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锡锡绣是苏绣的分支,以地域得名。贵州剑河苗族锡绣也被称之为锡绣,是苗绣的分支,以其材质命名。两种刺绣艺术都被称之为锡绣,虽同音同字却各具特色。本文从无锡锡绣与剑河苗族锡绣的艺术形式入手,从锡绣的历史沿革、材质、绣法、纹样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探究其蕴含的独特文化意义,并提出两种锡绣的保护和传承的建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依据对无锡锡绣的田野调查,从无锡锡绣的材料、用具、针法和纹样表现等方面展开研究,归纳出锡绣的艺术特征和吴地民间审美趋向,试为锡绣技艺的进一步传承和创新提供作证材料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丝绸》2016,(11)
无锡刺绣作为苏绣艺术的一条重要分支,具有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精微绣是无锡刺绣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绣种之一,它是由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在1981年时独创的绣种,并在1987年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获"中国工艺美术珍品"。无锡精微绣在方寸之间以致广大,在传统刺绣艺术中独树一帜并具很高的艺术价值。文章通过无锡精微绣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审美价值角度,从"精""细""难"三方面解析其艺术特征及价值。探析无锡精微绣,可为刺绣史和传统手工艺研究做出补充,期望推动精微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清代三蓝绣是中国传统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清代三蓝绣服饰纹样寓意、用色、技法及构图的分析,总结了三蓝绣纹样独特的审美艺术特征和历史文化价值,为现代中式服装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今设计行业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同领域之间的跨界合作。不同领域、不同元素的碰撞会撞击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火花。当代革制品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也将是革制品设计现在与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选取苗族锡绣作为被应用对象,从苗族锡绣的技法、应用、材料、纹样、色彩等各方面挖掘苗族锡绣的工艺特点、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分别从图案纹样的提取再造和工艺应用两个角度探索苗族锡绣与革制品设计相结合的途径,提升当代革制品创造性,为苗族锡绣的传承提供创新性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精微绣是江苏省无锡市的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无锡地处江南水乡、盛产丝绸,无锡的刺绣简称"锡绣",发展相传有2000多年历史,特别在明清时期,锡绣盛兴,家家有绣棚,是曾经广泛流传的汉族民间工艺和家庭副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针法,积累了不少优秀的传统技法。解放以来,特别是1981年以来,对"锡绣"进行研究,并在继承传统针法的基础上创新,创造了《精微绣》。精微绣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卷幅微小、  相似文献   

7.
丹巴嘉绒藏绣是广泛流传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境内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其刺绣纹样作为当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集中展现了丹巴嘉绒藏族人民的世界观、民俗信仰与审美追求。文章通过对丹巴嘉绒藏绣的历史源流、艺术特征等方面的梳理与分析,从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纹样作为基础图形,并利用形状文法对该纹样进行衍生设计,生成既保留丹巴嘉绒藏绣基因,又满足时代需求的创新纹样,以促进当地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8.
羌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沉淀出了其独特深厚的民族文化艺术底蕴。在羌族文化艺术体系中,羌族传统纹样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韵味,是我们探寻羌族文化艺术的敲门砖。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传统艺术逐渐流失。本文通过分析羌族纹样的图形来源、艺术特征、审美价值,探讨羌族传统纹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保护传统文化,创新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9.
汴绣源于北宋的都城汴京,是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汴绣根植于宋绣,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特征,其纹样种类丰富多样,颜色运用古朴吉祥,绣工精致细腻,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汴绣历经兴衰沉浮仍顽强发展.从河南开封汴绣的历史发展、针法特征、题材类别和纹样色...  相似文献   

10.
鄂伦春传统纹样是鄂伦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发扬鄂伦春族传统纹样的市场价值,通过文献分析和田野调查,对其传统纹样的题材、色彩与图形构建等艺术特征进行研究,结合消费市场提取鄂伦春族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云卷纹样和其他纹样五个类别,结合市场已有的鄂伦春族文创等产品进行设计分析,发现在传统纹样依附的产品类目方面单一,结合当前Z时代消费者审美以及消费喜好,从传统美学视角出发,对鄂伦春族传统艺术纹样进行多元化产品设计研究,研究结果可拓展大众消费文化市场,为其他民族传统艺术提供应用探索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中,植物纹样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其异彩绝伦的艺术形式之下,蕴含着中华民族积淀的传统文化、思想以及情感,富有本民族的艺术特色,是中华民族历代人所创造的智慧结晶。"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吉祥如意,人寿年丰,是中华民族亘古以来的希望和追求。植物纹样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植物纹样作为一种装饰语言,将植物纹样应用于现代室内装饰中,为现代装饰融入传统文脉,同时也体现了现代设计对于自然美好寓意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丝绸》2019,(11)
清代宫廷服饰纹样历经百年的文化积淀与工艺演进,吸收融合了汉族服饰文化精髓,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其纹样种类繁多、寓意丰富。"卐、卍"字纹作为其中一种服饰纹样符号既有着文字属性与吉祥寓意,同时还兼具几何图形的审美特征。文章对清代宫廷服饰中的"卐、卍"字纹进行实物考察和案头资料整理,着重分析其形式特征、布局规律及其所展现出的审美特征,从而进一步将其形态提取归纳、变形再创,巧妙地将这一传统符号与当代服装、服饰设计有机结合,为传统元素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志文化解读和田野调研分析,采用文献查阅和田野式研究方法,从历史文化、纹样的选材与布局,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入手,对水族民间马尾绣背带纹样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马尾绣在遵循传统技艺造物观的基础上,体现其技术性、技巧性、艺术性和母性文化的内涵,以及其独特的款式结构、刺绣技艺、缝制工艺彰显了本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特征,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水族人民热爱生活、祈福保平安的情感,以及协调统一的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强薇  安胜男 《西部皮革》2023,(22):41-43
羌族刺绣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文章以羌族刺绣文化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羌绣的概念、技法与图案内容;结合羌绣图案从几何化、抽象化、像素化方面凝练了羌绣文化视觉语言艺术特征;根据皮革文创产品设计要点,从纹样图案、色彩构图、针法技艺等方面提出了羌绣文化在皮革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与设计思路,旨在为开发具备民族风情的皮革文创产品提供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传统艺术纹样承载着民族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运用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探索传统艺术纹样的创新设计方法与策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通过梳理传统艺术纹样的设计方法以及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艺术纹样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提出蕴含传统艺术纹样特征的智能创新设计方法框架,并通过分析实践项目“人工智能赋能京绣纹样创新设计”的数据集建构、智能生成、衍生应用、人机交互的设计过程,来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传统艺术纹样的传承与发展。人工智能视域下,提出传统艺术纹样创新智能设计的设计方法,传承艺术纹样的同时对其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丰富了传统手工艺人艺术纹样设计的方法,提高了用户参与的主动性,为中国优秀艺术文化资源传承及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设计说明:《龙》作品打破传统文化的局限,将传统龙纹样通过刺绣工艺以新的面貌呈现在大众面前,激发其艺术活力,吸引年轻一代了解传统纹样的艺术魅力和传承价值。《凤》作品采用传统刺绣手法,结合现代审美,将传统文化符号融入现代设计艺术。  相似文献   

17.
以泰山民间传统吉祥纹样为研究对象,在深入了解和挖掘其艺术形式、审美价值、文化渊源与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其在当代服饰设计中传承与发展,通过茶服设计实践,使泰山民间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得以应用并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18.
耀州瓷在文化内涵与装饰艺术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然而目前对于耀州瓷纹样提取再设计的案例较少,纹样创新方法较为单一,原有艺术特征与现代审美结合度较低。对此,文章通过网络资料、文献记载与实地考察对耀州瓷装饰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与梳理,提取具有代表性的耀州瓷纹样,运用形状文法结合现代设计法则进行纹样再设计,得到具有耀州瓷原有艺术特征与现代审美的衍生图案,为传统纹样的提取再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传统印染文化研究》是针对传统印染文化进行研究的著作,该书对我国传统印染纹样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在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探索与地域文化、时代审美相符合的新印染纹样风格,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中发展和继承传统印染艺术。中国传统印染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纹样丰富多彩、制作工艺精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造物理念、工艺水平以及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对中国传统印染文化进行研究不仅是对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艺术形象丰富多彩,造型千变万化,带有独特艺术风格与艺术价值。卷草装饰纹样在花卉植物类装饰纹样艺术中以它特有的艺术造型延续了数千年,历经了唐代装饰纹样艺术的民族大融合之后,又吸收了外来民族风俗的特征,在唐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民俗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深刻影响着当时人们的审美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