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辽河油田齐40块中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于2006年底至2008年一季度相继转入蒸汽驱开发,在蒸汽驱开发过程中个别汽驱井组由于油层层间矛盾较为突出,个别汽驱井组出现高温、汽窜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井组的生产效果。为了进一步改善井组的生产效果,抑制汽窜加剧的现象,研制并引进实施了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相继在齐40块蒸汽驱汽窜井封窜、吞吐引效井高温调剖上应用均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达到了改善吸汽剖面提高油层纵向动用程度、抑制汽窜的目的。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对齐40块蒸汽驱高温汽窜井抑制汽窜及改善吞吐引效井的调剖生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洼油田是1992年投入吞吐开发的深层特稠油油藏,1998年油田进入递减阶段,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低产低效井、停产井比例逐年增多;蒸汽超覆造成储层动用不均的问题日趋严重;调剖措施效果逐渐变差。为了改善油田注汽吞吐效果,研制并应用了适应小洼油田的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改善油井吸汽剖面,提高了油层的动用程度、油井的周期产量和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凝胶调剖剂用于封堵高温高盐油藏时需要满足耐温抗盐要求,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凝胶调剖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聚合物类、生物类、木质素磺酸盐类、膨胀型颗粒类、泡沫类等凝胶调剖剂的作用机理、配方和性能;指出了凝胶调剖技术存在的不足及发展趋势,即现有的凝胶调剖剂未能很好地满足高温高盐等复杂油藏的实际需求,特别是蒸汽驱过程中汽窜现象导致的驱替波及体积小、采出程度低、油藏动用程度差、边底水锥进等问题还未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今后凝胶调剖剂主要朝着耐高温、抗高盐、环保廉价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单家寺稠油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开发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生产效果。为此,广大科技人员通过大量地质、动态资料的录取、分析、研究,结合当前国内外先进的注汽工艺技术,应用了分层注汽、投球选注、氮气泡沫调剖、高温调剖剂暂堵、填砂封堵高渗层、双管注汽、HDCS工艺技术等七项注汽技术,区域性井排有序吞吐、井对同注同采、油井分注降速等三种注汽方式,实现从笼统注汽到精细注汽的过渡,使稠油油藏的采收率明显提高,油汽比明显上升,油田开发综合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形成稠油中后期提高采收率的开发共识。  相似文献   

5.
随着稠油区块蒸汽驱开采不断深入,蒸汽汽窜问题日益严重,导致蒸汽利用率低下,严重影响稠油热采开发效果,为缓解汽窜问题,急需进行汽窜封堵,由于普通堵剂耐温较差,不能满足蒸汽驱封堵汽窜的需要。针对此问题,对耐高温堵剂进行了研究,研制出适用于蒸汽驱用的耐高温堵剂,该堵剂耐温达300℃,岩心封堵率大于99%,该堵剂的耐温性能、抗剪切性能及封堵性能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缓解汽窜问题,提高热采效率。  相似文献   

6.
火烧山油田由于裂缝极其发育,注水开发后,油田大面积水淹水窜,产量递减大,针对单井点治理效果逐年下降的问题,开展了整体调堵水技术研究,进行区块整体治理,在实践中形成以调剖为稳产基础,调堵结合改善裂缝储层特性,调剖分注结合改善裂缝油藏注水效果的综合技术,并形成了针对不同裂缝窜流系统的封堵技术、针对不同治理阶段的组合堵剂技术、采用分注调剖相结合的细分层调剖技术、重复措施井治理技术等,并对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整体调堵技术有效改善了裂缝性低渗砂岩油田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卜锐 《中国化工贸易》2012,(12):101-101
针对蒸汽驱开采出现油层纵向吸汽不均、蒸汽汽窜等现象,采取化学调剖措施来解决蒸汽驱的层间层内矛盾,提高蒸汽驱的开发效果,这就要求调剖剂具有较高的耐温性和长期有效性。为此,我们进行了无机凝胶高温调剖剂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CO2驱油在现今油田开采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的油藏大多稳定性强属陆相沉积,非均质严重,因此在CO2气体驱油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气窜,且气窜情况相差悬殊,一般存在大孔道窜流,高渗透层突进等问题。因此,须采取措施堵水调剖。泡沫型堵水封窜剂具有成本低、抗高温、堵水不堵油等优良特性,是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选择性堵剂。  相似文献   

9.
油田稠油区块进入高轮次吞吐阶段后,油层层内、层间矛盾愈加突出:层内存水增多、纵向横向上压降不平衡、导致边水内侵;层问水窜;井间汽窜。导致注汽热能损失严重影响区块油井的正常开采。稠油复合驱油技术通过前端屏蔽暂堵剂保护主要产油油层,中间用凝胶堵剂对汽窜层、出水层进行封堵,后端堵剂使用无机凝胶进行高强度封堵提高封堵强度,依靠注汽顶替、在层内发生“运移”而形成高强度凝胶,从而封堵油井间的“舌侵”通道,既要解决油井层内平面水窜问题、又要解决油井纵向物性层间差异导致采出的不均衡问题,最后使用固体汽源,在注汽时形成混相泡沫,强化注汽热效应,达到先调后驱的目的——井问实现调驱,本井实现助排,最终实现调驱达到提高稠油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泌浅10断块蒸汽驱整体调剖堵窜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Q10区是河南油田稠油开发由蒸汽吞吐转蒸汽驱的第一个整体区块,然而由于油层埋藏浅、胶结疏松,纵向及平面上非均质性严重等因素,经过多年的高强度蒸汽吞吐,汽窜变得更加频繁,严重制约了开发方式的转换。同时由于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夹层薄,不易机械卡封,普通调剖堵窜在封堵汽窜通道的同时又极易污染中低渗透层。该技术利用颗粒堵剂架桥原理,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对中低渗透层进行暂堵保护,在地层深部对高渗透汽窜通道进行封堵,从而启动潜力层。通过对堵剂的配方优化、性能评价、配伍性研究等,设计了适合该区块的堵剂配方、施工参数及施工工艺,通过现场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蒸汽驱油田遇到的汽窜问题,需要结合现场条件找到合适的封堵剂进行调剖。实验以辽河油田齐40区块蒸汽驱条件为例,找到一种树脂型耐高温封堵剂配方,并从成胶时间、温度、矿化度三方面研究了对封堵剂性能的影响,以确定合适的施工条件。并对老化前后的封堵剂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通过组分变化研究封堵剂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辽河油田稠油生产普遍采用蒸汽吞吐方式,采收率很低.近年来,其稠油生产的主力区块大多数进入蒸汽吞吐后期,衡量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的周期油汽比也接近经济极限.为探索辽河油田稠油吞吐开发后有效的产量接替方式,1998年以来欢喜岭油田齐40块开展了蒸汽驱可行性研究和试验,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中深层蒸汽驱工业化生产.截止2011年,辽河油区蒸汽驱已形成了注汽、举升、高温监测、调剖等配套工艺,基本满足了稠油油藏对蒸汽驱配套工艺的要求.针对分层注汽、注汽井高温不压井作业、高温调剖技术在蒸汽驱现场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河油田蒸汽驱配套工艺技术下步攻关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对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的汽窜现象、危害及产生原因等进行了调研,对注蒸汽油藏汽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指出,汽窜井的补救措施只能延长生产井的寿命,对汽窜的控制效果不大,不能提高蒸汽波及体积;为控制注蒸汽油藏的汽窜,应采用低廉的高温调剖剂进行中、深部调驱,以提高蒸汽驱动的纵向、平面波及系数,继而提高注蒸汽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高升油田储层岩性以砂砾岩为主,为巨厚块状稠油油藏,油层吸汽差异大,非均质性差,火驱汽窜井次逐年增加,汽窜程度越来越高,储层动用不均、高低渗透层矛盾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块的原油生产。为此,开展了高温调剖技术研究,利用高温调剖剂封堵高渗油层或大孔道,后续注入的蒸汽转向低渗透层,达到改善吸汽剖面,提高油层纵向动用程度,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稠油热采区块进入多轮次吞吐阶段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流度比差异及蒸汽超覆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周期产油量低,油汽比低、含水高.蒸汽纵向和横向波及效率低是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应用颗粒型堵剂解决地层近井高渗部位封堵调剖,辅以复合泡沫体系调剖技术实现地层深部的封堵调剖,扩大垂向蒸汽波及范围.现场试验表明,固液两相法调整注汽剖面工艺可有效改善热采稠油油藏吞吐开发效果,是进一步提高稠油热采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蒸汽驱是开采稠油的有效方法,但其存在的汽窜现象对蒸汽驱的开采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蒸汽驱调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蒸汽泡沫调驱是发展中的具有光明前景的蒸汽驱汽窜控制方法。从蒸汽泡沫的调驱机理、蒸汽泡沫驱油的影响因素以及蒸汽泡沫驱应用等方面,对蒸汽泡沫调驱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指出蒸汽泡沫调驱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一是需要探索和制备出性能良好的起泡剂,二是保障泡沫在地层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稠油油藏的蒸汽热采汽窜动态和汽窜方式,在考虑汽窜通道内为蒸汽凝析特征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非活塞驱替模型中的汽窜体积模型,利用该方法可确定井间窜通孔隙体积。结合数值模拟方法详细分析了调堵参数的优化原理,即调堵剂的用量以及调堵剂的位置,避免了调堵剂的浪费和油田开发中的调堵效果差,为现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稠油油藏在蒸汽驱过程中出现的汽窜和蒸汽超覆会导致蒸汽单方向突进,使蒸汽的波及体积变小,采油井的排液量增加。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稠油蒸汽驱封窜剂应运而生。从凝胶型、颗粒型、泡沫型封窜剂的封堵机理出发,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稠油蒸汽驱封窜剂的研究进展,为封窜剂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疆油田重32井区齐古组稠油油藏汽窜严重的现状,研制了高温三相泡沫调剖剂GPT-C。在分析封堵汽窜机理的基础上,对封窜性能进行了实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GPT-C对渗透率5.2μm2的岩心的封堵率高于85%,突破压力梯度大于6.5 MPa/m,且其封堵性能与所用固相颗粒粒径有关,当固相颗粒粒径为180~270目时,封堵率最大、突破压力梯度最高。在平面非均质并联管实验中,GPT-C能够高效封堵高渗层,高渗岩心的残余阻力系数为低渗岩心的20倍、突破压力为低渗岩心的12倍,因此,GPT-C适用于稠油热采井高温调剖。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蒸汽驱效果,采取分类分治的原则对不同类型井组实施不同的注汽方式,整体高温封堵调剖与大规模间注相结合、人工地震辅助蒸汽驱等措施,形成蒸汽驱中后期开采配套技术,对提高浅层特稠油蒸汽驱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