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区市散装水泥办公室是市(地)级农村散装水泥行政监督管理机构,也是农村发散工作目标和策略的具体执行者和实施者,它处于农村推广散装水泥的前沿阵地,特别是在城市发散向农村发散的战略转移过程中,如何加大农村推散力度,全面开拓农村市场,实现发散的战略性转移,对于市(地)级散装水泥办公室推广和发展农村散装水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当前散装水泥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日前,新余市散预办被评为"2012年度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行业先进集体". 近几年来,新余市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工信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省散预办的直接指导下顺利超额完成各项任务.新余市散预办始终以加快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发展为目标;以"发展散装水泥,大力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积极促进节能减排"为工作主线;把提高水泥散装率、实现城区全面"禁现"放在工作第一位.  相似文献   

3.
4月15日,在江西省工业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会议上,新余市散预办被评为“‘十一五’全省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十一五”期间,新余市散预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发展散装水泥,大力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积极促进节能减排”目标,把提高水泥散装率、实现城区全而“禁现”放在工作第一位,通过积极融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2003年,沈阳冀东水泥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辽宁省和沈阳市散装水泥管理办法,把增发散装水泥作为一项利国利民、前景广阔、大有作为的事业来做,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年发散49万吨,散装率达到了69%,为沈阳市实现年度发散超百万吨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鼓励发展散装水泥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市开展散装水泥推广工作二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散装水泥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飞速发展,各县市主城区基本实现了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然而,目前我市45家混凝土搅拌站90%以上建在沧州市及各县、市主城区。虽然城镇建设用散率达到了80%左右,但是在农村范围内的建设用散率还很低。农民建房、乡镇的基本建设仍然以袋装水泥为主。这种极  相似文献   

6.
季允石省长对散装水泥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全省散装水泥战线立即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高潮,一个加快发散的强大氛围和声势正在全省各地形成。为全面落实季省长讲话精神,实现江苏散装水泥的跨越发展,确保"十五"期末完成季省长提出的发散2500万吨,散装率达到50%的奋斗目标,必须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适应发展常态实现六个转变日前,连云港市召开散装水泥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5年,连云港市发散工作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六个转变:一是推动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示范乡镇工作由规划编制向实施落实转变。全面实施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示范乡镇化规划,推进农村散装水泥建设。二是推动散装水泥工作由注重规模向转型升级转变。以棚户  相似文献   

8.
<正>连云港市散办在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中,深入大力推进散装水泥建设工作,圆满完成了去年初确定的各项"发散、禁现"工作任务。根据《江苏省散装水泥工作考核办法》,省散办从散装量率、农村发散、城区禁现、预拌砂浆推广、专项资金征管、基础工作等六个方面对省辖市散装水泥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连云港市散办荣获"全省散装水泥工作考核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正鼓励发展散装水泥,限制袋装水泥,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市开展散装水泥推广工作二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散装水泥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飞速发展,各县市主城区基本实现了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然而,目前我市45家混凝土搅拌站百分之九十以上建在沧州市及各县、市主城区。虽然城镇建设用散率达到了80%左右,但是在农村范围内的建设用散率还很低,农民建房、乡镇的基本建设仍然以袋装水泥为主。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方面测算,2006年全国水泥使用量10亿吨左右,农村约占4亿吨,是全国使用量的40%。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散装水泥的发展重心,已经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据资料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农村县乡公路增加30多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此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的农田、水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需大量水泥,农村的水泥使用量已占到全国的40%。水泥在农村的市场非常广大。但据统计,目前农村散装水泥使用量仅占散装水泥总量的30%左右,可见在农村“发散”大有可为。业界一位资深分析人士称,目前中国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的基…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商务部等五部二局颁布的《散装水泥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负责本区域内散装水泥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设立散装水泥管理机构是散装水泥工作实现向农村地区战略性转移的需要。县级散装水泥办公室不仅是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的监督管理机构,也是散装水泥工作在县级区域内的具体贯彻和执行者。特别是在城市向农村发散的战略转移过程中,如何设立县级散装水泥管理机构,抓好农村发散薄弱环节,加大用散力度,  相似文献   

12.
12月上旬,江苏省又有常熟、太仓、赣榆、金湖、楚州、句容、扬中、兴化和沐阳等九个县(市、区)完成了"农村发展散装水泥达标县"创建任务,占全省所有县(市)的56%,逐步形成了由点成线、由线连片的农村发散示范群体,成为全国最大的示范县集群省份.农村发展散装水泥是提升散装水泥整体水平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水泥散装化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3.
早在1992年,由于发展散装水泥成绩突出,常州市武进区散装办就被原国家经贸委授予为全国首批推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示范县”的称号。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武进区散装办戒骄戒躁,在上级散装办的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保持和发扬以往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不懈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散装水泥工作的政策规定,结合武进区实际开展工作,大力宣传发展使用散装水泥利国、利民、利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想方设法加快水泥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和发散设施建设,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强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管理,拓展农村销售渠道,建立农村散装水泥供应网络,有力地促进全区散装水泥工作的开展。“十五”期间全区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227.63万吨,比“九五”期间增加183.77万吨,年平均散装率82.23%。建立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35个。支持建设混凝土搅拌站2座,为常州地区散装水泥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加大宣传力度夯实发散基础发展使用散装水泥需要广大群众和企业的参与,但在人们心目中造房子使用包装水泥的观念根深蒂固,为提高全社会对使用散装水泥的认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发展散装水泥的有...  相似文献   

14.
建阳市发展散装水泥工作也和全国的形势一样蒸蒸日上,发展前景看好。2004年建阳市完成使用散装水泥45200多吨,比上年增长7.6%,比98年增长352%(98年散装水泥办归建设局主管)。但是由于我市成立散装水泥办公室较晚,而且建阳市又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陈旧,工作基础比较薄弱,致使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相对滞后,给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人拟从建阳市发展散装水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抛砖引玉,供今后工作参考。一“发散”存在的主要问题1.散装率低。建阳市地处闽北山区,农业、农村经济比重大,小农经济观念较强,农村…  相似文献   

15.
水泥作为城市农村基础建设中最基本的建筑材料,使用量越来越大,使用面越来越广。而我国水泥总量40%~50%的市场在广大农村,其中包括农田水利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及农民建房等。积极探索农村发展散装水泥新思路,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决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三农”,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和推动本市散装水泥量、率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邯郸市散装水泥办公室按照“整体推进,逐步推开,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在抓好城市散装水泥推广工作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把发展散…  相似文献   

16.
今年,辽宁省散装水泥推广工作,在各级散装办和散装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可喜局面。散装水泥量、率节节攀升,截止到10月末,全省累计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940万吨,同比增加136.6万吨,增长17%;前十个月全省实现水泥散装率37.03%,同比提高0.65个百分点。其中:大连、朝阳两市散装量增长幅度超过30%;大连、葫芦岛、沈阳市散装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今年以来,辽宁省散装水泥工作的特点:一围绕重点,抓住主线根据今年年初确定的全省散装水泥计划超千万吨,散装率40%的目标,各级散装办齐心协力,拼搏进取,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散装水泥940万吨,散装率达到37.03%,完成年计划的87.9%。大连市散装量仍名列全省榜首,已经提前两个月完成省下达的年度推散目标,创大连发散新记录;辽阳、沈阳两市紧跟其后,三个市散装量已占到全省总量的46.6%;有8个市散装率达到30%以上。其中,大连散装率提高了17.75个百分点,丹东散装率提高了7.02个百分点,葫芦岛市散装率提高了6.82个百分点,非常不容易。到年末还有1个半月,希望各市抓紧年末前的这段时间,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今年散装量目标超千万吨,散装率力争实现40%,实现开...  相似文献   

17.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水泥市场,常年的水泥用量都在全国水泥总产量的40%左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铺开后,国家不仅要加大对农村公路、水利建设的投资规模。而且还为扩大农村的耕地面积,统一规划农村的住房建设。可以断言,农村今后的水泥用量将会大幅度增加。发展散装水泥和建设新农村都是政府的推动行为,怎样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适应农村的建设需要加快散装水泥发展,提高水泥散装率,为建设新农村做出贡献。这是摆在散装水泥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前一段时间的调研,笔者有这样几点思考。一农村发展散装水泥应从县城城区开始建设新农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就是“统筹城乡规划”,以城市为中心,影响、辐射和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用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同发展共繁荣,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县级政府是农村经济建设的直接领导,县级散装水泥管理部门就要肩负城市“禁拌”和农村散装水泥发展的双重任务。尤其是城市“禁拌”,不仅是建设文明的具体措施,而且对推动农村散装水泥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农村的村民进城第一站就是县城。如果看到县城建设大量使用预拌混凝土,处处体现城市...  相似文献   

18.
沙河市散装水泥事业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过十多年艰苦曲折的发展,目前我市水泥散装率达到20%左右,这一水平还达不到河北省水泥平均散装水平,与先进省市“发散”水平相比更是相差太远。我们对发达国家和我国“发散”先进省市的考察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除国家行政推动外,市场有效需求是拉动散装水泥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规定》,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的意见》的要求,聊城市、县两级散办因地制宜,把发展散装水泥与"建材下乡"、"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本区域散装水泥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村推散用散实现了较大突破。莘县散办更是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农村发散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一发展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原材料、能源、水资源面临严峻挑战,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才能实现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协调发展。按照循环经济理论,“发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限制袋装,发展散装”是各个国家既定的重要产业政策,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重要文件《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劝阻使用和消费在其使用期间会产生环境污染的建筑材料和产品”,据此,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将“提高水泥散装率、发展商品混凝土”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要求。国务院及有关部委也多次发文,提出加快“发散”的具体意见。各省(区)、直辖市都把“发散”纳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如广州市提出了“发散”的明确目标:“2010年,水泥散装率达到80%以上,在4个县级市的主要市政建设和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中全部使用散装水泥”。散装水泥产业链好,节能节资降耗又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