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于沉井施工埋置深度较大,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复杂环境下常需进行多次爆破作业,且施工工艺不合理时容易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故需对沉井施工爆破振动信号进行监测与分析处理,以便预测和控制爆破振动效应。针对复杂环境下沉井施工爆破振动监测,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数据库技术、无线通信技术、Web技术,建立一个集爆破振动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多终端查看于一体的多传感器爆破振动远程综合监测系统。系统由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Web应用层、客户端四部分组成,能够实现多传感器信号的同时采集、显示与传输,并实现远程多终端实时快速查看爆破振动监测结果,便于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
《工程爆破》2022,(6):80-84
为了探索数字爆破测振系统在工程爆破危害效应实时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以汉口滨江商务区拆除爆破19栋群楼的工程为例,按照公安主管部门在审批拆除爆破方案时的要求,该工程必须采用控制爆破的方法,同时加强拆除爆破产生危害效应的实时监测。为此,本次群楼拆除爆破采用的是广州中爆数字公司研发的远程测振系统,对群楼拆除爆破过程中产生的爆破振动及塌落振动进行了全程、在线监测。通过远程测振系统,能够实现爆破测振数据的自动记录、远程传输和精细处理,进而推动爆破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作为爆破安全监管的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可对拆除爆破危害效应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可有效提升公安主管部门对复杂环境下爆破工程项目作业安全的远程监管能力。应用结果表明,远程测振系统可对爆破振动进行实时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数字爆破测振系统在工程爆破危害效应实时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以汉口滨江商务区拆除爆破19栋群楼的工程为例,按照公安主管部门在审批拆除爆破方案时的要求,该工程必须采用控制爆破的方法,同时加强拆除爆破产生危害效应的实时监测。为此,本次群楼拆除爆破采用的是广州中爆数字公司研发的远程测振系统,对群楼拆除爆破过程中产生的爆破振动及塌落振动进行了全程、在线监测。通过远程测振系统,能够实现爆破测振数据的自动记录、远程传输和精细处理,进而推动爆破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作为爆破安全监管的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可对拆除爆破危害效应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可有效提升公安主管部门对复杂环境下爆破工程项目作业安全的远程监管能力。应用结果表明,远程测振系统可对爆破振动进行实时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心电图机体积大、便携性差、Holter操作复杂、不能实现远程监测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和Android的远程动态心电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动态心电监测终端、云端服务器和心电监测平台组成.由心电传感器采集的心电信号经AD8232调理后进行数字化,以STM32为主控器,通过无线蓝牙技术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用户手机App,并实时上传云端服务器,远程监控中心可通过访问数据库的方式进行数据查看.经实验验证,本系统可实现心电信号的实时远程监控,采集的心电波形具有良好的医学参考价值,可为未来心血管疾病的远程医疗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不足和机械振动信号采集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可实现机械振动信号采集和片上处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该节点采用MEMS加速度传感器拾取振动信号,以低功耗FPGA芯片为控制核心,采用了可编程片上系统技术,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控制功能模块集成到单个FPGA芯片中。本文着重介绍了节点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部分的硬件电路和控制逻辑设计,对比实验表明该节点能有效采集和监测机械振动信号。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爆破振动实时监测,且在测试数据处理和用户服务等方面实现数字化,将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于爆破振动远程监测开发的工程爆破远程测振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工程爆破振动监测的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和可视化等技术难题,是数字爆破领域中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对促进爆破数字测振技术发展,减少爆破事故隐患,提高爆破作业本质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爆破振动实时监测,且在测试数据处理和用户服务等方面实现数字化,将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于爆破振动远程监测开发的工程爆破远程测振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工程爆破振动监测的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和可视化等技术难题,是数字爆破领域中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对促进爆破数字测振技术发展,减少爆破事故隐患,提高爆破作业本质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叶尖定时旋转叶片实时振动测量技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设计了一套基于叶尖定时传感的旋转叶片振动测量系统。系统主要由光电传感系统、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系统、叶片振动数据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叶尖定时传感器采用单根光纤发射、多光纤接收的 Y 型结构,并用高性能专用集成芯片完成弱光信号的放大检测,使传感器信噪比大于500,信号带宽大于 50MHz。利用 CPLD 和 DSP 技术,实现了叶尖定时信号的高速实时采集与处理;建立了同步共振条件下叶片振动的数据处理模型,实现了叶片振动的实时监测。整套测量系统在现场某大型压气机上进行了原理性验证,在转速高达 9210rpm的情况下测得的同步共振最大幅值为 0.4231mm,接近于同等条件下国外的测量结果,从而验证了整套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电子测力与称重计量领域数据采集智能化,设计并开发便携式智能无线力值采集系统。提出一种将嵌入式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采用WIFI和蓝牙技术使传感器信号直接与无线网络设备通信,在计算机终端与手机终端对数据进行采集与智能化处理,实现了便携式智能无线数据采集和短距离数据的有效传输。测试结果表明,设计与开发的数据采集系统是一个集高效性、稳定性、简洁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为一体的数据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物联网的爆破振动无线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跃文  吴新霞  张慧  罗熠 《工程爆破》2012,18(1):67-70,74
针对工程爆破振动监测系统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新兴的物联网概念,结合无线网络技术,设计并研制了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爆破振动监测系统。采用ARM为主控芯片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内嵌无线传输模块实时传输爆破数据,具有RFID设备认证功能和GPS全球卫星定位和精确定时功能,用户仅需登陆终端爆破监测管理系统即可获取爆破现场实时数据。基于物联网的爆破振动无线监测系统,能够大大地降低人工现场布线工作量、组网灵活、综合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工程爆破振动监测,极具应用前景和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种技术管理的有效方法--技术蓝图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提高科技管理效率为目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际上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方法——技术蓝图规划(Technology Roadmapping),从其定义、用途、影响因素、模型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技术蓝图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然后描述了其在国际上发展应用的现状;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在我国应用技术蓝图规划的潜力。技术蓝图规划为提高我国技术管理水平提供了一种先进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A technology incubator provide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a technology transfer mechanism. A technology incubator bridges the incubatees to the technology provider. In our research, we propose a technology selection model for the incubatees. Incubator managers, as decision-makers, attempt to evaluate new technology for the incubatees by comparing its profit with that of the old or established technology. The technology is proposed by a technology provider, which in this case is a university. In the technology selection activit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echnology level of incubatees and transferred technology should be considered. Unfortunately, there has been no effort to formulate a technology selection model in the technology incubator that considers the technology distance and is linked to the incubatees’ profit as financial performance.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the technological-level and technology assimilation rate in the technology selection process in the technology incubator. We analyse the external factor of customer acceptance of new technology with a probabilistic value and technology obsolescence. Furthermore, we introduce a profit-sharing scheme to share the profit of the incubatees with the university as a technology provider. Utilising a profit-sharing scheme means sharing the risk between incubatees and the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3.
技术预见是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的重要基础,德尔菲调查是技术预见中最常用的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建议、会议讨论等方法,从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土壤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恢复、环境监测预警与风险控制、资源利用与清洁生产7个子领域提出我国环境工程领域的45项备选技术。根据德尔菲法的调查结果,初步筛选出2035年我国环境工程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颠覆性技术,分析了技术实现时间、发展水平与制约因素,为未来20年我国环境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技术预见中关注度较高的技术热点、前沿识别和趋势分析问题,综合以往研究提出的成体系的和较为完善的分析方法,并以机器人技术为例,分析了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热点和技术前沿以及发展趋势,为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中技术清单的提出与技术产业布局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金属的磨损与腐蚀遍及各个方面,与断裂共同组成机械零部件、工程构件的三大主要破坏形式,其中由于磨损、腐蚀导致的机件失效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非常大的比重。它们不但损耗大量金属,而且浪费了大量资源。使得减磨耐蚀技术受到关注。根据各种技术制备的涂层的性能,本文从现代表面技术的多种分类中精简出能制备减磨耐蚀涂层的技术:电镀、激光表面加工、离子注入、离心铸造、涂装涂层技术、热喷涂技术。分别介绍这些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对大学物理实验课进行教学改革,应把多媒体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发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资源,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高新技术在聚合物防污涂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材料表面进行修饰或改性,是抑制微生物附着、防止表面污损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基于纳米技术、等离子技术与仿生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聚合物防污涂层研究非常活跃。介绍了近5年来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Design technology and its transfer are defined and their significance stated. The history of design technology (DT) is outlined, noting a recent change in natur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and spread of DT are investigated, first by the use of pieces of available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n through analysis of 12 case summaries assembled for the purpose. Hypotheses are advanced regarding the i influence of large ‘front-runner’ companies and, particularly, of companie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elds.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to university departments wiching to participate more fully in design technology transfer.  相似文献   

19.
梁捷 《声学技术》2012,31(1):61-63
通过海流测量技术的沿革等示例,浅谈了水声技术与海洋观测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表明了海洋观测技术在海洋活动中的基础地位,并概括归纳了它的技术特点。强调了传感器技术、观测平台技术和通讯技术在海洋观测技术中的作用。阐述了目前在海洋科学方面和海洋管理方面,海洋观测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海洋观测技术向自动、实时、同步、长期连续观测和多平台集成、多尺度、高分辨率观测方向发展。形成从空间到海床,从沿岸到大洋的立体的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计量测试技术的新动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的量纲方程、新定义,以及中国计量研究院在质量单位研究的最新进展.阐明了"能量天平"方案核心中M/T的量纲是欧姆.建立了互感测量装置,自行研制的低频数字补偿器法.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自被测标准互感的不稳定性.其不确定度为1.5×10-3,说明了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位置准确性,采用激光系统后有可能得到改善.该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研究和验证一些国际上已有计量方案,而不是简单地模仿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