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濮卫洼陷带构造实践的研究,共归纳出6种构造样式类型。濮卫洼陷西翼主要以反向断阶、垒堑叠置构造样式为主;濮卫洼陷东翼以断背斜、复式阶梯、鱼尾状、多米多构造样式为主。洼陷带各沉积期构造背景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王家岗油田王102断块构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发育一组走向为近东西向~北东向的断裂系统,把研究区分隔近北东向的条带状,并形成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发育20多条断层,形成反向屋脊的构造样式;正向微构造和负向微构造的分布与断块构造的大格局一致。  相似文献   

3.
阿拉山口西侧一带基本构造格局是晚石炭纪奠定的。根据构造特征,可以这一地区划分成三个构造域,自西而东依次为:(1)弧形构造域,主要特征是,存在一系列近东西走向的向南或南西凸出的弧形构造;(2)断裂束构造域主要被克孜勒札依劳大岩体所占据,一系列北西向的走滑断裂穿切了克孜勒扎依劳大岩体;(3)褶皱束构造域,主要特征是存在一系列近东西轴向的挤压褶皱。自西而东,三个构造域应力场的总体特点是:压一张一压。各构造域的特征虽有鲜明差异,却都是与阿拉山口深大断裂活动造成的强大应力场相关.  相似文献   

4.
1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Ⅰ)胶辽台隆(Ⅱ)营口~宽甸台拱(Ⅲ)盖县~古楼子复向斜(Ⅳ)的中段南缘。处于鸭绿江Ⅳ级成矿带的五龙~四道沟金矿田之中。区域上经受了多期次的变质变形与构造运动。因此,区内形成了极其发育的、错综复杂的断裂构造体系与褶皱构造形态。褶皱构造已被后期次的断裂构造影响呈支离破碎形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39井区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对该区域构造、构造发育史、地震属性、探井含油气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对研究区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表明南屯组沉积时期为早期断陷阶段向晚期断坳阶段转换的一个过渡时期,该时期形成的砂岩储层为本区最有利的含油气层段。  相似文献   

6.
沾化凹陷是济阳坳陷的二级构造单元,多期构造演化,形成了新生代"多凸多洼"、洼凸相间"的复杂构造格局。众多学者认为断陷盆地早期构造体系转换期为沙四段和沙三段之间,本文通过对沾化凹陷断裂活动、断裂发育及组合等综合研究,认为构造转换的时间应该是沙四上、下亚段之间。并指出其构造演化对沙四段成藏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秀兰  陈华  戚彦华  王文东 《硅谷》2014,(11):153-153
文72块沙三中构造上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南部,文70断层和徐楼断层底部派生的文195断层构成其西、东边界,形成北东向狭长的地堑带,西块宽约400-600 m,各条带内部又发育一系列小断层,使区块构造进一步复杂化。针对目前状况从选区域、选井、选层上做了充分研究,制定了一套更为合理的试注方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辽宁阜新一锦州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发现;区域内金矿与地层、岩浆岩、构造关系极其密切。地层主要受控与太古宙表壳岩与变质深成岩,分布在阜新县大板一黑山县白厂门北宁市瓦子峪一带,多呈北东向长条状断快展布。岩浆岩以医巫阊山岩体为主,出露的岩浆岩有太古代的花岗质岩石、华力西期闪长岩、燕山期花岗岩等。侵入岩以太古代和中生代分布最为广泛,活动最为强烈,中元古代侵入岩在规模上、强度上均次之。其中的太古代、中生代岩浆岩与金成矿关系最为密切。根据岩石矿物组合、岩石化学、副矿物特征等,推测本区花岗岩以I型为主,少量属于S型。构造:深大断裂是导矿构造,区域构造基本轮廓是由呈北北东向展布的构造杂岩隆起带与中生代火山岩断陷盆地构成的盆岭相间的构造组合。具体表现为在北镇凸起的西侧为锦州~哈尔套壳断裂,在隆起带的西侧内缘为锦州~哈尔套韧性断裂带,隆起带的东缘则为郯庐断裂的西缘影响带。隆起区和发育于其中的中生代韧性、脆性两种断裂构造是本区金矿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
车镇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北部的一个次级凹陷,是一个典型的箕状断陷盆地。本次研究在区域构造背景下对车镇凹陷的构造样式和构造运动学特征开展研究,揭示了凹陷的断层和凹陷构造演化规律。建立了车镇凹陷分区带的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确定了不同构造区带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认为车镇凹陷陡坡断裂带主要发育砂砾岩油藏;中部凹陷带以岩性油藏为主;南部斜坡带主要发育超覆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目前勘探程度低是下步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区域地质角度对沂沭断裂带的地层结构、构造的导水控热性能以及热储特征等地热地质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沂沭断裂带内西部马站一苏村地堑的成热地质条件优于东部安丘一菖县地堑,沂沭断裂带中段是进一步开展地热资源勘查的有利地段,而NW、NEE向次级断裂与主干断裂的交汇处是地热资源勘查的主要靶区,推断郎部一葛沟断裂两侧存在深部灰岩热储。  相似文献   

11.
本区位于国家重点找矿区带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东坡。大地构造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Ⅰ级)、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褶皱带(Ⅱ级)、哲斯-林西复向斜(Ⅲ级)。区域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下中统、侏罗系中上统,第四系。其中二叠系地层为区域主要赋矿围岩。据遥感解译资料,环形构造明显受东西向、北东向断裂控制,呈北东向、东西向串珠状分布,矿床点多分布于环形构造边缘,是该区找矿方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驼路沟钴、金矿位于东昆仑褶皱系昆南断褶带内,产于晚古生代二叠系下统石英片岩中。矿床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基础上,构造活动继续,现有的裂隙再次开启,后期中低温热液沿着构造薄弱带进一步将钴、金元素活化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3.
辽东拗拉古是在太古宙基底上,由南北向拉张作用,形成东西向张裂断陷-辽东拗拉古在2500—2000Ma期间堆积了巨厚的沉积火山岩系,尔后挤压褶皱、抬升。辽东地区早元古宙时期属于拗拉谷特点的大地构造发展阶段。其西端被庐分支断裂切断,向东延至吉林长白地区,并与朝鲜境内白惠一利原拗拉古相连,裂谷内万余米的变质层状岩系中蕴藏了丰富的铅锌、菱镁、滑石等矿产。  相似文献   

14.
方正断陷是位于依一舒地堑中北段的一个一级负向构造单元,为受东西两条断裂控制的双断式断陷,截止目前,该断陷北部为三维地震资料所覆盖,南部勘探程度较低,地震测网为2×2km,钻井6口。南部断陷狭窄,具近物源快速堆积特点,沉积相带横向变化快,沉积相分析难度较大,根据现有地震、钻井资料共识别出沉积相类型有:扇三角洲、深湖一半深湖和近岸水下扁。  相似文献   

15.
一、区域地质概况 海外河油田位于中央隆起带南部倾没带的南端,总的构造格局受古地形和大洼断裂所控制,形成各种构造类型和断块类型。在大洼断裂作用下,位于上升盘的海1、海31和海19块均为断鼻构造,而位于下降盘的海26块,则在海35断裂和大洼断裂的作用下,被海35断层和大洼断层夹持。形成了两个断裂背斜,中间被早期断层海18—24断层所分割,同时又被13条东营时期的四级断层所切割,形成大小不一的15个断块。因此,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断块区。  相似文献   

16.
大庆油田勘探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庆油田松辽盆地北部石油、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复杂断陷盆地——海拉尔、依—舒地堑等外围油气的复杂目标勘探难题,开展了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测井及钻井等配套技术攻关,形成了岩性油藏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深层火山岩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复杂断陷盆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系列,低渗透储层、火山岩储层和复杂断陷储层评价及改造技术系列以及深层火山岩钻井技术,为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的储量增长、深层火山岩天然气大型气藏发现和复杂断陷盆地勘探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广西巴马县龙田孤立地台边缘环台断裂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南面、燕洞乡龙田村西北附近一带。区域内地质构造活动强烈,褶皱、断裂发育,在料屯、赖满等地已发现多处金矿(点)床。金矿体均产于中三叠统百逢组砂泥岩中。矿体受构造、岩性、热液蚀变作用控制:为中低温热液矿床。环台断裂与金矿关系密切,控制着金矿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杨金艳  桂旭  许均渊  于泽 《材料保护》2019,52(1):140-143
对电梯钢丝绳断丝进行了表面形貌、显微组织、化学成分等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电梯钢丝绳表面断丝为疲劳断裂,主要原因是钢丝绳在循环应力的作用下,受到外部挤压以及长期摩擦失油处形成疲劳应力集中点,萌生疲劳裂纹。又因钢丝绳表面挤压处产生白色马氏体,使得钢丝表面韧性弱化,加速了疲劳裂纹源的形成,故而出现了早期钢丝绳表面钢丝断裂;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工程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区划属川西高原,紧邻川西南高山区,地势由北向南倾斜。该区大地构造部位位于松潘一甘孜褶皱系巴颜喀拉冒地槽二级构造单元石渠—雅江地向斜带内,区内地质背景复杂,褶皱、断裂比较发育。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物化探技术及遥感测量技术等地质填图手段,在查明坝区及外围地层、岩石、构造的基础上,并对工程区内主要断裂活动性,稳定性进行评价。阐明该地区的构造特征对工程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更好的认识工程区及周边的区域地质概况,而且能够更好为该水电站建设的可行性论证和勘察提供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0.
六盘山盆地位于一个十分复杂的大地构造位置,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板块的南部边缘,同时又是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对其地质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六盘山盆地是~个继承性盆地,中晚侏罗世时期,由此前印支运动晚期形成的香山南麓、窑山、炭山等山间断陷盆地逐渐合而为一形成,在白垩纪进一步发展的。早白垩世六盘山盆地发育演化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期(三桥组)发育了冲积扇相沉积;早期(和尚铺组—李洼峡组)发育了滨浅湖相沉积;中期(马东山组)湖泊发育到鼎盛时期;晚期(乃家河组)为湖泊衰亡期。白垩系早期盆地以伸展拉张为主,早白垩世晚期的燕山晚期构造运动,使早白垩地层产生宽缓褶皱及断裂,是六盘山第一次隆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