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就影响摩托车催化转化器补气阀补气量的进气管、补气管、补气阀的结构参数 ,以及补气孔的位置、补气压力随转速的变化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催化转化器补气阀补气量影响因素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影响摩托车催化器补气阀补气量的进气管、补气管、补气阀的结构参数,以及补气孔的位置、补气压力随转速的变化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补气对催化剂降低摩托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二次补气对提高催化剂转化率的影响,在K90摩托车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试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的催化剂,其HC和CO转化率均随补气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当补气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其转化率几乎保持不变。在补气量相同的情况下,转化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催化剂自身的催化转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可变喷嘴增压器在电控柴油机应用中稳态工况及动态工况的电控匹配方法,对极端工况下增压器匹配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可变喷嘴增压器和电控匹配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兼顾增压器在稳态和动态工况下与发动机的良好匹配.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轮机主轴补气阀漏水问题,通过改变补气阀安装形式、改变密封结构等方法,避免了密封老化及离心力对补气阀动作的影响,最终解决了补气阀漏水缺陷,保证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电控化油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压电补气阀的机械结构及原理,通过对其压电方程、压电效应的理论分析,依据实际的双晶片尺寸计算出了补气阀的位移及力矩,并通过实际的测试,发现在100V、15Hz的PWM控制波形驱动下,该压电补气阀呈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好地满足了电控化油器中对怠速智能补气的需求。该压电补气阀的设计原理及结构的可靠性验证已通过批量测试,并已满足绝大多数三轮车对国Ⅲ排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152QMI摩托车发动机设计了二次空气结合氧化型催化转化器的排放后处理系统。通过试验研究了二次空气的进气形式、进气位置、进气量和发动机工况等对系统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气装置引入二次空气可提高催化器对CO和HC的转化率,且主动式比被动式二次空气喷射效果好;CO和HC的排放浓度随二次空气量的增加而降低,当二次空气补气量在100%~160%时最佳。  相似文献   

8.
车用汽油机电控补气装置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化油器式汽油机采用电控补充二次空气加三元催化器控制排放的效果。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机前和机后电控补气方式的匹配以及机前补气的两种不同位置,在不同工况下对汽油机的排放和油耗率的影响,最终得到最佳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某四轮摩托车的线性二自由度数学模型,通过数学计算的方法分析了该车辆的操纵稳定特性,对车辆的稳态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另外还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四轮摩托车建立了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了该车的操纵动力学特性,包括稳态转向特性试验及双移线试验.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混合催化燃烧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次补燃技术研究天然气催化燃烧过程中的NOx、未燃碳氢(UHC)和CO排放及载体出口端温度的变化,找出适当的一次、二次燃料配比,使其产生最佳的排放效果.实验表明,适当的二次补燃有助于减少NOx排放,而CO、UHC排放仍旧维持较低水平.但随着二次补气量的增加,尽管NOx排放量变化不大,但当二次补气量超过某值时,CO、UHC排放会有所增加.研究还表明,二次补燃可以降低蜂窝陶瓷载体温度,避免了载体由于受到高温产生的热应力而导致的破裂以及催化剂由于高温而失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在LP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上加装三元催化器和电控补气装置的优化匹配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加装该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尾气排放污染,使两用燃料车辆达到新的排放法规的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主要是以电控组合泵柴油发动机为例,介绍了影响电控组合泵柴油机的冷起动冒烟的主要因素及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柴油机的机油消耗,一二环闭口间隙的联合设计被得到应用。闭口间隙联合设计的功用在于控制活塞环的轴向运动及调节二环岸间气体压力以达到对机油消耗及漏气量的控制目的。笔者通过降低二环岸间气体压力来达到降低机油消耗的目的,尽管这么做可能引起二环的浮起。同时窜气对机油消耗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星  程伟胜 《内燃机配件》2011,(10):16-17,20
本文结合主机厂提供的待开发内燃机的参数,利用AVL Excite Piston & Rings软件对新开发机型的活塞动力学和环组动力学进行模拟并计算内燃机的漏气量和机油耗。通过计算结果从而对内燃机的漏气量、机油耗等性能进行预测或改进设计,更好地辅助新机型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梁洁 《内燃机配件》2012,(6):7-8,13
空气滤清器是为气动机械、内燃机械等设备提供清洁的空气,以防这些机械设备在工作中吸入带有杂质颗粒的空气而增加磨蚀和损坏的几率。我公司在与江淮合作中,为其配套设计了一款中卡车用空气滤清器;该空气滤清器要求不仅比同类单级及多级空滤过滤效率高、而且寿命长;由于国家对整车噪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设计时尽量降低空气滤清器进气系统的噪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时效工艺对6Cr21Mn10MoVNbN钢制排气门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工艺试验和生产现场跟踪,研究了时效对其工艺性能的影响,并在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小型汽油机为了得到较高的功率及较低的NOx排放通常采用浓混合气控制策略,这样就导致大量的未燃HC产生。本文在一台非道路小型通用汽油机上研究了EGR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空燃比在EGR阀开启和关闭时对排放的影响,进而通过实验优化空燃比。实验结果表明NOx排放随着EGR率的增加而降低,HC却相反。通过EGR系统以及空燃比的优化可以得到较低的HC和NOx排放总量,达到EPA三阶段排放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8.
Metal/Air batteries are considered to be promising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s given their compactness, environmental benignity and affordability. As a commonly available metal, aluminum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since its first use as an anode in a battery. Its high specific energy (even better volumetric energy density than lithium) makes it ideal for many primary battery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A1/Air cell with alkaline electrolyte has been lagged behind mainly due to the unfavorable parasitic hydrogen generation. Herein, we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a novel A1/H_2/Air tandem fuel cell to turn the adverse parasitic reaction into a useful process. The system consists of two anodes, namely, aluminum and hydrogen, and one common air-breathing cathode. The aluminum acts as both the anode for the A1/Air sub-cell and the source to generate hydrogen for the hydrogen/air sub-cell. The aluminum/air sub-cell has an open circuit voltage of 1.45 V and the H_2/Air sub-cell of 0.95 V.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ximum power output of aluminum as a fuel was largely enhanced by 31% after incorporating the H_2/Air sub-cell with the tandem concept. In addition, a passive design was utilized in our tandem system to eliminate the dependence on auxiliary pumping sub-systems so that the whole system remained neat and eliminated the dependence of energy consuming pumps or heaters which were typically applied in micro fuel cells.  相似文献   

19.
郭建  苏铁熊  王军 《内燃机配件》2011,(12):28-31,33
本文介绍了发动机可变配气机构的分类,对发动机可变配气机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类详细介绍,以目前典型的可变配气机构为例,总结了不同可变配气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对比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国内发展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套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 (EECS) ,此系统主要包括炭罐、清洗阀、油气分离器、翻车阀等。试验结果表明BJ2 0 2 0汽车安装该系统后 ,燃油蒸发排放仅为 0 31克 测量循环 ,远远低于GB1 4761 3-93中对轻型汽车的限值 ,并且该系统对发动机的功率和经济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