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现存明清京作雕饰家具实例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明清京作雕饰家具设计文化特征,探析不同时期明清京作雕饰家具设计文化流程演变。其上承宋元家具形式,清初鉴于统治阶层的政治影响又融入满族传统家具型制体系,整体发展脉络由初期的简洁到中后期的繁复,由装饰与结构紧密结合到装饰与结构分化。明清京作雕饰家具注重整体造型、雕饰层次、用材考究,具有鲜明时代特点。雕饰题材、雕饰技艺、雕饰面积、雕饰位置等在明清京作雕饰家具的不同发展阶段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张亚池  何燕丽 《家具》2008,(3):91-95
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始于1937年,从美国人Robeit HE Lswerth的《Chinese furniture》与德籍教授古斯塔夫,艾克撰写《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到中国王世襄先生对“明式家具”作进一步深入的总结和探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历史。这些研究成果大体上都是简要性的通史概说,大多以收藏心得和鉴定经验为内容,以明式家具为焦点,并将明代与清代家具合为“明清家具”或“红木家具”一体通论。近年来,出现了向区域性家具的研究和收藏的趋势,如《清代广式家具》、《明清苏式家具》中陈述了家具在传统文风下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家具有京作、广作、苏作之说。苏作家具,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所制作的家具,它作为区域性地方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京作、广作家具相比,苏作家具没有京作家具的皇家豪华之气,也没有广作家具的商贾富贵之气。它精巧、秀丽、轻简、素雅,透逸着江南特有的文人气息。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明清社会吴文化的中心——苏州的特定历史时代、特定的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和各种人文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京作硬木家具是清式家具的三大名作之一。本文首先梳理了京作家具产生的背景,然后对京作家具的特点进行了剖析。京作家具最初属于宫廷器物,但是随着造办处在全国各地招募能工巧匠,使得清宫家具在风格、制作技艺上融合了各个地域的特色,形成了京作家具独特而强烈的风格特色。其京作家具的特点有:京作家具以紫檀、黄花梨等硬木家具为主,做工精湛,用料讲究;造型上典雅秀丽,浑厚端庄,体态宽大,透露出帝王世家的威严风范、雍容华贵和肃穆正统的气质;制造技艺以榫卯结构为核心,硬木烫蜡技术是其特色工艺。  相似文献   

5.
艺术生态视野下明清家具艺术的衍生传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明清家具具有在审美、形式、技艺等方面的"内生态"子系统,但此子系统存在于更大的社会生态系统中,且受到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审美生态、技术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市场等是影响明清家具艺术的演变、传承的主要因素。用生态的观点去审视明清家具艺术,不仅可以拓展我们传承的视野,还有利于传承和发展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6.
苏作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艺术的瑰宝,本文对苏作家具的地域特色作了简要的分析。主要从苏作家具的定义、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苏作家具与京作家具及广作家具等地域性家具在造型、装饰、用材、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对比分析这几个方面对明清时期苏作家具的地域特色进行了探讨,旨在加深人们对苏作家具这一重要的中国古典家具分支的了解。并对当今新苏作家具的设计进行了展望,希望对现代新苏作家具的设计有所启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家具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孙明磊  宋魁彦 《家具》2007,(5):46-50
浮雕是明清家具上具有代表性的装饰雕刻类型。依据明清家具传统制造工艺并结合当前生产实践,探讨了明清家具浮雕的具体工艺流程和操作技艺,为进一步了解明清家具的制造技术和我国传统的手工技艺文化的价值理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三有家具·明清风韵"的产品设计、品牌创建过程的分析,指出"明清风韵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艺术的现代演绎,是新中式家具的优秀代表之一,应为中国家具品牌建设带来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家具文化。本文试着从收藏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几方面来论述中国明清家具的现代价值,而明清家具这一物态化的产物所呈现的价值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家具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运用明清家具比照的方法,并结合实例,对清代家具三作风格进行归纳,取舍,分析,总结,将不同清代家具的种类与三个地区(苏州,广州,北京)的特点进行对比,分别从明清家具的三个阶段,三个方面,来分析三种风格同清代家具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并从家具的三个阶段分析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三作风格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