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施雪 《新型建筑材料》2007,34(10):66-68
在阐述透水性铺装和城市地面铺装现状的基础上,讨论透水性铺装在构建"生态城市"中所起到的保水、防涝、降噪和降温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分析透水性铺装的透水系数和孔隙率对于城市环境的影响。认为推广应用透水性铺装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忠 《广州建筑》2014,(5):30-35
本文从透水性铺装的定义,透水性铺装在国内外的应用研究发展历史与现状,透水性铺装的日常应用形式及应用材料的特点等方面对生态型透水性铺装的发展应用进行了探讨.认为生态型透水性铺装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城市广场的非透水性铺装的生态性缺陷,探讨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在城市广场铺装中的设计及应用。基于减小地表径流、土基渗透能力及铺装溢流量等方面因素,设计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目标孔隙率及铺装厚度;针对透水性沥青混合料铺装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养护与管理措施。通过对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渗透性等方面的研究,为城市广场透水性铺装设计及其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美玲  刘京  李彪  敖靖 《建筑科学》2013,29(6):73-78
城市透水性铺装材料与传统不透水性沥青路面相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并能随时间缓慢向附近局地大气蒸发散湿,达到改善城市热舒适环境的效果。本文首先针对实际城市交通透水性铺装系统制作了透水性铺装系统实验台,在实验台设计中创新提出了利用气体微压差变化量间接得到透水性铺装系统试样整体蒸发量变化的"差变单元"的实验方法,并利用此实验台在室外进行了典型透水性铺装系统与传统不透水性铺装系统内部各层热水分传输过程的对比实验,以研究和分析孔隙率大小对透水性铺装系统热水分传输效果的影响,进而归纳城市透水性沥青混凝土铺装系统对改善局地大气环境及地下水循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吴雪凌  刘骏 《福建建筑》2012,(1):100-103
透水性铺装是指使水可以直接透过的人工铺筑面层。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大面积的非透水性地面已经给生态带来了严重影响:地下水减少,土壤生态平衡被破坏,洪涝灾害次数的增加,热岛效应加重以及噪音污染。而透水性铺装对环境的改善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透水性铺装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透水性铺装的概念与其对改善生态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入手进行研究,对透水性铺装进行简单的分类,阐述其相应的做法与特性,并对不同场地所适宜使用的铺装提出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透水性铺装的透水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波  王焱  高建明 《建筑技术》2004,35(7):531-532
透水性铺装以其本身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被誉为“会呼吸的”地面铺装。透水性铺装以其特有的柔性铺装构造为地面铺装的检修、维护及改造提供了便利,已广泛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等。透水性铺装的生态优势主要体现在其透水性方面,因此保证透水性是体现其生态环境优势的关键。本文从系统观点出发,研究透水性铺装结构本身及相关构造的透水体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2)
透水铺装路面具有排水、净化、降温、防滑、减噪等性能,有利于城市生态、交通、经济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内外得到推广与大量使用。该文对城市道路透水性铺装进行研究,以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街区中心人行道为例,分析了透水性路面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
透水性人行道铺装在我国城市道路中的常见应用类型有透水砖、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合料3种。介绍了3种透水性人行道铺装的设计方法、典型结构和适用范围。最后分析了透水性人行道铺装设置边缘排水设施的必要性,提出了边缘排水设施的常规形式。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海绵城市的产生背景,介绍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内涵及途径,并从透水性铺装、生物滞留、生态净化等方面,阐述了海绵城市的应用技术,指出海绵城市的建设对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生态环保型混凝土,具有连续的孔隙、良好的透气和透水性。笔者综述了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的发展历程、结构类型、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情况等。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可以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内涝、吸声降噪、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该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海绵城市是当下我国力推以解决城市雨洪管理难题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梳理海绵城市的概念、内涵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指出海绵城市技术对透水性铺装材料的需求。该文着重介绍了三种主要的透水性铺装材料:透水砖、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和透水性沥青混凝土,并对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和讨论,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对透水材料的若干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透水铺装材料的种类、功能和效益。透水铺装材料是一种新型户外地面铺装材料,与传统铺装材料最大区别在于透水性。透水铺装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内涵,可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绿地、公园、广场、停车场等地面铺装,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透水性铺装与城市生态及物理环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王波  李成 《工业建筑》2002,32(12):29-31
介绍了透水性铺装的构造及其生态环保方面的优势 ,这些优势包括改善生态及热环境、光环境、防洪、吸声降噪和提高行车安全 ,利用系统论观点相应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由于城镇化发展速度过快而引发的严重水环境问题而提出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透水性铺装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建设材料,它的使用能够从源头解决现阶段城市的雨水疏解和利用问题,对恢复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机制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海绵城市以及透水性铺装材料的存在意义,分析了透水性铺装材料的发展过程和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针对透水性铺装材料的生态功能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构建绿色化中国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园路铺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颜娟 《江西建材》2011,(2):255-256
本文主要就园路的新铺装技术与材料进行阐述;分别介绍了彩色镜装技术及生态透水性铺装技术。  相似文献   

16.
黄露  常丽 《石材》2013,(6):38-41
本文通过对天然石材在日本的公园铺装的实例分析,从公园的铺装功能入手,提出公园铺装不仅要承载人的行为活动,同时是对空间的限定与指引。而天然石材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材料,在城市的生态环境效应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透水性铺装的使用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从源头缓解现阶段我国面临的城市雨水疏解和利用问题。梳理透水性铺装材料及铺装的组成结构,分析其绿色材料的内涵及具体功能,可以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材料选择提供参考。倡导绿色铺装材料的使用,符合当今建筑材料行业绿色化发展的大方向,也是我国绿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城市铺装景观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丙秋 《规划师》2003,19(9):55-59
铺装景观在城市街路环境景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一种有效措施。我国铺装景观的发展,需要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投入,协调和完善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能分工,明确铺装景观的学科归属领域,加强铺装景观设计理论和设计手段、材料的开发与研制及施工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大力推行建筑工业化、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依托成都市中环路道路恢复提升工程,初步探究市政工业化与海绵城市理念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工业化方式生产铺装板、路缘石、弹格石等铺装构件;同时根据铺装构件特点设计缝隙式网状透水铺装方式,并在有条件的区域设置植草沟、下凹绿地,以实现海绵城市建设对渗水、净水、蓄水的要求。此建设方式为城市道路改造及新建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海绵城市理念下陶瓷厚板透水铺装系统,探索适应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要求的新的透水铺装技术,以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更好地应用透水铺装提供借鉴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