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料文摘     
《铝加工》2007,(1)
铸造锻造用铝合金及锻造件制造方法专利申请号:02811360.8公开号:CN1529763申请人:日本旭技术株式会社;丰荣工业株式会社本发明涉及含有硅0.2~2.0(重量%,下同),镁0.35~1.2,铜0.1~0.4,锰0.01~0.08的铝铸造锻造件。利用锻造时产生的无用的毛边作为原料,通过调整合金元素的重量比,提高流动性和铸造性能的同时,使之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无用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抑制氧化恶化和腐蚀性,并且利用锻造效果进一步提高强度。此外,本发明涉及包含熔融金属工序、铸造工序、粗锻工序、精锻工序、修边工序的铝铸造锻造件的制造方法,制造工艺进一步简化,成品率提高,生产率良好。作为铝的厚度大的加工产品,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大,与现有技术的铸造锻造件相比,提高机械强度,可以获得耐腐蚀性优异,没有缺陷的质量高的低成本的铝铸造锻造件。  相似文献   

2.
《铝加工》2014,(6):59-59
本发明涉及的合金成分如下(wt%):铝基体、Lil.5~1.9、Mg4.1~6.0、Zn0.1~1.5、以及至少含下列元素中的一种:Be0.001~0.2、Y0.01~0.5、Zr0.05~0.3、Sc0.01~0.3。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如下:400~500℃下在冷水或空气中淬火;  相似文献   

3.
《铝加工》2013,(6):44-44
本专利提供一种高强度铝合金,其主要化学成分如下(wt%):5.5~9.5Zn,1.5~3.5Cu,1.5—3.5Mg,〈0.25Mn,〈0.25Zr,〈0.10Cr,〈0.25Fe,〈0.25Si,〈0.10Ti,〈O.25Hf,〈0.25V,余量为铝。该合金的制造工艺为:首先将上述化学成分的铝合金浇注成锭,经过预热处理后,便可进行热轧或冷轧,制成产品,最后进行热处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钼业》2006,30(5):49-49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高活性的催化剂,以从烷烃生产不饱和含氧化合物,所述的催化剂包括作为必要活性组份元素Mo、V、Ti和Sb或Te。优选催化剂由如下通式或表示,M01.0VaTibXcYdOe;M01.0VaTibXcYdZfOe。其中X代表至少一种选自Sb或Te的元素;Y代表Nb、W或Zr;Z代表Li、Na、K、Rb、Cs、Mg、Ca或Sr;a.b、c、d和e代表它们各自元素的原子比,0〈a〈0.7,0〈b〈0.3,0〈c〈0.7,0≤d〈0.3,0〈f〈0.1;e由除氧外其他元素的氧化态决定。  相似文献   

5.
《铝加工》2006,(1):37-3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与ITO膜同等水平的电极电位、不存在硅扩散、电阻率低、耐热性优异的铝合金薄膜。本发明的含碳铝合金薄膜的特征是,含有0.5-7.0at%的选自镍、钴、铁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元素和0.1-3.0at%的碳,余分为铝。更好的是本发明的铝合金薄膜中还含有0.5-2.0at%的硅。  相似文献   

6.
《黄金科学技术》2009,(5):48-48
发明人:张峰;陈宇岳;吴晓岚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银水溶液制备方法,将质量百分比为0.01%~5%的氨基化合物水溶液与质量摩尔浓度为0.01~0.5mol/L的硝酸银溶液混合,在10~100qC搅拌1~120min,获得粒径为1~100nm的纳米银水溶液。本发明工艺简单且效率高,所制得的纳米银水溶液杂质少、稳定性高、粒径小且分散均匀,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纺织、医疗卫生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项由日本三菱铝业公司研究发明的专利技术,该铝合金管系以铝为基的带材卷制而成。这种铝合金的成分为,%:Mn0.5~1.5,Si0.3~1.3,0.1<C≥0.01,Zr0.05~0.25,Cr0.05~0.25,Ti0.1~0.25和Mg0.05~0.2。铝管的内表面涂覆有一层厚0.005~0.05mm.的AI—Zn合金(含Zn0.3%~2%)或AI—Sn合金(含Sn0.05%~0.2%)。卷制好的铝合金毛管在AI—St合金钎焊液中钎焊,钎焊时控制好钎焊温度。这种铝合金管的耐腐蚀性极佳。热交换器用高强度铝合金管…  相似文献   

8.
《铝加工》2021,(1)
正法国专利中国申请号CN201280050425.2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航空工业用的铝合金轧制产品的制造方法,所述铝合金包含(质量分数/%):Cu 2.1~3.9Li0.7~2.0、Mg 0.1~1.0、Ag 0~0.6、Zn 0~1.0,Fe+Si≥0.20、至少一种选自Zr、Mn、Cr、Sc、Hf和Ti的元素。如果选择上述元素,则其用量如下:Zr0.05~0.18,Mn0.1~0.6,Cr0.05~0.3,Sc0.02~0.2,Hf0.05~0.5,且Ti0.01~0.15,  相似文献   

9.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韧性、高耐磨蚀性浆体管线用钢的制造方法,是经过冶炼、锻造、热轧、冷却后卷取,该钢的化学成分为:C0.02%~0.05%、Mn0.05%~1.0%、Si0.15%~0.45%、Cr0.50%~0.80%、Cu0.15%~0.40%、Ni0.10%~0.25%、Mo0.15%~0.30%、Nb0.02%~0.05%、Ca0.0010%~0.0080%、N0.0070%~0.03%、Ti0.01%~0.022%、S≤0.0060%。  相似文献   

10.
《铝加工》2006,(6):36-36
本发明提供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机械性能更优良的、能够作为车轮部件、支架、发动机的零件等汽车用各种部件使用,而且是低成本的铝制品。通过铸造锻造成分(质量%)由硅0.6~1.8、铜0.8或以下、锰0.2~1.0、铬0.25或以下、以及钛0.0~0.15和不可避免含有的杂质构成的铝合金而完成。  相似文献   

11.
《铝加工》2012,(4):43-43
本专利提供了一种抗拉强度高和伸长率〉1.0%的低温时效硬化的铝合金。它的主要化学成分如下(wt%):6—11Si,2.0~4.OCu,0.65~1.0Mn,0.5~3.5Zn,0.01~0.03Sr,〈0.05Mg,〈O.2Fe,〈0.2Ti,余量为铝。这种铝合金的伸长率可达到1.5%以上,同时,抗拉强度为230MPa,屈服强度〉170MPa。  相似文献   

12.
《铝加工》2007,(1):22-22
本发明属于一种钨铝合金烧结体的制备方法。选择颗料小于100纳米的钨铝合金粉未,结构式为W1-xAlx,x=0.1~0.86,将其装入石墨模具中,在真空压强小于10^-2MPa条件下通入电流加温,同时两端加压,烧结温度为1200~1600℃,压力15~40MPa,烧结时间为5~60分钟,烧结体表面用金刚石磨盘抛磨光洁,相对密度为95%~99.8%。该方法能够制备高致密的块状钨铝合金,并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烧结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铝加工》2013,(5):24-24
本专利涉及-种用于结构件的时效硬化铝合金,它的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如下:3.6%~6.0%Cu、0.15%-1.2%Mg、0.15%-1.1%Ge、0.1%-0.8%Si、Fe〈0.25%,余量为铝;  相似文献   

14.
《铝加工》2013,(6):18-18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轴承用铝合金,该合金不仅含贵重的TiC颗粒强化相,还含有不贵重的增强颗粒,并且在不增加弥散的增强颗粒的情况下还能进一步增加高温强度。本发明合金的成分包括(wt%):2~20Sn,0.1~3Cu,0.02。1.5Ca,  相似文献   

15.
萧仲志 《铝加工》2006,(4):45-45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含有钪铝合金的实心或中空挤型材,主要包括有:铝含量约为93%,钪含量为0.01%~0.19%,锌含量约为6%,其余为无可避免的不纯物及依不同组件的需求而增加其它不同的合金或元素,该无可避免的不纯物、该添加的合金或元素其含量均为0.81%~0.99%。该其它合金或元素包括有镁、锰、硅、铜、镍合金。其主要是利用上述的最佳成分比,其中铝含量约为93%。  相似文献   

16.
彭如清 《中国钼业》2006,30(1):55-55
本发明属于一种钨铝合金烧结体的制备方法。选择颗粒小于100纳米的钨铝合金粉末,结构式为W1-xAlx,x=0.1~0.86,将其装入石墨模具中,在真空压强小于1012MPa条件下通入电流加温,同时两端加压,烧结温度为1200—1600℃,压力15—40MPa,烧结时间为5~60min,烧结体表面用金刚石磨盘抛磨光洁,相对密度为95%-99.8%。该方法能够制备高致密的块状钨铝合金,并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烧结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钼业》2008,32(3):15-15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组合物及其在乙烷氧化成乙烯和乙酸中的用途,所述催化剂组合物包含(i)载体,和(ii)与氧结合的元素钼、钒和铌,任选钨和组分Z,Z为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一种或多种金属;a、b、c、d和e分别代表元素Mo、W、Z、V和Nb的克原子比,0〈a≤1;0≤b〈1,a+b=1;0.05〈c≤2;0〈d≤2;和0〈e≤1。  相似文献   

18.
《铝加工》2013,(6):9-9
本发明涉及的铝基合金具有球状显微组织,低熔点的共晶基体合金成分为(wt%):3.5~4.9Si、3.6~5Cu、0.3~1.0Mg、≤0.25Fe、≤0.1Mn、≤0.25Zn、≤0.25Ti,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相似文献   

19.
《梅山科技》2007,(1):3-3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分级机叶片耐磨材料及其制造工艺,其化学成分(wt%):C为2.20~3.10,Si为0.6~1.2,Mn为1.5~2.5,S为〈0.06,P为〈0.06,Cr为11~18,Cu为0.5~1.2,变质剂为0.05~0.2,其余为Fe。通过设计合理的成分和多元合金化处理,可以得到耐磨性和抗腐蚀疲劳性能俱佳的新型多元耐磨合金,大幅度提高螺旋分级机叶片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螺旋分级机分级效率,具有比较明显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铝加工》2012,(1):49-49
本专利提供一种抗疲劳性能优良的铸造铝合金,它的化学组成为(wt%):4~12%Si,〈0.2Cu,0.1~0.5Mg,0.2~3.0Ni,0.1~0.7Fe,0.15~0.3Ti,余量为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