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安全格局(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作为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工具,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应"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将其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国家环保部也于2016年10月印发了《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保护的具体工作目标: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得到落实,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总体形成等。本研究以北京新机场项目为例,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划定生态区域边界,并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理论提出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以指导区域未来的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布局和规模,作为未来区域及城市空间规划方案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臻  杨培峰  何波  杨乐 《室内设计》2015,(1):113-117
从生态文明与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出发,在分析目前山地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与管控的理论瓶颈与实践困境的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山地特征和"保护—发展"矛盾的重庆大都市区,辨析其区域特征及面临的问题,从防止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衰退和城市无序蔓延、维护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规避灾害等角度,从区域生态空间安全格局、基本生态控制线、特色城乡空间、城乡记忆、生活意义等方面,提炼基于山地人居环境优化的生态空间规划策略,并指出需从传统的控制性管理向基于生态功能的调控管理转变,提出动态管理、多方监督、协同规管、法规制定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颂  刘蕾 《中国园林》2020,36(2):11-16
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生态安全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区域生态空间规划是实现生态安全格局的有效途径。当前区域生态空间规划侧重于在静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上提出蓝图式规划愿景,忽视了城市扩张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动态干扰和应对风险的适应性弹性策略研究。以动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为目标,分析城市扩张对生态安全格局干扰影响机制,在建立城镇空间发展预测模型和生态空间格局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动态多情景模拟预测-生态空间安全性评价-方案协调弹性响应"的区域生态空间弹性规划途径,为实现城乡空间协调发展、提升生态空间安全性,以及优化区域生态空间规划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孟原旭  王琛 《规划师》2013,(9):57-62
绿地系统规划是从规划角度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最直接的手段。但是,随着城市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的诉求日益凸显,传统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开始显现出局限性。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绿地系统规划是一个从资料收集到目标方案决策的完整过程,其对市域范围内的各类生态要素进行评价,建立绿色基础设施系统,构建绿色基础设施优先保护体系,并在多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市域绿地体系及城区绿地系统。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绿地系统规划构建了城乡一体的绿地环境及具有整体性与连续性的城区绿地系统网络,为新时期的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面向规划管理需求的城乡绿地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绿地分类研究是绿地系统规划和实行绿地分类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对现行绿地分类标准进行反思以及对当前绿地规划建设焦点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城乡一体的绿地分类:一方面修正现行公园绿地分类,城市建成区内构建"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两级公园体系,突出游憩康乐功能;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细分"其他绿地",加强对市域非建设用地在类型上的管理与功能上的引导,突出生态保护、景观游憩、空间结构控制等核心功能,为完善现行绿地分类标准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生态空间规划的要求,分析当前各类生态空间规划在管控对象、管控内容、管控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生态空间规划管控的优化策略与建议。一是按照“管制分区—用途单元—地块图斑”分级划分生态用地,精细区分管控对象。二是完善各层级管控内容,宏观层面强调战略性,构建生态空间保护格局;中观层面注重结构性,强化分区管控与单元布局;微观层面侧重实施性,落实生态地块要素管控,实现管控内容的分级指引。三是针对生态空间采用“基础要素、特色指标、特别意图、刚弹结合”多元拓展的管控方式。尝试构建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融合,分层、分级、分类、多元的生态空间规划管控框架,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土空间规划整合了各部门空间规划与管理职能,赋予了生态空间不可代替的地位,推动了生态规划由单一红线划定向全域空间综合管控演进。生态规划由于自身的学科复杂性,对传统规划体系产生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其内容、方法与实践有待梳理。本研究提出,市域国土空间生态规划应基于自然资源禀赋分析,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功能导向、以保护与修复全域生态环境为目标,建立资源管控、系统服务与空间规划的联系。结合齐齐哈尔市的规划实践,从生态信息数据的获取、整理、分析到规划传导过程中的格局建立、分级分类分区管控落实,剖析当前生态规划各环节面临的问题与实践对策。为市域国土空间生态规划的内容范畴界定与操作流程再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蕾 《中外建筑》2015,(4):90-91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是目前优化城乡绿地空间布局、保护城乡生态系统的常规途径。自2002年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以来,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逐步规范与完善,各个城市的绿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但规划后的城乡绿地系统建设是否达到规划的预期成效,抑或是它是否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应对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需求,值得我们更加深入的思考。本文旨在对当前国内外城乡绿地系统规划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基础性研究,从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涉及的规划理念、编制内容、技术方法、规划协调和规划管控五方面分析,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寻求优化符合当前时代发展需求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途径,完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合理地对生态空间进行规划并制定相应的管控策略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网络作为区域的生态骨架,是生态空间管控的基础。本文以哈尔滨市市域范围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保护规划方法(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SCP)识别核心生态源地、节点与廊道,构建市域范围内的生态网络,并依据生态源地度数、节点度数及整个生态网络的α、β、γ指数评价生态网络的空间连接度,描述哈尔滨市市域现有生态网络的空间特征及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市域生态空间布局规划的切入点和管控策略,为市域城乡统筹提供生态空间规划与管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态空间承载着人类、动植物和自然生态多种过程,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策源地和枢纽区。以实施生态空间管控为导引,借助多源数据和ArcGIS、C-Plan系统工具,核心应用系统保护规划(SCP)技术,建立生态服务测度下市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方法。基于此,以哈尔滨为例,以不可替代性为表征实现生态空间测度指标综合与功效评价,构建生态空间关键区识别、功能区优划以及网络格局优化模型,提出"重点保护-分区指引-格局优化"的市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为新型城镇化及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科学基础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也谈绿地率——兼论居住区绿地规划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明尧 《规划师》2000,16(5):99-101
作者就当前对居住区绿地有关概念含混不清的状况,澄清了有关概念的具体内涵外延,并从整体把握,重点控制、力求创新等几方面阐述了居住区绿地规划控制内容。  相似文献   

12.
詹武伟 《建筑电气》2012,31(5):36-40
结合深圳高新区软件大厦绿色照明设计,介绍照明方式、光源选择、灯具布置、照明控制方式、眩光值、显色指数指标等技术措施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创造健康、舒适、高效的室内环境是绿色建筑体现“以人为本”的主要目标之一。室内空气质量是室内环境中的关键问题,文章阐述了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各阶段有效控制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策略,并通过对上海生态办公示范楼的实例分析,详细介绍了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策略、手段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系统被应用到高档写字楼、星级酒店、高档公寓、制药厂房等楼宇中。欧洲安装总线(简称EIB)技术就是近年来应用最为广泛的弱电智能化系统之一,它是一种专门用于智能建筑领域的现场总线标准,也是电气布线领域使用范围最广的行业规范和产品标准。本文将以EIB系统在某高档写字楼中的实际应用为案例,阐述此系统在建筑节能及建筑自动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深圳为例,在深入研究其郊野公园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深圳郊野公园规划开发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各阶段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解读《深圳市森林(郊野)公园规划编制规定》,展望了郊野公园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此外,通过对比深圳和香港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现状,从土地利用模式、道路交通组织、设施配套、游客容量和废弃物管控4个主要方面既定性又定量地描述和评价了两个城市郊野公园控制性开发策略的异同,从而为深圳郊野公园进一步优化提升指明方向,并为其它城市的郊野公园开发提供借鉴,也试图填补郊野公园相关研究缺乏定量探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绿色住区以生态( 自然和人文) 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多级传递、循环再生原理,结合控制论的实践方法和多学科的现代科技成就,根据当地环境和资源状况,以绿色建筑技术为支撑,以动态调节为特点,将会形成高效和谐、自养自净、无废无污、生活舒适、文脉延续的人类理想居住模式  相似文献   

17.
美国绿道网络的实施策略与控制管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姜允芳  石铁矛  苏娟 《规划师》2010,26(9):88-92
绿道网络建设的理论与方法是控制城市土地蔓延、保护绿色空间的重要策略,影响着生态景观格局和土地利用开发。美国多辖区绿道网络实施的主要策略、多样化建设目标、多元化的合作开发途径、长期的公众参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区域调控对区域绿色空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绿色开敞空间保护的政策工具、实施绿道网络的区域工作模式与制度结构在实施绿道网络控制管理的具体环节上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绿色虚拟企业的内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一新  禹金云 《工业建筑》2002,32(9):81-82,53
绿色虚拟企业是为适应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制造模式。提出了全面绿色管理(TGM)的全新概念 ,在分析虚拟企业和TGM的基础上 ,提出了绿色虚拟企业的概念及其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托2007年南京市规划局城南分局委托的城市绿地空间研究课题,根据城市绿地的特性,围绕现行绿地规划管理问题,提出了刚性绿地与弹性绿地的理论。继而分别阐述了其概念、设定条件。最后比较了该理论模型与现有绿地规划方法,提出其具有变复杂为简单、变模糊为明晰、变随意为理性三大先进性,希望其能深入发展,有助于绿地规划。  相似文献   

20.
朱红 《建筑电气》2007,26(3):29-33
简要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建筑物夜景照明节能的重要性及设计方法.重点阐述了严格按城市照明专项规划进行设计方案优选、确保城市夜景照明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合理确定照度标准及照明功率密度值;光源和灯具的选用;照明方式的确定与照度计算;照明控制系统与安全措施以及节约能源、实施绿色照明与控制光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