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宜居城市规划建设思路及实施策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吕传廷  何磊  王冠贤  杨明  连玮 《规划师》2010,26(9):29-34
当前,很多城市将宜居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广州是国内较早在城市发展战略中提出宜居理念的城市之一,其宜居城市规划建设已从宏观的发展战略转向精致的行动纲领,遵循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资源承载体系、以市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设施体系、公民共享的高品质城市环境三大目标导向策略,形成了具有城市特色的宜居城市规划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1949年以来的中国城市生态规划演进过程分为初始萌芽期、缓慢发展期、启动建构期和全面发展期四个阶段。将社会经济环境与城市生态规划予以关联考察,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归纳了中国城市生态规划的演进特征,分析了中国城市生态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认知中国生态环境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从主动适应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提高城市生态规划的应需性水平、多向度拓展城市生态规划的生态位、探索城市生态规划体系创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实践体系五个方面对未来中国城市生态规划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住宅发展史的回顾,结合上海城市住宅的发展历程,对城市住宅的形成和演变进行了探究.并结合居住理念、居住模式、开发模式的转变,围绕城市经济、文化、产业、生态的规划布局,提出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强调城市住宅的发展也受到资源、环境、政策等因素影响,受当时社会科技水平的制约;但住宅发展的方向必定是高效率、高质量、节能高效、环境友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和住宅发展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4.
面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迫切需求,笔者对比分析了欧洲绿色城市指数评价体系、美国LEED-ND、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重庆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等4个国内外典型生态城建设指标体系,以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健康发展。各指标体系在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指导原则、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交通与低碳出行、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和保护、能源利用与资源节约、人的行为层面的管理等方面具有共性特征。此外,生态城指标体系的建设应充分结合城市所在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以及发展规划与定位,合理制定适合自身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费城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研究为例,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从演进过程、规划方法、规划结构等三个方面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进行分析,总结并指出费城生态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和评价体系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空港生态区作为榆林市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区域,以"生态、环保、智慧、宜居"为城市发展目标。运用生态城市理念,结合空港生态区的资源环境禀赋,从空间、交通、生态、水、能源、建筑和废物7个子系统规划了空港生态区的建设实施路径,构建了空港生态区指标体系。它的建设对西北部地区生态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重要的示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方法已难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公园体系、绿带、绿道和生态网络等城市建设理念相继提出,以应对不同时期城市的发展状态.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在此背景下产生,它不是一个全新的体系,而是公园体系、绿带、绿道和生态网络等城市建设理念的延伸,是一种可以统筹多方面、多层次的,更为宏观的、综合的、立体的和生态的规划设计方法.在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引导下的城市建设,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石楠  王波  曲长虹  胡滨 《城市规划》2022,(7):7-11+45
公园城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尺度的创新实践,相较于传统生态城市理念,更加突出城市公平共享、促进生态价值转化、提升民生福祉水平。2022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标志着公园城市正式进入到示范推广阶段。为了将成都市与四川天府新区在先行探索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生态文明时代下城市系统转型发展方案,本研究构建了一套温和、包容、具有技术指导性的城市评价指数——公园城市指数,其最核心的部分是架构了“一个目标-五大领域-十五个指数”的框架体系,以鲜明的价值导向,确保在多元化实践路径下公园城市不走样,以助力公园城市理念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回顾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实践证明,建设立体步行体系对于缓解城市中心区由于空间资源紧缺、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缺失等造成的各种城市生态问题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对立体步行体系的构成要素、类型和形式的分析,结合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对城市中心区立体步行体系构建的建设原则和实施机制进行探讨,试图通过总结一些发展措施,指导我国城市中心区立体步行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0.
城市风环境研究的技术演进及其评价体系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空间密度不断加大,城市风环境问题成为了多学科研究关注的热点,风环境对景观环境设计、空气质量改善、开放空间热舒适度感知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从风环境研究的技术演进和其评价体系建构两个角度来分别对国内外城市风环境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将其技术演进分为实地测量法研究、物理模拟法研究和计算机数值模拟法研究三个阶段进行详细分析,对现有的城市风环境评价体系特征进行了整合,相关技术方法能对城市规划起到积极的补充,具有明显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4)
随着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和谐、宜居、可持续"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从能源、交通、信息、绿色建筑等方面总结分析了我国几个典型的生态城市的规划特色,并指出科学的城市规划不仅能更好地诠释生态城市建设的共同理念和特色目标,也能引领和规范生态城市的发展进程,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地理国情是空间化、可视化的国情信息."十三五"期间,武汉市按年度持续开展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针对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性发展等问题,围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等工作,结合环保、气象等监测成果开展了城市资源环境监测实践,初步构建了以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海绵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为主体的监测体系,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全球范围内各城市都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国内出台生态城市建设体系及指标体系后.很多城市拿出了创建计划,编制了相应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而从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来看.目前并未有统一的认识。通过对生态城市发展历程的回顾及当今国际上生态城市建设方向的展示。提出生态城市是创造可持续人居环境的实践的理念.并介绍国内外正在开展的七个方面的生态城市建设实例。强化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注重生态可持续性的城市环境建设已经正式成为现如今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为真正实现这一建设目标,需要在环境空间建设工作中融入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及相关内容,并对生态可持续建设理念的深层含义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生态可持续建设的积极效益,给人们提供更好品质的工作生活环境.本文以东莞西湖商业中心规划设计为例,从城市地理位置、城市文化脉络以及地貌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对我国应如何开展当代城市商业空间的生态建设工作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5.
《规划师》2016,(11)
为应对我国城市生态规划难以有效实施、传统城市规划存在"生态失效"的问题,文章以生态导向下的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中堂镇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规划以创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的要求为基础,遵循近期建设规划所强调的规划可实施性、将目标直接落实到行动的理念,构建了以"目标框架—行动路径—实施保障"为主线的编制思路,为生态导向的近期建设规划作出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绿色革命与大城市生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以绿色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为中心的绿色革命,与当代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相互作用,将使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21世纪大城市的发展,正面临着生态文明的全面挑战。粗放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现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推行绿色生产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消费,既是建立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也是谋求城市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在论述了绿色革命和城市生态化理论之后,本文提出了资源环境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变量和硬性约束;生产和流通领域要采用降耗减污及综合利用技术;要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价值观;城市园林绿化要同时服务于人类和野生生物;城市建设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城市演进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加强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衔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建立多元的生态评价体系。近年来,在城镇化加速过程中,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总结各地经验,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主要有:以绿化和宜居为主题的园林城市、山水城市、山地城市、宜居城市、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等;以“低碳减排”为主题的低碳城市;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为主题的集群式、循环型、低碳化的工业园区等。尽管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不同,但在当前条件下都面临共同的挑战,主要是生态城市建设与汽车快速发展的矛盾、与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与城市间大气污染协同防控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卓越的成就,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城市空间环境问题的产生。为此,从“生态城市”的理念出发,对“生态城市”相关理论进行综述;进而通过总结国外多个生态城市建设案例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城市空间环境特色规划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生态城市”理念下城市空间与环境设计规划的策略;生态发展理念,擘画美丽中国,最终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李晓青  李小宁 《门窗》2012,(10):63-64
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严峻。因而建设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生态城市则是一个新兴的词汇和规划理念。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高水平、高质量地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要保证城市建筑在整体规划设计中的协调及统一。本文则从城市规划的发展理念、居民居住环境的生态化发展以及二者相结合的观点出发,分析并阐述了其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条致力于寻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路径,生态、节能、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已经得到专家、学者一致认同。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规模不断集聚,随之带来空气污染、资源紧缺、交通拥堵、城市缺乏人情味等一系列问题,生态城市的研究日益重要。文章在总结国外优秀生态城市案例上,针对生态城市建设技术进行适宜性评价和分类,对生态城市实现路径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合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