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风电、光电的波动性是其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国际上普遍认为,可再生能源制氢结合在役天然气管网掺氢输送的技术是解决大规模风光电消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掺氢天然气管道输送应用示范项目,综述了管材氢相容性、设备掺氢适应性、管道运行安全保障以及标准体系建设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发展掺氢天然气管道输送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我国掺氢天然气管道输送发展现状,本文建议统筹规划掺氢天然气管道输送网络,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掺氢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材氢相容性、管网设备和部件掺氢适应性以及管道运行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逐步开展掺氢天然气输送技术应用示范,加快制定掺氢天然气管道输送规范标准,促进氢能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管道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程,能够为管道长期的运营管理提供大量的信息,是管道建设未来发展的一个新分支。管道数字化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勘察设计阶段,二是施工阶段,三是运营管理阶段。本文结合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数字化管道对施工数据的要求,主要介绍了施工阶段中,施工数据的采集,整理和转换在管道数字化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加快,天然气管网系统日益复杂化,利用TGNET软件开展川西天然气管网系统运行调度工作的研究,通过建立管网模型开展仿真模拟计算,分别利用稳态模拟及动态模拟技术制定并优选运行调度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调度方案的可行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建设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道已成为长输管道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发展趋势。重点对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道系统的含义、特点以及在勘察设计阶段、工程建设阶段、运营管理阶段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力求促进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道技术在长输管道建设中进行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俄东线石油天然气联合管道运输项目是中国中方石油与俄气公司的油气联合运输项目,包括俄罗斯境内的西伯利亚军事力量运输管道和连接中方境内的两条中俄东线石油天然气运输管道.中俄东线石油天然气联合管道工程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是中国四大重要油气资源战略运输通道的重要主体组成环节部分,是一条采用超大口径、高钢级、高运输压力,具有世界级先进水平的国际能源运输大动脉.为了确保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使用用户得到更多的安全技术保障,需要不断加强天然气运输管道的系统建设,提高管道焊接施工的技术质量.  相似文献   

6.
开展天然气管道及站场完整性评价是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优化和提高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公司完整性管理规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管理目标、体系文件、业务流程、数据软件平台四个方面出发,对标国内外管道公司、油田单位现行的完整性管理规范.分析认为,目前川气东送管道公司完整性管理规范目标明确、作用显著,但同时现有GIS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和压缩机诊断系统等平台在具体设备、仪表系统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数字管道技术是利用现代测绘、现代网络、虚拟现实以及数字通讯等技术,实现一个虚拟的管道,为科研、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提供一个高效率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工具,一个数字化的管理和决策的支持系统。本文就数字化管道在长输管道建设中的应用,数字管道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氧气压缩机改送天然气可行性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江 《中氮肥》2004,(2):40-42
甘肃刘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成氨原料气原采用重油非催化部分氧化,由于重油价格不断上涨,公司出现严重亏损,并导致停产半年之久。2001年,公司抓住涩宁兰天然气管网建设的机遇,对合成氨装置原料路线实施重油改天然气。由于资金不足,时问紧迫等原因,公司决定将库存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集输系统优化配产是以地面天然气集输管网为研究对象,并在管网建设完成后,按照气田对集输管网的充分合理输气,配气站对天然气用户的充分合理配产,进而达到供给平衡和满足天然气消费为目的,从而使气田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销售公司获得的最大经济利益为目标,并根据不同季节和时段的用气量不同,通过对天然气管网系统输配气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压气站、管道内压力降分析以及管内流动性分析,其中通过压力降方程的推导,用Newton-Raphson方法对管网模拟系统方程的求解,并给出各节点压力和流入流出量的实例。本文还可以将模型推广到其它种类的管道类型,以及其他领域,如供水管网优化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广西少油无气,更无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能源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均严重不足,制约着广西的能源供应和经济社会发展。自中石化的西南成品油管道后,广西陆续建成西气东输二线广南支线、中缅天然气管道、中石油钦州-南宁-柳州成品油管道等一批石油与天然气管道,这将大大缓解广西能源短缺的压力,并能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这些管道建成之后,要加快完善配套设施以及管道运营维护技术,进行管网优化以及储备调峰,保障广西管道能源通道源源不断地充足供应,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能源动力。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集输管网系统是一个密闭的、复杂的系统,天然气集输管网系统优化是在油气田开发地面工程建设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天然气输送管道正向着大型化、复杂化的网络系统方向发展。因而,对天然气集输管网系统的优化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我国天然气集输管网的现状,研究了滩海油气集输工程,并对埕海油田天然气集输管网进行优化,为滩海地区海底管道的建设将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管道行业的快速发展,油气管网长度接近9万公里,输送介质工作压力越来越高。油气管道一旦发生事故,容易引起火灾及爆炸、中毒、污染环境等恶性后果,同时带来恶劣的社会和政治影响。油气管网运营安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需要加强对管道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从管道技术层面、建设运营管理和法律责任等层面进行规范和约束,确保油气管道”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天然气业务需求的急剧增加,天然气管道建设迅速发展,新建、改扩建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考虑到将来天然气管网的形成,一务管道除了正常输送功能还具备调气功能,同时具备多个气源。所以无论是新建还是改扩建工程,都离不开与已经投产分输的管道动火连头,而所有工程的建设都是一个目的一一投产分输。在天然气管道动火连头和投产分输中,氮气充分发挥着其作为惰性气体的巨大作用,犹如一道防火墙,将易燃易爆的天然气与空气分开,使天然气管道动火和投产置换得以安全实现。  相似文献   

14.
GE石油天然气集团昨日宣布,该集团将为中石化川气东送项目提供主干道管道压缩技术和相关设备,但并未透露涉及的具体金额。此外,GE还与中石化达成了为期2年的框架战略协议,双方将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产品和技术标准化、质量管理、设备维护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近日,河南煤化集团煤气化公司在上海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天然气购销合同。按照协议,中国石油公司通过西气东输二线每年向煤气化公司供应3.3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些天然气将通过刚刚贯通的全长51千米的洛(阳)一偃(师)天然气管道支线送入河南煤气化公司城市煤气管网。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输气管线建设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天然气长输管线置换投产技术保障输气管线的安全性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而加强对天然气长输管道气推气投产工艺混气段形成过程的分析,了解对于混气段影响的因素,可以提升运行的效果,保障天然气长输管道混气段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此,文章主要对天然气长输管道气推气投产工艺混气段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石油天然气储备量的不断增加,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逐步向大口径、管网化发展,与此同时,新建、改建、扩建长输管道及罐区进出口管道上动火连头施工作业也逐渐增多。本文对江都-如东天然气管道项目三期工程中泰兴、芙蓉分输站动火连头作业的管理流程及技术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从管理学原理角度对技术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水平也不断提高,相应的天然气行业也在发展。在天然气行业中,最重要的是天然气管道的建设,管道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天然气输送。为了保障天然气管道的建设符合人们的需求,需在天然气管道建设过程中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在信息时代,天然气管道实现数字化发展成为主要潮流趋势。阐述了数字天然气管道的概念,并且运用全方位、网络化的数字技术,构建一个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保证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王坤 《当代化工》2016,(8):1994-1996
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的研究对管网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具有重要作用。从管道单元可靠性、设备单元可靠性和管网系统可靠性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管网系统可靠性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阐述了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天然气管网系统可维修性技术RCM,最后针对国内外管网的可靠性与可维修性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长输管道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管道施工的地形相对较为复杂,并且施工的距离相对较长、管径大,所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近几年,天然气的发展逐渐加快,这也就加快了对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的数字化建设。本文主要对天然气长输管道施工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