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除磷效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溶解氧浓度下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低溶解氧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在有效去除有机物的同时还取得了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当控制反应器内溶解氧为0.5 ms/L左右时,进水COD为342~2 500 mg/L.出水COD平均为31.71 mg/L,对COD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进水TP为4.08~31.45 mg/L,出水TP70%.当溶解氧>2 mg/L时,进水COD为161.3~453.4 mg/L,出水COD为8.32~21.9 mg/L,去除率最高可达99.08%;进水TN为22.52~57.9 mg/L,出水TN为16.3l~24.49 mg/L,对TN的去除率大多为30%~40%;进水TP平均为4.48 mg/L,出水TP大部分在1.0 ms/L以上,去除率为48.07%~93.22%.  相似文献   

2.
活性污泥外循环 SBR系统的生物除磷能力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通过试验发现生物系统用排除剩余污泥方式除磷的能力有限,当进水TP≥5mg/L时要保证出水TP≤0.5mg/L是困难的。采用活性污泥外循环方式对释磷的污泥进行回流,通过提高SBR系统污泥浓度的方式来提高除磷能力的试验表明:当MLSS=5g/L、循环污泥量=1/8系统污泥总量时,在进水TP≤11mg/L、TN=45mg/L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出水总磷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而且该系统出水NH3-N≤3.6mg/L,对总氮去除率≥86%,同时获得了最佳的除磷和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工艺调控的基础上,发现限氧曝气、连续流A/O工艺在长污泥龄条件下融合外排厌氧富磷上清液的侧流除磷技术可以解决污泥减量工艺对氮、磷去除能力低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开发了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泥减量LSP&PNR工艺。应用该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SRT=50d、DO=0.5~1.5mg/L以及进水COD=332~420mg/L、NH,-N=30~40mg/L、TN=34~51mg/L、TP=6~9mg/L的条件下,出水COD≤23mg/L、NH3-N≤3.2mg/L、TN≤17mg/L、TP≤0.72mg/L;表观污泥产率为0.155gMLSS/gCOD。研究还发现,在LSP&PNR工艺中同步硝化反硝化是最主要的脱氮形式,约占反硝化脱氮总量的60%;代谢BOD,的需氧量为1.38~1.57kgO2/kgBOD5;进入化学除磷池的侧流液量相当于处理水量的10%~15%。  相似文献   

4.
A~2/O工艺的旁路化学除磷及污泥减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脱氮除磷效果并降低剩余污泥产量,在A2/O系统的污泥回路上增加厌氧/好氧交替污泥减量池,并对部分厌氧释磷液实施旁路化学除磷。结果表明,在A2/O系统中接入污泥减量装置后,污泥表观产率为0.278 gMLSS/gCOD,污泥产量降低了37.9%;系统出水TN≤14.6 mg/L、TP≤1.31 mg/L,与常规A2/O工艺相比,对TN的去除率提高了3.84%,但对TP的去除率降低了2.87%。在A2/O系统中接入污泥减量装置并辅以旁路化学除磷后,系统出水COD≤55 mg/L、TN≤14.6 mg/L、TP≤0.70 mg/L,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并实现了污泥减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A2/O型氧化沟工艺生物除磷不稳定、出水磷难以达标的问题,在A2/O型氧化沟工艺生物脱氮除磷的基础上,增加厌氧段旁侧化学除磷,以提高其除磷效率,使之满足水质排放标准.结果表明:增加化学除磷能够提高系统的除磷效果,使系统出水TP<1.0 mg/L,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化学除磷前厌氧池出水的TP含量为20~39 mg/L,远大于原水中的TP平均值(5.88 mg/L),在处理水量较少且化学除磷率为70%的情况下,便能够取得较好的总体除磷效果;回流污泥中携带的NO-x对生物除磷有较大的影响,其浓度和出水TP值有着较好的相关性,但旁侧化学除磷能够减弱回流污泥中的NO-x对生物除磷的影响;化学除磷剂的投配率为1:1(与TP物质的量之比),低于传统化学除磷的1.5:1.基于氧化沟工艺的旁侧化学除磷能够弥补氧化沟工艺的除磷不稳定,使该工艺得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DO对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处理模拟城市污水,考察了好氧段DO浓度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段DO浓度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显著,当DO控制在1.5mg/L左右时,系统的处理效果最佳,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对NH4+-N、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9.12%、94.61%、92.85%、96.10%,平均出水NH4+-N、TN、TP、COD分别为0.25、0.68、0.5和10 mg/L.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脱氮除磷技术在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上的不足及回收污水中磷的必要性,开发了一种双泥系统与诱导结晶相结合的脱氮除磷工艺。为考察工艺的运行特性,开展了连续流试验,装置进水流量为15 L/h,采用人工模拟生活污水。分析了连续流工艺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对大部分碳源的"一碳两用",对TN、TP均表现出了稳定且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TN、TP浓度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结晶单元的引入使出水TP浓度的稳定达标得到了进一步保证,同时实现了磷的回收,平均回收率达到74.9%,该单元对TP的去除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化学同步除磷药剂的优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分析三氯化铁、硫酸亚铁、三氯化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硅酸硫酸铁等5种常用混凝剂的同步除磷效果,优选化学同步除磷药剂种类。结果表明,硫酸亚铁的同步除磷效果最佳,在进水TP为2.75 mg/L的条件下,按Fe/TP=1.2(铁与进水TP的物质的量之比)投加硫酸亚铁,可使出水TP降至0.5 mg/L以下,满足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在选择硫酸亚铁作为同步除磷药剂的条件下,当Fe/TP≤1.6时,Fe/TP值与出水TP和PO34-浓度均呈现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改良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改良A2/O工艺在西朗污水处理厂(一期)的应用情况。对该厂进行了一年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进水BOD5、COD、NH3-N、TN、TP、S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99.5、167、19.4、26.9、2.79、119 mg/L,经改良A2/O工艺处理后,对BOD5、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3.5%、84.7%、96.9%、61.5%、78.9%,出水BOD5、COD、NH3-N、TN、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5、25.6、0.61、10.4、0.59 mg/L,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取得了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工程实践结果说明,改良A2/O工艺出水水质好、运行费用低,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SBR系统的脱氮除磷升级改造方案进行化学除磷、生物脱氮方式的现场试验验证。当聚合氯化铝(PAC)投量120 mg/L时,可以保证出水TP浓度达到一级A标准;投加PAC降低了系统对COD的去除效率,但仍能达标,对活性污泥其他性能影响不大。试验验证的几种生物脱氮工序中,瞬时进水→曝气→搅拌(补充碳源)→曝气→沉淀→出水→闲置工序和多段进水工序可以保证出水TN达标,其中,后者不需要补充碳源,且能够保证TN和TP同时达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脱氯除磷工艺及其运行情况。该工艺是对传统A^2/O工艺的改进(可称为改良型A^2/O工艺),它采用了后置反硝化系统以及厌氧池碳源分流技术和回流污泥预缺氧反硝化技术,以提高系统的脱氯除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300mg/L,TN为40.3mg/L,TP为3.82mg/L时,对TN、TP及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迭70%、86%和88%;当COD〈300mg/L时,对TP的去除效果较差,但对TN和COD的去除率仍分别可达60%和85%;试验期间,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以甲醇为碳源,进行了生物滤池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氮、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甲醇投量的增大则生物滤池出水中的总氮浓度降低,但对总磷的去除率呈下降趋势。当甲醇投量为10mg/L时,生物滤池出水中的总氮〈6.60mg/L,对总氮的去除率〉37%,对总磷的去除率〉43%;当甲醇投量为20mg/L时,生物滤池出水中的总氮〈1.20mg/L,对总氮的去除率〉88%,对总磷的去除率〉9%;当甲醇投量为30mg/L时,生物滤池出水中的总氮〈1.20mg/L,对总氮的去除率〉88%,对总磷的去除率〉6%。当滤速在3~8.5m/h间变化时,陶粒滤池的脱氮除磷效果基本不受影响;砂滤池的脱氮除磷效果稍优于陶粒滤池。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南方城镇污水极限氮磷去除,设计开发了由水解酸化池、多级A/O生物系统、反硝化滤池、臭氧接触氧化池、活性炭滤池组成的中试装置。调节该中试装置的运行参数,并连续稳定运行45 d,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能够实现城镇污水极限氮磷去除目标,出水TN≤3 mg/L、TP≤0. 1 mg/L、COD≤30 mg/L。  相似文献   

14.
多点交替进水五箱一体化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获得较高的氮、磷去除效率,在UNITANK工艺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多点交替进水五箱一体化活性污泥法,并在南京某污水处理厂开展了中试研究。连续一年的稳定运行表明,在进水COD、BOD5、TP、NH3-N、TN分别为110~430、52~130、2.2-6.1、15~41、17-50mg/L的情况下,出水水质可稳定地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除磷率和脱氧率分别可达90%和7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一营养物去除工艺——BNR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试验与模拟,研究了通过厌氧上清液侧流磷回收和外加碳源方式对低碳源污水生物除磷的强化作用。试验结果与模拟预测双双显示,对COD/P值=50的实际生活污水实施30%的厌氧上清液旁路磷沉淀可明显强化生物除磷作用,使出水TP浓度从碳源抑制时的1.8 mgP/L下降至0.5 mgP/L以下。侧流磷回收不仅可回收40%的进水磷负荷,亦可节省27%的外加碳源。因此,厌氧上清液侧流磷回收与外加碳源对强化生物除磷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模拟预测与试验结果几乎一致的演示表明,数学模拟技术可取代传统试验进行相关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型一体化生物反应器的同步脱氮除磷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能,设计了一种新型一体化生物反应器并采用其处理生活污水,研究了DO和HRT对同步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实现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90~510mg/L、MLSS为2500mg/L、污泥龄为15d以及好氧区和缺氧区的溶解氧分别为2mg/L和0.2mg/L时,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较好,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0%和90%,DO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控制DO为最优值,并保持其他操作条件相同,当HRT为12h时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随着HRT的延长,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反而下降。该一体化反应器集厌氧、缺氧和好氧区为一体,在一定的运行条件下能够实现同步脱氮除磷,是处理生活污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污泥减量工艺:HA-A/A-MCO的好氧脱氮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污泥减量技术存在对氮、磷去除能力低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具有强化脱氮除磷功能并可实现污泥减量化的HA-A/A-MCO工艺。在该工艺取得同步脱氮除磷和污泥减量优异效果的条件下,采用其处理校园生活污水,当进水TN平均为47 mg/L时,出水TN为10.9 mg/L,系统的总脱氮率为76.8%,其中好氧脱氮量占总脱氮量的50%,缺氧脱氮量占26%;HA-A/A-MCO系统存在着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反硝化能力的菌属,对好氧脱氮有一定贡献,且DO浓度对其反硝化能力没有抑制作用;好氧池中的DO浓度梯度有利于在污泥絮体内形成缺氧环境,从而促进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发生,但减小污泥絮体尺寸会削弱絮体内部缺氧区域比例、降低SND的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18.
亚铁盐化学除磷在昆山港东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苏昆山港东污水处理厂的Carrousel2000型氧化沟工艺按A^2/O方式运行,当原水TP为6.2mg/L、BOD5/TP为11左右时,很难使出水TP≤0.5mg/L。在对上游排污企业采取限排措施后,原水TP降为2.65mg/L,但出水TP仍无法达标,为此开展了向曝气池投加亚铁盐进行化学除磷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当FeSO4投药量控制在凡(Fe^2+):n(TP)≥1.5时,可使出水TP达标。  相似文献   

19.
序批式生物膜法的脱氮除磷功效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工艺进行了处理广州地区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碳、氮、磷比例失调(碳量偏低)的情况下,达到了既去除有机物又能脱氮除磷的效果,出水BOD5、COD分别为6.0~9.8、12.7~35.5mg/L,而TN、NH3-N、TP分别在14.8、4.0、0.5mg/L以下;磷的厌氧释放是好氧吸磷和除磷的前提;DO浓度会影响好氧段的磷吸收速率,但不影响磷的去除量;在好氧运行初期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其去除的总氮约为15%。  相似文献   

20.
A/A/MBBR工艺处理混合污水的脱氮除磷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A/A/MBBR工艺处理由粪便液和生活污水组成的混合污水,试验条件:填料投配比为20%,好氧池1和好氧池2中的填料体积比为1:3,好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 h,混合液回流比为120%,污泥回流比为60%,泥龄为6 d,好氧池的溶解氧为3.0 mg/L,温度为16~20℃.系统稳定运行一个月的结果表明:脱氮除磷效果及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均稳定而良好,出水氨氮、总氮、总磷和COD平均浓度分别为0.3、12.9、0.35和36.22 mg/L,均达到了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