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光-Fenton试剂预处理低浓度H酸废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光-Fenton试剂预处理低浓度H酸废水(COD为300-500mg/L,色度为400-600倍,pH值为4.5-5.5)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预处理条件[pH值为5,FeSO4(10g/L)用量为0.5%,H2O2(3%)用量为2.2%,催化剂m-TiO2的用量为0.02%,反应时间为90min]下对COD的去除率为52.4%-62.7%,对色度的去除率>82%,废水的CDOB/COD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倒置A2/O工艺的短程生物脱氮中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试规模的倒置A^2/O工艺中,考察了通过控制溶解氧浓度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效果。试验表明,在溶解氧为0.3~0.8mg/L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平均亚硝化率可达64.5%,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66.8%,但易导致严重的污泥膨胀;在低氧(DO=0.3~0.8mg/L)与常氧(DO=1.6~2.5mg/L)模式交替运行的条件下,可以维持稳定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平均亚硝化率可达48.4%,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64.3%,对TP的平均去除率可达38.5%。污泥的SVI控制在112mL/g左右。  相似文献   

3.
夏凡  梅凯 《西南给排水》2010,32(3):22-25
采用ABR反应器预处理全棉印花印染废水小试研究。结果表明,ABR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ABR反应器稳定运行3个月,当进水COD平均值为604.8mg/L(最高821.5,最低412.6mg/L),色度平均值为418倍时,出水COD和色度分别为239.7mg/L和82倍,去除率分别为59.6%和80.2%。  相似文献   

4.
采用规模为10m^3/d的反应沉淀一体式矩形环流生物反应器进行了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可达85%以上,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77%,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79%;出水无色且COD〈60mg/L、NH3-N〈10mg/L、总氮〈20mg/L、总磷〈1.5mg/L、SS〈20mg/L,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由于污泥浓度较高(约为6000mg/L)而溶解氧浓度较低(1-3mg/L),可在菌胶团内部形成缺氧和厌氧环境,实现了同步脱氮除磷。  相似文献   

5.
ABR-BAF工艺处理采油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进行了利用折流板厌氧反应器(ABR)-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处理江汉油田马-25污水处理站采油废水的中试研究,主要考察了ABR的除油效果、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作用以及BAF的运行参数、处理效果等。研究结果表明:当废水流量为0.3m^3/h时,ABR反应器对油的去除率平均为83.5%,对COD的去除率平均为40.8%,出水BOD,/COD值提高了24.8%。ABR一方面去除了采油废水中的大部分油,另一方面提高了采油废水的可生化性。当BAF的水力负荷为0.6m/h、进水COD平均为203.5mg/L时,出水COD平均为85.7mg/L,平均去除率为57.9%;对SS的去除率为82.7%。组合工艺对油、COD、BOD,和SS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6.1%-96.9%、58.2%~75.1%、80.0%-93.1%和80.7%~87.1%。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显示:生物膜结构紧密,并且观察到裂口虫,生物相非常丰富。ABR-BAF工艺能够很好地处理采油废水,出水水质满足污水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PAC-MBR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PAC—MBR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考察了该工艺对COD、NH3-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水温〉25℃、DO〉3mg/L、pH值为7~8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对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大于86.8%和98%,出水COD约为80mg/L,NH3-N基本在10mg/L以下,分别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和一级标准;出水浊度〈10NTU,出水水质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除油/生物处理/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经过近一年的实际运行表明,该工艺在进水COD浓度为1500~7000mg/L、NH3-N浓度为300~3000mg/L的条件下,对COD去除率〉95%、出水NH3-N稳定在10mg/L以下(去除率〉98%),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分段进水A/O工艺在低DO下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小试规模的三段进水A/O生物脱氮工艺,在低DO下处理低COD/TN值(2~3)的小区生活污水,考察了对COD、氨氮和TN的去除效果以及污泥的沉降性能。结果表明,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稳定,平均去除率为87.9%。当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h时,对氨氮的去除率〉98%;将HRT缩短至8h后,对氨氮的去除率仍大于95%,出水氨氮〈5mg/L。由于系统内形成了稳定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使得在进水COD/TN值仅为2~3的条件下,系统对TN的去除率仍可达80%以上,平均去除率为72.4%。此外,在90d的运行中污泥的沉降性能较好,镜检未发现丝状菌。  相似文献   

9.
预处理/UBF/接触氧化/BAF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化学合成抗生素制药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和含盐量高的特点,先进行共沸蒸馏/二效逆流蒸发物化预处理,而后采用UBF/接触氧化/BAF工艺处理。工程实践表明,物化预处理可有效降低废水中有机物和盐分的含量,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系统调试3个月后,在进水COD为7003~11087mg/L的情况下,缓慢增加UBF、接触氧化塔、BAF的容积负荷,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8.82%、50.09%和40.91%,出水COD〈300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东明县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厌氧/缺氧/好氧脱氮除磷工艺处理城镇污水,运行结果表明:在平均进水COD为320mg/L、BOD5为154mg/L、SS为142mg/L、NH3-N为32mg/L、TP为2.8mg/L的条件下,其去除率分别为85%、88%、86%、90%、72%,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1.
A/O-MBR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难度大的问题,采用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处理该类污水,并考察了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污泥浓度为4 000~6 000mg/L、HRT为19.2 h、好氧段溶解氧浓度为1.5~2.5 mg/L、污泥回流比为200%~300%的条件下,A/O-MBR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良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2%和95.9%.在无排泥的情况下,系统连续运行近100d,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12.
SMSBR去除焦化废水中有机物及氮的特性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选用一体化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SubmergedMembraneSequencingBatchReac tor ,简称SMSBR)处理焦化废水 ,考察了能否通过膜分离的强化作用提高生物处理系统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 ,使出水COD达到新的排放标准 ( <10 0mg/L) ,并提高脱氮效率。研究结果表明 :在HRT为 32 .7h ,平均COD容积负荷为 0 .4 5kg/ (m3·d)的条件下 ,出水COD可以稳定在 10 0mg/L以下 (平均为 86.4mg/L) ;要使COD达到新的排放标准 ,进水COD容积负荷应低于 0 .67kg/ (m3·d) (该负荷下出水COD在 10 0mg/L上下波动 ,平均为 10 6.3mg/L) ;好氧段存在明显的反硝化现象 ,使COD的去除得到强化 ;在保证系统温度、碱度、溶解氧和不受进水COD负荷冲击的情况下 ,出水NH3-N可低于 1mg/L ,但泥龄太长所产生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抑制了硝化反应过程中的硝酸盐细菌 ,使好氧段出水NO2 -N/NOx-N平均为 91.1% ,因此系统获得极其稳定高效的短程硝化作用 ,有利于进一步脱氮 ;按“缺氧 1—好氧—缺氧 2”方式运行时 ,若“缺氧 2”的HRT>8.4 4h ,可实现 81.34 %的反硝化率 (外加碳源 :COD/N为 2 .1g/g) ,平均TN去除率为 87.2 % ,最高达 90 .2 %。  相似文献   

13.
铁、炭流化床预处理染料废水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用铁、炭流化床反应器所进行的染料废水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克服了固定床铁、炭反应器易钝化、结块的缺点、运行管理方便。在原水CODcr为3750mg/L、色度为1500倍时,两者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7%和90%。  相似文献   

14.
微曝气催化铁内电解法预处理化工废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微曝气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桃浦工业区混合化工废水,中试结果表明,该预处理工艺具有显著的脱色效果(平均脱色率为43%),对COD、PO3-4-P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54.5%、87.5%和79.4%。采用微曝气催化铁内电解法预处理对进水起到了缓冲和水质调节的作用,可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Y Xiong  P J Strunk  H Xia  X Zhu  H T Karlsson 《Water research》2001,35(17):4226-4230
The removal of color 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from simulated dye wastewater containing Acid Orange II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using coagulation-electrooxidation. Two kinds of coagulation methods, ferrous-mediated coagulation and electrocoagulation were tested as pretreatment. The electrooxid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a cell with a three-phase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using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as particle electrodes. Particular attention was paid to probe the effect of cell voltage, airflow rate, solution conductivity and treatment time on the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efficienc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agulation-electrooxidation process could efficiently remove the color and the COD from the simulated dye wastewater. The overall COD and color removal efficiencies reached as high as 99% and 87%, respectively, by ferrous coagulation (molar rate of Fe(II)/ dye: 0.5) and 30-min electrolysis (cell voltage: 20.0 V and airflow: 0.1 m3 h(-1)).  相似文献   

16.
物化-生化-物化工艺处理精细化工废水的中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气浮+悬浮填料A/O+催化铁内电解+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某精细化工废水,考察了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混凝、气浮对COD、色度、TP的去除率分别为20%、49%、56%;生化段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约为33h,对BOD5的去除率达95%,对氨氮的去除率仅为19%;由于废水经生化处理后大部分有机物得到去除,催化铁内电解工艺置于生化工艺后可有效避免催化铁表面出现有机物黏附层;向催化铁内电解出水中投加100mg/L的PAC及1mg/L的PAM,经混凝沉淀后对残余COD的去除率可达40%。整个系统对COD、色度、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5%、95%、91%。  相似文献   

17.
气浮-过滤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通过小试研究了气浮单元对低浓度二级出水(COD〈60mg/L)的处理效果,并以COD、TP和浊度为去除对象,考察了絮凝剂种类、溶气压力和回流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低浓度的二级出水,采用气液混合泵的气浮单元可将COD、TP和浊度分别降低到20mg/L、0.5mg/L和0.5NTU;聚合氯化铝(PAC)对COD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要好于聚合硫酸铁(PFS),而PFS对磷的去除率要高于PAC;适宜的工作参数为:PFS的授加量为50mg/L,PAC的授加量为30mg/L,溶气压力为343~441kPa,回流比为30%~50%。  相似文献   

18.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中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常规生化工艺处理后的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中试考察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和可行性。通过测定生化呼吸曲线及相对耗氧速率来判定焦化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程度及活性炭生物膜的成熟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用于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是完全可行的。在臭氧投加量为15 mg/L的条件下,可显著提高焦化废水的可生化性,臭氧氧化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10.13%。采用自然挂膜方法培养生物膜,生物膜的成熟时间为25 d左右。在生物活性炭稳定运行后,其对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28.75%和43.80%,出水COD和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87.50和7.6 mg/L,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新型颗粒生物膜生物转盘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一种新型的颗粒生物膜生物转盘处理有机废水,将盘片改为转筒状,并向其中加入特制的多孔聚合物高分子载体,考察了该系统对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及多孔聚合物栽体的生物膜特性.结果表明,系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当进水COD和氨氮分别为(252~538)、(22.2~51.7)mg/L(平均值分别为386.6、33.0 mg/L)时,系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63.6%~96.4%(平均为85.2%)、77.8%~98.7%(平均为86.5%);多孔聚合物高分子法载 体挂膜良好,平均膜厚为186.4μm.  相似文献   

20.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染河水的填料选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不同的建筑废弃物作为主填料构建了4套人工湿地的中试系统,进行了人工湿地的填料选配研究。结果表明,以等体积掺混废砖块和废陶获得的混合填料构建的人工湿地系统,在处理含高浓度和低浓度有机污染物的河水时均表现出良好的除污效果。其在进水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为40~70mg/L和10~35mg/L的情况下,对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40%和56%;在进水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为15~30mg/L和0.3~3mg/L的情况下,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5%和70%。建筑废弃物混合填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对于处理水质季节性变化很大的污染河水,人工湿地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