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以贵州某地高岭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湿法球磨对磁化焙烧强化高岭土磁选除铁增白工艺进行了研究.在湿法球磨浆料体系中,以0.2%无水碳酸钠和0.2%六偏磷酸钠为助磨剂,研究了浆料体系的不同pH值及不同球磨时间对磁选精矿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浆料体系在pH值为9,球磨时间为30min时,磁选精矿磁选产率可达84.4%,煅烧白度为87.4%,通过XRD图谱及化学组成综合分析可知,磁选精矿中矿物形式以高岭石的为主,含少量的偏高岭石;磁选铁杂质矿物存在形式以石英、磁铁矿为主,二者以胶结的形式存在,湿法球磨不易将其剥离而以胶结的形式一同磁选出.  相似文献   

2.
采用直接还原?磁选工艺从湖南某地高磷铁矿含碳团块中提铁,研究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团块碱度、还原剂焦粉用量、添加剂Na2SO4用量和废塑料替代焦粉量等因素对磁选精矿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还原温度1150℃、还原时间40 min、团块碱度0.8、碳氧摩尔比0.9的条件下,添加4% Na2SO4同时添加废塑料替代25%焦粉,可得到金属化率为88.77%的焙烧矿,磁选后可得到铁品位91.99%、金属化率92.26%及P含量0.20%的金属铁粉,铁回收率达86.74%.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某高岭土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含铁量较高且磁性矿物嵌布粒度细,磁性较弱的特点,采用超导磁选工艺对该高岭土进行除铁增白试验研究。试验着重研究磁场强度、矿浆流速、矿浆浓度、磁选预处理对高岭土的除铁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经1.3 T电磁浆料机预处理,电磁精矿在矿浆流速1.0 cm/s、矿浆浓度18%,分散剂用量0.2%,3~#钢毛为磁介质的条件下再经5.5 T超导磁选,所得高岭土精矿产出率为77.36%,Fe_2O_3含量由1.31%降至0.50%,白度由60.3提升至92.6,取得了理想的除铁效果,极大的提升了产品质量,达到高岭土在高档陶瓷、涂料等领域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煤系高岭土除铁、钛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煤系高岭土资源特点和产品的用途角度论述了脱除铁、钛的必要性。对现有高岭土除铁、钛的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煤系高岭土除铁、钛应采用还原氯化焙烧法等以干法为主、湿法为辅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还原磁化褐铁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广西崇左褐铁矿磁性转化和还原机理. 通过生物质与褐煤焙烧还原褐铁矿的对比实验,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原料配比等工艺条件对矿物磁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生物质还原的最佳焙烧温度为650℃左右,焙烧时间30 min,生物质用量为15%~20%. 结合XRD分析结果,确定以褐煤及生物质还原铁矿主要得到磁性Fe3O4及g-Fe2O3,温度高时易转化成硅酸铁,影响后续磁选回收铁.  相似文献   

6.
硫铁矿炼磺渣选铁还原焙烧磁选还原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炼磺渣的性质,采用预选抛尾的方法预选了试样,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了预选粗精矿还原焙烧的还原剂种类、还原剂用量、还原剂粒度、磁选磁场强度试验。试验表明:预选粗精矿焙烧时间在20 min,温度在850℃时,还原剂种类以焦炭、还原剂用量以5%、还原剂粒度以-1mm、磁场强度以0.29 T为宜,得到的铁品位为51.71%,铁回收率为77.20%。  相似文献   

7.
余力  刘全军  高扬  宋建文 《硅酸盐通报》2016,35(10):3157-3161
以四川叙永某高岭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反浮选-还原漂白-煅烧的原则流程,通过条件试验,并以design-expert 7.0软件为辅助,考察了反浮选pH值,捕收剂种类,捕收剂用量;还原漂白pH值,保险粉用量,草酸用量,矿浆浓度,反应时间等对高岭土增白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增白条件,将高岭土白度从54.28%提高到89.69%,可成功运用于陶瓷、造纸、橡胶等工业领域.  相似文献   

8.
高岭土除铁增白技术的发展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岭土除铁增白的化学方法(氧化法和还原法),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高岭土生物除铁增白技术的发展动态[微生物(T.f. 菌)氧化增白法、发醇法产生有机酸除铁增白法]。  相似文献   

9.
在陶瓷原料中铁是高岭土内的主要有害杂质之一,江西不少高岭土矿因此而不符合制瓷工业要求。本文是以江西临川砂子岭高岭土原泥为试料,从原泥的物质成分研究入手,针对原料的性质和特点,采用高梯度磁选设备与除铁精选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除铁试验,使原料中的氧化铁含量从1.47%降至0.7%,除铁率达65%左右,使精泥达到制瓷工业指标。  相似文献   

10.
王高锋  王珊  孙文  郑水林 《硅酸盐通报》2016,35(4):1301-1305
以承德某伊利石矿为原料,盐酸为浸取剂,进行酸浸除铁增白试验研究.考察了盐酸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除铁增白效果的影响,设计了废酸回用技术路线.采用扫描电镜(SEM)、元素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盐酸酸浸除铁增白效果明显,且酸浸过程伊利石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未发生变化.适宜的酸浸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20wt%、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75℃,此条件下酸浸样品的Fe2O3含量由1.14%降至0.64%,白度由79.3%升高至8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