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缓解雨水径流问题,提供生态栖息地和游憩空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美国通联邦和地区政府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管理政策,推动着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实施。本文选取波特兰、西雅图、纽约、芝加哥和费城五个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进行研究,将其归纳为规划控制、建设许可、专项收费、补贴激励4种类型,并结合相关城市案例进行了分析论述。之后本文总结出美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实施特点。本文期望通过对美国绿色基础设施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经验的分析研究,为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生态系统服务是绿色基础设施的终端产品,绿色基础设施是生态服务的物质载体。实际生活中,人们真正利用和享受的是绿色基础设施提供的净化空气、降温减噪等生态服务。论文应用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量化计算方法,针对城市的生态环境特征和面临的生态问题,通过因子选取、参数设定、量化计算和空间制图四个步骤构建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服务评估模型,并应用模型对哈尔滨曲线社区绿地的生态服务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整体评价。评估模型可以定量化地计算绿色基础设施对城市的生态贡献,为城市生态评价、绿地效益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与手段,也为促进城市绿地规划精细化和重效益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由11支团队、50名社会科学和生态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共同推进的法国国家方案"城市绿色框架(Trame Verte Urbaine)",已经建立了一套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评估体系,并为法国各地实施地方层面的绿色基础设施政策制定了参考。城市绿地主要具有提供持续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为规划者和各地方政府进行相关工作提供了一定参考,例如,绿道可以被视为新城市文明指引下的一项兼具美学和生态价值的基础设施。本文研究了法国3座具有不同城市文化和环境背景的城市,具体包括巴黎(法国北部),马赛(法国南部)和斯特拉斯堡(法国东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越来越严重,导致城市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很多城市频繁出现内涝问题。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能够提供高效的水量调节服务功能,因此,通过分析3个典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高效水调节服务模式,重点针对城市中的雨洪问题,阐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如何发挥水量调节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效水调节服务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模式的共性与差异。最后,得出提升城市水量调节服务能力的本质是基于城市自然生态过程的"低技术、低成本、低影响"绿色基础设施模式,转变对自然灾害的认知,秉承"与水共生"——适应和包容雨洪过程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发展理念,以期为今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水量调节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生态系统服务。快速城镇化进程不仅会引起绿色基础设施数量减少、布局不均,还会导致其内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以及结构失衡。传统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重点考虑生态空间的管制途径,忽视了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优化和结构平衡。在识别了济南市西部新城绿色基础设施供给、支持、调节、文化4类生态系统服务源的基础上,基于"结构—过程—功能—服务"评估框架,构建维持4类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关键格局。同时,考虑建成区内部及城郊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核心功能差异,赋予其不同权重,重点提升城市建成区内部破碎斑块的文化、调节功能,维持城郊地区大面积生态斑块的供给、支持和调节功能,构建底线、适宜、理想3层级安全水平下的绿色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6.
从整体到分项,对基于欧盟城市可持续与绿色发展的GREEN SURGE项目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GREEN SURGE是第7个欧盟研究与技术发展框架计划中的一个研究项目。研究从整体、理念到实践的创新对GREEN SURGE项目进行了解读。其目的主要是促进绿色基础设施和城市生物多样性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理念上,创新性地提出城市生物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并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估,对绿色经济提出新的认识与理解;实践上,通过对欧洲城市地区的研究调查,凝练出5大绿色基础设施战略规划方法以及6大绿色基础设施创新治理安排。这些经验对于我国绿色空间研究、规划及治理均具有较为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万民  冯矛  李云燕  邓宇 《城市规划》2021,45(7):91-103
在高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山地城市因其复杂的自然环境特征面临着生态系统衰退、人居环境恶化等危机.绿色基础设施具有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保障区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适应性、自组织性、可持续性,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本文通过梳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发展历程,借鉴欧美战略规划案例,结合山地绿色生态空间的特征,构建包括风险评估、绿色空间网络构建、优先级评价、弹性管理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新城绿色基础设施战略规划作为实践应用,构建"山-水-绿-文"复合要素的全域绿网,实现山地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的风险把控、要素测控、空间管控,为探索生态文明导向下的城镇化路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黄菊清  萧蕾 《风景园林》2022,29(6):76-83
城市高密度发展与绿色空间需求的矛盾促使城市公共空间向立体化方向延展,为绿色屋顶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绿色屋顶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为人们提供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参考生态系统服务的通用国际分类(CICES)体系和深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文献研究选取评估指标和决策方案,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评估法,首次构建了绿色屋顶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并通过案例研究与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生态系统服务中,调节和维持服务在准则层中最为重要,气候调节在指标层中最为重要;2)在5种绿色屋顶类型中,生物多样性屋顶最为重要;3)专家对绿色屋顶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实际项目中决策者对绿色屋顶的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位。该评估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辅助城市绿色屋顶规划布局的选址和选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下降导致供给缺口快速加大,城市增长带来的人口和产业集聚使城市对生态功能的需求快速增加。针对这一服务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基于近5年文献,对绿色基础设施为适应城市增长做出的演变与发展过程进行综述,并基于功能弱化和结构失衡等方面总结上述供需不平衡矛盾的原因。立足生态功能不完善与空间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在供需平衡的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优化概念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实施框架,该框架包括4个核心功能模块以及四大调节和控制环节,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动态平衡的典型城市化区域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了美国城市典型绿色基础设施的建成环境,以及其对水质水量的影响,通过分析纽约和费城城市范围内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案例,提出绿色基础设施在中国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1)与灰色基础设施的改建相结合,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设施和布局,促进路边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中的建设;(2)双管齐下,同时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在公共区域和商业区域的建设;(3)重视绿色基础设施定期维护,制定相应的维护规范;(4)长期监测、科学管理,着手建立全国性的数据库,搭建中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布局和数据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1.
The ecosystem services approach provides an efficient way to support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Such an assessment, together with mapping, can effectively produce spatial analyses on a specific scale, helping to maintain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s and plan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In turn, green infrastructure can offer a wide variety of ecosystem services, promoting landscape sustainability. This study develops a methodology for the planning of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based on an ecosystem services approach that assesses the supply capacity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identifies possible spatial characteristic areas for interlink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within the study area. More specifically, from a landscape perspective, we use 32 ecosystem services (as X-axis) and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as Y-axis) to build an ecosystem service assessment matrix. We then take the municipality of Barcelona as an example, using the latter to assess and map ecosystem services within the city through ArcGIS, which show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cosystem services provision. We identify possible spatial areas - which include ecosystem services provision, barren, and obstructed areas - by overlapping the ecosystem services assessment maps. Ultimately, the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by recognizing priority protected areas, new construction areas, potential areas, and renewal areas.  相似文献   

12.
Urbanization poses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ecosystems globally. In the Greater Montreal Area (GMA), a major North American urban area where green infrastructure (GI) implementation is in its early stage, there are challenges in maintaining provis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due to urban expansion and climate change impacts. In response, stakeholders in the GMA are trying to further integrate the GI concept into planning practices and have participated in focus groups to discuss various approaches to implementing the GI concept. This paper addresses stakeholder perceptions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obstacles related to natural ecosystem management in the GMA. We discuss the way in which participants perceive the prospect of the GI concept to influence discourse and policy about environmental planning. We found plural perspectives on GI yet there was a broad consensus regarding problems in bringing planning tools in line with socio-ecological processe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novel contribution by showing how the concept of GI informs narratives about metropolitan green space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The narratives of most research participants emphasised: 1) that efforts to protect and enhance the urban ecosystem should be approached within a coherent social and ecological framework at the scale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and 2) that GI planning needed to rely on collaborative and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to enhance ecosystem services at all scales of the GMA.  相似文献   

13.
城郊绿色基础设施兼具城乡生态 服务与游憩功能,孤立或对立审视此二功能 会导致过度开发或机械被动保护,有机融合 则会促进城郊自然环境资源的高效保护与利 用。结合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论文详细阐 释了融合生态服务与游憩功能的绿色基础设 施用地规划理念及技术方法:一、目标定位, 融合资源保护、生态服务、游憩休闲等复合目 标;二、现状分析,甄别绿色基础设施用地 保护要素与空间格局;三、功能设置环节,因 地植入维护要素系统自然生态过程的游憩功 能;四、用地组织层面,带动游憩产业发展的 同时提升其支持、供给、调节、文化四大生态 功能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李俊峰  刘佳 《华中建筑》2010,28(3):27-29
为实现精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该文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前沿理念,对城市河道景观规划一体化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方式由灰色向绿色的转型,为我国建构及完善绿色基础设施系统添砖加瓦,达到"水、绿、人、城"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空间组织与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基础设施是对自然生态系统全新的认识与尊重,被证明是一种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的系统化途径。该文简要阐述绿色基础设施定义与内涵,重点从绿色基础设施空间组织要素及结构模式、空间组织特性、空间管控模式与空间管理机制等方面系统探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空间组织与构建,以期为构建完善的绿色基础设施空间网络体系之实践提供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双修和韧性城市的双重背景下,绿色基础 设施作为一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供综合的生态系统服 务,其中的降温调节服务能有效缓解城市高温风险,改善人 体热舒适度。在降温调节服务供需视角下,提出一套针对高 温灾害问题的街区GI精准调控方法,即深化降温调节服务评 估框架-识别优先级空间-实施GI调控策略-提出降温目标- 模拟验证策略效益,并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进行了方法实 操。从需求识别到模拟验证可知:城市街区绿色基础设施对 温度精准调控方法,能有效提高降温调节服务效益,为城市 微小尺度级别管理提供了普适的参考框架,在高度城市化中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服务从产生到使用是一个动态流动过程,分别对应着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聚集及绿色基础设施的破碎导致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极为严重。当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时,则存在生态系统服务额外需求。通过量化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额外需求,将为绿色基础设施的精确供给提供决策依据。以武汉中心城区为例,以街区作为基本单元,选择合适的环境质量标准作为额外需求阈值,对以下4项生态系统服务额外需求进行量化评估与空间制图:空气净化、雨洪调节、温度调节和游憩服务,并采用熵值法求得各项服务的权重,叠加得到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额外需求。最终评估结果可作为武汉中心城区绿色基础设施优先实施区域与类型的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城市高密度化的背景下,人口和产业的快速集聚使得城市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而与此同时,传统绿地系统规划重"量"轻"质"的规划模式,只关注总量分配而忽略具体配置的规划思维导致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应能力持续下降,供需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大。针对这一现象借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结构和一系列社会经济数据,构建了一个涵盖6种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供需评估模型,以联系宏观和微观的中间规划层——街道尺度为基本单元,将城市居民实际需求与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数量和类型之间建立联系,以期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GI调适。  相似文献   

19.
王云才  刘玲 《中国园林》2023,39(10):51-55
绿色基础设施提供的非原位生态系统服务通过服务流动耦合存在空间分异的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并以需求效度表征远程供需空间和数量上的匹配程度,才能真实反映绿色基础设施的绩效能力。在生态智慧的引领下,运用远程耦合框架对供需关系进行重新思考,通过空间关联、空间过程和空间协同的系统性内涵,深化绿色基础设施非原位生态系统服务在空间上的认知,同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及其评价体系为远程空间的复杂关系呈现提供理论和量化途径,重建绿色基础设施绩效评价的技术框架。最后,基于远程耦合的空间系统、路径系统和交付意愿实现供需匹配、分配和利益的正和博弈,同时认知绿色基础设施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识别、测度和制图绿色基础设施“供给-流-需求”的全过程,反馈需求效度并进行重点空间的调控,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绩效评价的实施框架。  相似文献   

20.
王雪原  周燕  禹佳宁 《风景园林》2020,27(11):50-56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城市之一,提供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面临建设用地扩张下的空间置换、总量缩减、结构破碎等问题。以武汉市绿色基础设施雨洪调蓄功能为切入点,通过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地形、土地利用等数据对武汉市域内的绿色基础设施进行空间格局及水文区位分析;通过构建模拟城市扩张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整合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发展引导约束条件与空间控制约束条件作为运算规则,计算转换概率来模拟城市的扩张;以此分析城市扩张所带来的不同类型绿色基础设施的格局演变与内涝风险。研究发现在城市扩张过程中武汉市水文关键区位敏感性高且易被侵占,建成区将面临雨洪调蓄功能降低所带来的内涝风险。城市扩张与用地的博弈难以避免,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发挥城市雨洪调蓄功能的天然载体,其结构完整性对于城市水文过程良性循环起本底作用。保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敏感性高、易被侵占且具有关键水文功能的区域,根据风险程度建立多级控制体系,对于武汉市绿色基础设施保护及内涝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