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阜新矿区深部高瓦斯矿井冲击地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阜新矿区冲击地压的特点是发生冲击地压事故的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深部开采、瓦斯含量高且瓦斯压力大,煤层及其顶底板积聚了大量的弹性势能,当煤体受到采掘活动的扰动时,弹性势能释放而发生冲击地压。进入深部开采后,冲击地压开始频繁发生,说明大采深是冲击地压发生的直接原冈。对于高瓦斯矿井,为避免瓦斯灾害而加大瓦斯抽放量,使煤层中大量瓦斯经解吸、渗流而排出,改变了煤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造成由瓦斯灾害向冲击地压事故的转变,冲击地压的频度和强度均明显增加。控制瓦斯抽放量可达到既降低瓦斯突出危险又避免冲击地压发生的目的。在有冲击地压危险倾向的采区,采用煤层注水措施,改善因瓦斯抽放造成的煤体脆性度增加的状况,可以降低冲击地压危险。  相似文献   

2.
煤矿冲击地压是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剧烈释放煤岩体造成巷道挤压、破坏、冒顶的一种动力现象。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强度、深度不断增加,已成为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山西是中国重要煤产地,采煤历史悠久,矿井数量众多。山西最早冲击地压事故出现20世纪60年代的大同侏罗系矿区,2004年以来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愈加突出。通过对山西大同矿区煤矿冲击地压的分类和扰动因素的分析以及防治和监测预警方式的分析,发现大同矿区已发生煤矿冲击地压事故主要为浅部冲击地压,发生冲击地压的岩体主要是煤体、顶板和底板, 其中以坚硬顶板型和煤柱型冲击地压为主;煤矿冲击地压的自然扰动因素主要是顶板冲击倾向性和煤体冲击倾向性,此外地应力环境和矿井地质构造也是影响煤矿冲击地压的两个重要因素。煤柱集中载荷和不合理的支护方式是大同矿区煤矿冲击地压事故的两个重要人为扰动因素。大同矿区应优化开采和掘进方式,从井田和矿区层面上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冲击地压的发生。此外,应重视对地应力和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研究。建议对山西全省400 m以深矿井冲击倾向性进行全面的“体检”和筛查,从区域上对煤矿冲击地压发生进行预测预警。  相似文献   

3.
梳理和总结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研究成果,从冲击地压防治的科学、技术和管理视角,对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现状、面临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水平的提升。从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矿井基本情况,冲击地压发生机制和理论,开采前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预测,开采中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预警,冲击地压防治方法和技术,冲击地压法规文件及管理体系,冲击地压防治效果等方面对我国冲击地压防治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从冲击地压灾害防治形势、防治标准、复合灾害、矿震态势、巷道支护、冲击地压预警、冲击地压监测技术等方面阐述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基础研究、合理确定防冲设计安全系数,发展冲击地压预测防治智能化,实施矿震、冲击地压复合灾害一体化防治,完善本煤层自解放开采技术,推进全巷吸能液压支架支护技术,科学鉴定冲击地压矿井等提高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水平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
断层冲击地压发生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4,他引:25  
把断层冲击地压看成是断层带与上下盘围岩系统的变形失稳,建立了扰动响应稳定性判别准则,并对断层冲击地压的一个简单模型进行了解析分析。通过粘滑失稳模型,解释了断层冲击地压的间歇性。对断层冲击地压进行了模拟试验,解释了只有达到一定开采深度才可能发生冲击地压,证实了冲击地压发生的间歇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深度和开采量的增加,冲击地压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灾害损失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我国正在加大冲击地压技术的防治研究。论文将简述我国冲击地压治理现状,分析国内冲压防治的问题所在;并结合国外先进防治经验——波兰冲击地压防治管理,提出改善我国冲击地压防治的措施,以有效避免煤矿冲击地压,减少煤矿灾害。  相似文献   

6.
针对在煤矿深部开采时出现的冲击地压灾害,以某矿掘进工作面为背景,研究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通过对工作面危险区域分级划分,对不同危险区域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重点加强对高冲击危险区域的监测。利用电磁辐射仪、钻屑法和实时监测系统对工作面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冲击地压。实践表明,煤矿掘进工作面采用冲击地压分区防治技术,成功消除多次冲击地压灾害,保证了掘进工作面的正常施工。  相似文献   

7.
基于微震监测及应力场分析的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主要对国内外冲击地压发生情况以及对冲击地压的监测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发现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活动越来越频繁,发生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目前仍没有有效的监测与分析方法能够对冲击地压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为了能够对冲击地压发生实现预测预报,引入地球物理学方法,建立矿山微震监测分析系统。将矿山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到的矿山微震活动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实现与数值分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利用微震活动信息修改数值模型的单元信息;借助大规模科学计算,分析开采造成采场以及巷道围岩内部岩体的应力积累、应力阴影和应力迁移过程,进而实现对矿山冲击地压活动进行预测预报。同时,微震监测分析系统能够实现对其他岩石工程动力灾害问题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8.
孙村煤矿-1 100 m水平深部煤岩冲击倾向性组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是深部开采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对孙村煤矿-l100m水平(埋深1310m)延伸时煤岩的冲击倾向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探求煤-岩层相对厚度变化对深部煤岩体冲击倾向的影响,进行了7组不同高度比的煤岩组合试件力学性质与动态破坏特性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深部煤岩冲击倾向性评判结果;研究了浸水对深部煤岩强度与冲击倾向的影响,为该矿防治冲击地压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即使是非坚硬顶板条件,当开采强度加大时,也将发生冲击地压灾害。针对厚及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大采高综采等高强度开采条件,立足于由顶板岩层-煤层-底板岩层所组成的力学系统,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研究采动应力场的时空演化过程对采掘空间受力、变形及破坏的影响及远场应力与近场应力的相互影响及诱发冲击地压的条件,弄清煤岩层垮断、采动应力场的时空演化规律,揭示非坚硬顶板条件下高强度开采采动诱发冲击地压及瓦斯灾害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开采深度增加,冲击地压发生的频度和强度愈趋严重,而现有深部冲击地压机制的研究尚不明了。基于深部开采实际情况,提出超低摩擦型冲击地压这一新概念,引入岩体超低摩擦效应,以深部块系煤岩体为研究对象,考虑垂直冲击荷载和垂直地应力作用,建立超低摩擦型冲击地压块体模型,推导得到了块系煤岩体接触界面法向动力荷载随时间变化关系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垂直冲击荷载作用下深部块体接触界面法向荷载随时间呈周期性波动变化,冲击地压的发生存在临界深度区域,即400~600,800~1 000,1 200 m时接触界面法向动力荷载波动周期较小,波动频率较快,与现场观测结果和已有结论基本一致,说明所建模型较合理;开采深度不同,接触界面法向荷载随时间变化而急剧变化,800~1 200 m深度对应接触界面法向荷载随时间变化率的最大值与深度之间满足三次多项式关系;随冲击荷载强度增大,接触界面法向荷载最大降幅先减小后增加,最后趋于恒定,且冲击荷载强度为1 MPa时,接触界面法向荷载最大降幅最小,接触界面的摩擦力由静摩擦变为动摩擦,如遇水平扰动,煤岩体将突然滑出和抛出,产生岩体超低摩擦效应,极易诱发冲击地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