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水是超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中重要的工作介质和冷却介质,锅炉补给水水质稳定合格对机组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介绍了膜法+离子交换水处理技术(纤维过滤器/超滤/一级反渗透/一级除盐/混床)在某超超临界机组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详细讨论了反渗透+离子交换水处理工艺特点、系统运行方式、控制参数和注意事项,比较了膜法+离子交换和全膜法工艺特点和经济性。运行结果表明,膜法+离子交换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稳定优良,符合超超临界机组锅炉补给水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程家沟煤矿井下水处理工程处理能力为3 000 m3/d,针对原水中COD、SS及石油类指标偏高的特点,采用预沉调节池/旋流澄清净水装置/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要求。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工艺特点,以期为类似矿井水处理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强化常规水处理工艺的技术措施及关键,并以某城市处理规模为30×104m3/d的水厂为例,进行了强化常规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应用案例分析。该水厂以该市大(2)型水库水为水源,其水质具有低温、低浊、水体中胶粒电位高、微污染、处理难度大等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预氧化+强化常规处理工艺方案,介绍了相关工艺设计技术参数,并针对水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目前,该水厂已运行3年多,出厂水水质达标,其设计及运行可为类似水源地区的水厂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院为云南大学呈贡校区设计并调试运行两座中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同为3000m^3/d.文章对中水处理站布置和设计特点;中水处理站的处理工艺;处理站设计主要参数和运行情况进行了论述。处理站运行一年来,出水水量稳定,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标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聚结除油─生物接触氧化─气浮工艺在新疆油田高含聚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采出水处理规模为6 000 m3/d,设计进水聚合物、悬浮物和含油浓度分别为600,300,3 000 mg/L,经过一系列物理沉降和生化处理,出水悬浮物和含油浓度均可达到≤20 mg/L,出水水质可满足Q/SY XJ0030─2015《油田注入水分级水质指标》中所规定的高渗注水要求。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含聚采出水具有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采出水处理成本为1.66元/m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平板式MBR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性能与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处理规模为60 m^3/d的平板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考察了其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并对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BR系统对COD、BOD5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1%、99.1%和89.0%;出水水质达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中河道类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的水质要求.该系统的单位工程投资为2 200元/m^3,运行成本为1.34元/m^3.与传统的中水处理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一定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从节约用水,污水资源化角度出发,将该院污水经深度处理后,达到中水水质标准,将其回收利用。工程规模为污水处理量500m3/d,中水处理规模为300 m3/d。工程采用生化处理+超滤工艺+消毒的工艺路线,中水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冲厕的水质标准。中水近期将用于绿化、道路浇洒、冲洗车库和补充景观用水,远期将用于冲厕。  相似文献   

8.
长沙县某水厂现状规模为5×104m3/d,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存在供水规模不足、水源水质恶化、出水水质较差等问题。一期改扩建工程规模10×104m3/d,针对现状用地紧缺及微污染原水的特点,采用“预臭氧+ACTIFLO沉淀池+TGV滤池+消毒”组合水处理工艺,并进行集约化设计,有效解决污染原水处理困难、现有工艺滞后、工程扩建用地不足以及运行超负荷等问题。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占地面积仅为国家建设标准的40%,废水循环利用后年节约耗水量137×104m3,工程总投资与类似项目相比节省30%左右。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4)
目的分析O_3-BAC(臭氧—活性炭)深度水处理工艺去除原水中氨氮及耗氧量的效果,为政府制定供水规划,推广使用深度处理制水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2016年,每月采集上海市某水厂原水、出厂水,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要求,对水样中氨氮及耗氧量指标进行检测。通过t检验对比分析该自来水厂采用O_3-BAC深度水处理工艺前后原水中氨氮、耗氧量的去除率,通过χ~2检验对比分析采用O_3-BAC深度水处理工艺前后出厂水中氨氮、耗氧量的合格率。结果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为35.78%±33.45%,对耗氧量的去除率为36.47%±17.97%,O_3-BAC深度水处理工艺对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为65.78%±17.37%,对耗氧量的去除率为53.75%±16.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水处理工艺出厂水氨氮合格率为37.5%、耗氧量合格率为25.0%,O_3-BAC深度水处理工艺出厂水氨氮、耗氧量合格率均为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_3-BAC深度水处理工艺去除原水中氨氮及耗氧量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出厂水合格率,对改善生活饮用水水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出厂水水质,北方某水厂在常规水处理工艺基础上,新建规模为40.0×104m3/d的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水厂运行实践表明,深度处理出水水质指标全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详细介绍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设计情况,对臭氧的投加方式及活性炭翻板滤池的工艺设计、反冲洗方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广州国际生物岛再生水工程水质要求高的特点,设计采用CASS与CMF(连续式微滤膜)串联组合工艺,工程规模为1.0×10~4m~3/d.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标准.该工程为全地下式设计,介绍了各工艺单元的设计、设备布置及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采用生物膜法A/O2工艺处理济南某居民小区生活污水并回用的工程设计和运行情况。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的去除率达93%,脱氮率达60%。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标准,并全部回用于小区绿化和道路喷洒降尘,实现了小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减轻了环境负荷。  相似文献   

13.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水污染治理及回用工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污水处理及生态回用工程,充分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恶劣、水资源短缺、温度低等实际特点,采用生化处理/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污水处理量为9 000 m3/d,回用水量为8 500 m3/d。建设人工湿地面积为15 000 m2,人工湖面积为40 000 m2(60 000 m3)。二级生化出水水质达到了一级B排放标准,回用水质达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标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小试模拟船厂二级生化出水的中置式混凝沉淀工艺运行过程,研究了PAC和PAM投加量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AC和PAM最佳投量分别为40和0.3 mg/L。根据小试结果进行中试投药,结果显示NaClO的最佳投量为10 mg/L、PAC和PAM最佳投量与小试一致;中试对COD的去除率要高于小试,且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水质标准;除总氮外,中试出水其余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Ⅳ类水质要求,且部分指标达到Ⅰ类和Ⅲ类水质要求。回用水处理总价为0.65元/t,厂区自来水费为2.38元/t,中水回用装置流量按30 t/h来计,则企业每年可节约自来水量为26.3×104t,每年将节省45.5万元;同时还可以减排污水量为26.3×104t,削减COD量为10.52 t、NH3-N量为0.39 t、TP量为0.26 t。  相似文献   

15.
MIBR/纳滤组合工艺用于再生水回用工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生活污水为对象,采用膜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MIBR)/纳滤组合工艺进行再生水回用处理,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制”标准。该组合工艺流程简单、投资省、出水水质好、自动化程度高,为严重缺水地区(尤其是铁路沿线站点)解决洗衣、洗浴等用水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吕梁三泉焦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率先采用A^2O/高压脉冲电絮凝/高密度澄清池/臭氧-活性炭滤池/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该组合工艺设计紧凑,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在废水处理量为9550 m^3/d,进水COD、氨氮、SS、电导率、浊度、总硬度、Cl-平均浓度分别为574 mg/L、44.2 mg/L、275 mg/L、5600μS/cm、146 NTU、210 mg/L和740 mg/L时,系统出水所有指标均远优于《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 50050—2007)规定的再生水水质标准,并全部实现达标回用。本工程直接运行费用合计为4.47元/m^3。  相似文献   

17.
超滤处理微污染水库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进行了直接超滤和微絮凝-超滤处理微污染水库水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两组超滤工艺的出水水质均符合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要求;微絮凝-超滤工艺在改善出水水质和缓解膜污染方面均优于直接超滤工艺;微絮凝-超滤工艺的最佳混凝时间为120 s左右,聚合氯化铝的最佳投量为2 mg/L左右(以Al2O3计),在相同的投量(即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以金属离子计)下铁盐比铝盐的混凝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混凝机理研究及混凝剂的开发现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开发新的混凝剂或采用不同混凝剂的组合工艺强化混凝效果,是《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出台后许多现有老水厂面临的新问题。为此,对国内外的混凝理论及混凝剂的开发、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混凝剂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及利用分形理论建立混凝模型是今后混凝理论研究及混凝剂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9.
李丹媚  刘智强 《山西建筑》2007,33(27):198-200
介绍了城市杂用水的水源和水质,通过城市杂用水与景观水体用水水质的比较,分析了景观水体用水作为城市杂用水的可行性,并提供了城市杂用水的处理工艺和使用范围,以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强化常规工艺处理黄河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在冬季、经长距离调用的黄河原水水质具有低温、低浊、微污染的特点,采用常规工艺处理时出水CODMn很难满足《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的要求,为此开展了强化常规工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取臭氧预氧化或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预氧化、高效絮凝刺HPAC强化混凝气浮、改性滤料强化过滤等措施,可显著改善常规工艺的出水水质,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提高了10%以上,出水CODMn〈3mg/L。臭氧(或PPC)预氧化、HPAC混凝气浮、改性滤料过滤是改善常规工艺出水水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