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物理绕射法给出了导电条形平板在完全平面极化波照射下后向散射场的极化矩阵表示式。利用复极化比及极化椭圆的几何参量β和τ分析了导电条形平板后向散射场的极化特性,获得最佳散射的极化条件。  相似文献   

2.
利用极化理论和高频方法对有限长理想导电圆柱后向散射场的极化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给出了目标极化散射矩阵,不同方向角,不同极化射波的雷达散射截面及其数值结果,理论分析和数值结果对雷达目标极化检测与识别、隐身与反隐身等信息传输技术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物理光学和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给出了有限长导体圆柱在完全平面极化电磁波照射下后向散射场的极化散射矩阵表示式,分析了圆柱体后向散射场的极化特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物理光学和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给出了有限长导体圆柱在完全平面极化电磁波照射下后向散射场的极化散射矩阵表示式.分析了圆柱体后向散射场的极化特性.  相似文献   

5.
在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基础上,采用等效电流的方法给出了有限锥体在完全极化平面波照射下后向散射场的散射极化矩表示式。通过能量散射矩阵得出最佳散射的极化条件。由米勒矩阵分析了相差的密度函数,并得各自相应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6.
球体散射场的极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解析方法给出了球体在完全极化平面波照射下散射场的极化散射矩阵表示式,通过极化比分析了球体散射场的极化特性。  相似文献   

7.
计算二维海面极化电磁散射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尔霍夫散射面元矩阵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计算二维模拟海面电磁极化散射的新方法,采用海面高度起伏矩阵以及x和y方向海面斜率矩阵描述二维海面,利用基尔霍夫近似推导出笛卡尔坐标系下椭圆极化入射时海面的散射场,得到了全极化雷达散射模型.仿真了不同条件下分形海面模型的全极化雷达后向散射截面及极化特征图,数值结果符合海面散射规律.由于该方法是对二维海面模型进行离散化分析,因此适用于多种海面模型.  相似文献   

8.
雷达后向散射特性是SAR雷达图像中的重要信息,可以对时序InSAR处理中相干点目标的探测识别提供重要的物理基础。探究不同极化方式和不同时相下典型地物的后向散射特性,采用SBAS操作方法对相干性较差的困难地区进行后向散射信息提取,并对研究区内7种典型地物的后向散射特性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同一极化方式下,典型地物的后向散射特性各不相同;2)同一种地物的后向散射强度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3)交叉极化方式下的雷达后向散射强度小于同极化方式下的后向散射强度。  相似文献   

9.
根据椭圆极化平面波的极化角与椭圆率角,通过极化分解的方法分析推导出两个正交的电磁场分量,得到两分量的相位差以及复振幅比。在柱坐标系下利用波函数展开分别分析了两个正交分量对圆柱体的散射场分量,最后进行矢量叠加得到总散射场。采用Matlab编程计算了单根圆柱体在不同极化平面波、不同斜入射角度下的散射场,并与基于严格矩量法的仿真软件FEKO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椭圆率角的增加,斜入射角度的减少,导体圆柱前后向散射场复振幅比值减小,该算法与矩量法计算结果相比吻合良好,并且大大节约了计算内存与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0.
利用物理光学法及平面板块元法,对涂覆型圆柱的顶面和侧面的散射矩阵进行了推导和计算;利用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分析了曲棱的一阶绕射场的散射矩阵;指出文献中的错误,然后通过散射矩阵分析目标散射场的极化特性参数和最优极化,给出了具体算例。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计算地面指数相关函数粗糙面的后向散射系数,分析地面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特性及其体散射对地面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利用解决粗糙面散射理论的新方法———积分方程模型法,分别用4.75 GHz和1.5 GHz频率的电磁波做了具体的数值分析;在小角度入射时,后向散射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但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发生了较大的偏离.同时发现地面的反照率、光学厚度、介电常数等因素对体后向散射系数均有一定的影响;垂直极化(VV极化)下,地面体后向散射系数对总散射系数的影响小于水平极化(HH极化),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体后向散射系数对总散射系数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2.
运用微波网络理论分析带条栅扭转极化器的散射场;介绍扭转极化器设计的一种优化方法;给出了8毫米波段的计算实例及其性能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
飞行器缝隙天线阵的频率响应与后向散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利用矩量法和边缘等电磁流方法混合计算波导馈电的缝隙天线阵的频率呼应和后向散射特性,可用于习行器特殊部件后向散射特性分析中,矩量法用于波导缝隙的散射场及其耦合场的计算,边缘等效电磁流方法用于有限电大尺寸导体平板散射分析,将其叠加,得到了缝隙天线阵的后向散射截面,并对计算结果作出了分析,证实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极化域中对雨介质和目标的电磁波散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雨区的散射矩阵和目标的散射矩阵.在毫米波段计算了雨区的后向散射引起的雨杂波功率密度随频率及降雨率的变化.对雨杂波中的有限长的介质圆柱目标的极化滤波增强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到了其最优化信杂比在Poincare球上对应的位置,进而给出发射、接收天线应采取的最佳极化状态.  相似文献   

15.
影响激电探测结果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是矿物的成分、结构和含水性。本文从实验的角度建立导电矿物含量与激电二次场之间的分布规律,采用室内模拟完成相同介质、相同湿度条件下不同电极距的探测,以及同一电极距条件下不同导电矿物含量的激发极化探测。分析对比得出不同导电矿物含量与视电阻率、视极化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出二次场视极化率衰减规律与导电矿物含量为指数型函数关系。在各种反演图件进行宏观定性分析基础上,利用数据优化得出视金属因素与导电矿物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6.
考虑了对纤锌矿型氮化镓低场电子输运影响最为显著的4种散射机制——电离杂质散射,极化光学波散射,声学波压电散射和声学声子形变势散射的单个平均动量驰豫时间,采用Mattiessen's rule计算了不同补偿率以及不同载流子浓度条件下,氮化镓电子漂移迁移率,霍耳因子以及霍耳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计算表明,温度小于200K时总霍耳因子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200K时达到峰值1.22,温度大于200K后霍耳因子则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此外,在包括室温在内的较高温度下,极化光学波散射对电子迁移率的变化起决定作用.温度较低时,声学波压电散射对电子迁移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TD)分析和计算了带有两个共平面翼板的理想导电圆柱的远区散射场。应用了等效源概念处理了由翼板边缘绕射后沿翼板表面向圆柱传播的波。还提出了镜象射线的概念,利用这种概念可以简化经历反射和曲面绕射的复杂射线场的计算。把用UTD计算的结果和用矢量柱面波展开法求得的解析解结果作了比较,两种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散射中心重叠的情况,利用散射中心空域及其散射机理的稀疏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全极化属性散射中心模型的合成孔径雷达目标属性特征提取算法.根据散射中心空域与散射机理的稀疏特性,对目标的极化分解系数矩阵分别施加行稀疏约束与矩阵稀疏约束.由于极化散射机理字典包含未知参数,在此采用坐标轮回下降法分别估计极化分解系数矩阵与极化散射机理字典,同时提取属性散射中心及其极化特征等属性特征.基于电磁计算数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能够利用极化信息提取散射中心的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沿长度方向充磁的条形永久磁铁内部磁感应强度分布不均匀的特点,通过对极化磁系统中条形永磁体分段,建立了其等效磁路模型。从某桥式极化磁系统永磁体回复线起始点的计算中可以看出,此方法能够较好的模拟实际情况。所得的结论对极化继电器产品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具有纹理特征的二维高斯粗糙面并研究了其极化散射特性.发现将高斯粗糙面在两个方向上的相关长度的比值取到足够大,能从粗糙面上直观地观察到纹理特征,并且可以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的角度旋转得到任意的纹理走向.通过粗糙面的小面元积分,推导出椭圆极化入射时笛卡尔坐标系下的散射场,并得到了不同纹理特征高斯粗糙面的极化雷达散射截面.数值结果显示了入射角、纹理角、相关长度以及高度起伏均方根对于纹理粗糙面极化散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