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原花色素的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丽  李梦青 《广州化工》2010,38(5):197-198,203
对分光光度法测定原花色素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显色条件。显色剂为香草醛-甲醇-盐酸体系,最佳浓度配比为:香草醛0.15g/10mL(甲醇),盐酸4.5mL/10mL(甲醇),最佳显色反应温度为(20±1)℃,显色时间为15m in,在该条件下得到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50~3.00mg/mL,线性相关系数0.9987。本方法测定时间短、结果重现性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磷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显色体系的最佳条件,比较了样品的不同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本系中加甲醇后,可使显色更稳定、迅速,灵敏度有所提高。该法检出限为0.0152μg/ml,加标回收率达95.0%-99.5%,样品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黄锦敏 《化学世界》2000,22(2):98-99,105
提出了用激光反射光声法测定水样中的苯胺,对方法原理、实验装置以及苯胺的最佳显色条件进行了详尽的讨论。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23mg/L,苯胺定量线性范围1×10-5~1×10-3mol/L(r=0.9965),对1×10-5mol/L试样10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用本方法测定了几种废水样中苯胺的含量,回收率均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4.
用激光反射光声法测定苯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锦敏 《化学试剂》2000,22(2):98-99,105
提出了用激光反射光声法测定水样中的苯胺,对方法原理、实验装置以及苯胺的最佳显色条件进行了详尽的讨论。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23mg/L,苯胺定量线性范围1×10-5~1×10-3mol/L(r=0.9965),对1×10-5mol/L试样10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用本方法测定了几种废水样中苯胺的含量,回收率均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5.
建立3种天然胶乳中蔗糖的快速检测方法,并确定最佳试验条件。蒽酮-硫酸显色法:显色剂中蒽酮质量浓度1 g·L~(-1),介质硫酸/水体积比为3∶1的硫酸溶液、用量为3 m L;麝香草酚显色法:显色剂质量浓度为50 g·L~(-1)的麝香草酚-乙醇溶液,反应时间2 min;间苯二酚显色法:显色剂质量浓度为0.5 g·L~(-1)的间二苯酚-盐酸溶液,沸水浴中加热反应3 min。3种方法检测下限分别为0.2,0.2和0.1 g·L~(-1),氨、甲酸、淀粉、纤维素和肌醇对显色反应基本无干扰,适用于天然胶乳中蔗糖的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6.
建立3种天然胶乳中蔗糖的快速检测方法,并确定最佳试验条件。蒽酮-硫酸显色法:显色剂中蒽酮质量浓度 1 g·L-1,介质 硫酸/水体积比为3∶1的硫酸溶液、用量为3 mL;麝香草酚显色法:显色剂 质量浓度为50 g·L-1的麝香草酚-乙醇溶液,反应时间 2 min;间苯二酚显色法:显色剂 质量浓度为0.5 g·L-1的间二苯酚-盐酸溶液,沸水浴中加热反应3 min。3种方法检测下限分别为0.2,0.2和0.1 g·L-1,氨、甲酸、淀粉、纤维素和肌醇对显色反应基本无干扰,适用于天然胶乳中蔗糖的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7.
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硫酸铵中氰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从样品成分特点和测试原理入手,对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硫酸铵中氰化物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分析和讨论。其中,对实验过程中样品取样量、显色体系p H、显色温度、显色反应时间及氧化剂的选择进行了优化。测试结果显示,本方法的最佳取样量为0.1 g,最佳显色温度为35℃,最佳反应时间为40 min,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2 45+2.116 8x,方法检出限为0.001 4μg/m L。该研究为今后硫酸铵中氰化物的测定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张佳慧 《山西化工》2013,(3):15-16,35
研究用抗坏血酸还原,磷与钼酸铵、硝酸铋形成蓝色的显色反应。分析了酸度、显色时间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加标回收率达97.88%。此方法简单、快速且稳定,能获得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杜海燕  庚梅  孙家跃 《化学试剂》2005,27(6):347-348,367
利用均匀试验考察了芦荟多糖与刚果红及人体免疫球蛋白生成三元复合物的最佳条件;研究了麦芽湖精、蔗糖和葡萄糖对显色反应的影响;建立了简便快速、常见糖类基本无干扰的测定芦荟多糖含量的新的分光光度法。对芦荟凝胶制品中的多糖进行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0%~96%,相对标准偏差≤5%。  相似文献   

10.
一、绪言施用百草枯、乙烯利(化学式为2-氯乙基-膦酸)和这两者的联合使用,刺激湿地松立木生产明子。作者已经发现,在与百草枯联合使用时乙烯利的浓度最多达到5%,可增加松脂和松节油产量,但是,这两者浓度的最佳组成尚没有报道过。过去进行的研究,设计应用0;2;4;及6%的百草枯和0;5;10;及15%的乙烯利,确定混合物的最佳浓  相似文献   

11.
陈海春 《辽宁化工》2012,41(7):719-720,725
采用双波长K系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的钙和镁.利用L9(34)正交设计考察了以甲基百里香酚蓝(MTB)作为显色剂,与水中的钙和镁显色,用双波长K系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钙和镁的最佳实验条件.服从比尔定律的线性范围分别为镁0.2431~2.431 μg/mL,钙0.6012~3.407μg/mL;试样加标回收率分别为镁97.23%~102.7%和钙97.38%~101.5%;检出限分别为镁0.039 μg/mL和钙0.066 μg/mL.本法操作简单,显色稳定,结果可靠,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吴思慧  吴彩红  薛文超 《广州化工》2020,48(7):96-97,159
总磷是水体富营养化及评价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总磷的主要检测方法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工作曲线是否消解,过硫酸钾加入量、消解温度以及显色时间的不同,来探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的影响因素,得出最佳实验方法为工作曲线不消解,过硫酸钾加入量为4 m L,消解温度可选择120~124℃,最佳显色时间10~15 min。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6种对溴偶氨-4-(5-)氯(溴、甲氧基)膦显色剂4-(5-)CPA-pB、4-(5-)BPA-pB、4-(5-)MOPA-pB。考察了这类试剂中含分析功能团(-PO_3H_2)一侧的苯环上助色团的位置和电负性影响显色反应性能的一些规律。助色团(—Cl、—Br、—OCH_3)位于膦酸基间位的 4-CPA-pB、4-BPA-pB、4-MOPA-pB 只与重稀土元素进行β型显色反应,而位于对位的 5-CPA-pB 和5-BPA-pB 可与轻重稀土元素进行β型显色反应,5-MOPA-pB 则可与15个稀土元素迅速进行β型显色反应。其配合物十分稳定,摩尔吸光系数高达1.8×10~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吴赛苏  丁小交 《广东化工》2009,36(7):228-229,236
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测久效磷农药的残留量。对可能影响测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确立了最佳测定条件,展开剂为丙酮:氯仿:石油醚=2:1:1(v/v);显色剂为溴-四氯化碳,刚果红显色效果最好,测得久效磷限量为2μg,回收率为84.61%。为久效磷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可用于久效磷的限量分析,应用于蔬菜中久效磷残留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
在显色反应中,催化显色反应的灵敏度高。对铁的催化显色反应早已有报导。我们发现Fe(Ⅲ)对过氧化氢氧化没食子酸的反应有催化作用。因此对该体系作了系统研究,确定了催化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拟定了微量铁的催化光度测定方法,最低可测2 ng Fe ml~(-1)。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利普司他汀粗品进行分离纯化,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条件如下:以120目硅胶为固定相,依次用1 BV 5% 丙酮-正庚烷、1 BV 10% 丙酮-正庚烷、7 BV 15% 丙酮-正庚烷、2 BV 30% 丙酮-正庚烷梯度洗脱,洗脱流速为0.75 BV·h-1,载样量为3%,收集7 BV 15% 丙酮-正庚烷的...  相似文献   

17.
纳氏试剂比色法是测定水中氨氮的国家标准法,该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的优点。通过比较发现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水中的氨氮,显色时间、显色温度、显色pH值等对分析结果影响很大,根据实验对上述因素等对纳氏试剂比色法测氨氮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其结果发现:最佳的显色时间在10到25分钟。最佳的显色温度为20℃到25℃,最佳的水样pH值为6—8,最佳显色pH是11.8—12.4。  相似文献   

18.
茶叶中微量铅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欣  崔志敏 《广东化工》2004,31(6):19-21
用苯作萃取剂,Pb(Ⅱ)-20%的KI-2%抗坏血酸-4ml罗丹明B为显色体系,研究了茶叶中微量铅含 量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用3ml 6mol·L-1的磷酸作介质,1小时内,能准确测定0-0.8μg 1ml范围的铅,回收率 为99%-103%,且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卞惠芳 《四川化工》2011,14(3):39-42
合成了新显色剂对氯苯基偶氮水杨基荧光酮(p-ClBASF),研究了钼与p-ClBASF的最佳显色条件。结果表明:在硫酸介质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p-ClBASF与钼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形成配位比为3:1的橘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1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6×105L.mol-1.cm-1,0-15μg/25mL钼(VI)符合比尔定律。此外,该显色体系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绝大多数金属或非金属离子均具有较高的允许量。该方法用于酵母中痕量钼的测定,回收率达97.2%~98.6%之间,标准偏差0.67%-0.70%。  相似文献   

20.
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济南市水质净化一厂初沉池进水为试验水样,在设定的反应条件下,以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铝为试验混凝剂,以浊度、COD、TP、TN等为测定指标,进行了大量的烧杯搅拌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无机混凝剂与有机混凝剂复配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最佳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铁铝,其最佳投药量为25mg/L左右;去除率浊度在90%以上.、COD70%-90%、TP70%-95%、TN、NH3-N分别在30%和15%左右;正交试验最佳复配模式为:先投加无机混凝剂聚合氯化铁铝20mg/L,再投加有机混凝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1.0m2/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