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改性活性炭吸附脱除噻吩类硫化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不同氧化剂对活性炭进行处理后再负载金属离子,以提高其对燃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性能。采用均匀设计对硝酸浓度、氧化温度、Cu~(2+)负载量、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等5个因素进行优化,采用直观分析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较优的活性炭故性工艺条件:硝酸浓度为15mol/L,氧化温度为100℃,Cu~(2+)负载量(以CuO质量分数计)为15%,焙烧温度为150℃,焙烧时间为4.5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吸附剂对二苯并噻吩的穿透硫容和饱和硫容分别达到9.3mg/g和14.7mg/g。油品中的竞争物质对活性炭吸附剂脱除苯并噻吩性能的影响强弱顺序为:芳烃>烯烃。  相似文献   

2.
流化催化裂化汽油吸附法深度脱硫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以臭氧氧化活性炭为吸附剂,对流化催化裂化(FCC)汽油进行吸附脱硫研究,探索了最佳吸附条件和最佳再生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活性炭颗粒大小为80~100目、吸附温度为80℃、原料液态空速为1.70h-1的最佳吸附条件下,可使初始硫含量为796μg/g的FCC汽油的初始流出液的硫含量降到18μg/g,初始脱硫率达97.7%;在脱附剂为乙醇、再生温度为60℃、脱附剂液态空速为1.70h-1的最佳再生条件下再生活性炭,循环使用3次时仍可使初始流出液的硫含量降到45μg/g,初始脱硫率达94.3%。  相似文献   

3.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La负载量的Cu O-La/AC(AC为活性炭)吸附剂。在吸附温度30℃、吸附压力0.3 MPa条件下,考察了吸附剂脱除氢气中羰基硫(COS)的性能,并利用XRD,BET,SEM、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吸附剂的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吸附剂微观结构与脱除COS性能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掺杂助活性组分La有助于CuO/AC吸附剂脱除COS的效果和穿透硫容的提高,且随La负载量的增加,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吸附性能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La负载量为0.1%(w)的5CuO-La/AC吸附剂的CuO分散性最好,脱除COS性能最佳,穿透时间达到34 h,穿透硫容为29.67 mg/g。  相似文献   

4.
采用臭氧/活性炭催化氧化法净化含腈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含腈废水量为7.5 L,气体流量为0.2 m3/h,臭氧加入量为2.3 g/h,静态氧化反应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采用两段臭氧/活性炭催化氧化法,可净化丙烯腈含量为251 mg/L的工业废水.通过静态、动态实验表明,净化后废水中丙烯腈含量由原来的251 mg/L降低到50 mg/L以下;在臭氧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当两段臭氧量分配质量比为70/30时,臭气利用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5.
<正>从含硫气体中脱除硫化物的技术包括气体与含金属离子的吸附溶液接触反应,形成金属硫化物沉淀和/或金属硫醇化物沉淀。另外,处理方法还包括控制沉淀物的浓度,维持在能流动的状态下,能使富含沉淀的溶液继续沉淀,也能使富含沉淀的溶液可再生。再生包括氧化,和/或其他能提高硫脱除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石油焦为原料,采用先对原料进行预氧化处理,再进行水蒸气活化的方法制备活性炭。通过XRD、N2吸附、恒流充放电等测试研究了预氧化对所制备的活性炭的结构特性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开展原料结构与活性炭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预氧化处理极大的促进了石油焦的活化反应,由此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达到299.7m2/g,比电容达到80F/g,均比未经预氧化的样品有显著提高。同时,石油焦原料结构对石油焦活性有较大影响,以细镶嵌型光学结构为主、晶化程度较低、挥发份含量高的石油焦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制备的活性炭更易于形成发达的孔隙。  相似文献   

7.
硝酸改性对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硝酸对活性炭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时间、温度及硝酸浓度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改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着硝酸浓度增加,改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提高。硝酸改性活性炭的最佳条件为:温度80℃,硝酸质量分数65%,处理时间1h。制得的改性活性炭对石油醚中二苯并噻吩的硫吸附容量为6.90mr,/g,比改性前提高了14.1%。  相似文献   

8.
以Fe2O3为脱硫活性相、活性炭为载体,采用二次浸渍法制备了吸附 催化氧化耦合脱硫剂,并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考察了该脱硫剂的脱硫性能。采用XPS手段分析了H2S脱除前后耦合脱硫剂物种的配位方式。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实现了Fe2O3纳米尺度的分散;耦合脱硫剂的脱硫过程为吸附氧化和催化氧化作用的协同过程,其对H2S的一次穿透硫容可达243%,远高于单纯活性炭的脱硫活性。脱硫产物为FeS、Fe2(SO4)3及单质硫。耦合脱硫剂对不同的有机硫化物均有一定的脱除效果,且在N2气氛下可实现部分再生。  相似文献   

9.
Ni/ZnO吸附剂脱除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质量分数为4%的Ni/ZnO吸附剂,以FCC汽油为原料,通过固定床吸附实验评价了Ni/ZnO吸附剂对催化裂化汽油的吸附脱硫性能以及吸附剂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较高的反应温度、压力和较低的体积空速有利于提高Ni/ZnO对FCC汽油的吸附脱硫效果,并且汽油辛烷值损失小。Ni/ZnO吸附剂脱硫的适宜操作条件为: 温度370~380℃,吸附压力2.0MPa,氢/油摩尔比1.5,体积空速4.0h-1,此时吸附剂的穿透硫容 (硫质量分数达到30μg/g时,认为吸附剂穿透,测定吸附剂中的硫质量分数,即为吸附剂的穿透硫容。)为2.54%,汽油辛烷值损失1.1个单位。该吸附剂可以再生,多次循环使用后其脱硫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0.
以MnO2/ZSM-5作为催化剂对乙醛气体进行臭氧氧化处理,考察了不同条件对乙醛-臭氧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的孔结构有利于对臭氧和乙醛气体的吸附和浓缩,从而提高了催化活性;同时MnO2的负载量和焙烧温度以及催化反应的空速也是影响乙醛-臭氧氧化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脱硫吸附剂生产装置产生的废气为原料,采用填料塔对尿素/O3湿法废气脱硝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废气流量、O3流量、O3氧化级数等因素对NOx脱除效果以及脱硝率的影响,并与已应用的超重力/吸收塔尿素湿法废气脱硝技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尿素/O3湿法废气脱硝法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废气流量8.6 m3/h、O3流量1.5 m3/h、三级O3氧化处理,在该条件下废气脱硝率达到99.9%,处理过的废气中NOx浓度低于100 mg/m3,其处理效果优于超重力/吸收塔尿素湿法废气脱硝技术,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磷酸活化稻壳制备柴油脱硫吸附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壳为原料,利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柴油脱硫吸附剂。将二苯并噻吩(DBT)溶解在正辛烷中配制成硫质量分数300?g/g模型油,考察了纯磷酸/绝干原料质量比(磷/料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及脱除二氧化硅对磷酸活化稻壳吸附剂孔结构、表面酸性质的影响以及对其DBT吸附容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酸活化稻壳吸附剂比表面积越大,表面中等强酸性基团越多,其DBT吸附容量越大。在本实验范围内,当磷/料比为3的条件下,先在170℃下预活化1h,再在450℃活化1h,制备出的磷酸活化稻壳吸附剂的DBT吸附容量最高,以S计,达到28.89mg/g,除吸附剂脱硅后,比表面积增加, DBT吸附容量进一步增加,达到30.43mg/g。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废资源废弃活性炭为炭源前驱体,加入碱性助剂,经炭活化制备了再生活性炭(RAC, regeneration activatied carbon)样品,并进一步通过高铁酸钾改性处理,最终制备得到高性能VOCs吸附炭。同时通过SEM、RAMAN、FT-IR、XPS、动/静态吸附等表征设备,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强氧化剂高铁酸钾改性后的RAC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提升了1.4倍,缺陷程度增强,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显著增加。其中高铁酸钾改性24h后的样品对甲苯动态吸附性能最好(375.5mg/g),相比于原始样品RAC动态吸附量(192.8mg/g)增加了一倍;静态吸附测试结果发现RAC-6%K2FeO4+H2SO4-24h最大静态吸附量为796mg/g,表明高铁酸钾改性处理,能够显著增加RAC的VOCs吸附性能。此外,通过连续吸-脱附循环实验测试发现,第五次再生后的样品RAC-6%K2FeO4+H2SO4-24h仍然保持91%的吸附性能,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对于工业VOCs废气的高效净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分析石油焦原料着手,考察了其热解特性、孔隙率和石墨化程度。由于石油焦结构致密,属易石墨化碳,因此用水蒸气法直接活化得到的炭质材料吸附性能差,其碘吸附值小于350mg/g。不同来源的石油焦由于组成不同,其活化性能也有差异。通过成型法,以金山石油焦为原料轻预炭化、预氧化和炭化,得到炭化料,再用水蒸气活化得到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达800.40mg/g、亚甲蓝值达120.40mg/g。以独山子石油焦为主要原料制得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与亚甲蓝值分别达871.58mg/g、100..67mg/g。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来源生物炭对土壤释放到水中石油烃的吸附性能,选取麦秆炭、椰壳炭、稻壳炭和棉秆炭作为吸附剂。通过批量吸附实验,分别考察反应时间、生物炭投加量、pH值和溶液初始浓度对生物炭吸附石油烃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拟合。结果表明:4种生物炭均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麦秆炭最大,达到729.12 m2/g。当溶液pH值为5、溶液初始质量浓度125.64 mg/L、稻壳炭投加量40 mg、其他生物炭投加量20 mg、反应5 h时,生物炭对石油烃的吸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4种生物炭对石油烃的吸附能力大小依次为麦秆炭、椰壳炭、稻壳炭、棉秆炭。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4种生物炭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生物炭对石油烃的吸附为表面吸附和内部扩散等多种方式;Freundlich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等温吸附过程,结果表明生物炭对石油烃为多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16.
Fe2+/UV催化臭氧法降解腈纶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Fe2+/UV催化臭氧对腈纶废水的降解特性,分析了[Fe2+]/[O3]质量浓度比、气相臭氧质量浓度和光强各因素对Fe2+/UV催化臭氧降解性能的影响规律,讨论了Fe2+/UV催化臭氧工艺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法表征了废水中有机物基团的变化。结果表明,当[Fe2+]/[O3]质量浓度比为3.2~3.8、气相臭氧质量浓度为20~30mg/L和光量子流密度为8.62×10-12 Einstein时,催化效果较好。Fe2+/UV催化臭氧工艺降解腈纶废水符合类一级动力学反应,初始COD值在320~400 mg/L范围内,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01518~0.01762 min-1。温度对动力学影响具有双重性,温度为25~30℃反应最快。经Fe2+/UV催化臭氧降解后,腈纶废水中有机基团被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