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黄河在山东省滨州地区境内断流二次,时间长达118天,是有史以来黄河断流时间最长的一年,断流时间竟比1994年提前了20多天。给滨州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困难。其原因,一是黄河两岸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致使黄河水入不敷出,求大于供  相似文献   

2.
黄河1995年首次断流黄河于2月23日凌晨零时许在黄河最下游的利津水文站出现1995年首次断流。近年来,黄河春、秋两季多次断流。1994年自4月4日始,3次断流长达60多天。这次断流是今年黄河首次,比去年提前了42天,也是近年来断流时间最早的一年。据...  相似文献   

3.
翟立 《人民黄河》2006,28(3):F0004-F0004
黄河水利工程交易中心是经黄河水利委员会批准,于2001年11月成立的事业单位,交易中心地处郑州市金水路109号,下设综合部,信息部,  相似文献   

4.
黄河源探奇     
“天河”探源女儿听说我要去考察黄河源,天真地问道:“你们是不是到‘天上’去探黄河源,李白不是说过‘黄河之水天上来’吗?”我笑答道:“那是诗人的艺术夸张,黄河之水并非真的来自天上。地理学家告诉我们,那‘天上’就在巴颜喀拉山的北麓。”我打开黄河流域图,顺着一条兰色曲线,很快找到了黄河源。从地图上看,黄河的发源地距青海省西宁市只不过七、八百公里,乘汽车一般两三天就可以到达。然而,真的要到那里作一次旅行,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  相似文献   

5.
正开发治理黄河是安民兴邦的大事,国家和政府极为重视该项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黄河开发治理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编著的《黄河开发与治理60年》一书,科学系统地描述了60年来围绕黄河开发与治理所取得的各项重要进展。该书通过以时间顺序和重大事件为核心脉络,以断代史体例系统反映了人民开发治理黄河的发展历程。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巨变、开发、治理、生态保护以及保障体系,并设置了16个重大专题,主要涵盖治黄方略、今日黄河、生  相似文献   

6.
黄河断流情况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黄河断流情况及特点 黄河下游除1960年因三门峡工程截流及凌汛蓄水发生过断流外,经常性断流的出现始于70年代。从1972年至1997年的26年中,黄河下游共有20年发生断流(黄河下游各站历年断流情况见表)。根据利津站的实测资料,20年中累计断流70次,共908天,平均每年断流45.4天(有断流的年份平均,下同),其中1991~1997年连年断流,累计断流717天,平均每年断流102.4天。  相似文献   

7.
正千百万年来,黄河亘古不息地流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黄河儿女。为何黄河文明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依旧盛而不衰?为何黄河水是黄的,它是否会有变清的一天?现如今根据黄河的发展状况,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治理,使母亲河万古长流?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能够从葛剑雄先生的《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中得到解答。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水管体制改革后山东黄河水利工程管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山东黄河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河水利工程信息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征  卢杜田 《人民黄河》2002,24(5):17-18,39
信息化建设是实现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检查、观测和监测等数据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处理,进行对工程安全状况的评估,从而确定工程维护需求的优先级排序,制订工程维修养护策略,为工程维护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为黄河防洪工程运行、防洪规划、防汛、水资源统一调度、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及科学研究等提供系统、及时、准确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前,黄河三年两决口,建国45年来,黄河岁岁安澜。这是否意味着黄河已经平安无事?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綦连安。他说:这正是目前黄河防汛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平静中孕育着危险,安澜中潜伏着威胁。  相似文献   

11.
渠村分洪闸位于河南省濮阳县渠村青庄险工地段,于一九七八年五月建成。全长五十六孔共七百六十五米,分洪能力为一万秒立米。它是目前黄河上一座最大的分洪洞,在防御黄河下游特大洪水中将发挥巨大作用。渠村闸在建成后,进行了历时二十三天的充水试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它的建成,是党和国家为保障黄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采  相似文献   

12.
1942年,为花园口堵口问题,开始接触黄河。嗣后断断续续,做了些黄河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在黄河边上经历了八年,每见滚滚黄水,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我深感惭愧的是未能坚持为黄河多做些工作。值此暮年,爰作此文,或可聊以自慰。 历史上,黄河是一条著名的害河,据记载,大禹时代,黄河曾“横流泛滥于天下”。但经大禹治理“播为九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下游断流成因典型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家瑞  冯立亚 《人民黄河》1997,19(10):22-26
1972~1996年黄河下游累计有19年发生断流,其中给人们印象较深、影响较大的是1992和1995年的断流。现将这两个典型年的断流成因及影响作简要分析。11992年典型分析1.三断流情况1992年,利津站自3月16日起共断流5次,累计83天,其中5月22日至7月22日连续断流62天,济南际口站从6月3日开始,断流2次累计31天;断流上首在陈日以上,长度303ktho该年黄河下游断流,造成黄河下游沿岸一批引黄涵闸无水可引,灌区停灌,给沿黄地区人民的生活用水带来不便,给河口地区工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地处黄河最下游的东营市,由于黄河水是其唯一的淡水资…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与文学     
1.前言:遥想初年歌起时,一路豪迈直到今 早在人类文明初期,黄河冲积平原气候温和,有巨厚的松散沉积物,积聚了丰富的地下水,在河南黄河两岸史前遗物附近,有一种小麦草大量分布,可以认为是普通小麦的野生型。这说明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就踩在这湿漉漉的黄河边上。黄河流域历史,刀耕火种,丰水东流,家天下,诗三百,从那一刻得到塑造和着色。黄河是通过审美进入人类精神生活的。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明确提出了2001~2010年10年的治理开发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各项措施,为实现黄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的目标,谋求黄河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河故道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今兰考县东坝头以西)决口后,主流北徙而下,而原黄河在商丘境内留下的百里故道,称为黄河明清故道,也称为咸丰黄河故道。金代以前为古汴渠流路,元大定二十年(1180年)以后,黄河决溢南泛,多道分流入淮,流经襄邑(今睢县)、宁陵、归德(今睢阳区)、虞城诸县,这是黄河流经商丘的起源。至正十一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四位一体”黄河水利工程新模式的概念,阐述了质量、安全、文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工程中实施,证明了“四位一体”黄河水利工程新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1958年7月17日23时30分,黄河花园口出现了21,000秒公方的特大洪峯,水位达94.39公尺,比1933年特大洪水还高9公分。黄河这次洪水,是解放以来的最大洪水,也是1933年以来黄河最大的一次洪水。在黄河下游两岸,这一次洪水的水位,普遍超过了保证水位,在高村,水位62.96公尺,超过保证水位0.38公尺;在艾山,水位43.13公尺,超过保证水位0,93公尺;在洛口,水位32.09公尺,超过保证水位1.09公  相似文献   

19.
咏叹黄河     
咏叹黄河李晓锋从运城往风陵渡黄河,也就一百多里地,可在我们这些焦急的学生眼里,却没完没了,黄河的涛声,越过时空,源远而来,在我们的血管里燃烧、沸腾。驶入风陵渡黄河大桥,透过车窗的玻璃远远望去,浩荡的浊流沉着而有力的漫过大地,好似一匹硕大的黄锻子,从天...  相似文献   

20.
黄河二记     
黄河入海流 是一位古人要我去黄河入海口的。因为他说了句“黄河入海流”,我就跟着他的诗句来到这苍苍茫茫的水之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