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家庭治疗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为观察组,50例一般内科患者家属为对照组,比较2组亲属应激量表(RSS),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RSS),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对观察组RSS及其三个维度与SAS、SDS进行相关性分析.由心理治疗师对观察组家属采取护理干预和家庭治疗,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家属的RSS、SAS、SDS量表评分.结果精神病住院患者家属比普通内科患者家属存在更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P<0.01);精神病患者家属在治疗前后应激反应和焦虑、抑郁情绪存在显著差异,干预后3个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家属采取护理干预和家庭治疗,能够缓解家属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和家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培元通脑胶囊对中风病恢复期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64例中风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对照组80例,2组均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及针灸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培元通脑胶囊.观察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血脂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NIHSS评分治疗后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治疗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LDL-C显著降低(P<0.01),TG降低(P<0.05),HDL-C升高(P<0.05).治疗组TG,TC,LDL-C,HDL-C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培元通脑胶囊除改善中风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外,对中风病恢复期患者的血脂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治疗在工伤患者致残后中的作用.方法:将130例由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确认的工伤患者分为干预组(在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单纯康复治疗).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出院后进行随诊半年,用量表评定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的评分均有较大改善(P<0.05).结论:越早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全面康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满时间行为护理对精神疾病中的焦虑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住院的102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采用满时间行为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2组分别在2周、4周、6周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医生临床效果评定.结果 2组疗效及焦虑症状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满时间行为护理优于一般精神科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直肠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护理干预.方法:随机将100例直肠癌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干预后的观察组和未经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实行护理干预能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为探讨心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治疗和复发的预防效果,我们采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以及心理行为护理对焦虑症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对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行为护理,将64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1例给予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33例单用药物治疗.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9 mo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干预9 mo末,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极显著下降(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升高(P<0.01),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再次复发率为21.5%,对照组为47.3%,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X2=9.46,P<0.01).心理行为护理后MAMA评分(18.63±3.82)分,显著低于护理前(27.25±5.12)分(X2=7.01,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的治疗以及复发具有积极的效果:心理行为护理可改变焦虑症患者的不良认知,协调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0年11月在本科门诊确诊为早孕,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术,并且SAS(美国麻醉医师协会)I级的患者,按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包括营造舒适的就诊环境、心理舒适护理、术中舒适护理、术后舒适护理.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和躯体化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与麻醉药用量的比较,观察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麻醉药的总用量比较,观察组异丙酚的总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2组麻醉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则显著减少(P<0.01);2组患者宫颈松弛程度比较,观察组的宫颈松弛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人流术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或避免由于手术造成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反应,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抑郁、焦虑程度,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增强麻醉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以自我为焦点的注意特征及其对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阐明社交焦虑障碍的病理心理学机制.方法:在模拟社交情境下,对社交焦虑障碍患者32例和正常对照组35例进行注意焦点量表及焦虑相关的行为量表及焦虑躯体感受问卷的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社交焦虑障碍组患者的以自我为焦点的注意水平和焦虑躯体感受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交焦虑障碍组患者以自我为焦点的注意评分与自我判断偏差、焦虑行为自评分和焦虑躯体感受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906,P<0.01; r=0.776,P<0.01;r=0.433,P<0.01).结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以自我为焦点的注意特征可能引起更显著的消极焦虑相关行为评价和焦虑症状的感知,导致焦虑相关行为自我判断的偏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解郁调护方案改善手术应激状态抑郁质型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筛查中、高度手术焦虑的抑郁质患者100例,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解除抑郁调护方案进行调节,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干预前后2组的SCL-90和SAS评分.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SCL-90各因素得分和SAS各因素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SCL-90躯体症状、强迫症状、焦虑以及精神症状等4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SCL-90各因素得分和SA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解除抑郁护理调节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抑郁质型手术期焦虑应激状态,提高患者应对手术压力因素的能力以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 将59例脑卒中后1周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氟西汀及一般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4周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组HAMD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起效更快.治疗4周末,实验组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有效率为78.6%,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起效较迅速(在治疗1周后HAM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实验组的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给予康复护理后1周内HAMD评分下降显著,说明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是有利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