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俊  王超  吉栋梁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20):103-106
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是评价和保护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指出了我国饮用水水源水质相关标准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法律保障、主管部门不明确、缺少专业标准、水质基准研究不足等;分析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在标准体系、指标限值、监测评价、实施保障等方面的不足,并对我国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分类标准,从微生物指标、有毒物质指标、感官指标以及放射性核素指标等方面,将我国标准与美国环保局颁布的《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EPA 816—F—09—004)以及日本厚生劳动省颁布的《自来水水质标准》(2015年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标准重视微囊藻毒素,并且具有严格控制粪源指示菌和根据不同水源设置了硝酸盐的不同限值的优势。同时也指出我国标准中一些指标偏高与偏少、修订周期偏长的不足,并提出相应改进的建议。该研究结果对今后进一步完善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已实施8年多,该标准全文强制且要求所规定的106项水质指标最迟于2012年6月30日以前全部实施,但是到目前为止其"强制性"并没有得到完全体现。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复杂,但标准自身存在一定技术缺陷,饮用水水质标准体系不健全,相关标准错位、支撑力度不够是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现行相关标准的分析,试图引入负反馈控制理论,构建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体系,并对标准制(修)定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世博会直饮水水质推荐标准及配套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际权威性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和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提出了上海世博会直饮水水质推荐标准,为确保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饮用水安全及进一步完善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提供参考。同时针对世博会直饮水水质要求,采用颗粒活性炭/超滤/紫外消毒组合工艺对模拟的世博园区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的浊度、CODMn、UV254和细菌总数分别为0.155 NTU、0.35 mg/L、0.009 cm-1和零,出水水质达到了GB5749—2006和《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世博会直饮水水质推荐标准的要求。由此可知,采用颗粒活性炭/超滤/紫外消毒深度处理工艺制备直饮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三大饮用水水质标准指标体系及特点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国际上三种较权威的饮用水水质标准:WHO的《饮用水水质准则》、EC的《饮用水水质指令》、USEPA的《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从指标系统、特点、影响及推广区域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各类标准的建立和实施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环境条件等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张宁吓 《山西建筑》2010,36(34):175-176
本文结合国际水质标准,与我国现行的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介绍了我国饮用水标准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强制性国家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日本最新饮用水水质标准及相关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日本执行的自来水水质标准是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并颁发的《饮用水水质准则》(以下称“准则”)制定的。日本于1958年制定的自来水水质标准仅限于对健康直接产生危害的或者危害突发性高的项目,而于2004年即将实施的水质标准则与现行的标准有所不同,水质管理目标不仅要求保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泰国水环境管理及相关政策标准体系,指出了泰国政府有关部门在水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和作用;详细梳理了泰国水环境管理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标准。同时,对中泰两国水质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泰国《地表水水质标准》和《工厂和工业区废水排放标准》中指标数量少于我国有关标准,但相关综合性指标如BOD5的标准限值要严于我国相应标准。对泰国环境保护的研究,可为我国企业在泰国开展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再生水水质标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污水再生利用水质标准是评价再生水水质的重要依据,分析了我国再生水水质标准现状,以天津市再生水利用为例,总结了标准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指标和限值不统一、再生水水质标准与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不衔接和项目有差异等),同时指出了标准需要完善的几个方面,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国际上具有权威和代表性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与我国现行的饮用水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饮用水标准在水源分类以及消毒副产物和环境类激素检测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饮用水水质标准发展趋势,对今后我国饮用水标准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设部于2005年2月颁布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该标准对城市供水水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新标准的主要特点和供水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立足于企业现有的工艺条件和设备配置,对供水企业通过加强工艺管理、水质管理、管网建设与维护以及创新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等途径实施新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微污染源水中的污染物以有机物和氨氮为主,采用传统工艺处理时其出水水质难以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将沸石作为生物滤池的填料,与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后用于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考察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氨氮在0.5 mg/L以下,去除率可达90%;对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CODMn在2 mg/L左右,去除率约为60%,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该工艺对氨氮的去除主要由沸石生物滤池完成,而沸石生物滤池、混凝沉淀及超滤均能去除CODMn,贡献率分别为49.6%、30.9%、19.5%。  相似文献   

13.
MIBR/纳滤组合工艺用于再生水回用工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生活污水为对象,采用膜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MIBR)/纳滤组合工艺进行再生水回用处理,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制”标准。该组合工艺流程简单、投资省、出水水质好、自动化程度高,为严重缺水地区(尤其是铁路沿线站点)解决洗衣、洗浴等用水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际上通行的制订饮用水源水水质标准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在选择源水水质评价指标和确定标准值时采用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在饮用水源水水质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研究典型饮用水源地的源水水质入手,使制订出的标准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商河县清源水厂采用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采用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技术,全厂采用了PLC自动控制系统,符合商河县的具体情况,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出厂水水质指标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详细介绍了各单体构筑物的设计特点和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6.
水中嗅味评价与致嗅物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颁布实施和2007年5月太湖水危机事件的暴发,水中溴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通常情况下,水中致溴物质的溴阈值浓度(OTC)极低并且致溴物质组成非常复杂,因而对水中致溴物质的定量分析比较困难.从感官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三个主要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对水中溴味评价及致溴物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各自的测试方法和机理,并分析了其适用的范围和优、缺点,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详细介绍了佛山市北江水厂的处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的工艺参数及技术特点。从运行数据来看,该净水厂处理效果很好,出厂水浊度平均值为0.096 NTU,远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1 NTU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8.
超滤技术在无锡中桥水厂深度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膜处理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已趋成熟。随着对供水安全的日益关注,超滤技术在饮用水处理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中桥水厂于2009年采用西门子外压式超滤膜处理技术,率先建成15×104m3/d采用超滤膜饮用净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全面达到且部分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根据无锡中桥水厂升级改造工程的经验以及两年多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了超滤系统运行操作的特点。超滤技术在无锡中桥水厂的应用可以为国内其他水厂的工艺升级改造,特别是大型水厂的膜法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鹿燕 《供水技术》2012,6(5):18-21
分析了辛安水厂原水水质问题及常规水处理工艺的运行效果,通过在常规混凝单元增加投药量、投加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氯化以及在过滤单元投加助滤剂等强化措施,探讨了强化常规水处理工艺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各种强化措施可以提高常规水处理工艺对有机物和藻类的去除效果,进一步提高常规工艺的处理效能,保证出厂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刘兵  程志刚  陈虎  程锐 《供水技术》2009,3(4):22-2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改进算法,提出了以Matlab7.0为平台的算法程序的人工神经网络水质评价模型。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确定了神经网络学习和训练的样本以及模型的相应参数,并以流经连云港市蔷薇河的六个断面的水质数据为样本,进行水质综合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