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和朱熹关于"民为国本"的论述。认为宋代理学家的"民为国本"思想主要包括富民、薄赋、恤民三大内容。理学家们坚信"下不安分,上不恤民,皆非理也",他们强调为政者对百姓的道德义务,重视恤贫救困,说明从经济上认识到了农民经济乃是地主经济和封建国家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宋代"对舞"的多元形式进行了剖析和引申思考,提出了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宋代"对舞"折射出时代的轨迹和与之相一致的文化风貌.第二,宋代"对舞"在表演内容和形式上既是前人的承袭,又具有创新和启下的意义.第三,宋代"对舞"的多元形式,以及继承和发展的脉络,可以引起现代人多方面的启示,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古典舞审美角度探讨"身韵"所包含的"形"、"神"、"劲"、"律"这四个方面认为一个成熟的民族舞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4.
主要以宋代绘画中的婴戏图为主,并结合同时期其它图像资料及相应的文献资料,运用统计、比较、视觉分析等方法,对宋代儿童的发式作了一个初步的分类.  相似文献   

5.
六朝隋唐时期,佛教的信仰者和支持者是以门阀世族为中心的一个狭小的社会范围.但是到了宋代,随着佛教教义的简化,佛教修行法门的简便,以及其主张入世的精神,佛教风行于平民大众之中,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信仰的宗教,并对宋代民间习俗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理论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学说之一,这不但寄托着柏拉图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怀,也反映出柏拉图思想上的艰辛探索.虽然这一思想本身遇到一些困难,在哲学史上也受到众多非议,我认为不能把"哲学王"思想简单化,这一思想的理论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时代局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唐宋两代是中国副食烹饪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烹饪方法上,煮和脍在唐宋两代都比较流行;在副食烹饪技术上,食品雕刻和花样拼盘在唐宋时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副食烹饪原料上,唐宋时期的人们都很重视对动物杂碎的充分利用。唐宋两代的副食烹饪也有不少明显的差异:第一,就烹饪方法而言,唐代盛行烤,而宋代盛行炒;第二,宋代时花果开始成为菜肴制作的主料或辅料,使宋代的副食烹饪原料更为广泛;第三,素菜在宋代的兴起,使宋代的整个副食烹饪面貌有别于唐代。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古典舞审美角度探讨“身韵”所包含的“形”、“神”、“劲”、“律”这四个方面认为一个成熟的民族舞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略论唐宋面食烹饪的差异——以中原地区为考察中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宋时期,北方中原地区的人们主要以面食为主。唐宋面食的烹饪方法已经十分完善了,但每种烹饪方法的地位在唐代和宋代是不尽相同的,唐代流行烤,宋代流行蒸。在面食制作的风格上,唐人多崇尚豪放,宋人则崇尚精致。宋代的面食普遍以丰富的花色品种取胜。经过宋代的发展,中国的面食全面完成了品类的细化,宋代的面食品种基本上已经和现代一致了。  相似文献   

10.
《品花宝鉴》是清代文人陈森创作的一部"男色"小说,耽美小说则是时下流行于"80后""90后"女性群体中的一种网络文学,两种文本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却具有许多相似性特点.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从《品花宝鉴》到耽美小说,反映了女性从"他说"到"自说"的过程,表明对女性身份的描写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风俗画的顶峰时期出现于宋代.宋代的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市场繁盛,市民文化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宋微宗绘画和品画都注重时物象的仔细观察,直接影响了翰林图画院的写实主义的画风.从传世的少量作品中,仍能看到一些充满平民意识的现实主义作品,如李嵩的<货郎图>、王居正的<纺车图>、李唐的<村医图>等.  相似文献   

12.
"雕 卵"考     
出于<管子>一书的"雕卵"一直被饮食文化界的许多人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雕刻食品,但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结论.无论是从工具、用途、操作的可能性,还是从前人的记述来看,"雕卵"更可能是画卵.  相似文献   

13.
从哲学的范畴探究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思维.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体现了局部与整体、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继承与发展、实践与认识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充满着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南北朝时期,骈赋盛极一时,并具有“律”化倾向,这为唐代律赋的发展作了一定的铺垫.以谢庄的《赤鹦鹉赋》为例,着重探究律赋在萌芽阶段的特点,同时认识谢庄在律赋发展史上的功绩.  相似文献   

15.
流量波动律是指复杂系统中的研究对象,如网络中各节点上流量的均值与标准差之间呈现出幂律关系。这一规律普遍存在于多种复杂系统中,探索流量波动律的形成机制对于理解和刻画这些复杂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复杂系统中流量波动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了该方向不同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一些典型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套简单的数学模型,可将之前的主流动力学模型都纳入一个统一的数学框架之中。最后对未来流量波动律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大宋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灿烂夺目、国人引以为豪的中华文化名片。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闻名于世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三项主要是在宋代得到应用和发展的。大宋的科技文化在当时能够叫响世界,是由于宋代经济的发展,国防科技的发展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多因素结合结果。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初中国处在一个忧患重重、动荡不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政治革命迈上一个新的里程,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使传统艺术遭到了空前的冲击,艺术革命使衰落时期的传统绘画进发出耀眼的火花.林风眠与徐悲鸿都是这个时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先驱,他们都倡导中国传统艺术应向西方学习,但艺术道路又各不相同.林风眠主张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徐悲鸿则是志在用西方绘画的技巧来改造中国画,中西融合,使之新生.他们在当今这个时代具有渡世金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Excel软件中通过表上作业法得到了上三角格点网的二元Newton插值公式.最后,用一个例子演示了如何将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律派生出多个二元Newton插值问题后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构造出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律的幂指形式.  相似文献   

19.
周卫星 《饰》2009,(3):91-97
近年来,宋代金银器出土渐多,已引起了学界更多的关注。本文从文献资料入手,对宋代皇家、官府、各级官员、文人士大夫、平民百姓等各社会阶层使用金银器的情况进行了梳理。从文献资料看,宋代金银器在社会生活中更加重要,它所担任的角色更多,使用者也更加广泛,甚至,使用方式都更加丰富多彩。这些不仅是宋代金银器自身的特点,也体现了社会生活的一个断面,是研究宋代历史的宝贵材料。  相似文献   

20.
科学哲学史上经典的理论还原模式是内格尔式推导性还原模式:从还原理论(T1)与桥接律(B)的合取中可推导出被还原理论(T2),即T1△B→T2.桥接律是定律的可推导性及理论检验的必要条件,正是桥接律把还原理论及其定律与被还原理论及其定律联结起来.但是,桥接律面临着来自心灵哲学的多重实现灾难和狂野析取困难的挑战,这两大困难使得桥接律不可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