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礼岷金矿带是由若干个产于岩体外围古生界浅变质岩破碎蚀变带内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点)及金的化探异常区所组成,其成矿过程中构造因素占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对礼岷地区成矿条件的分析,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做了初步研究,阐述了成矿构造特征,总结了区内控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马地金矿位于中秦岭陆缘盆地华力西造山带北亚带,属临潭~徽县铅-锌-铜(铁)-金(银)-钼-锑-汞成矿亚带~温家沟-马泉金-银矿集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潜力。本文通过对马地金矿区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的总结及控矿因素的分析,认为马地金矿床产于特定的构造内和岩性层位,并与围岩蚀变及岩浆活动紧密相关,被控于特定的地质构造背景,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控制了马地金矿的形成,金矿成因属岩浆热液型,以期对在中秦岭陆缘盆地和礼(县)~岷(县)金成矿带内寻找同类型的金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张彦云 《甘肃冶金》2006,28(3):78-81
礼岷金矿带是甘肃礼县-岷县北部地区呈东西向展布的金矿带,由若干个产于古生界浅变质岩中的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点)和金的化探异常区所构成。迄今已发现构造蚀变岩型金矿10余处,初步探明黄金储量100余吨。通过地球化学普查,在已知矿床外围圈定出金地球化学异常一批,是一个有很大找矿潜力的金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周毅  杨振 《世界有色金属》2020,(3):85-85,87
新疆西天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金矿及有色金属矿矿产资源丰富,该区分布众多的金矿点,同时分布特点具有成带性,寻找金矿潜力巨大。文中详细分析探讨西天山地区金矿成矿条件,通过研究发现,库姆托尔金矿与穆龙套金矿等均和西天山地区处在同一条构造带上,在大地构造环境上非常的类似,同时在构造演化以及赋金建造条件上非常相同。该区金矿主要受控于那拉提构造带南缘的弧形构造带以及对那拉提构造带进行横贯的横向断裂。该区广泛的发育赋金层炭质岩系以及蚀变体,利于活化金元素,促进其富集成矿。该区存在的大量的金矿化及异常,更进一步证明金矿体的存在。据此,笔者预测出4处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5.
马坞金矿床位于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是近年发现的一个中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体产出受NWW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赋矿围岩为中泥盆统何家店组千枚岩与灰岩。马坞金矿床成矿构造以剪切动力系统为主导因素,次级韧—脆性剪切构造控制着金矿化蚀变带和矿体的产出,地层和岩石构造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特征非常典型,从矿源层、流体性质及来源、矿体形态和矿石类型等方面来看,均体现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特征。在"富金地层—剪切带—岩浆活动"三位一体联合作用下形成中低温微细浸染型矿床,矿体被剥蚀到中部偏下部位,向深部仍有一定规模的延伸。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都兰县阿斯哈金矿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受区域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影响,区内构造极为发育,具有多期多阶段特征,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主要发育NW向、NE向、SN向、EW向四组。其中NE向、SN向断裂是区内主要的控矿、赋矿构造,EW向断裂与区域上深大断裂呈平行产出,主要为破矿构造。矿体主要形成于花岗岩体内构造蚀变岩带内,蚀变规模也直接影响着金矿床规模的大小。矿体在倾向及走向上可见明显的尖灭再现、分枝复合的特点,在收缩复合部位由于受到多期成矿流体物质叠加扰动,因此对成矿物质聚集极其有利。本文通过介绍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演化对阿斯哈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重要的岩金金矿集中区与成矿远景区有胶东金矿集中区、小秦岭金矿集中区、燕辽地区金矿区带、辽吉地区金矿区带、陕甘大陆边缘西秦岭褶皱带。主要论述有划分了金矿集中区的成矿区带成矿条件、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8.
寨上金矿床为西秦岭岷礼盆地西部大型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寨上金矿赋存在国营牛场背斜及斜切背斜的断裂中,赋矿地层为中-上泥盆统和下二叠统。南矿带矿脉主要受断裂控制,北矿带矿脉主要受层间剪切破碎带控制。矿(化)体沿砂岩、砂质板岩与碳质板岩的接触界面发育。矿区内发育少量石英闪长玢岩脉,且岩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特点。成矿主要集中在晚三叠-早侏罗世(220~170 Ma)、早白垩世(130~100 Ma)和早第三纪(60 Ma)3个地质时期,在喜山中晚期,可能叠加了新一期构造热液成矿作用。寨上金矿的形成具备3个条件,首先是浅源和深源成矿物质丰富,其次是物质迁移具有强动力来源,再次是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及容矿空间充裕是成矿的重要保证。因此,寨上金矿的形成是诸多成矿要素在相对局限的有利成矿构造域内,经过多期次叠加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鲁西地区主要有两种金矿类型:火山热液型和绿岩带型。火山热液型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丰富、成矿热动力强,形成了一系列大中型金矿床;绿岩带型金矿床,在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热动力及赋矿构造空间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只能形成小型金矿或矿(化)点。鲁西地区主要的找矿方向为寻找与燕山期侵入杂岩体有关的火山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台金矿含矿构造带的构造演化过程与剪切带演化过程中的金成矿研究,结果表明,深层韧性剪切作用在早中海西期形成糜棱岩带——容矿构造带(当期金迁出)、晚海西期和印支期(重要的成矿时期)提供含金热液,燕山期以后对金成矿的作用不明显。印支期,侵入作用为金成矿提供大量热液,对金进一步富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