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山岩气藏开发现状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国内外火山岩气藏勘探开发的成功实例,分析总结了一般火山岩气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即火山岩气藏岩石类型繁多和岩性复杂、孔隙结构复杂、储集空间类型特殊多样、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并且孔隙度和渗透率差异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含气面积和有效厚度变化大、气水分布复杂、双重介质储层.着重分析了升平气田火山岩储层的地质特征和该火山岩气藏开发特点.指出了产量稳定、地层压力下降小,气井产量大小与裂缝关系等火山岩气藏一般开采特征.提出了火山岩气藏增产措施和储层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强烈、横向变化大、有效预测和开发难度大等问题,以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为例,综合岩芯、测井、地震和分析测试等多种资料,在火山岩体发育基本特征表征基础上,从储层精细划分、岩相分类与储层物性分析、有利开发区带预测等方面,阐述了火山岩体追踪识别在气藏有效开发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徐东地区单个火山岩体平面上面积多在20 km2,平均厚度多在300 m;在火山岩储层精细对比中,加入火山岩体的追踪识别可以解决精细分层界限穿越火山岩体的“穿时”矛盾;火山岩体与火山岩相关系密切;靠近火山口的构造高部位多为好储层发育和有利的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3.
针对松南火山岩气藏储层岩性岩相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数据测试不规范,前期地质认识与动态跟踪存在出入等问题,分析了压力卡片原始数据,剖出杂点及干扰点,寻找真实反映火山岩储层的压力响应;多种方法结合,确定了合理的储层解释;测试与地质、动态相结合,从多角度验证试井模型的可靠性,为火山岩气层识别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4.
使用核磁共振岩样分析技术与离心实验,确定出吉林、大庆和新疆3个地区低渗火山岩气藏储层标定可动流体T2截止值的合适离心力为2.76MPa,该离心力同时也是储层可动用流体对应的下限离心力.对3个地区102块不同岩性火山岩岩芯核磁实验研究表明:低渗火山岩气藏储层可动流体T2截止值分布范围很宽,不同地区和不同岩性火山岩储层T2截止值差别很大,102块岩芯T2截止值平均值为49.31 ms,大于低渗砂岩但小于碳酸盐岩储层T2截止值;低渗火山岩T2截止值随岩芯渗透率的变化差异较大,与储层孔隙空间类型及孔喉连通性等因素密切相关.3个地区火山岩储层T2截止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大庆、吉林和新疆火山岩,其中大庆流纹岩T2截止值平均值最大并且分布范围最宽,新疆玄武岩和安山岩最小.  相似文献   

5.
火山岩储层岩性、岩相复杂,非均值严重,成层性差,厚度变化大导致火山岩地层内部物性差异大,有效空间难以预测.目前地震反演技术是开展储层空间预测的主要手段,但火山岩在地震剖面上呈现分辨率低、反射同向轴杂乱、振幅强弱变化快的特点,常常导致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预测储层空间展布的难度加大[1-3].但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古16井区石炭系火山岩以凝灰岩及变质的砂砾岩为主,在剖面上具有一定的成层性,依托高分辨率二次开发三维,同时结合该区大量的钻、录、测井及取心、成像测井等资料,开展井-震结合精细刻画区域火山岩优质储层,为水平评价井的部署、扩边开发方案及储量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火山岩岩性识别是岩相划分、储层综合评价与预测、井网部署、开发方案编制的基础.火山岩类型多,其岩性与岩石成分、结构、构造和成因有关,识别难度大.岩石力学参数中蕴藏着丰富的岩性表征信息,从多个方面提供了火山岩岩性识别的资料.以准噶尔盆地六九区石炭系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在对工区内40块岩样进行岩石力学参数实验的基础上,优选出对火山岩岩性响应较为敏感的泊松比、杨氏模量、体积模量3个岩石力学参数,制作了岩性识别图版.同时,给出了利用测井资料计算泊松比、杨氏模量、体积模量的模型,进而实现了对研究区内火山岩岩性的逐点识别.识别结果表明,该法能够较准确地时火山岩岩性进行识别,识别率完全能够满足现场储层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7.
长岭1号气田蕴含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其中绝大部分储存在营城组火山岩中.营城组火山岩主要为酸性火山岩,具有岩性复杂、孔洞缝较发育及储层难预测等特点.制约火山岩气藏开发的关键问题是能否准确识别和预测岩性.针对目前本地区对岩性、岩相认识不清的问题,充分利用岩芯、成像测井、岩屑和常规测井等各种有效信息,借助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单井岩相解释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火山岩体控岩相建模的策略,将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建立了火山岩三维岩相分布模型,实现了火山岩岩性的空间展布预测,为气藏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火山岩储层的储集性能、储集潜力及储集层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储集空间的岩性和岩相以及储集空间的特征。岩性主要为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安山岩和流纹岩 ;岩相一般分为溢流相、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 ;储集空间主要是孔隙和裂缝。文章重点阐述了流纹岩和安山岩两种储层的测井特征和孔隙特征 ,并通过研究火山岩和烃源岩的迭置关系来预测火山岩储层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西湖凹陷A构造的砂岩气藏,主要埋藏于3000m以下的深层,且发育于浅水沉积环境,储层物性较致密,厚度横向变化大,导致储层的AVO响应复杂,常规AVO分析难以对储层流体进行有效识别。研究了AVO流体反演技术在该构造含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该技术在对储层以及非储层速度、密度、厚度等关键参数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onte-Carlo随机模型建立、地震正演模拟、流体替换等技术,获得储层在不同流体下AVO响应的验前概率;然后利用Bayes理论,估算实际地震数据AVO响应指示储层含某种流体的可能性一验后概率,从而实现储层流体的预测。实际钻探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涝坝凝析气田气藏储层有效厚度不大、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等特征,利用储层描述技术重点开展下第三系苏维依组地层沉积相、储层物性特征、隔夹层纵横向展布规律分析。综合钻井、录井、地震数据等多种资料,应用petrel软件的地质建模技术实现大涝坝凝析气藏相控三维地质建模,直观地反映沉积相与储层属性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特征,精确描述整个下第三系气藏储层的非均质性以及储层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牛东石炭系火山岩油藏是吐哈油田发现的第一个火山岩油藏,岩性复杂多变,准确识别岩性对储层识别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划分火山岩喷发期次、识别岩相、建立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综合评价储层的基础。本文在测井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种取心、录井资料,分三步建立牛东火山岩岩性识别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同类油田进行火山岩岩性识别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火山岩储集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火山岩储层的储集性能、储集潜力及储集层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储集空间的岩性和岩相以及储集空间的特征。岩性主要为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安山岩和流纹岩;岩相一般分为溢流相、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储集空间主要是孔隙和裂缝。文章重点阐述了流纹岩和安山岩两种储层的测井特征和孔隙特征,并通过研究火山岩和烃源岩的迭置关系来预测火山岩储层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在大量岩心、薄片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物性、压汞等测试资料,系统分析汪家屯气田火山岩气藏储层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汪家屯气田发育多种类型岩石,其储层属典型的中—低孔、低—特低渗储层。储层物性主要受岩性岩相、构造作用、成岩作用的影响,其中岩性岩相决定了原生孔隙类型和发育程度;成岩作用影响储层原生孔隙的保存与破坏、次生孔隙的形成与分布;由构造作用形成的各种裂缝将火山岩中孤立的原生孔隙连通起来,是火山岩形成有效储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储层物性分析、岩心铸体薄片及X衍射测试等方法,针对德惠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德惠断陷营城组火山岩蚀变作用较强,储集空间以溶蚀孔和溶蚀缝为主;凝灰岩和英安岩平均孔隙度分别为12.40%、7.47%,渗透率均小于1.000 mD,属于Ⅲ类储层,根据声波时差和电阻率测井方法可进一步识别含气地层;岩性和岩相是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结合地震反射特征,分别建立了侵出相-喷溢相和爆发相岩相模式,为厘清研究区火山岩成储机理和储层分布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谱分解技术通过离散傅立叶变换或小波变换使地震数据成图到频率域。根据单一频率地震响应特征和1/4波长振幅调谐理论,应用调谐能量对薄储层空间展布进行预测。根据气藏对地震高频波衰减显著的特征,对含气储层进行检测,确定有效层分布范围。在温米西山窑气藏开发中用此方法调整层位和井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规气藏递减分析方法(指数、双曲、调和)无法对火山岩气藏的动态进行分析,因此开展单井动态分析尤为重要。提出基于流动物质平衡的火山岩气藏单井动态分析方法,并引入Blasingame分析曲线来识别气井的流动阶段特征段,提高参数估算的可靠性。利用该方法对火山岩气藏气井生产动态资料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气井的地层渗透率、地层损害表皮系数以及动态储量等气藏开发需要的关键参数,这些参数对指导气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建模思路与流程的不足,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研究中采用"关键构造面+层序节点控制技术"定义骨架三维模型,对区域构造及旋回特征进行精细刻画,建立起地层构造模型;利用"层序格架内地震约束+井控沉积微相"建立沉积微相精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控+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建立储层属性模型。所建模型能够对地层构造形态加以准确刻画,可展现出复杂礁滩纵向多旋回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18.
歧口凹陷陡坡扇地震地质模型正演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歧口凹陷典型陆相沉积为主的沉积模式,结合储层纵向砂泥薄互层、横向砂体变化大及砂泥岩速度接近造成的波阻抗差异小等特点,利用该区的实际井测井资料分别建立一维、二维、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通过实际井简化一维模型正演分析,建立歧口典型陡坡扇沉积特征的地质模型进行二维正演模拟,总结陡坡扇沉积的地震响应特征,再利用三维模型正演能很好的反映砂体纵横向变化引起地震属性变化的优势,对三维正演数据体的各种平面属性及时间切片等参数特征进行分析,优选出了适合该类储层的地震预测方法,为陡坡扇沉积砂体的地震资料剖面解释预测和地震相识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拉美丽气田是新疆油田公司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发现的首个1000亿方级的大型火山岩气田,气田位于陆梁隆起东南部的滴南凸起上,由沿滴水泉西断裂自西向东分布滴西17井区、滴西14井区、滴西18井区和滴西10井区4个石炭系气藏组成。截止到2009年10月,气田正常生产气井15口,气田日产气水平123×104m3。为了加深对火山岩气藏的认识,本文综合应用试井动态分析方法,从储层物性、储层污染状况、气藏能量、产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气藏后续开发生产及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稀井网区不能采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高精度储层建模的问题,提出基于地震资料为约束条件的储层建模思路.其主要依据三维地震解释资料和测井重构约束地震反演的预测结果,对储层砂体井间分布和储层物性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在预测成果的约束下,采用随机建模的方法,建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经过现场生产的检验,采用这种建模思路建立的模型能够达到油气田开发阶段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