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XML的通用异构数据交换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改进传统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缺乏通用性和扩展性的问题,实现企业之间业务流数据的安全交换,设计了一种基于Web服务架构的可扩展通用数据交换平台.该平台充分利用了可扩展标记语言、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协议及Web服务描述语言的优点,采用对称密码及非对称密码技术对企业业务数据加密,建立了Web服务器体系统结构和基于企业B2B(企业间电子商务)集成解决方案的数据交换模型,并以.NET及C#语言实现.该平台实现了企业之间异构数据独立于平台的交互,数据交换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信多系统交互、高实时性、大流量的要求,基于数据交换平台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提出一种新的电信数据平台安全架构。该架构能有效地保护电信系统服务的连续性,防范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及非授权访问,防范恶意攻击与破坏,保证信息通过平台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实现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3.
基于C/S结构的车辆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一个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系统的数据传送过程,分析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工作流程,阐述了在VC编程环境下如何利用Socket编程机制实现总控中心和各分控中心的数据交换,以及如何利用ADO数据访问技术实现监控平台与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交互,并给出了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基于ADO.NET和XML实现数据交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Web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据资源的逐渐多样化,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异构性及其所依赖操作系统的异构性,严重限制了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范围.ADO.NET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访问接口,可有效访问各种数据源,XML则在各种异构数据源之间提供了一种公共数据模型.本文利用ADO.NET的数据访问模型,对基于批量复制的数据交换和借助XML的数据交换技术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验实现了两种途径下的数据交换,验证了利用ADO.NET和XML在各种异构数据源之间实现数据交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在.NET框架下结合Web服务实现一种数据交换方式,其首先对.NET下的Web服务数据访问操作进行分析,然后在.NET框架下把数据处理的方式封装成一个数据交换组件(DCCM),其主要由数据访问方法包装器、数据访问持久器、数据访问仲裁器和Web服务接口器等组成,且DCCM的通信方式是基于XML的;这样就便于在软件系统中稳定、持久的访问各种数据库,完成数据交换和各种事务处理.  相似文献   

6.
工业锅炉安全远程多点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式阳  李耀明 《计算机工程》2010,36(17):255-257
针对工业锅炉安全监控的特点和远程集中管理的需求,设计了工业锅炉安全远程控制系统。采用数字中位值平均滤波和限幅滤波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系统控制的稳定性。通过GPRS与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客户端可以通过局域网和Internet访问数据。采用C/S/S自定义网络数据交换协议架构开发网络数据访问组件,实现多点网络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7.
首先介绍了XML技术在电子政务数据交换中的应用以及Web Service技术在应用集成中的作用。然后分析了现有电子政务数据交换产品的工作原理,在得出现有电子政务数据交换产品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了基于XML与Web Service相结合的电子政务数据交换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实现Web Service的安全访问,并实现了全自动的数据校验和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8.
邹海  李朝峰  向南  姜建国 《计算机工程》2003,29(14):18-19,67
基于DFX数据交换机制的DAO静态绑定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程序员的人工编码量,提高数据库的访问效率。ADO作为一种通用数据访问对象模型,近年来已成为数据访问的一种趋势。该文结合实际开发经验,详细阐述了在ADO中如何利用DFX数据交换机制实现数据库表中字段到数据成员变量之间的自动静态绑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蓝牙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分析了系统中设备管理信息卡与数据访问终端之间基于蓝牙协议的数据交换的过程,介绍了设备管理信息卡和数据访问终端的设计,最后指出在实现具体产品时仍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企业间异构数据交换的研究和对不同数据交换标准的比较,选用BizTalk技术,设计实现基于BizTalk(的以XML为标准格式的企业之间异构数据交换系统模型。该模型对能够直接提供XML文件的系统,向BizTalk交换中心递交XMLSchema后实现与其它企业的交互:对于不提供XML格式文件的系统设计了直接与数据库(以实时数据库为例)进行交互的适配器,并给出数据转换算法。  相似文献   

11.
海洋环境信息是海洋科学研究与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其数据格式的标准化不仅影响数据的交互性,也是影响海洋环境信息共享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内外海洋环境信息数据格式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阻碍了海洋环境信息的共享与交流。本文首先提出了国际上经常使用的五种数据格式,具体分析了每种数据格式的结构和特点,并对五种数据格式进行了综合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海洋环境信息的标准数据格式,从而统一了数据格式的理解和定义,为海洋信息的存储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提高了海洋环境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性。  相似文献   

12.
In an iterative design process, there is a large amount of enginee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Well-managed engineering data can ensur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ompanies in the competitive market.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a product data model is the basis for establishing engineering database. To fully support the complete product data representation in its life cycle, an international product data representation and exchange standard, STEP, is applied to model the representation of a product. In this paper, the architecture of an engineering data management (EDM) system is described, which consists of an integrated product database. There are six STEP-compatible data models constr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integratibility of EDM system using common data modeling format. These data models are product definition, product structure, shape representation, engineering change, approval, and production scheduling. These data models are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integrated resources of STEP/ISO 10303 (Parts 41-44), which support a complete product information representation and a standard data format. Thus, application systems, such as CAD/CAM and MRP systems, can interact with the EDM system by accessing the database based on the STEP data exchange standard.  相似文献   

13.
LAS1.3格式是由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ASPRS)制定的一种用于存储激光点云及其他相关信息的激光雷达交换数据格式,该版本支持激光雷达波形数据的存储,以适应全波形激光雷达的发展和应用。但由于其继承了LAS格式以点存储为中心的设计思路,波形数据仅作为附加部分挂接在点云数据上,故只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映射方法实现波形数据访问,而无法直接体现出波形数据作为原始信息与回波点云的逻辑关系,因此在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不便于波形数据的直接访问。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倒排索引的文件格式,建立了从波形数据到属于该束激光脉冲的点云的倒排映射关系,消除了LAS1.3文件中波形数据访问的无序性,也大大降低了波形数据处理过程中程序访问的复杂性。实验表明,新的索引文件组具有标准LAS1.3格式规范不具备的访问特性,可以增加波形数据的访问速度。  相似文献   

14.
海洋数据同化是一种将海洋观测资料融合到海洋数值模式中的有效手段,经过同化的海洋数据更加接近海洋的真实情况,对人类理解和认识海洋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海洋数据同化设计了一种基于区域分解的一般性并行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IO代理的新并行算法。首先,IO代理进程负责数据的并行读取;接下来,IO代理进程对数据进行切块,然后将块数据发送给相应的计算进程;当计算进程完成局部数据同化后,IO代理进程负责收集计算进程的同化结果,并将其写入磁盘。该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利用IO代理进程来负责IO,而不是像传统方法那样让所有进程都来参与IO(直接并行IO),这样可以防止大量进程对磁盘的同时访问,有效避免进程排队所导致的等待。在天河二号集群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对于1度分辨率的数据同化,在核心数为425时,该并行实现的总运行时间为9.1 s,相对于传统串行程序的加速比接近38倍。此外,对于0.1度分辨率的数据同化,基于IO代理的并行同化算法在使用10 000核时依然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并且可将其IO时间最大限制在直接并行IO时间的1/9。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中日益增多的格点数据和沿轨数据的不同特点,分析自定义NetCDF数据格式的存储和排列方式,利用Fortran和Matlab等语言设计数据处理功能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ARGO海洋观测数据一直受到国内外海洋界的高度重视,但处理软件严重缺乏,为了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应用,在分析了覆盖全球的海洋卫星实时观测和现场测量ARGO的数据格式、记录方法及浮标工作方式,以及对ARGO数据特征,空间三维、时空变化等特性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实用的基于大型网络数据库Oracle的ARGO数据优化存储模型,并着重论述了海量ARGO数据的高效存储访问、多源多维时空数据处理;同时利用当前GIS和遥感领域的前沿技术,采用全组件式模块化方式,开发出了我国自主版权的面向海洋决策管理应用的ARGO数据处理系统——ARGOGIS系统,并在有关部门得到了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当前主流建模软件Creator对数据格式的严格限定要求,在详细分析Creator软件中USGS DEM数据格式的基础上,提出由自定义DEM数据向USGS DEM格式转化的一种方法。实现了异构数据源到标准格式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动态数据交换是实现网络协同设计的关键技术,但是如果在协同设计中每一步的设计信息都进行实时交换,那必然在动态数据交换中包含了不必要的数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基于ECA规则的动态数据交换技术,并建立了应用该技术的网络协同设计系统框架结构。该技术通过应用主动数据库中的ECA规则监控几何图形的变换矩阵来识别模型实体数据的更新,并只传输满足条件的更新数据给STEP动态数据交换进行数据转换,从而减少数据信息的网络传输量以及在更新数据中降低不必要数据产生的可能性。另外,应用一个基于锁的并发控制机制来解决多用户的交互冲突。最后通过建立跨平台网络协同设计原型系统(CISCD)验证动态数据交换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异构数据库的数据交换在现代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异构数据库之间数据共享的关键技术,针对四级烟草销售网络系统,提出了不同数据库之间建立访问,连接和实现表结构的转换,关系的转换以及数据交换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由于环境及设备因素的影响,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得的STL格式的足底数据,含有大量冗余数据、噪声点和对模型重构作用不大的点数据。这严重影响了数据读取与显示的效率,不利于后续的曲面重构。针对三维足底扫描系统FS-200 Pro所获得的足底数据,本文提出采用在读取时进行冗余点判断,不重复读取顶点;对读取数据用孤立点去除法和弦高法对扫描线数据进行去噪;通过计算距离与弦高,设定阈值遍历比较每个数据点判断其是否为去除点。经实例检测验证,上述方法能有效去除噪声点,提高简化效率,在保持数据原型的基础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