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报警装置的材料电接点温度计一支;干电池音乐门铃一只;电源线若干。二、高温报警装置的装配首先拆除干电池音乐门铃的开关,其次接通电接点温度计和音乐门的导线,利用电接点温度计的上下水银柱,两端点相遇,报警系统开始工作,两端点脱开,报警系统停止工作。即组成高温报警系统(见高温报警系统结构示意图)。三、报警装置的操作和使用 1、拧开固定螺栓,使磁缸能360度自由转动。  相似文献   

2.
答: 采用热电偶测温的特点是:只要热接点和冷接点的温度确定后,便能得到相应的电动势,而与热电偶中间点的温度无关。但当把热电偶热接点贴紧,甚至焊在被测表面上时,热接点的温度也不一定与被测点的温度完全一致。下面分别就不同情况分析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 1.当测量具有保温层的金属壁面温度时(即要求沿被测表面垂直方向的热流尽可能小,例如通过测量管壁温度确定管内蒸汽温度等),  相似文献   

3.
接点接触不良是引发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叙述了接点接触不良形成火灾的原因和主要特点,旨在帮助广大消防官兵更好的了解接点接触不良的火灾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采用风洞试验研究双分裂导线分裂间距对次档距振动存在费用高、周期长和试验模型与实际问题的一致性难以确定等缺陷,利用simulink模块对导线次档距振动进行仿真,发现分裂导线次档距振动为椭圆型的简谐振动,为此采用计算流体力学fluent软件模拟分裂导线周围的空气流场,通过对阻力和升力系数的分析来判断导线受力情况,从而得到导线的振动规律。结果表明,当分裂导线间距与导线直径的比值在10~16之间时,导线间距对次档距的振动在可接受范围内,且fluent软件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架空导线不停电全自动融冰技术及装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近年来架空导线由覆冰引起的冰害事故,根据导线电阻与导线截面积成反比、载流导线因电阻发热的原理,提出了覆冰时减少导线载流截面积,从而加大导线发热量使导线覆冰熔化的方法,并设计了可改变载流截面的复合导线和能自动完成复合导线变截面操作的复合开关装置.该措施能在不改变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下实现对架空电力线路导线进行全自动、分段和有选择性的融冰,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融冰的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碳纤维复合芯(ACCC)导线的结构和材料特点,比较了直径相近的ACCC导线与传统钢芯铝绞(ACSR)导线的主要材料性能,绘制了两种导线的应力弧垂曲线,将两类导线在最高气温下的弧垂和应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CCC导线的截面积、最高工作温度、载流量均高于ACSR导线,而弧垂明显小于ACSR导线,在实际工程中ACCC导线弧垂小的优势可明显降低铁塔的高度,进而可减少线路的造价。  相似文献   

7.
7.热电偶热接点的制作 按照热电偶产生电动势的原理,组成热接点的两根热电偶系只要紧紧绞合在一起也是可以的。但因热接点处于高温下,往往还会接触有腐蚀性的气氛,或会受到机械的应力冲击或温度的变化,绞合的热接点在使用时间长久后会造成接触不良而影响其性能,因此一般总要将接点焊接起来或焊在被测件金属上。通常采用的焊接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导线测量是矿井生产的基础,关系到巷道掘进与贯通、工作面开采,所以对导线的精度有所要求。通过对主辅导线测设法、实测角换边法、加测陀螺定向边法三种方法进行分析,来探讨提高导线布设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发电机的调整与使用1、发电机必须按标志方向驱动,控制器的 A,B、C、D 四个接点分别与电机的 A、B、C、D 接点相联,不可误接。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接线方法如图所示,不得任意改变。2、发电机应在空载情况下自动降压。首先将控制器开关放在“降压”位置,再开  相似文献   

10.
超高压变电站是整个输电工程的重要部分,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超高压变电站母线由于设计型式不合理及海拔高度影响,电晕现象尤为严重,从而导致较大的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为此通过经典公式分析了导线分裂方式、子导线线径、导线分裂间距等因素对其表面最大电场强度作用规律,并以某超高压变电站导线为例,根据实际电站结构,应用有限元仿真计算软件ANSYS建立了有限元三维仿真计算模型,计算了实际电站二分裂导线表面场强分布规律,而后将导线分裂方式设计为三分裂,与导线二分裂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在导线三分裂基础上,对子导线线径及分裂间距进行优化,最终优化结果取子导线线径64 mm、导线间距360mm,即可达到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11.
考虑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结构、材料特性,针对JRLX/T-315/40碳纤维导线进行了静力线形分析,并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导线实体模型,模拟分析了导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到拉力、剪力和弯矩以及线夹的挤压力时外层股线与线夹接触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导线夹持区的应力集中部位主要在U型螺栓出口处和悬垂线夹出口处;在线夹出口处,T_0=0.15Tp时导线与悬垂线夹接触位置的外层中间一根股线的应力损伤最严重;在弯矩和拉力共同的作用下,碳纤维复合芯棒承担导线63%左右的应力,是碳纤维导线的主要承力部件。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与常规导线对比,详细分析了耐热导线——碳纤维芯耐热(铝绞)导线的机械电气性能。同时,分析指出了750kV大截面、大容量输电线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碳纤维芯耐热导线在750kV线路上应用的可能,并进一步分析了碳纤维芯耐热导线的应用对750kV线路工程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耐热导线技术发展的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鉴于输电线路的电晕特性与导线表面及周围空间电场分布有着密切关系,基于ANSYS软件和MATLAB软件分别建立分裂导线-电晕笼模型,分别采用有限元法和模拟电荷法计算分析特高压电晕笼空间电场分布。结果表明,电晕笼内空间电场呈对称分布;子导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出现在子导线中心和分裂导线中心连线与外表面的交汇处;子导线周围电场强度随距子导线表面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小;电晕笼内分裂导线仅在子导线周围有限范围内达到起晕场强;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互印证,最大偏差不超过6.2%。  相似文献   

14.
王冲 《电力与能源》2016,(5):641-645
对于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这种由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芯和梯形截面软铝股线缠绕形成的"纵向连续、横向离散"的典型复合材料,目前尚缺少导线结构的理论分析,且目前国内研究均忽略股线缠绕,将导线取为圆柱截面进行仿真分析。针对这种具有圆弧状梯形截面股线缠绕的导线结构,只有通过测量导线原有的横向、纵向几何参数,运用材料力学中扇形形心计算公式、截面惯性矩计算方法,方能进行导线结构截层半径、梯形截面股线面积、截面惯性矩的理论计算。导线截面几何特性指标计算将为导线结构简化以及建模仿真分析,提供有力佐证,并为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内力与应力分析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扇形覆冰导线的舞动问题,以中山口某输电线路覆冰导线舞动为例,应用龙格-库塔法在Matlab仿真软件中对扇形覆冰导线舞动模型进行了非线性数值求解和数值模拟分析,并假设输电线路的档间舞动为驻波,分析了气动力与导线扭转振动速度的耦合,提出了扇形覆冰导线舞动的三自由度舞动方程。结果表明,当扇形覆冰导线的扭转频率与横风向频率接近时扭转舞动激发横风向舞动,符合Nigol舞动机理,相同条件下扇形覆冰导线的舞动幅度比新月形覆冰导线大,数值模拟舞动振幅与实测结果相符,为扇形覆冰导线舞动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低风压导线最外层采用型线结构及V形沟槽形式,相对普通导线,具备优良的抗风阻性能.对输电线路中低风压导线与普通导线在机械、电气和经济特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在高风速地区应采用低风压导线的结论.虽然导线的费用有所增加,但由于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工程的本体投资却反而减少,全寿命周期费用也较低,且随着风速越高,经济效益越明...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中冰区分裂导线不均匀脱冰跳跃特性,考虑输电塔、导线、绝缘子串和间隔棒等构件的力学特点、设置导线阻尼和边界条件,建立了中冰区五档四分裂塔线体系覆冰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导线脱冰时张力和脱冰跳跃高度的变化,研究了脱冰位置、脱冰率、脱冰方式、覆冰厚度、线路档距等因素对导线冰跳高度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导线冰跳高度工程实用计算公式,并与现行规范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导线脱冰跳跃呈现先急剧增大后振荡衰减的趋势,覆冰厚度增大,导线运行张力增加;五档四分裂塔线体系中档脱冰时导线跳跃高度大于边档脱冰,档中向档端的非均匀脱冰方式对导线的冰跳高度影响最大,从左往右的脱冰方式其次,均匀脱冰和两边往中间的脱冰方式影响较小。覆冰厚度、脱冰率及线路档距对导线的跳跃高度影响较大;中冰区塔线体系有限元建模方法适用于分裂导线脱冰跳跃计算,利用导线冰跳简化公式可快速计算中冰区高压输电线导线之间的安全间隙。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增容导线进行了介绍,以上海电网中几条实际输送功率较大的220 kV线路为例,探讨了导线增容技术在上海电网中的应用情况。在导线截面相同的情况下,碳纤维芯软铝导线的增容效果与其他类型增容导线相当,甚至更优,但其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均明显小于其他类型的增容导线,弧垂特性优势更加明显。其他类型增容导线无论截面大小其弧垂均大于原常规导线,部分碳纤维芯软铝导线的弧垂较原常规导线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9.
与目前普及应用的棒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相比,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具有柔软性能良好、安全稳定性高、连接金具简单和架线施工方便的系列优点,是未来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发展趋势。为研究该导线在500 kV新建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以两典型500 kV双回交流线路模型为例,分别从节材和节能的角度相应选取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与推荐的铝包钢芯铝绞线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总结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经济性方面的优劣势,以指导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电晕噪声与导线电场强度的关系,对变电站导体电晕控制场强进行了海拔修正,获得了高海拔750kV变电站内导线表面场强限值,建立了750kV变电站四分裂导线模型,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了导线表面电场分布,进而预测了导线电晕噪声,获得了电晕噪声与距离的分布曲线。与使用噪声频谱测试仪测量的B相中心线—C相直线路径噪声分布的对比结果表明,实测数据与计算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