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寿险制度,对于深化农村改革、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农村寿险市场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村人寿保险的发展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温岭市在为解决“三农”问题,为集聚生产要素,提高规模效益,扩大可持续发展空间,利用浙江省的农村整治建设机会,展开自己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城镇化初具规模,农民享受到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改变了生活方式,特别是穷村、弱村、偏远山村就此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经验,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
季斌 《中国科技博览》2013,(21):189-189
发展农村城镇建设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政策,它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勘察地域化特色的农村城镇建设主要从经济因素、地域特色和人口结构等因素分析。通过发挥勘察地域的有效手段,为农村城镇化建设尽一份子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农村已开始走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道路。由于我国的地形复杂,大部分农民还没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城镇水质污染开始向农村蔓延,无为的浪费致使水资源缺乏、用水效率下降等问题习益突出。如此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本文就我国农村水资源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是国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财政作为公共产品覆盖范围的一种创新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创新。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特别是那些远离城镇和公路干线、无力争取外部资源的边远村落享受到了公共财政资源阳光雨露的普照和滋润,有力的调动了农民参与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的热隋和兴趣,改变了过去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改善民生,都迫切需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7.
高青 《中国科技博览》2011,(16):219-219
农民增收问题是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滨州农民增收问题无论是宏观背景还是总体状况都与全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滨州的农村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应立足于为大中城市服务,并利用区位优势和大中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二、三产业上。滨州市的农村经济只有向融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城市农业转变,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农村经济结构中的城乡二元化特征日益凸显,随着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从而使得这种城乡二元经济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以及农民的增产、增收。现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现象以及农村劳动力的缺失都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经济影响的突出表现。当前,我国的经济已经到了改革的转折点,要打破以往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向着加快城镇工业化进程以及促进劳动力转移等方向调整,调整现下的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张桃林委员说:“农村环境是农民生存和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保障饮用水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关口。”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据国家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统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持续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但随着支农惠农政策政策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展开,如何让政策家喻户晓,如何管好用好资金,提高使用效益,又如何加强村主职干部、财经监督小组长等的法制观念和财经纪律越显重要。并就此在首轮培训的基础上提出,培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镇草莓面积的种植在全市占有相当的比例,在全市种植示范区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泊头梨花节的观光旅游景点,每逢五月,草莓采收,大量上市时节,吸引了周边许多县市前来旅游观光,给我镇农民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农村包村基层干部,更应该从长远利益角度考虑如何更好地发展本镇的优势龙头产业,历时三年,经过细致调研,从应季节种植到大棚两季种植,进行了反复试验,农民的种植技术逐步得到提高,收益自然稳中有增,平均每年收入递增0.5个百分点。这一成功典例的示范,让农民切身感受到适当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科技兴农的理念也正在逐步加强,总之草莓产业不但兴富了农民,更兴旺了我镇经济、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2.
从目前的土地流转模式来看,农民只是单纯地以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收取固定的流转费,并没有享受土地增值的效益。近年来,多个地方出现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农村新型土地流转和经营组织形式得到了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的农村,广播电视已成为农民了解党的方针路线、学习知识、掌握信息和休闲娱乐最有效的方式。为此,针对农村广播电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作了分析,结合相关政策和当地实际,就把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尽快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农合是一项新生事物,新农合的发展需逐步改进、逐步完善,在成长发展中不断探索,有效实现农村卫生管理体制的创新,有效缓解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不断扩大农民的受益面,体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15.
1986年农村经济改革首次明确了一户一宅的农村宅基地标准,1997年则进一步规范宅基地问题,确定农村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只有农民可以原始取得宅基地的使用权,禁止城市居民购买农村住宅及小产权房。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则明确宅基地使用权可长久行使且受法律保护,但不准出租、抵押、转让或买卖等。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建设深入,许多农村加入到“村改居”和“村改社”的行列,表面上农民过上了城市化的生活,但是这其中隐藏的土地利益问题很容易忽视,尤其是“村改社”中农民宅基地的置换,很多现实和法律上的问题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后,农村经济仍旧萧条,农民生活仍旧窘迫、思想仍旧麻木是短篇小说《故乡》力求反映的一大主题。人们感受不到一点革命所带来的新景象。为了让这一主题形象化、浅显化,作者鲁迅有意运用了对比手法向读者提示了这一内涵。用环境之比,提示了农村萧条、荒凉的景象:用肖像之比和语言之比展示了农民生活的窘迫和思想的麻木。为此,熟悉文章的写作手法——对比,在文中的运用,是深入领会文章主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WTO框架下的中国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加入WTO是符合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目标的,在总体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对我国改革开放有利。对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来讲,也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但是,加入WTO,由于要取消非关税措施、降低关税,国内农产品市场将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因此,这不可避免地对农业与农村发展将产生一些冲击。1加入WTO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1)享受WTO现有134个成员的无歧视贸易待遇,改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环境如享受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减少歧视性待遇、利用有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等。这样就可以降低农产品贸易谈判…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农村社会组织在维护新疆农村稳定、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架设了农民和政府、市场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农村城镇化步伐越来越快,农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高档次、自动化、多功能的家用电器以及豪华的装修成为农民生活的一种享受,许多隐藏的火灾隐患处于其中,而农村广大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漠,防火灭火能力差,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历,探讨农村消防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农业丰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科技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48%左右。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科技创新为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生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