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应用化工》2015,(7):1303-1306
以粉煤灰为基质材料,Na2CO3为碱性活化试剂,比较了高温熔融法、水热法和加压水热法合成沸石对铜离子的去除效果。研究了水热温度及压力、Na2CO3浓度、液固比、水热时间等因素对Na2CO3碱性活化粉煤灰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水热法合成的沸石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温度90℃,自生压0.038 MPa,Na2CO32.0 mol/L,液固比10∶1、水热时间2 h时合成的沸石对初始浓度200 mg/L的铜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2%,XRD表征说明合成的沸石为Na P型。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7):1303-1306
以粉煤灰为基质材料,Na2CO3为碱性活化试剂,比较了高温熔融法、水热法和加压水热法合成沸石对铜离子的去除效果。研究了水热温度及压力、Na2CO3浓度、液固比、水热时间等因素对Na2CO3碱性活化粉煤灰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水热法合成的沸石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温度90℃,自生压0.038 MPa,Na2CO32.0 mol/L,液固比10∶1、水热时间2 h时合成的沸石对初始浓度200 mg/L的铜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2%,XRD表征说明合成的沸石为Na P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次采用1.0 mol/L的氢氧化钠和10%的硫酸铝改性天然沸石,然后经过焙烧得到载铝改性沸石样品.对天然沸石和改性沸石的吸附性能做了比较,考查了溶液pH值和温度对改性沸石吸附容量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沸石的吸附容量远远大于天然沸石,在溶液pH值为6,温度为室温时改性沸石的吸附容量达到最佳为1.44 mg/g;改性沸石对氟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热力学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热力学的吉布斯自由能以及焓变和熵变均为负值表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反应;初步探讨了载铝改性沸石对氟离子吸附过程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李德贵  李奇幸 《应用化工》2014,(11):2029-2032
以赤泥为原料,通过造粒、焙烧的方法制备赤泥吸附剂,探讨赤泥吸附剂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pH值、吸附剂投入量等对赤泥吸附剂除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泥经过造粒、焙烧后制备的吸附剂对铜离子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铜离子的浓度可以从64.00 mg/L降低到0.22 mg/L,吸附剂对铜的吸附容量可达1.595 mg/g,对铜离子的吸附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5.
朱云华  丁磊  钟梅英  杜宾 《硅酸盐通报》2015,34(7):1857-1863
将天然沸石依次使用1 mol/LNaCl溶液、1moL/LHCl溶液、0.2 mol/LAgNO3溶液改性并于马弗炉中450℃焙烧2h制得载银沸石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方法,探讨了溴离子浓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pH值等因素对溴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载银沸石投加量为0.9 g/L,溶液pH值为7,吸附时间为90 min时,溴离子去除效果达97%以上.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载银沸石对溴离子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其吸附平衡规律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  相似文献   

6.
《广州化工》2021,49(7)
铯-137(~(137)Cs)具有迁移性高和半衰期长(30.2a)的特点,核废液中~(137)Cs的安全有效地去除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对产自新疆的天然沸石进行碱法改性,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沸石加入量,共存离子等因素对改性沸石吸附铯的影响,并开展了热试验。结果表明:该碱法改性沸石对铯的平衡吸附量最高可达224.75 mg/g,对铯的一次性去除率可达96.85%,同时该改性沸石对放射性溶液中~(137)Cs具有明显选择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7.
纳米X-型沸石制备及其对含铅废水处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纳米级X 型沸石分子筛,并采用透射电镜(TEM)和X 射线衍射(XRD)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X 型沸石分子筛对Pb(Ⅱ)的吸附。考察了纳米X 沸石分子筛用量、pH值、吸附时间和温度对Pb(Ⅱ)的吸附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mL质量浓度为25mg L的含铅水样中,投加0 03g纳米X 型沸石分子筛用量在pH约为4 0,温度为20℃,吸附时间为5min,去除率达到99 52%。最大吸附量可达150mg g以上。采用1mol L的HCl能较完全洗脱纳米级X 型沸石分子筛所吸附的Pb(Ⅱ)。表明纳米级X 型沸石分子筛能循环使用,可应用于含铅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任刚  余燕  石雷  彭素芬  杜耀民 《化工进展》2015,34(4):1159-1164
铬污染是水环境的重要威胁之一.本文采用广东云浮产天然沸石制取了铁锰氧化物改性沸石,并对改性沸石进行了表征,对其吸附去除Cr(Ⅵ)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锰氧化物改性沸石表面松散的颗粒杂质显著减少,多孔状结构得到加强.改性沸石和天然沸石对Cr(Ⅵ)的去除率均呈快速上升然后逐渐趋于稳定,分别在30min和5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改性沸石吸附速率较快,去除率也得到明显提高.拟合结果表明,两种沸石对Cr(Ⅵ)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加大沸石投加量在提高Cr(Ⅵ)去除率的同时也产生浑浊,综合考虑去除效果和实用性,用于除Cr(Ⅵ)的改性沸石最佳投加量为1.0g/L.随pH值的升高改性沸石的去除率略有增加,但pH值低于2.0时去除率显著下降.共存腐殖酸等有机物会产生竞争吸附,并降低Cr(Ⅵ)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
以高铝粉煤灰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沸石,然后在室温下,采用沉淀法在其表面负载水合金属氧化物,分别得到了沸石/水合氧化锆和沸石/水合氧化铁.通过XRD、SEM、BET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并对沸石及负载型沸石吸附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粉煤灰基沸石为NaP1型,比表面积为50.88 m2/g,平均孔径为8.01 nm.沸石及负载型沸石吸附亚甲基蓝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吸附等温线均更符合Langmuir方程.其中,沸石/水合氧化铁的理论饱和吸附量高达185 mg/g,并且在无需调节溶液的pH值条件下,再生后的样品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仍然达到90%以上.因此,高铝粉煤灰基沸石原位负载水合金属氧化物材料是一种新型高效、绿色环保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0.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碱熔融-水热法改型合成沸石,利用XRD、SEM、TEM等检测手段对产物进行性能检测并进行氨氮吸附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碱熔融-水热法合成的粉煤灰沸石主要以P型沸石为主,晶粒尺寸分布均匀、孔道结构排列规则,沸石颗粒的比表面积可达148.81 m2/g,平均孔径为3.82 nm,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能力随溶液浓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pH值为6~8,吸附30 min后,其去除率可达6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