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门窗》2014,(9)
综述了北京昌平小沙河污水处理厂应用CWSBR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原理和实现反硝化脱氮除磷的主要方法。该工艺是结合反硝化聚磷菌(DPB)的摄磷特点而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以其特有的"一碳两用"和"单泥系统",有效解决了常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碳源供求矛盾和泥龄控制问题,可同时获得较高的除磷和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2.
结合北京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新型改良UCT分段进水深度脱氮除磷工艺降解有机物、深度脱氮和除磷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艺特点及设计和操作运行要点.长达2年的中试结果表明,出水总氮平均为8.51 mg/L,总磷为0.44mg/L,COD为44 mg/L,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系统深度脱氮途径主要包括传统硝化反硝化和好氧同步硝化反硝化两个过程;缺氧吸磷量占总吸磷量的比例为32.6% ~ 39.5%,强化了系统的除磷性能;55.9%的原水COD为厌氧释磷和反硝化过程提供能源或碳源,系统对碳源的利用率高;该工艺仅在传统A/O、A2/O工艺基础上取消了硝化液内回流设施,调整了进水管路,用于已建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简单易行,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以国内普遍采用的A~2/O工艺为背景,通过与UCT工艺的模拟对比,揭示A~2/O在脱氮上略逊UCT,而在除磷方面明显落后于UCT。倒置A~2/O虽能避免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氮对厌氧释磷的影响,但却以牺牲生物除磷为代价。进言之,UCT较A~2/O可聚集更多反硝化除磷菌(DPB),这将最大化同步脱氮除磷作用,同时亦可节省曝气量。但是,UCT在生物除磷上的优越性会导致出水SS的高含磷量(5%~6%),所以,较高的出水SS(10 mg/L)肯定会产生较高的出水总磷(TP)。降低出水SS(5 mg/L)并辅助外加碳源或侧流磷沉淀,UCT工艺出水水质不仅可以满足国家一级A标准,甚至还能达到更为严格的北京地方排放标准的A标准。厌氧单元上清液侧流磷沉淀与外加碳源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将化学除磷宏量效果好、生物除磷微量效果佳之特点发挥至极致,不仅避免了外加碳源,亦可实现磷回收。  相似文献   

4.
青岛李村河污水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及运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总处理规模为17×104m3/d,改造前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二级标准.升级改造工艺在原VIP工艺(一期)及改良A/A/O工艺(二期)基础上增加MBBR强化硝化与反硝化以提高生物脱氮效率,深度处理采用混凝沉淀/滤布滤池工艺,通过冬季两个多月的试运行,脱氮除磷效果显著提高,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A~2/O工艺中生物反应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二沉池中氮的组分及污泥硝化活性的测定,评价A~2/O工艺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二沉池作为A~2/O系统的分离单元,对总氮去除的贡献率高达13%~60%,脱氮机理主要是内源反硝化;污泥浓度对TN去除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当污泥浓度较高时,TN平均去除率为89%,当污泥浓度较低时,TN平均去除率为69%。二沉池中的内源反硝化脱氮可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高效生物脱氮工艺的设计、运行及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强化生物除磷机理与工艺认识误区的剖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结合国际上生物除磷机理与工艺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目前我国在污水生物除磷工艺研发和运行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基于成熟的生物除磷生化代谢机理,指出反硝化除磷菌(DP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一些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中的聚磷菌(PAOs),无需特殊培养;对于市政污水,EBPR工艺中出现的聚糖原茵(GAOs)一般不会成为聚磷茵(PAOs/DPB)的竞争者而严重影响系统的除磷功能。针对强化生物除磷工艺的认识误区,指出污泥龄(SRT)是设计的关键参数,在最不利细菌生长的冬季,控制SRT〉12 d即可使EBPR保持较好的硝化与脱氮除磷效果;在污水生物处理除磷工艺选择上,“厌氧池+氧化沟”只是污水处理升级而演变出的一种被动型工艺,并非最佳的EBPR工艺选择;此外倒置A^2/O工艺由于忽略了聚磷菌所需的进水碳源及DPB的作用,并不一定能改进EBPR的生物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7.
海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思路及工程实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海沧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工艺运行状况和局部改造,将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的传统工艺升级改造为具备脱氮除磷功能的多功能A/A/O处理工艺。详细介绍了改造的技术方案、内容和效果,可为当前采用传统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可有效去除氮磷,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的脱氮除磷工艺有:氧化沟、A~2O、SBR等,这些工艺均基于传统的脱氮除磷机理而开发出来,可部分去除污水中氮和磷。  相似文献   

9.
对采用不同工艺的3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进行了厌氧释磷、好氧聚磷及反硝化聚磷试验研究,以确定其反硝化除磷能力及差异性。3个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工艺分别为内设厌氧段的Carrousel氧化沟(A/O)、外设厌氧池的Carrousel氧化沟(A/C)和具有独立厌氧、缺氧及曝气池的A2/O工艺。结果表明,A/O工艺中活性污泥的释磷能力相对较强,A/C与A2/O工艺中活性污泥的释磷能力相当;A/C工艺中活性污泥的好氧聚磷和反硝化聚磷能力均优于其他两种工艺,好氧聚磷量和反硝化聚磷量分别为15.39和8.09 mgP/gVSS,活性污泥中存在数量可观的反硝化聚磷菌(DPB),反硝化聚磷菌与好氧聚磷菌的比例(DPB/PAO)为57.7%;A/O和A2/O工艺的活性污泥中同样存在DPB,但DPB/PAO值较低,分别为32%和27%。  相似文献   

10.
将城镇污水处理厂深度除磷脱氮几种常用工艺进行优势比选,包括反硝化生物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气浮、磁混凝高效沉淀池及其衍生的几种组合工艺,明确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气浮除磷的组合工艺在处理效果、投资及成本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保定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对保定市城区三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整体改造,将原有A/O工艺的生物反应池改造为Bardenpho工艺与MB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相结合的生物反应池,并使新建生物反应池与原池并联运行;另外,新建除磷用的聚合铝加药间和用于反硝化外加碳源的醋酸钠加药间,新建活性砂滤池、纤维转盘滤池以进一步去除SS、BOD_5及TP。运行结果表明,Bardenpho工艺与MBBR工艺结合效果良好,实现了污水厂不停产改造并且取得了较好的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2.
《市政技术》2017,(5):126-128
基于丁万河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设计选用预缺氧—厌氧—缺氧—好氧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简称改良型A~2/O工艺)。采用"多点进水"手段,使污水分别进入预缺氧和厌氧阶段,避免混合液回流携带的NO_3-N对厌氧释磷造成影响,同时为厌氧释磷和缺氧反硝化提供碳源,从而提高系统的除磷效率。在二沉池后,增设混凝沉淀、滤布过滤及紫外线消毒设施,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3.
A2/O-曝气生物滤池深度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介绍了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工作原理、运行方式及工艺特征.通过缩短A<'2>/O单元的泥龄,将硝化过程分离出去,使曝气生物滤池实现硝化.A<'2>/O单元在短泥龄条件下运行,有利于除磷及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在长泥龄条件下运行,有利于硝化效果的稳定和高效;从曝气生物滤池回流来的硝酸盐氮为A<'2>/O的缺氧段提供了充足的电子受体,为反硝化除磷提供了必要条件,最大限度地缓解了低C/N值污水在脱氮除磷过程中碳源不足的难题.小试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实现有机物、氮、磷的同步深度去除,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CEPT-MBBR工艺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脱氮除磷成为污水处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效率、运行管理简单的脱氮除磷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对化学强化一级处理联合流动床生物反应器(CEPT-MBBR)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CEPT-MBBR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可靠,出水水质好,它不仅适用于有脱氮除磷要求的新建污水处理厂,也适用于对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在此期间,A~2/O工艺因具有出水水质好、结构简单等特点已在我国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厂得到了广泛应用。阐述了A~2/O工艺针对不同的出水水质指标和进水特性对工艺进行阶段性提标改造的常用技术手段,包括低碳氮比、低温等情况下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再生水回用水质的A~2/O-MBR工艺组合及其深度处理方案等。针对现有A~2/O及其改进工艺的不足,未来A~2/O工艺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基于"能源回收自给"的可持续脱氮除磷,同时存在对氮磷等植物营养物深度去除和内分泌干扰物高效净化的深度处理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16.
在对泗塘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工艺优化诊断基础上,指出了该厂升级改造的瓶颈所在,介绍了污水处理厂达标改造的原则,比较论证了分点进水倒置A/A/O、生物除磷+辅助化学除磷工艺和分流处理工艺两个方案,介绍了工艺除臭及尾水消毒措施。该工程为老厂脱氮除磷工艺改造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和工作流程,出水水质能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7.
以某再生水厂为例,介绍了将原倒置A~2/O工艺改造为脱氮A/O工艺,强化生物池TN去除能力,降低反硝化滤池的NO_3-N去除负荷,充分挖掘内部碳源的同时,合理选择外部碳源,以满足出水氮、磷达标。该改造工程可以为水厂运行中出现需要强化生物池脱氮问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眉山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采用了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工艺,将原有两级曝气生物滤池中第二级其中一半改造成反硝化生物滤池。主要介绍了该改造工程的参数、挂膜启动以及运行效果。实际运行表明,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具有明显的脱氮除磷效果,调试时TN最高去除率达95%,出水TN为1.3 mg/L。改造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9.
张珺 《市政技术》2012,30(5):111-114
在城市污水处理众多的脱氮除磷工艺中,A2O工艺由于具有工艺简单,不易产生污泥膨胀,总水力停留时间较短且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被城市污水处理厂广泛使用。但该工艺由于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在污泥停留时间、溶解氧以及碳源等方面存在冲突,因此难以同时获得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因此通过对上述制约因素的分析研究,在传统A2O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了Biowin工艺、UCT工艺、Phostrip工艺以及PAST工艺,这些工艺改进都是围绕SRT、DO以及碳源等因素进行的,都是为了给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创造最佳的生存环境。由于没有一种工艺是绝对可行的,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工艺。随着短程硝化-反硝化理论、反硝化除磷等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还会有更多的新工艺出现。  相似文献   

20.
短好氧泥龄下A2/O和BAF联合工艺的脱氮除磷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小试装置,研究了短好氧污泥龄下A2/O和BAF联合工艺处理低C/N和C/P污水时的脱氮除磷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提高A2/O工艺段的厌氧区有机负荷和缺氧区硝酸盐负荷对反硝化聚磷菌(DPAOs)进行选择和强化后,其在聚磷菌(PAOs)中的比例维持在28%左右,工艺具有部分反硝化除磷能力,能够减少脱氮除磷过程中对碳源的总需求量.但在联合工艺中,好氧除磷仍是主要的除磷方式.在A2/O工艺段内,好氧污泥龄在满足好氧PAOs存活的同时,还必须满足抑制硝化细菌生长的要求,且为了保证工艺对磷的整体去除效果,混合液在好氧区的接触时间须大于30 min.此外,以保证缺氧区出水中含有1~4 mg/L的硝态氮为原则来控制BAF出水的回流量,可达到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该联合工艺结合了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工艺的优点,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良,不仅适合于新建污水处理厂,也特别适合于不能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