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叙述了各个领域对氮氧化物污染的控制以及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氮氧化物常用的检测分析方法,分析各个方法的检测原理、在实际使用中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氮氧化物(NOx)分析仪转化炉转化效率的检测问题,对现有氮氧化物转化效率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计量工作中误差的含义,定义了氮氧化物分析仪检测过程中二氧化氮转化误差和一氧化氮检测误差两个概念;介绍了氮氧化物分析仪的非分光红外法检测原理和转化效率检测的必要性,采用臭氧发生器对氮氧化物分析仪进行转化效率检测,提出了基于二氧化氮转化误差和一氧化氮检测误差的转化效率二阶次计算模型,利用逐步回归原理确定模型中的自变量并进行参数估计。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氮氧化物分析仪内嵌的计算模型和一阶次计算模型,本文提出的二阶次计算模型拟合方程的多重可决系数靠近1的程度平均提升了96.8%和51.5%,残差平方和平均降低了85.1%和31.7%,为提升氮氧化物分析仪的检测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氮氧化物主要来自土壤、海洋中有机物分解以及化石燃料燃烧,该物质是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消耗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环境损害作用极大。因此,该文针对环境空气以及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检测方案有效性展开对比分析,以期可以为相似项目提供良好参照。  相似文献   

4.
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氯化氢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氮氧化物、氯化氢的含量的方法与步骤。测定结果显示,氮氧化物和氯化氢的检测限分别为0.08mg/L、0.02mg/L,该方法的回收率分别为96.5%~102.1%,98.5%~103.7%,线性范围分别为0.00-l00mg/L,0.00-100mg/L,是一种简单、快速、可靠测定空气和废气中氮氧化物、氯化氢含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叙述了化学发光法测量氮氧化物时的几种特殊影响因素,经过对汽车尾气、火炬燃烧气体以及烟道气体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值进行分析,从实验的角度分析了几种共存物质,如CO、CO2 、HC等对氮氧化物测量的定量影响程度,并从原理上分析了不同混合气体中氮氧化物测定偏差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上海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新的要求,从2020年1月1日起,所有燃气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水平应控制在50 mg/m~3以内,为响应政府号召,根据某大楼实际情况,对大楼使用的4台燃气锅炉进行低氮排放改造,选择了加装烟气循环FGR系统,以减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经过一段时间运行,第3方检测,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水平应控制在50 mg/m~3以内。  相似文献   

7.
含硅氮氧化物是一类重要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 在耐磨耐蚀、高速切削、压力密封、发光基质和碱性催化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含硅氮氧化物制备技术经历了高温固相反应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碳热还原氮化法、湿化学合成结合碳热还原氮化法等演变, 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本文综述了作者研究团队十余年在低温活化合成含硅氮氧化物粉体及纤维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基于介孔模板组装的微纳尺度碳热还原氮化法以及SiC还原辅助溶胶-凝胶氮化法制备含硅氮氧化物, 并展望了低温活化合成含硅氮氧化物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由轻工业部上海轻工业设计院、上海管乐器厂共同设计,江苏省宜兴市宜丰玻璃钢设备厂制造的“双级正负压反喷淋式”治理氮氧化物废气装置,经过一年的实际使用考察证明,该设备处理工艺可行,设计较紧凑合理。采用缓冲箱等措施使氮氧化物废气浓度达到缓慢释放效果,有效地治理了该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氮氧化物废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对地区机动车尾气排放特性的有效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我国机动车尾气检测体系和大数据技术的地区机动车尾气排放特性分析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详细阐述了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流程,并证明了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准确度与数据数量成正相关关系。利用沈阳机动车环保检测站实验数据,对分析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实践验证,并对沈阳市小型轿车和小型客车的尾气排放特性进行分析,证明了小型轿车和小型客车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浓度与行驶里程和使用强度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电镀过程中所产生的氮氧化物的防治,没有象治理电镀废水那样普遍和深入.近年来,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当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将损害呼吸系统,重者可致肺坏疽,对粘膜、神经系统以及造血系统均有危害,呼吸高浓度时甚至会出现窒息.所以,对氮氧化物的防治方面也愈来愈被重视,其治理方法和治理设备也有所报道和介绍.本文结合生产实际体会,从对氮氧化物的预防和治理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氮氧化物的来源电镀是赋以金属或非金属表面以不同功能的一种加工方法,其过程大体分为镀前预处理、电镀和镀后处理等步骤.在镀前预处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的铜基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研究进展.介绍了控制大气污染物中氮氧化物的几种常见方法、NH3-SCR脱除氮氧化物催化剂的类型以及铜基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用于NH3-SCR脱硝反应的优点.重点阐述了影响铜基沸石分子筛催化剂脱硝活性的主要因素,如催化剂的拓扑结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掺...  相似文献   

12.
由于传统烟气脱硝技术受温度窗口限制且去除效率较低,导致锅炉烟气氮氧化物超标排放,研究基于脱硝污染物全过程监测技术的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根据锅炉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采用NaClO2湿法氧化脱硝技术降低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并基于脱硝污染物全过程监测技术判定脱硝二次气态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以此控制锅炉氮氧化物排放。实例结果表明,设计技术控制后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低了428mg/m3,成功使锅炉烟气排放达标。  相似文献   

13.
脱硝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是处理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氮氧化物,脱硝也是一种氮燃烧技术,该技术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通过运用该技术可以降低氮氧化物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可以优化脱硝控制水平,促进火力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该文重点针对火力发电厂脱硝自动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进行了探究与分析。通过了解脱硝工艺特点以及自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来提出相应的措施与方法,以期提高自动投入率,并优化脱硝系统,从根本上促进火力发电厂的正常运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催化脱除大气污染物 NOx 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氮氧化物治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研究较多的脱除方法有催化还原法和催化分解法,本文从催化剂创新和催化反应体系的发展等方面对上述过程的研究,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以及双功能催化剂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燃煤机组为完成电网负荷调峰任务,锅炉负荷长期频繁波动,对氮氧化物的生成及脱除效果有显著影响。以某660 MW燃煤机组瞬态过程氮氧化物的生成及脱除特性为研究目标,建立了机组瞬态过程氮氧化物生成预测模型,开展了变负荷过程中氮氧化物生成预测研究。针对燃煤机组变负荷过程燃烧器切换的特点,发现新增燃烧器的负荷点越高时,越能有效避免氮氧化物的生成值增大。另外,分析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动态特性,分别研究了SCR入口氮氧化物浓度、喷氨浓度、烟气流速和反应温度等阶跃变化对氮氧化物脱除的动态特性影响,为后续瞬态过程喷氨优化控制逻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低温与特气》2016,(5):15-15
正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这些环境危机的重要元凶就是氮氧化物,搞清楚氮氧化物的来源与数量显得极为重要。南京农业大学邹建文教授课题组通过建立全球土壤氮氧化物排放数据库,定量估算了氮肥施用所导致的土壤氮氧化物排放量,为有效控制土壤氮氧化物排放找到了方向。该成果2016年8月29日发表在最新一期《全球变化生物学》上。课题组通过搜集原位观测资料,建立了全球土壤氮氧化物排放数据库,明确了全球土壤氮氧化物  相似文献   

17.
彭琦 《中国科技博览》2013,(11):289-289
氮氧化物气体是危害最大、最难处理的大气污染物之一。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有效控制氮氧化物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刻不容缓。本文对氮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及控制技术进行了概述,这对于“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的减排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烟气脱硝催化剂性能测试方法国家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火力发电、钢铁冶炼、汽车尾气和垃圾焚烧等行业都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严重危害着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氮氧化物减排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也成为我国“十二型’节能减排的重点任务之一。目前我国在烟气脱硝关键技术、装备、催化剂国产化研制和生产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脱硝催化剂性能检测和评价方面仍缺少统一的国家标准进行规范和引导,为此研制烟气脱硝催化剂性能测试方法国家标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基于氧泵原理的氮氧化物监测仪,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氮氧化物监测仪的准确度较高、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同时受环境影响小,在小锅炉氮氧化物排放连续监测和工业过程控制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氮氧化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一大难题。文章重点分析了造成锅炉氮氧化物超标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相应的运行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锅炉氮氧化物的排放,为今后各火电厂从运行调整的角度控制氮氧化物生产提供了成功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