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爽 《化学试剂》2014,(8):686-688,718
以四氧化三铁为内核,在其表面包覆二氧化硅,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磁性甲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采用磁强计(VSM)对产物的磁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溶液pH对印迹聚合物吸附容量的影响。通过动态平衡结合法研究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很好地拟合了吸附动力学,相关系数r达到0.999 6,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为-8.481 kJ/mol。与非分子印迹聚合物相比,制备的MIPs表现出高吸附容量和快速的吸附动力学。特异性吸附实验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甲磺隆具有高选择性吸附。  相似文献   

2.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的特异性识别,采用本体热聚合,以酸碱相互作用为基本作用机理,分别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M)、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AMA盐酸盐)、4-乙烯基吡啶(4-VP)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和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腈为溶剂设计合成了三氯生(TCS)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吸附结果表明,其中DEAM是TCS的最佳功能单体,吸附率达到了78.5%,印迹因子达到了1.7,用DEAM作为功能单体合成的MIPs对TCS的选择性实验结果显示,对TCS的吸附容量明显高于其结构类似物,对TCS的吸附实验结果显示,5次回收后重复利用,吸附容量仅降低了5.1%,表明该MIPs可以重复使用多次。  相似文献   

3.
常勇慧  张斌 《广东化工》2011,38(4):61-62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对3,5,7,3',4',5'-六羟基黄酮具有高效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吸附的方法,利用Scatchard模型,研究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实验表明,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在甲苯溶剂中聚合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3,5,7,3',4',5'-六羟基黄酮具有较大的吸附富集能力和识别特性。其饱和吸附容量达到30.8 mg/g。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和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二氧化硅为载体,鞣花酸为模板分子,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四乙氧基硅烷为交联剂,在室温下合成鞣花酸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MIP的表面形貌。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评价了MIP对鞣花酸的吸附行为。结果显示,MIP对鞣花酸可在4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印迹因子为2.68,饱和吸附容量可达70 mg/g;与非印迹聚合物相比,MIP对鞣花酸具有高选择性和特异识别性。对吸附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结果显示,MIP对鞣花酸的吸附动力学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MIP对鞣花酸的吸附等温线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另外,该材料在经过5次循环利用之后,对鞣花酸的吸附容量仍能保持在90%以上,表现了较好的重复利用性能。所合成的MIP能够作为一种良好的选择性吸附鞣花酸的功能材料,有望应用于复杂基质中鞣花酸的分离和纯化。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腈为溶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稀酸酯(TRIM)为交联剂,通过热聚合法合成了四环素为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采用FE-SEM、FT-IR对MIPs和非印迹聚合物(NIPs)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引发剂和溶剂的用量对MIPs产量和吸附容量的影响,研究了MIPs和NIPs的静态吸附...  相似文献   

6.
以壳聚糖包覆磁性四氧化三铁为载体,莠去津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莠去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法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印迹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最大吸附量达到12.5 mg/g),且对莠去津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甲苯的致孔效应,以甲苯作为模板分子,以甲基丙烯酸和二乙烯基苯分别作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甲苯分子印迹聚合物。静态平衡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印迹聚合物对甲苯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吸附能力,最大吸附容量为21.6 mg/g。将所制备的印迹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对自来水样品中的甲苯进行选择性分离富集,加标回收率在92%~103%之间。  相似文献   

8.
王成  郭建良  饶国宁 《化工进展》2020,39(9):3757-3765
以三硝基甲苯(TNT)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TNT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将制备的MIPs分散在溶剂中,通过表面涂覆法制备出检测TNT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紫外光谱表明TNT与MA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有助于形成结构稳定、亲和性强的MIPs。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不同制备条件下印迹聚合物的表观形貌,发现溶剂用量为30mL、乳化剂用量为12mg时制备的聚合物形貌较优异。吸附实验表明MIPs对TNT的吸附量随着TNT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40min后达到最大吸附量的95%。MIPs对TNT的分离常数远大于RDX和DNT,对RDX和DNT的选择性系数均达到4.4以上,说明MIPs对TNT有较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铁氰化钾探针实验和对TNT的响应曲线验证了电化学传感器的成功制备,该传感器富集3min就达到了最大电流值的94%,5min内达到吸附平衡。TNT浓度在0.1~5mg/mL的范围内与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6mg/mL。MIPs传感器对TNT的电流响应分别为DNT和RDX的3.13倍、3.27倍,说明其对TNT分子具有很强的特异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戊唑醇(TBZ)和三唑酮(TDF)为双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按摩尔比为1∶4∶20制备了戊唑醇-三唑酮双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考察了MIPs的吸附动力学、静态吸附及亲和位点特征和选择识别性能。结果表明,MIPs可在2.5h内达到吸附平衡,Scatchard分析得出MIPs存在高低两类亲和位点,且具有良好的组选择性和特异选择性。以MIPs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制备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MISPE)用于烟叶样品前处理,并建立MIS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烟叶中(戊唑醇、三唑酮、腈菌唑和三唑醇)残留的方法。结果显示,MISPE柱对戊唑醇、三唑酮、腈菌唑和三唑醇的富集效果较好,平均回收率为72%~110.3%,相对标准偏差在2.38%~7.92%(n=3)。该方法简单、选择性高,可实现对烟叶中三唑类杀菌剂残留的准确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槲皮素(Quercetin)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和4-乙烯基吡啶(4-VP)为双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考察。实验考察了致孔剂的体积、功能单体种类以及功能单体比例等因素对槲皮素MIPs吸附容量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40 mL致孔剂、1:1AM/4-VP混合功能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的MIPs吸附容量达到6.93μmol/g,是传统本体聚合法制备的MIPs吸附量的3.08倍,并且此法制备的MIPs相比本体聚合法具有更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和分离能力,分离因子α达到4.33;本文还将制备的MIPs用作固相萃取(SPE)吸附剂,优化了固相萃取的实验条件并采用SPE的方式对实际油茶壳样品中的槲皮素进行分离富集,试验结果表明用MIPs固相萃取处理后的油茶壳提取液中槲皮素的含量能达到83%,说明了槲皮素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对实际油茶壳样品中槲皮素具有较好的分离、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选用薄层层析硅胶作为牺牲载体,以烟酸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烟酸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通过考察功能单体种类及用量、交联剂用量及硅胶用量确定了制备MIPs的最佳工艺条件,制备得到的MIPs吸附容量达到78.5 μmol·g-1.以烟酰胺作为竞争底物考察MIPs的特异吸附性...  相似文献   

12.
董文国  闫明  吴国是  刘铮 《化工学报》2005,56(7):1247-1252
以茶碱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以氯仿、二甲基亚砜和四氢呋喃为溶剂,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并测定了其对茶碱分子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在氯仿中合成的MIPs的分子识别性能最佳.综合Scatchard分析吸附行为、1H NMR测定氢键以及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计算印迹分子和单体分子的溶剂化能等方法,研究聚合反应的溶剂体系对于印迹聚合物分子识别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计算结果显示:采用与印迹分子和单体相互作用力较弱的溶剂体系所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分子识别性能.这与1H NMR分析结果和吸附测定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上述结果表明,溶剂对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计算量子化学分析对于分子印迹介质合成时的溶剂体系选取和优化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颖  魏丹  苏超 《化学试剂》2014,(8):743-746
以加替沙星为模板分子,采用沉淀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对制备条件进行选择,利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对目标分子及其结构类似物的识别特性。聚合物对加替沙星的最大吸附量为28.87 mg/g,对加替沙星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以该印迹聚合物微球为固相萃取材料填充固相萃取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替沙星回收率达到92%~99%,富集倍数为213。与C18柱相比,制备的聚合物具有更好的选择性与富集倍数,可用于环境中加替沙星的富集与分离。  相似文献   

14.
人血红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分子识别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得到了具有选择性识别能力的人血红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 该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来自聚合物的结合基团与印迹分子的功能基团之间的氢键和静电作用,以及印迹孔穴的空间几何选择性. 研究表明,聚合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的含量会影响聚合物对血红蛋白的特异结合能力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容量和洗脱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原花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其吸附性能。方法以原花青素为目标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溶剂选择水溶液为最佳溶剂,吸附时间在120min时可达吸附平衡,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原花青素分子的吸附性能和非分子印迹聚合物相比增加显著,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结论分子印迹聚合物能选择性地吸附原花青素,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化工》2017,(5):911-915
以糠醛为模板分子,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对糠醛具有高特异吸附性的糠醛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分析,并利用动态吸附、静态吸附和选择性吸附实验考察糠醛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糠醛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糠醛呈现出较好的特异性吸附能力,有望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应用于食品中糠醛残留的分离、富集和检测。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5):911-915
以糠醛为模板分子,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对糠醛具有高特异吸附性的糠醛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分析,并利用动态吸附、静态吸附和选择性吸附实验考察糠醛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糠醛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糠醛呈现出较好的特异性吸附能力,有望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应用于食品中糠醛残留的分离、富集和检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异丙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并考察其结合特性和选择性。以异丙酚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甲苯、正己烷为溶剂合成异丙酚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平衡吸附实验,研究了异丙酚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结合特性和选择性。Scatchard模型分析表明,在该聚合物中存在对异丙酚有不同亲和力的两类作用位点。此聚合物与异丙酚的结合要优于麝香草酚。此方法可合成异丙酚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结合实验和对底物选择性考察,表明该聚合物对异丙酚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茶碱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以茶碱为模板分子的印迹聚合物 ,并对聚合反应条件进行了讨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识别能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吴萍  蔡爽  郭建良  饶国宁 《化工进展》2018,37(2):644-650
以三硝基甲苯(TNT)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通过紫外光谱法研究TNT和AM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TNT与AM之间作用力较强,有助于形成结构稳定、亲和性强的聚合物;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不同制备条件下印迹聚合物的表观形貌,发现乙腈用量为100mL,缓慢的搅拌速率下制备的聚合物形貌较优异;利用红外光谱分析聚合物的结构特征,验证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模板分子的洗脱;平衡吸附实验表明,MIP对TNT的吸附存在两种作用位点并且吸附量随TNT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动力学吸附实验发现印迹聚合物对TNT的吸附速率远大于非印迹聚合物;选择性吸附实验中,MIP对TNT表现出较好的特异吸附性能,而对于TNT的结构类似物DNT、RDX吸附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