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阳离子交换淋洗色层中,α-羟基异丁酸(AHIB)用于分离超钚元素已达30年之久。然而,用AHIB分离和纯化Am和Cm时,Pm在Am和Cm之间被洗脱,影响Am,Cm产品的纯度。Елесин等用氨基多乙酸-AHIB溶液分离Am,Cm和Eu,Pm时发现,在所研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以α-羟基异丁酸为淋洗剂的阳离子交换色层法分离Am,Cm,Cf和Y的实验程序,得到了令人满意的分离结果。为了把感兴趣的超钚元素淋洗在所需要的位置上,研究了α-羟基异丁酸的PH和浓度对淋洗峰位置的影响。此外,报道了实验测得的Am、Cf、Y对Cm的分离因子。  相似文献   

3.
在超钚元素提取中,离子交换色层法是Am、Cm分离最有效的方法,我们曾详细地研究过CH_3OH-HNO_3-阴离子交换树脂体系分离Am、Cm(β=2.3),在这基础上加入氨羧络合剂DTPA,利用DTPA与Am、Cm的正序络合和NO_3~-与Am、Cm的倒序络合形成NO_3~-DTPA~(-5)体系,首先研究了CH_3OH-NH_4NO_3-HNO_3-DTPA-阴离子交换树脂体系(β=3.5),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在阳离子交换柱上比较了α-羟基α-甲基丁酸(HMBA)和α-羟基异丁酸(HIBA)为淋洗剂分离Am(Ⅲ),Cm(Ⅲ)的性能。实验测得对HIBA体系,Am(Ⅲ)-Cm(Ⅲ)的分离因子为1.37,与文献值基本一致;而对HMBA体系,其分离因子为1.71,此值与我们测定的络合常数相吻合,从而确证以HMBA淋洗分离Am(Ⅲ)-Cm(Ⅲ)远较HIBA优良。为了使HMBA成为实用的淋洗剂,我们还研究了影响分离效果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5.
序言 离子交换色层法是超钚元素分离的有效方法。不论是阳离子交换或阴离子交换都有过报道。我们曾研究过CH_3OH-HNO_3-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体系和CH_3OH-HNO_3-NH_4NO_3-DTPA-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体系。其Am,Cm分离因子前者为2.3,后者为3.5。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进一步提高Am,Cm分离因子及探寻Am,Cm与裂片的分离。  相似文献   

6.
在离子强度μ=0.5的NaClO_4介质中,用阳离子交换法研究了Am(Ⅲ)、Cm(Ⅲ)同α-羟基-α-甲基丁酸的络合作用。在实验范围内,形成MA~(2 ),MA_2~ 和MA_3三种络合物。按S·Fronae-ous 法并分别用作图法和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结果基本一致。Am(Ⅲ)络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为:β_1=(3.45±0.05)×10~2,β_2=(1.59±0.10)×10~5,β_3=(4.6±0.2)×10~5。Cm(Ⅲ)络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为:β_1=(3.84±0.06)×10~2,β_2=(2.32±0.17)×10~4,β_3=(8.5±0.3)×10~5。初步讨论了在羟基羧酸系列中以烷基取代α-碳位置上的氢原子对络合常数的影响.数据表明,以α-羟基-α-甲基丁酸作为阳离子交换分离镅和锔的淋洗剂,可望得到比α-羟基异丁酸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镅、锔分离是超钚元素化学中的难题之一。将Am氧化到五价然后分离的方法只能用于工艺粗分离,且操作繁杂。目前常用的α羟基异丁酸阳离子交换法,分离因子仅为1.5。甲醇-硝酸阴离子交换法,分离因子也只有2.4。近年一些文章报道了用胺类萃取法或萃取色层法分离Am、Cm,优点是胺类萃取剂耐辐照、分离因子也高。Horwitz等研究了用季铵盐从含盐析剂的硝酸中萃取三价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用阳离子交换-α-HIBA淋洗色层分离Am,Cm时,Pm在Am.Cm之间被洗脱。前文研究了用DTPA-α-HIBA从Am.Cm中除Pm的可能性。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在阳离子交换树脂-DTPA-乳酸体系中,各种因素对Am,Cm和Pm分离的影响,以寻找从Am,Cm中除Pm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一个提取居里级~(242)Cm的化学流程,采用TBP萃取色层,除裂片元素,CH_3OH-HNO_3-阴离子交换树脂体系分离Am和Cm,产品中~(241)Am的α放射性与~(242)Cm的α放射性之比达到3×10~(-4)。此流程具有步骤少,操作方便和产品介质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超钚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其相互分离极其困难。一般认为超钚元素的氧化态通常为+3,且性质接近镧系元素。然而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发现,Bk、Cf元素化合物比Pu、Am、Cm化合物具有更强的共价相互作用。由于超钚元素毒性高、放射性强且大部分为短寿命核素,实验制备和表征十分困难,相关实验数据尤为匮乏。目前理论计算已成为了解超钚元素物理和化学性质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超钚元素(主要为Am、Cm、Bk、Cf)化合物成键性质方面的理论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与其它离子交换色层法相比,在硝酸-有机溶剂混合介质中用阴离子交换法分离超钚元素具有分离系数高,不引入盐类和没有腐蚀性等优点。各国已相继进行了详细研究。近年来这方法已发展应用于从辐照过的钚靶中回收Am和Cm,以及从大量冲积土中分析锕系元素和希土元素。  相似文献   

12.
镅锔分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乏燃料后处理产生的高放废液中Am和Cm是长期释热的主要来源,将它们分离出来并进一步进行分离和处置,对高放废物的长期安全处理处置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超钚元素生产涉及Am和Cm材料的获取以及辐照后靶件中Am和Cm的化学分离。因此Am、Cm的分离一直是锕系元素化学与材料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但是Am、Cm之间的分离相当困难,水溶液中Am、Cm基本均以正三价离子形式存在,化学性质非常相似。早期的离子交换法分离因子低,近年来主要研究将Am(Ⅲ)氧化到高价态实现分离,或通过Am、Cm与配体的亲和力差异、不同配体组合产生“推拉效应”以提高分离因子。本文综述了相关研究现状,概述了主要流程研发情况,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乙二胺二异丙酸二乙酸(EDDPDA)比乙二胺四乙酸(EDTA)多两个α-甲基。它与Am、Cm的络合研究未见报道。本工作目的在于比较EDDPDA和EDTA同Am、Cm的络合能力,探讨引入两个α-甲基的影响。EDDPDA由本实验室合成,测得其分子量为320.2,熔点为215-216℃,碳、氢和氮的含量分别为44.87%、6.23%和8.69%。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Am和Cm在CH_3OH-NH_4NO_3-HNO_3-DTPA溶液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之间的分配系数。结果表明,DTPA的存在对Am和Cm的分离有显著的改善,二者的分离系数可达3.5-3.7。 以适当的淋洗液进行柱分离实验,达到了Am,Cm,Cf三个元素的分离。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α—羟基异丁酸浓度(或pH)梯度变化及温度、流速和树脂柱长度对Am、Cm分离的影响以及Pu、Eu、Ce和Ru的离子交换行为。提出了分离、纯化Am、Cm的条件。最后根据选定的条件对Am、Cm、Pu、Eu、Ce和Ru的混合料液进行了浓度梯度淋洗分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用Si(Au)面垒型探测器α谱仪,α-γ符合谱仪,高纯锗γ谱仪,Si(Li)谱仪,栅网电离室α谱仪等探测装置,对在反应堆中辐照钚靶所生成的~(238)Pu,~(239 240)Pu,~(242)Pu,~(241)Am,~(243)Am,~(242)Cm,~(243)Cm和~(244)Cm等核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测定,描述了这些方法的特点、基本原理和测量装置,给出了相对和绝对测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某些单酸有机磷酸酯萃取Cf和C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2)Cf经α衰变后的子体~(248)Cm是重要的Cm同位素,从贮存的~(252)Cf溶液或长期使用过的~(252)Cf中子源中可分离出高纯的~(248)Cm,因而Cf、Cm的分离是超钚元素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常用的Cf、Cm分离方法有离子交换法和萃取或萃取色层法。Werver等比较了HDEHP、HMeH[ΦP]和HEH[ΦP]萃取Cf、Cm的性能,认为后两者在某些条件下可能  相似文献   

18.
超铀元素络合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铀元素与地下水中可能存在的无机及有机配位体的络合会影响它们在水中的浓度及其迁移行为。文献研究表明,对Np、Pu来说,四价离子的络合能力最强,五价离子的络合能力最弱。在地下水中可能存在的无机阴离子中,CO3^2-的络合能力最强,Pu4 与CO3^2-络合的稳定常数尚未准确确定。当Pu(Ⅳ)以PuO2存在时。CO3^2-的存在能影响其溶解度,但影响不大。虽然五价Np的络合能力比其它价态的弱,但它与CO3^2-、HPO4^2-、PO4^3-等的络合物还是很稳定的。CO3^2-的存在能提高Np(Ⅳ)溶解度,但影响不大。醋酸根、乳酸根、草酸根、柠檬酸根、α-羟基异丁酸根、EDTA、抗坏血酸根、α-羟基喹啉、噻吩甲酰三氟丙酮等有机配位体能与NpO2^ 形成相当稳定的络合物。但当存在其它常量的金属(如Fe、Mg、Ni、Pb)离子时,这些有机物对Np(V)溶解度的影响不一定明显。腐殖酸与Np(Ⅴ)的络合物相当稳定,腐殖酸与Am(Ⅱ)的络合物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用于超钚元素分离流程的高灵敏度监测装置和定量分析技术。采用NaI(T1)薄晶体双探头相加谱仪测定X射线和低能γ射线。采用Si(Au)面垒半导体流线监测器测定厚源α谱。描述了监测器的结构和电子仪器,厚源α谱特性的研究结果和定量刻度方法。给出了用于离子交换色层法提取~(248)Am和~(244)Cm流程的实验结果。NaI(T1)薄晶体双探头系统对~(243)Am总加入量的灵敏度好于0.1微居。Si(Au)面垒监测器对镅、锔浓度测定精度为±5%。各收集容器内镅、锔含量分析结果的精度为±10%。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用于超钚元素分离流程的高灵敏度监测装置和定量分析技术。采用NaI(Tl)薄晶体双探头相加谱仪测定X射线和低能γ射线。采用Si(Au)面垒半导体流线监测器测定厚源α谱。描述了监测器的结构和电子仪器,厚源α谱特性的研究结果和定量刻度方法。给出了用于离子交换色层法提取~(248)Am和~(244)Cm流程的实验结果。NaI(Tl)薄晶体双探头系统对~(243)Am总加入量的灵敏度好于0.1μCi。Si(Au)面垒监测器对镅、锔浓度测定精度为±5%。各收集容器内镅、锔含量分析结果的精度为±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