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印刷复制分色照相过程中使用的胶质滤色片的要求、光谱特性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由彩色原稿在感光材料上制作分色片的照相分色过程,对黑版分色及制作蒙片用滤色片不予涉及。 2.引用标准 DIN 16546 应用于光机式复制技术分色的滤色片的光谱特性 GB 9851 印刷技术术语 ZBA 17004 胶印亮光油墨 3.技术要求 3.1 基本要求 3.1.1 复制分色的滤色片为胶质薄膜滤色片,每一套由红、绿、蓝色滤色片组成。分别用红CY XXX(R)、绿CY XXX(G)、蓝CY XXX(B)表示。 3.1.2 每种色光的滤色片只能允许入射光的某一波段的色光透过,而将其它色光吸收滤去,起到分色的作  相似文献   

2.
《丝绸》1978,(1)
电子分色(又名光电扫描分色)是印染雕刻照相制版工艺中的一种新方法,它可以代替手工分色描样,以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照相制版是印染工业中比较成熟的一种雕刻工艺,但它的工艺路线比较长,其中尤以手工描样的时间最长,工作效率低,产质量提不高。上海第三印染厂于一九七五年  相似文献   

3.
<正> 一幅色彩绚丽丰富的原稿,色相可以多到成千上万。印刷复制在目前的条件下基本上是用黄(Y)、品红(M)、青(C)、黑(K)四色油墨叠印来还原原稿的图文信息。而人们观察原稿,只能得到它的红(R)、绿(G)、蓝(B)三色光信息,这就必须经过一种转换,将RGB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印刷的四色油墨数据信息。这一过程就称为分色。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分色从传统照相分色,经过电子分色机的电子分色,发展到如今利用Photoshop软件分  相似文献   

4.
第五部分:照相复制(续) 1.制版照相为何需要彩色滤色片? ①为分色用 ②为缩短曝光时间 ③为防止光晕 ④为避免加网时出现龟纹 2.滤色片轮在照相机的光路中是可旋转的。它可以安装好几个滤色片,通常有哪4种颜色?  相似文献   

5.
《印染》1978,(3)
以色列 Sci-Tex公司研制成电子软件接口控制装置,与电子雕刻机配套,它通过穿孔纸带对铜辊筒进行雕刻。该公司计划向印转印纸的印刷厂销售该接口控制装置。 该控制装置将Sci-Tex公司制造的Res-ponse 200型电子分色机与西德制的K-200系列Helioklischograph电子雕刻机接通使用,可以省去雕刻工艺中的分色描稿工作。 Response 200型电子分色的元件包括:扫描器、元盘形记忆仪、花型图案托架、激光照相机的拍片机构,中心工作装置等。它除了能制得分色的胶片外,也能制备出能反映花型图案情况的穿孔纸带。  相似文献   

6.
正当彩色桌面(DTP/DTR)技术在印刷行业如火如荼地发展的时候,众多的印刷企业已经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拓展新的市场,使印刷超越出版、包装及广告,而走向更广阔的空间。这里所要介绍的专色分色处理系统可以给大家以启示。早在本世纪30年代,就有科学家致力于专色分色技术的研究,他们曾试图以颜色匹配为基点,利用网点呈色计算方程来设计校色机,但是受当时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而无法实现。长期以来,对于那些需要进行专色分色的产品,只能借助于其他的方法,例如用四色分色设备(电子分色机或扫描仪)来分解专色,但由于四色分色设备…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60年代中期至今进口了各种型号的电子分色机约500台,耗资人民币约数亿元。这些电子分色机20多年来为改变我国的彩色制版工业面貌,提高我国的彩色制版印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彩色桌色系统发展成熟推广应用的今天,这些设备能否继续发挥作用?怎样继续发挥作用?这不仅是几百台电分机使用单位领导十分关心的问题,而且也是许多从事彩色印前处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平面印刷品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各种高新数字化设备层出不穷,百家争鸣,使传统电子分色设备逐渐走下历史的舞台。历史变迁,时代交替,技术的革新必定会为行业带来历史性的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平面艺术品复制领域。在传统电子分色设备盛行的时代,由于电子分色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早期设备幅面所限,导致珍贵、易损的艺术品文物,无法扫描或者无法1:1高精度还原复  相似文献   

9.
《印染》1975,(4)
大日本涂料公司最近制成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水质浊度测定装置。 其中之一为色污染度仪MODEL DNT-3200。其测定原理为利用三刺激值(X.Y.Z),其中Y值与人的视感非常一致,因此利用透镜,将由光源(钨丝灯)照射的光聚光,投射于被检验液液槽,透过的光通过滤色片使光检测器(硒光电池)受光,测定Y值。为了使光源的光量经常保持一致,而不时检测光量而反馈,其特点为用Y值进行色污染度的测定,可以自动洗涤液槽窥视窗的  相似文献   

10.
陈娜 《印刷世界》2005,(5):31-34
1电子雕刻原理电子雕刻制版是将光信号或数字信号,通过光电转换和电磁转换变成雕刻刀机械运动的过程,图1表示了电子雕刻的原理。电子雕刻机在雕刻时利用频率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4~8kHz)和适当振幅的震荡,震荡频率决定了每秒雕刻的网穴数,由图像存储器传送过来的数字信号,经数/  相似文献   

11.
<正>图像处理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变换的一种技术,目的是使图像更加符合人眼视觉或工程使用的要求。目前,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各种研究成果令人瞩目。在新技术不断出现的同时,笔者以早期多年的印刷企业电子扫描分色操作经验认为,传统的图像处理设备虽已过去多时,但其技术思想仍然值得借鉴。电子扫描分色机(以下称"电子分色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是一种以光电扫描方式获取图像信号,并经过电子电路计算处理的高质量图像记录设  相似文献   

12.
电子分色机已成为当今我国印刷厂制版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制版工艺中。电分机是一种综合了计算机、光学、激光、色彩学、感光化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高精设备。目前我国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不具备生产电分机的能力,所以大部分电子分色  相似文献   

13.
应用CMOS数字色彩传感器ADJD–S313设计一种油脂色泽检测实验装置,在实验条件固定时,对罗维朋标准滤色片的组合色片多次采集,分析研究重复采集的滤色片组合色颜色值的差异大小,并以HDJD–JD02颜色检测组件的油脂色泽检测值作为标准来测定本装置的精度。实验结论表明,装置检测值的重复性和精度较高,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廉洁 《今日印刷》1996,(1):52-54
按规范化要求,人们一般把印刷复制全过程分为印前、印刷、印后加工三个阶段。从发展速度和应用范围看,印前加工的设备、材料、工艺、技术相对来说发展得更快,应用范围更宽。由于印前加工涉及面很宽,发展又快,所以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尽统一,需要交流,取得共识。以下为笔者的一些看法。 1、设备要更新 以彩色复制为例,大体经历了照相分色、蒙版校色、电子连续调原大分色(60年代的海尔C-187)、连续调有级变倍分色(70年代的海尔  相似文献   

15.
《印染》1994,(9)
比利时索菲仕(Sophis)系统公司系欧洲著名的电子计算机软件公司,在纺织CAD和CAM的研究开发方面享有盛名,其系统在色织行业的电子提花织造设计和印染行业的电子分色描稿方面以多项最新的技术称著于同行,堪称世界一流水平。为了促进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发展,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与比利时索菲仕系统公司经过友好会谈,双方同意就电子分色描稿系统进行技术合作,并达成协议,日前已在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内设立比利时索菲仕(Sophis)系统公司上海技术服务部(地址:上海市兰州路545号,电话:5413494,传真:5458418)。该技术服务部宗旨是将最新技术引进介绍给国内有关企业,帮助国内用户开发新产品,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比利时索菲仕公司将提供有关示范设备和各种最新的技术资料;此外,还将结合生产,开展印染雕刻制版人员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业务;帮助有关企业对现有的电子分色描稿系充进行升级和提高功能、速度等技术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电解记录纸,是通过电流流过而引起电分解化学反应而发色的一种特殊记录纸。产生发色的方法很多,有从外部电极注入离子产生发色的,有在电极上产生离子放电发色的,有改变 pH 值而发色的,有在电极表面氧化还原分解发色的等等。电解记录纸又分干式和湿式,我国常见的是湿式。用于通讯传输设备鱼群探测气象传真,本文就湿式电解记录纸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照相雕刻三原色制版与印花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三原色印花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它对促进雕刻和印花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实际意义。彩色分色照相已普遍应用于印刷技术,颇能收到逼真、妍丽、自然、生动的艺术效果。三原色印花法实质上是该项技术在印染行业上的演变和扩展。使花布不仅仅局限于每个花纹只有一个颜色,而通过叠色赋予花纹图案以各种色彩、色光齐全的色谱和各种丰富和谐的阶调层次,达到自然、真实。使印花布不仅是普通的用于生活消费的纺织品,而且成为绚丽多彩的工艺美术品,进一步美化人民的生活。现将试制情况作一简要介绍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印前设备的发展与变迁印前设备主要包括印刷信息采集及处理设备和制版设备。印前图文信息采集及处理,经历了文字和图形/图像分别处理到图文合一处理的过程,目前基本上采用图文合一处理技术。印前制版技术经历了手工制版、机械制版、照相制版、电子分色制版、桌面出版系统(DTP)和计算机直接制版(CTP)系统的发展过程。电子分色制版及之前的三个阶段都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可以这样认为,彩色图象复制,是介一定光照下的色分解和色组合的综合过程。研究复制中造成色误差的因素,主要可归纳为光源、滤色片、油墨等三要素。本文试图从光源、滤色片在复制中造成色以差的基本原理作一分析,以供探讨。 二、光源因素 常用制版照相光源,多半是属于人造光源。人造光源种类繁多,而适宜于制版照相的光源,基本要求包括:光源的光色(指色温、色表、显色性)、亮度、均匀度、稳  相似文献   

20.
吴欣 《印刷杂志》1997,(5):44-50
<正> “制版工艺”是印刷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包括照相制版、电子分色制版(又包括电子分色机分色制版和DTP系统分色制版)两大部分的内容。传统“制版工艺”课程的教学是由任课教师集中于课堂上讲解,然后在生产实习中设专题进行实验。很显然由于课堂和实验环节脱节,致使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