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对12只大鼠提睾肌出血休克微循环血流在体观察基础上,采用MCIP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在体测量了平均管径为150μm的微动脉内径、细胞柱直径,以及拟剪切率等微循环流变学参数,为了有效的描述出血性休克微循环障碍时的微血流紊乱现象,我们定义了一个新的微循环血流参数:红细胞(RBCs)离散度,它等于微血管中RBCs柱直径与管内径之比,根据实验数据,对RBCs离散度与拟剪切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本研究认  相似文献   

2.
在对大鼠提睾肌微循环血流在体观察的基础上,采用高倍显微电视摄像系统,以及在循环图象处理系统进行了微动脉血流中血浆层厚度和流速的定量分析,用微血管光密度自适应识别法进行管径、中心细胞柱直径、血浆层厚度的测量,用飞点跟踪法测量红细胞(RBCs)的流速,通过在体条件下正常期、失血期、休克期、恢复期的提睾肌微动脉血流的跟踪测量,由实验数据,作出了边缘血浆层与拟剪切率之间的非线性回归相关曲线及其经验关系式,给出了休克刚刚发生时的临界剪切率值,这一多数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评价微循环障碍指标。特别地指出:在休克微循环发展的过程中,边缘血浆层超前于剪切率的消失是造成微循环障碍的重要流变学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对大鼠提睾肌微循环血流在体观察的基础上,采用高倍显微电视摄像系统,以及微循环图象处理系统进行了微动脉血流中血浆层厚度和流速的定量分析,用微血管光密度自适应识别法进行管径、中心细胞柱直径、血浆层厚度的测量,用飞点跟踪法测量红细胞(RBCs)的流速。通过在体条件下正常期、失血期、休克期、恢复期的提睾肌微动脉血流的跟踪测量,由实验数据,作出了边缘血浆层与拟剪切率之间的非线性回归相关曲线及其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在对12只雄性大鼠提睾肌出血性休克微循环血流在体观察基础上,用高倍显微闭路电视摄像系统和微循环数字图象处理(MCCIP)技术,实现了对微动脉血流中的边缘流血浆层在体条件下的动态测试,并从血液流变学的角度跟踪研究了出血性休克的形成、发展、恢复各时期微动脉中缘流血浆层厚度随RBCs速度的发展机理,实验研究表明,血浆层的厚度随血流速度的降低而减少,当血浆层消失时,血流并没有停止,因此,由于血浆层的发展超前于流速的发展,血浆层的消失是造成微循环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休克的预后治疗中,微动脉中的血浆层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以此来监测血浆层的发展,恢复血流紊乱中的血浆层是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首次引入多媒体图象处理和分形分析研究红细胞聚集。采用通用图象处理软件包、多媒体图象处理系统和自编软件等两套图象处理系统,定量测量了红细胞(RBC)的聚集参量,并对动态图象作了定量分形分析(Fractalsanalysis),找到了一些RBC特征参量(聚集体大小,聚集速度,RBC扁圆度,半生命期等)与分形维数(信息维数,信息熵)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以液晶(MPBOB)为固定液,采用柱长8m内径1mm的填充柱,在C—R3A上进行数据处理,在40min内同时测定合成乙苯中常量和微量芳烃。该方法还可用于甲基已苯及汽油中常、微量芳烃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韧性剪切带中常发育3种面理:呈S形平行变形矿物优选方位的S面理;平行剪切带边界的C面理;与剪切带边界斜交的C′面理.剪切条带(ShearBand,简称SB),伸展折劈理(ExtensionalCrenulationCleavage简称ECC)及正滑动折劈理(NormalSlipCrenulation,简称NSC),均是不同学者给予C′面理的不同名称.C面理公认为平行剪切带的剪切流动面.S面理多数学者认为平行有限应变椭球的XY面.C′面理可用应变分解原理或补偿调整原理进行解释.在运动学上,S-C(C′)组构是极好的剪切指向判别标志,但是S-C(C′)组构不能用来准确地确定剪切方向.剪切方向一般是根据拉伸线理的测量来确定的.  相似文献   

8.
在二异丙苯基氯/BCl3/CH2Cl2/异丁烯聚合体系中,用BBr3代替BCl3进行聚合。通过测定聚合物的卤素官能团,以检验INTFER修正机理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聚合物中溴官能度/氯官能度约为3:1证明对J.P.Kennedy教授的INIFER机理的修正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偶合反应伏安酶联免疫分析测定人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新方法。该法将HBsAg-HRP催化H2O2氧化邻联茴香胺(ODA)的反应与邻联茴香胺的氧化产物在电极上的反应相偶合,在BR缓冲溶液中,在-0.56V(SCE)左右产生灵敏的极谐波,根据测定标记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上的HRP的量,求得发生免疫反应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含量。本法对HBsAg-HRP及HBsAb测定的灵敏度均高于经典的ELISA显色光度法。本法对HBsAb的测定采用双抗原夹心法,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实际病人血清样品进行了测定,并与现行的ELISA显色光度法进行对照,两种方法相关性很好。  相似文献   

10.
硬聚氯乙烯凝胶度的测定与制品力学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零长毛细管流交仪测量了不同助剂对PVC复合物在滚压过程中凝胶度的影响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随加工温度的升高,体系凝胶度增大,共混体的性能也逐渐改善。对PVC/ACR—201和PVC/AS体系,在加工温度为180℃时,凝胶化度为80%~95%时(测试温度160℃,测试压力120kg),其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9个钢筋混凝土框架平面异型节点、1个空间异型节点的拟静力试验和1个火力发电厂结构模型的拟动力试验,分析了异型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和抗震性能.提出了由小梁小柱决定的“小核芯”概念,得出框架异型节点的承载能力取决于异型节点“小核芯”的结论.同时研究了梁柱截面变化、轴压力和水平箍筋对异型节点抗剪性能的影响,最后以“小核芯”为基本分析单元提出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的抗剪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Gradient-dependent plasticit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henomenological Johnson-Cook model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trainhardening, strain rate sensitivity, thermal-softening, and microstructure. The microstructural effect (interactions and interplay among microstructures) due to heterogeneity of tex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r evolution of an adiabatic shear band with a certain thickness depending on the grain diameter. The distributed plastic shear strain and deformation in the shear band are derived and depend on the critical plastic shear strain corresponding to the peak flow shear stress, the coordinate or position, the internal length parameter, and the average plastic shear strain or the flow shear stress. The critical plastic shear strain, the distributed plastic shear strain, and deformation in the shear band are numerically predicted for a kind of steel deformed at a constant shear strain rate. Beyond the peak shear stress, the local plastic shear strain in the shear band is highly nonuniform and the local plastic shear deformation in the band is highly nonlinear. Shear localization is more appar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verage plastic shear strain. The calculated distributions of the local plastic shear strain and deformation agree with the previous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分液冷凝换热器的毛细作用气液分离流动过程,建立了稳定流动情况下的一维数学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静压、重力、毛细压力、切应力的影响 ;考察了在稳定状态下孔径、孔数以及其组合方式对液膜高度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入口干度和流量对液膜高度的影响;发现孔径和孔数对液膜高度影响基本相同,都是随着数值的增大而液膜高度减小.孔径为1.3 mm、孔数为8时液膜高度都分别为零,气液分离失效,但是干度和流量的对液膜高度影响趋势却相反.在干度为0.5、流量为0.058 kg/s时液膜高度也都分别为零,气液分离失效.  相似文献   

14.
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中斜柱转换结构抗震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两榀框支短肢剪力墙斜柱转换结构在竖向荷载及水平低周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试件的应力分布状态、破坏形态、荷载传递规律以及转换梁的受力性能和试件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斜柱式转换结构受力特点类似于一个简单桁架,转换层上层传力梁强度和刚度对转换梁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设计合理的框支短肢剪力墙-斜柱转换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可以形成多道抗震防线,从而获得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油包水型乳化液剪切破乳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Couette双圆筒装置形成薄层纯剪切流场,其剪切强度可通过内筒转速调节,对油包水型乳 化液剪切破乳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从流体动力学角度分析单个液滴受力,建立其仿射形变模型并经实验验证,与 TaylorGI和CoxRG的理论模型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将剪切作用引入流场中有利于液滴聚合,当内筒转速 为50~150r/min(剪应力8.67~26.01Pa)时,液滴最大直径和平均直径比未引入剪切力场时高,说明只有在一定剪 切范围内,剪切才能促进液滴聚合。因此,为了提高油水乳化液分离效率,可在油水分离设备中引入适当的剪切力 场。  相似文献   

16.
将β成核剂添加到聚丙烯中,对聚丙烯进行改性,添加比例分别为0.2%、0.5%、0.7%。研究表明,共混体系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β成核剂质量分数增大,共混物非牛顿流动指数下降,剪切速率上升,流变性能改善;共混物黏流活化能随着β成核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黏温依赖性随着β成核剂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β成核剂改变聚丙烯的结晶形态并且可以增强聚丙烯纤维的韧性,减小断裂伸长率,从而导致共混体系的断裂强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用返流——分散模型描述了多级内冷式醋酸氧化塔。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反应温度、原料流率、筛板开孔率、筛孔直径以及筛板厚度等对液相流动和乙醛转化率的影响。可供工业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前人对气井拟单相管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井筒温度场分布模型,推导考虑动能项及摩阻影响的管流压降模型,可计算倾斜大管径拟单相流气井井底流压值。实例计算结果与压力计测试值平均绝对偏差仅为0.44%,满足工程误差范围要求,该模型可用于此类气井的井底流压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