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价的长期走势由全球经济的基本面和铜自身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决定。全球经济继续增长是铜价中期上涨的坚实基础。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等因素将导致铜价出现短期波动,美元趋稳对铜价具有很大的利空影响。2012年铜价或创历史新高后回落。  相似文献   

2.
10月末伦铜强劲反弹。宏观经济因素是导致铜价波动较大的主要原因。铜供应依然偏紧,补库需求推动铜价反弹。预计全球经济将维持增长,目前主要风险点在于欧债危机的救助进程及实施效果。预计近期铜价将区间波动。  相似文献   

3.
铜价近期反弹主要是对利好政策及中美经济的乐观预期所致。随着预期内的关联储宽松和希腊救助发放问题尘埃落定,以及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预期向理性回归,支撑目前铜价的因素将受到侵蚀,而年底消费淡季、资金回流及高库存压力将令铜价逐步承压。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大背景下,良好市场预期、需求逐步恢复等因素,将推动铜市场价格上扬。同时,当前的供需矛盾又给铜价以承压。因此,未来几个月,铜价大幅下滑或大幅上涨的可能性都不大。铜价走势仍将呈现在高位区间内维持震荡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短期内国内铜市场价格或将呈高位震荡。各国经济企稳、资金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等因素将支撑铜价走高。但当今整体经济仍处在复苏过程之中,实体经济依然脆弱。目前铜价的这种超出实际需求的快速上扬,可能会导致市场的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6.
铜作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商品,其价格也是经济状况变化的反映,笔者试图通过分析部分重要经济指标与铜价的关系以及铜自身的指标属性,来归纳部分重要经济指标与铜价的相关性,以期提高分析铜价变化趋势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2017年国内外宏观经济整体表现强劲,全球制造业复苏增加了铜的消费。尽管美联储加息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铜价,但中国房地产投资对铜消费的滞后性反应及供给侧改革提升了行业开工率,也推动了铜价走强。展望2018年,美国税改将在短期提振经济走强,全球经济整体表现乐观;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更加稳健的经济结构保证了铜消费的稳定增长,原料端铜精矿和废铜面临收紧,铜价重心将上移,然而房地产下行将拖累铜消费,预计铜价难以走出单边上涨行情,全年总体维持冲高回落或震荡上涨。  相似文献   

8.
铜价在震荡中持续攀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明显,美元疲软、经济向好预期、资金流动性等因素都将支撑铜价继续走高。但目前市场库存高企,供应较快增长,以及诸多的不确定性等,都将有可能使铜价得到修正。从整体看,国内铜市场价格仍会在高位震荡。  相似文献   

9.
LME3个月期铜于今年2月3日突破10000美元/吨的重要价位。全球经济将继续复苏、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逐步实施、铜供应短缺程度将扩大和铜ETF的推出均给铜价以支撑。而随着铜价上涨,铜被替代比例将上升。铜价中短期看涨,之后进入高位震荡。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在全球经济预期好转的大背景下,铜价可能出现短期上涨行情,但考虑铜供应过剩压力,铜价将冲高回落。建议投资者在铜价突破7800美元/吨之后应保持空头思维。2013年行情回顾1.价格回顾2013年铜价在6600~8400美元/吨的区间运行,总体呈现出先下跌后弱势震荡的行情。2013年初因美国数据较好、经济出现好转,2月4日铜价涨至2013年以来的高点8346美元/吨;而后由于中国对房地产打压、LME库存增加、塞浦路斯事件、中国钱荒、铜供应过剩、美国QE3退出预期、叙利亚战争、美债务到期政府关门等事件影响,铜价震荡下跌,6月25日最低  相似文献   

11.
一季度,国内铜价低位震荡走高。目前工业基础原材料行业尚未明显启动,市场供应将趋于宽松,但国内消费可能会随着国际铜价的升高而减少。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都将影响铜市场的走势,后市铜价下行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12.
2月初,伦铜创下历史新高。美国经济数据走强以及铜供应缺口在2011年将扩大是铜价上涨主要动因,中东地缘政治波动及国内回收流动性打压了铜价上涨势头。铜市供需面依旧强势,金属属性及金融属性将继续主导行情。  相似文献   

13.
1月份以来,铜价总体呈震荡整理走势。笔者预计,中美经济复苏格局仍将延续、对关联储政策转变的担忧有望缓解,且近期国内现货市场表现出来的改善迹象将提升中国消费商补库的预期。未来一段时间铜价走势或将震荡偏强。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复苏,铜的需求稳定增长,供应充裕,而成本上升会给铜价以支撑。但是,除市场因素外,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将会影响消费信心和市场预期。预计三季度,铜市场将处在政策和市场调整阶段,铜价将以震荡盘整为主线。  相似文献   

15.
8月份的铜市走出了先扬后抑的行情。分析原因发现,铜价更多的是受宏观经济数据的影响,铜市基本面的好转没有在铜价体现。展望后市,全球经济的复苏和铜供应的紧张几乎封杀了铜价的下跌空间,市场期待宏观经济的正面利好消息出现,而走出一波升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货币紧缩的措施或超出市场预期,目前国内现货铜供应过剩对铜价十分不利。2010年国内消费不会出现超预期增长,二季度欧美地区经济形势仍会较为疲软,这将影响铜的消费;而美元上涨将会持续。铜价在二季度的压力依然很大。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强劲复苏带来了铜消费的旺盛,产量的低幅增长难以满足需求,2004年全球精铜市场出现较大的供应缺口,极大地刺激了铜价进入周期性的大幅攀升期,并在10月初创出198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随着铜价在较高水平停留,铜产量已开始较快增长,而且在高油价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200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回落,并将导致铜需求增速放慢。因此,2005年的铜价将逐渐脱离顶部区域。向价值区域回归,但在“中国因素”以及低库存、小幅供应缺口的影响下,预计回落的速度和幅度都将有限,并且上半年铜价仍有望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前三季度,全球经济复苏依然曲折,铜价总体呈现高位震荡运行特征。宏观经济形势为影响铜价的主要决定性因素,而铜的供求基本面对铜价有利。技术形态分析,铜价在6100—6200美元/吨之间有很大支撑,不排除是中长期底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以来,铜价未能延续去年的强势格局。近期经济数据利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LME库存持续减少,上海库存达历史高位;国内下游消费疲软,旺季不旺格局明显。对此,笔者维持铜价难改其疲弱格局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铜价存在着一定的利润空间,这意味着产量方面将不会明显减少;而全球的铜消费正在快速萎缩,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是造成铜需求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金融市场整体走势(特别是美股走势以及美元的走势)往往对铜价的影响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