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晓昶 《通讯世界》2017,(5):259-260
我国在两会上将"互联网+"归纳到国家战略内容,互联网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迅速而广泛的运用各个领域,推动了每行每业的改革、创新以及优化."互联网+教育"属于互联网有机结合传统行业的一个典范.目前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制约,该模式符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要求,实现在线教育的新目标,彻底改革了传统教育形式.本文即将分析翻转课堂在现代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催生了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变革,尤其是给教育行业带来很大冲击。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将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教育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对当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挖掘"互联网+"下打造高校"金课"可行性,进而探究高校"高等数学""金课"的打造路径。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智慧园区"服务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翀 《通讯世界》2016,(21):26-28
智慧园区作为切实的民生工程,是与数字地球、智慧城市一脉相承的技术.本文首先从智慧园区的发展过程,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园区传统服务内容发展趋势.然后基于发展趋势设计智慧园区5层技术架构,实现各个感知子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交换和融合,解决了以往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最后,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社群服务模式,阐述了社区服务模式的变化对社会经济转变的促进作用,可为类似的园区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是一场新的发展变革,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将传统的行业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为传统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能够为我国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智慧城市正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中的"+"将日常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发展整体。互联网+为发展智慧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就从"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出发,探讨其给发展智慧城市带来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5.
在高职教育中,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教学进行分析,并结合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将微课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深入结合,进行实践教学。将微课科学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们更易接受,教学效果更佳。文章提出走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和微课相结合的科学道路,更易推进"互联网+"下的高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等工具和方法普及和发展,"智慧城市"已经步入了我们的生活。本文以"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智慧延边"建设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建设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创新2.0是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互联网+"是对当前创新2.0研究十大热点和趋势的一个概括。文章主要通过分析"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互联网"的区别来阐释"互联网+"的概念,阐述"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互联网+"对智慧城市带来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行动计划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施行点,通过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整合与数据挖掘功能,可建立一个基于校园教育与管理行为相整合的智慧校园体系,进而为各项教育服务的深度落实奠定基础。基于此,文章对"互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作用进行论述,对国内外智慧校园研究进展以及我国校园智慧化体系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智慧校园建设模式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冲击了高校课堂秩序。网络具有的虚拟性、信息碎片化、功能消遣性以及给大学生带来的社会疏离感,影响了大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可持续学习能力。文章指出,只有顺应移动互联网潮流,放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打造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到位。具体做法包括转变教师职能、提高课堂信息化技术水平、开展慕课等多种教学形式,还可以利用利用智能手机推动教学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针对住宅小区业主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物业管理方式,在分析了住宅小区的管理现状之后,解释了"互联网+"在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在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使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改变和完善以及创新现代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模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便捷和更加舒适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项网络模式,在"互联网+"的模式之下,兴起了很多的网络技术,而二维码支付技术便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成为了当今社会进行商品时的主要支付形式。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在"互联网+"模式下,二维码支付在轨道交通AFC系统中的支付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把"互联网+"和"智慧水务"系统建设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国内外智慧水务的发展现状,明确智慧水务的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战略,结合"互联网+"行动计划,总结剖析,提出建设"互联网+"时代智慧水务的构建及实施建议。利用智慧水务保障居民用水安全,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供水、用水和水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互联网+"行业蓬勃兴起,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旅游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慧城市"与"智慧旅游"的模式成为人们探索的新方向。本文着重于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探索未来虚拟现实一站式服务方式,更好的促进传统旅游业的发展,辅助传统旅游业,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旅游者。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三维仿真模拟,真实、可视、形象的再现了景区原貌,充分协调快节奏当代生活与个人寻求解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互联网+教育”和新工科专业改革的发展需要,教学团队以“信号与系统”绪论课为试点,采用移动智慧教学方案组织课堂教学,贯彻落实PBL教学、OBE理念、课程思政以及同课异构等多种课堂教学和教研模式,依托泛雅智慧教学平台和学习通APP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逐渐广泛在各个领域展开应用,传统的医疗、交通、金融、农业、教育等行业都已经被互联网化,因此"互联网+"是指现在与以前不同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不仅计算机基础成为了一门实践性学科,而且对学校的教学模式也提供灵活地空间,而"互联网+微课"便是其中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本文重点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微课设计.  相似文献   

16.
以新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为新一代互联网进课堂提供了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框架,同时,根据新建构主义内容,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堂为例,探究将生活实践与创新教学相结合的"互联网+"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一种结合移动终端运算能力和无线网络传输能力的移动教学模式正在兴起。iPad课堂作为"互联网+"智慧教室解决方案的移动应用核心产品,其以智能教学网关为核心,联接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以用户为中心构筑新型的移动教学应用。"互联网+"智慧教室提供的先进硬件设备和移动客户端,能够有效支撑多平台移动终端的使用,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利用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客户端实现课前、课上、课下的多形态交互学习以及课程资源的同步直播和记录。文章分析研究了基于iPad移动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与应用,以期为推动职业教育的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技术—经济范式分析基础上,构建了"互联网+"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传导与影响理论模型。分析认为"互联网+"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效应可以分为颠覆、创新和重构三类。一是重大技术革命颠覆原有技术体系,社会需要一段时间接受适应;二是一旦跨越临界点就会引发大规模的投资需求,全社会要素资源向新技术领域大量集聚,商业模式、市场模式、技术模式创新将不断涌现;三是生活消费方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引发新需求,经济进入新一轮的繁荣和上升阶段,新的经济生态系统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面对"互联网+"时代发展特征,结合社会正处于在新旧技术经济范式相互冲突和融合的重要时期,文章提出了应对策略,可为"互联网+"政策制定和机关企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变成一个当下社会发展的趋势,人们纷纷对"互联网+"进行了不同的实践和解读。"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模式,它不断的渗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本文将从"互联网+"的深层内涵、特性、社会作用、社会效应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设计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科学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互联网+"正在逐步的成为时代发展的标志和必然趋势。于经济社会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是"互联网+"真实价值的体现,而这也正在成为社会创新发展最主要的动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来临,网络的主要功能已经不再集中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层面的应用,而是开始辅助社会实体进行相关的管理。本文主要是就"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