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环弹力对发动机机油消耗量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人们通常采用单纯调整油环弹力的办法来控制机油消耗量。这种单因素的变化,在控制机油消耗量的同时,会给发动机带来什么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活塞环的工作过程动态模拟计算来说明这个问题。对某主机厂新研发的六缸柴油机活塞环工作过程动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油环弹力的大小对环组摩擦功率损失和机油消耗量的影响较大.对漏气量影响微弱。通过单纯的增加油环弹力来降低机油消耗量的办法,除了需要付出增大环组摩擦功率损失的代价外,不一定就能取得降低机油消耗量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润滑油对发动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动机中影响机油消耗的因素也很多。本文针对不同的缸盖护罩、活塞、二道气环和油环背压,在电控汽油机上进行了机油消耗量的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总机油消耗主要包括活塞部分机油消耗和强制通风口机油消耗两部分,其中活塞部分机油消耗占总机油消耗的90%以上;改进型缸盖护罩能有效冷凝机油蒸汽,降低机油的蒸发消耗;对二道气环的改进能减少活塞环的磨损,并提高刮油效果;确保活塞与气缸贴合的更好,能有效阻止窜气的发生;油环背压的增加能够改善刮油效果,但由于同时增加了活塞环的磨损,在实验后期机油消耗量反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内燃机配件》2012,(6):30-30
机油消耗量增加:一台日本小松挖掘机的柴油机只用了一年多机油消耗量就迅速增加,且排气管有明显蓝烟冒出,常规检查没有查出原因(“四配套”、气缸垫、曲轴油封等未见异常)。拆检涡轮增压器,发现其压气机叶轮和中间壳之间的。形橡胶密封圈和密封环已严重损坏,从而使涡轮增压器中间壳中的机油经压气机叶轮室被吸入气缸.使排气管冒蓝烟。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有关2环活塞的油膜厚度、摩擦力和机油消耗量。试验研究表明,由于活塞间隙的大量窜气,使2环活塞的油膜厚度小于3环活塞时的油膜厚度。其结果是2环活塞的机油消耗量稍大于3环活塞的机油消耗量。采用作者们研制的专用试验装置,对摩擦力和机油消耗量与油环动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柴油机改为天然气发动机后机油消耗量大幅上升问题,通过分析天然气发动机与柴油发动机工作条件的区别,在天然气发动机的活塞设计中提出增加气孔以保证活塞气压平衡的设计方法,减小缸内负压以减少机油的吸入量,有效降低了机油消耗量。更改前后的发动机机油消耗量试验结果表明:标定转速全负荷下机油燃油消耗比由0.400%降至0.048%,降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晓礼 《小型内燃机》1997,26(2):34-39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有关2环活塞的油膜厚度、摩擦力和机油消耗量。试验研究表明,由于活塞间隙的大量窜气,使2环活塞的油膜厚度小于3环活塞时的油膜厚度。其结果是2环活塞的机油消耗量稍大于3环活塞的机油消耗量。采用作者们研制的专用试验装置,对摩擦力和机油消耗量与油环动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计算缸内工作过程、缸套壁面温度和缸内机油消耗,建立了缸内机油消耗数值仿真模型,并通过高原模拟台架性能试验和柴油机机油消耗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最大误差不大于7%。计算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下的缸内机油消耗,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缸内机油消耗量增加,在标定工况下,缸内机电消耗量在海拔4500m时比海拔100m时增加20.9%。  相似文献   

8.
润滑油对发动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动机中影响机油消耗的因素也很多。本文针对不同的缸盖护罩、活塞、二道气环和油环背压,在电控汽油机上进行了机油消耗量的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总机油消耗主要包括活塞部分机油消耗和强制通风口机油消耗两部分,其中活塞部分机油消耗占总机油消耗的90%以上;改进型缸盖护罩能有效冷凝机油蒸汽,降低机油的蒸发消耗;对二道气环的改进能减少活塞环的磨损,并提高刮油效果;确保活塞与气缸贴合的更好,能有效阻止窜气的发生;油环背压的增加能够改善刮油效果,但由于同时增加了活塞环的磨损,在实验后期机油消耗量反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缸内直喷(GDI)汽油机微粒生成是由于雾化时间短及局部混合气过浓;同时,因为机油不可避免地参与燃烧也导致微粒排放增加.曲轴箱通风中未被油气分离器分离的机油蒸气占据机油消耗量比重较大,理论上这部分机油参与燃烧所产生的颗粒物对发动机最终的微粒排放影响也相应较大.因此,笔者在国产4G75缸内直喷汽油机上使用EEPS测定不同机油消耗条件下微粒排放特性,研究不同曲轴箱通风状态下未分离机油对GDI发动机微粒排放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未被分离的机油消耗量增加导致微粒迅速升高,尤其在怠速工况下显著影响微粒生成质量;随发动机转速逐渐升高,机油消耗量对微粒生成的影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汽油机活塞油环矮型环窜气机油消耗量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因燃油经济性、功率和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带来的机油消耗量增大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减小第1和第2道气环的开口间隙,测试了活塞环性能及活塞环张力,而且还研讨了活塞第3环岸泄油孔对机油消耗量的影响。研究的结果是减少活塞第1环岸处的窜气回流、合理控制较低的活塞环张力及活塞第3环岸开泄油孔,可降低机油消耗量  相似文献   

11.
杜子文  周鑫 《内燃机》2010,(1):61-62
针对发动机机油消耗量过大的故障,从烧机油和漏机油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机油消耗试验过程中,为了研究机油性状对机油消耗量的影响,通过分析硫化物灰分浓度的变化,可把机油消耗分成气态消耗和液态消耗两种形态。利用这一方法就NOACK挥发性和粘度对机油消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气态机油消耗与活塞顶部环带部分运转温度下的NOACK挥发性有关,而液态消耗则与第一道环槽处运转温度下的机油粘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低排放柴油机的机油消耗量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控制机油消耗量,进而达到控制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对CA6DF系列柴油机作了以下改进:气缸体采用圆形水套;加大缸盖螺栓的沉头;采用PT网纹;采用先进的活塞环结构与材料;增大缸套上部的冷却强度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措施后,可以有效地减少机油消耗量,使机油与燃油消耗量之比由0.3%~0.4%降到0.15%以下,PM下降了79.5%,并增强了发动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在机油消耗试验中,为了机油性对机油消耗量的影响,通过分析硫化物灰分浓度的可 渍消耗分成气态消耗和液太消耗两种形态。利用这一方法就NOACK挥发性和粘度对机油消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气态机油消耗与活塞顶部环带部分运转温度下的NOACK挥发性有关,而液态消耗则与第一道环槽处运转温度下的机油粘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们试验研究了二环制活塞中油环的轴向窜动及其影响,并且计算出油环刮片的瞬时窜动,根据试验能够定量的确定油环轴向窜动。另外,通过对机油消耗量的连续测量表明;在压缩行程期间较重的刮片会使机油消耗量增大,因此,减轻刮片重量和提高第二道环岸压力,能够有效地降低机油消耗量。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降低机油消耗和提高其使用寿命,是完善柴油机的基本任务之一。按机油消耗指标来看,苏联制造的很多柴油机落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从国外柴油机在苏联试验来看,机油消耗为燃油消耗量的0.4—0.7%,而较好的为0.2—0.4%。苏联柴油机制造业暂定的耗油定额为0.6—0.8。因此,在研究所和柴油机制造厂面前提出了研究结构和工艺措施的任务,使机油消耗量降低到燃油消耗量0.3—0.5%的水平。 降低机油烧损量gM·Y,课题涉及Ч9.5/10高速柴油机,其gM·Y值为燃油消耗量的1%以上。为了降低机油消耗量,在柴油机上设计和试验了不同弹性的铸铁油环和钢带环。油环弹性的提高是依靠采用专门的衬簧(弹簧式和片式)。油环弹性根据ГОCT7295一76测量,据此确定活塞环对缸壁的平均压力P。在8瓩柴油机—发电机组(柴油机2Ч9.5/10)上,研究了油环弹性对机油消耗及使用寿命的影响,使用燃油按ГОCT305—73、M10B2,机油为TY38—101—278—72,用下述负荷规范:空转、50%、75%、100%、110%。110%负荷规范下工作1小时(在100%负荷规范下工作9小时以后)。柴油机油底壳每经25小时加油一次,而机油的物理—化学分析试样每经  相似文献   

17.
孙维勤 《柴油机》2000,(5):45-46
新的或经过大修后的6135型柴油机,其排气管内有时有排机油的现象,以致造成下述不良后果。首先,未燃烧的机油随废气排出,使机油的消耗量增加;且由于机油燃烧不完善而产生大量积炭和其它燃烧生成物,从而造成:喷油嘴卡死、漏油或雾化不良,影响了柴油机的正常工作;活塞环(特别是第1道环)结胶;活塞环过热弹力下降;燃烧室温度过高而引起缸盖产生裂纹;加速活塞环、缸套、活塞等零件的磨损。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发生故障,使其寿命大为降低。影响柴油机排气管排油的因素较多,就6135型柴油机来说,根据多次试验…  相似文献   

18.
问:一台235kW的D6114柴油机经过保养后突然机油消耗量剧增,怎么解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一种测量发动机机油消耗量的新方法,即硫示踪法(S——示踪法)。它把发动机机油中固有的硫作为机油示踪剂。这种方法所以能够研究出来,是因为使用了不含硫的燃料,且由于创立了确定排气中二氧化硫示踪量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测量速度要比排油称重法快,而且用不着采用同位素材料时所需要的专用设备。这种S——示踪法约需20分钟的发动机运行时间,其检测能力为1克/小时。当机油消耗量为20克/小时时,变动系数优于10%。采用本方法取得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并且和使用排油称重法或同位素测量法测得的结果相符。此外,用S——示踪法能够测量出各气缸的机油消耗量以及经由阀导管组或活塞——缸套组而漏泄的机油损耗量。  相似文献   

20.
机油消耗量高是目前小缸径高速柴油机普遍存在问题。笔者就该公司L系列(75-85mm缸径)柴油机机油消耗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