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如何有效控制供水管网漏损以及准确、客观评定供水管网漏损率是供水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16)提供了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措施及其评定方法。郑州水司在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技术指导为基础,以精细化管理为常态的管理模式,依据《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通过水量平衡分析技术,深入细化、量化影响漏损率的关键因素,并采取漏失水量管理、计量分区管理、表具计量管理等一系列管控措施,有效降低漏损率,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本文重点介绍了郑州水司在开展漏损控制过程中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2.
程涛 《城镇供水》2014,(3):83-87
2002年建设部颁布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提出了城市供水企业管网基本漏损率不应大于12%的评定标准。《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大中城市的管网漏损率应控制在10%以下的目标。漏损水量分为账面漏损和管网漏损两个部分,账面漏损又包括非法用水和水表计量误差。本文分析了北京市区产销差率、漏损率的状况,总结了供水稽查大队12年来整治非法用水(违章用水)取得的成效和为降低产销差率做出的贡献,分析了非法用水的种类和查处方法,认为北京市区管网漏失率仍存在降低空间。提出了以DMA(District Metering Area)独立计量区为管理平台,利用水量平衡测试、用户管理和网格化稽查等方法,发现并整治非法用水问题,通过精细化管理进一步降低漏损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良 《城镇供水》2018,(2):74-77
国内供水企业的供水管网漏损一直偏高,尤其是小区管网。供水企业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小区管网的漏损,节约水资源,降低企业供水成本。近年来,供水企业建立计量小区(DMA),加装高精度计量设备,通过分析水量和流量判断漏损情况,进而有针对找到漏水点。通过深圳水务集团DMA小区工作经验,证明这种方法是合理有效的,它为供水企业漏损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漏损控制是供水企业始终面对的课题。漏损控制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供水企业的管理水平。而计量问题又是漏损控制的基础,计量的完整与否和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管网漏损率的计算,从而影响漏损控制的评价。然而,在供水企业中,有计量意识的人不多,对计量的研究不够。那么,什么是计量意识?计量意识不强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强化?本文结合供水企业实际,加以探讨。一、什么是计量意识,它的重要性是什么?简言之,计量意识就是应计尽计,计量准确。展开说就是:应该计量的水量尽可能全部计量,并且计量要准确。在《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中,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您认为造成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的原因是什么? 杭世珺:一是行业标准偏低.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执行的标准主要是行业标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该标准提出漏损率实际最高可达18%.在10多年的执行中,全国只有少数城市能够达标.标准中"漏损率"的定义在近10年中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国际水协(IWA)推动的水平衡分类方法,把供水管网的漏损分为真实漏失率和计量误差、管网背景漏失和无收益用水等,原行业标准已经无法全面准确反映行业现状.住建部目前已经启动该标准的修订工作,原则是结合国际通行评介方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做些调整,2015年下半年可完成.  相似文献   

6.
供水管网压力调控是减少管网漏损的重要技术手段,《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16)在对漏损率提出明确控制要求的同时,也对管网压力调控提出了指导意见。本文从管网压力与漏损的关系、管网压力多级调控方法研究与应用方面阐述了管网压力控制的必要性,及其对漏损控制的有效性,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 92—2016)中,把城镇供水管网基本漏损率分为两级,一级为10%、二级为12%,此评定标准未把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算法、管网条件、产销差控制周期和速率等对漏损率的影响考虑进去,脱离了当前国内管网漏损实际,太过简单、片面,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为此,从多个方面对该评定标准进行了分析,探讨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合理性,以期为今后的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家建设部以公告第59号发布行业标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02),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标准共分6章:1.总则;2.术语;3.一般规定:分水量计量、漏水修复2条;4.管网管理及改造:分管网管理、管网更新改造2条;5.漏水检测方法:分一般要求、检测方法2条;6.评定:分评定标准、评定标准的修正、统计要求、计算方法4条。其中,第3.1.2、3.1.6、3.1.7、3.2.1、6.1.1、6.1.2、6.2.1、6.2.2、6.2.3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发布$广州军区建筑设计院@蔡长赓…  相似文献   

9.
供水阀门是管网中的重要设施。良好的阀门管理,不仅有利于供水管网水量、水压的控制,也有利于水质的提升,同时可提高管网运营效率,降低供水漏损率。阀门作为供水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况的准确性有利于企业对管网资产的管理,也决定了未来资金的投入方向。本文将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对供水阀门日常运营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同时提出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城市供水漏损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也直接关系到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文中结合衡阳市供水管网系统实际情况,通过水量审计分析,掌握表观漏损、实际漏损及免费授权用水量等分布状况,提出了控制衡阳市供水管网自来水漏损的措施,并在衡阳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实践中加以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漏损率是反映供水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有效地进行漏损控制一直以来都是供水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绍兴柯桥供水有限公司通过对供水管网漏损原因及各种措施所产生的效果分析,介绍了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的经验,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供水管网是居民用水的重要通道,可是在城市供水的过程中,管网漏损将直接影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也会降低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未来城市建设以及供水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确定管网漏损位置、漏损原因、处理方法等等,从而精确找到漏损位置,对其查明原因并进行科学的处理与控制。文章针对于在智慧水务发展的过程中使用基本理念对于供水管网漏损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水量平衡是根据供水系统生产工艺、给水流程,按照产、销、用、漏、损、耗等工艺建立水量平衡模型,分析和诊断管网漏损的一种方法.因此,其规范性、严肃性、逻辑性、可操作性应高度统一且规范,才能满足水量平衡需求.但笔者发现《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以及评定标准》修订版中水量平衡表格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因此,就水量平衡表格的不合理性话题与供水业内的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余姚市供水管网漏损为例,通过对管网漏损形成原因的分析,从建立免费用水水量统计、加强管网管理、加强计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措施,以确保供水管网漏损率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作实际,分别从漏损控制管理制度、管网日常管理、管网检漏管理、区域漏损控制、未计量水量管理及维修工作量化等方面,介绍了针对漏损控制采取的相关措施,并对供水企业的漏损控制工作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水是生命之源,一个城市、一个家庭乃至人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水。供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的“动脉”,是实现供水产销的必经之路。由于城市供水的发展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同步进行的,城市供水管道敷设的时间、质量等参差不齐,管网管理的方式、手段不尽相同。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02 J187—2002)有关规定,城市供水企业管网基本漏损率不应大于12%,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供水专业委员会2017年工作会议和《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宣贯会,于2017年4月19日~21日,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同期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主办,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供水专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绍兴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18.
管网漏损一直是困扰供水企业的一个棘手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漏损始终是供水企业极为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选择宁波江北慈城地区作为试验区,对该试验区给水管网的未计水量与漏损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飞  陶涛 《中国给水排水》2012,28(18):35-39
随着可持续发展、经济高效性以及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已成为国际热点。漏损并不仅是水务公司所关注的经济议题,更是一项涉及环境安全与健康的问题。主要探讨了漏损的评估和控制管理,以全面的视角审视漏损技术管理水平,旨在依据低成本的手段获取管网信息,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改善供水管网的运行状况,提高供水的可靠性。通过对现存漏损评估和控制方法的优劣分析,为未来漏损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大数据时代下管网漏损控制面临的机遇和难点入手,结合绍兴水务连续十余年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5%以下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管控的管网漏损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与措施,以及降低漏损的总结和体会,可供相关公司及部门参考。本文还探索了通过建立全国首家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实训基地,致力于"绍兴漏损控制经验"的输出和交流,服务行业发展的尝试与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