯环对位引入杂环基开发了一系列高活性的品种,如Hoechst公司开发的噻唑禾草灵和曙唑禾草灵、Dow公司开发的吡氟氯禾灵甲酯。文献报道合成这类化合物的方法是首先合成卤索取代的杂环,然后与苯氧羧酸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吡唑[3,4-d]并嘧啶-4-酮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我们通过新方法已合成了一系列含吡唑[3,4-d]并嘧啶-4-酮的芳氧苯氧乙酸酯类衍生物,初步生物活性测定表明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5,(8)
2-(4-芳氧苯氧基)丙酸类化合物是典型的选择性禾本科杂草除草剂。近年来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还具有杀菌和抗肿瘤活性。结合本课题组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综述了2-(4-芳氧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的发展历程、作用机制,除草和杀菌活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该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活性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5个含有苯氧乙酰胺结构的新型芳酰基硫脲类化合物,用IR1、HNMR、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氰基丙烯酸酯是一类PSII电子传递抑制剂,笔者发现在抑制剂分子疏水性基团苯环被吡啶替代能大大提高其抑制活性,对此先导结构进一步优化,设计合成以下系列新化合物:含2-氯(或烷氧基)-5-吡啶甲胺基的氰基丙烯酸酯、含2-氟-5-吡啶甲胺基的氰基丙烯酸酯、含2-氯-5-噻唑甲胺基的氰基丙烯酸酯、氮在吡啶环不同位置的吡啶甲胺基氰基丙烯酸酯、含烷硫基取代的吡啶甲胺基的氰基丙烯酸酯、含二茂铁甲胺基的氰基丙烯酸酯。生测结果表明:这些含杂环甲胺基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对油菜等十字花科类杂草表现出很好的除草活性,且茎叶处理优于土壤处理。  相似文献   

12.
氟丙嘧草酯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非选择性脲嘧啶类除草剂,2001年上市。以5-氨基-2-氯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并与2-羟基异丁酸烯丙酯的钠盐发生酯化反应,得到5-氨基-2-氯苯甲酸(1-甲基-1-烯丙氧羰基乙)酯(M-3);该中间体与3-(3,3-二甲基脲基)-4,4,4-三氟巴豆酸乙酯进行环合后,进一步经N-甲基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目标化合物和部分中间体的结构经1H NMR和LC-MS确证。苗后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氟丙嘧草酯对百日草和苘麻具有优异的除草活性,在9.4 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对二者的防除效果分别为100%和65%。  相似文献   

13.
[方法]脲嘧啶类化合物和苯氧羧酸类化合物均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除草活性化合物,以2,4-二氯苯胺和3-氨基-4,4,4-三氟甲基丁烯酸乙酯为原料,经关环、氮甲基化、硝化、还原得到中间体3-(5-胺基-2,4-二氯苯基)-6-(三氟甲基)-1-甲基嘧啶-2,4(1H,3H)-二酮,其与芳氧乙(丙)酰氯反应,合成了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4氯-2-取代-5(3-甲基-2,6-二氧-4-三氟甲基-2,3-二氢嘧啶-1(6H)-基)苯基]-N-取代苯氧乙(丙)酰胺类化合物(31,所有目标化合物结构均通过1H NMR、IR、LC/MS确认.[结果]在75 g a.i./hm2剂量下芽后茎叶处理,化合物3d、3f、3i化合物对刺苋、藜双子叶杂草的抑制率达90%以上,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3d、3f对苘麻的抑制率分别达80%、90%,但是大部分化合物无活性.[结论]将具有不同除草机理除草活性的脲嘧啶结构与苯氧羧酸结构有机的结合起来,从生物活性来看,初步设计的化合物不是很成功,该类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4.
设计并合成了七个2-{[5-(取代吡唑-5-基)-1,3,4-噁二唑-2-基]甲巯基)-5,7-二甲基-1,2,4-三唑[1,5-a]嘧啶类化合物,均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目标产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MS和^1H NMR测定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标题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5.
[方法]筛选具有除草活性的植物材料是开发植物源除草剂的基础.采用平皿法,以反枝苋、黄瓜、生菜和稗草为供试植物,测定了8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并对除草活性最好的荆条花乙醇提取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质量浓度为10 g/L时,荆条花乙醇提取物对反枝苋、黄瓜、生菜和稗草幼苗幼根的抑制率分别为94.76%、34.56%、84.17%和94.50%.对幼茎的抑制率分别为85.21%、6.44%、80.70%和46.60%.荆条花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在质量浓度为10 g/L时,对反枝苋、生菜和稗草幼苗幼根生长的抑制率均大于70%;对反枝苋幼苗幼茎生长的抑制率都为100%.[结论]荆条花具有潜在的除草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5,6-二氢-6-烷基(芳基)-2H-吡喃-2,4-二酮在碱性条件下与二硫化碳和卤代烃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吡喃酮的二硫缩醛。其结构经1HNMR和元素分析证实。生物活性初步测定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和除草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除草剂氰氟草酯乳油、可湿性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等4种剂型的除草活性,为选择环境友好型剂型提供依据,参照GB/T 17980.40–2000进行了田间除草活性比较。结果表明,氰氟草酯4种剂型在90 g/hm2剂量下对直播稻田禾本科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15,30,45 d的总杂草株防效分别为85.36%~91.48%,87.39%~92.86%,87.96%~92.78%,45 d鲜重防效达90.06%~94.01%,增产幅度为8.60%~12.07%。4种剂型的除草效果从低到高依次为可湿性粉剂、乳油、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氰氟草酯最好加工成水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等环境友好型剂型。  相似文献   

18.
吡唑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良好除草活性的化合物。概述了近十年文献报道最多的几类吡唑类除草剂的除草活性以及它们的结构特点。研究表明,吡唑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作为除草剂研究开发很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9个N-[2,4-二取代-5-(3-甲基-2,6-二氧-4-三氟甲基-2,3-二氢嘧啶-1(6H)-基)苯基]酰胺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1H NMR、LC-MASS、IR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标题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如在有效成分75 g/hm2剂量下,采取茎叶处理,化合物8b、8c对双子叶杂草苘麻、刺苋和藜的抑制率均不低于90%。  相似文献   

20.
以氧乙酰胺类除草剂为母体结构,采用不同取代酚为起始原料合成芳氧乙酸,再与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反应合成了七个氧乙酰胺类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确定了各化合物的结构和纯度,进行了除草活性筛选,其中的两个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