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以箱包的破坏性设计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破坏性设计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分析了破坏性设计在箱包面料设计、装饰设计和品牌个性化发展上的表现形式,并通过实例将破坏性设计运用到箱包设计中,以期为设计师在箱包设计中运用破坏性设计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2.
Carolyn Quartermaine说:没有充裕的时间是不存在设计的。她给自己所用的原料染色,她的绘画和设计作品被用于各种媒体:为日本市场设计墙纸,为印席设计灯具、扑克牌系列镇纸。她为伦敦的Sketch餐厅设计的套椅和印刷品。为Fortnum&Mason设计包装,为Fafonard设计小丝绸带等等,小地毯是她从绘画中得到灵感。  相似文献   

3.
谢辉 《中国皮革》2023,(5):135-138
隐喻使人们在交际中的语言生动、个性鲜明,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表达手段,在设计中亦是如此,选择恰当的修辞可以为产品增添丰富的情感。将隐喻融入到箱包设计中能让箱包具有丰富多样的情感内涵,赋予购买者精神层面的认同感。本文从隐喻的起源与发展出发,分析了箱包设计应用隐喻的意义,分别从箱包造型设计、面料设计和图案设计3个方面探讨了隐喻手法的表现形式,为箱包设计从业者研究隐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研究建筑元素在服饰设计上的运用,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建筑元素已经成为现代设计中常用的元素之一,可以为设计师提供灵感和设计素材,也可以增加设计作品的立体感、结构性和稳定性。通过对国内外优秀设计师的服饰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归纳了服饰设计中提取的建筑元素,总结了建筑元素在服饰设计中常见的运用方法,以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产品色彩设计过程的客观化和可操作化,提出一种基于隐性知识和感性工学的产品色彩设计方法,为设计实践提供参考。首先,通过对产品设计中的隐性知识要素分析,从情境、需求、特征层面理清产品色彩设计的隐性知识脉络。然后,通过对隐性知识结构化描述,运用感性工学方法获取关键隐性知识组成,并形成基于隐性知识和感性工学的产品色彩设计方法模型。最后,通过设计案例阐释该方法模型的具体操作过程,阐明面向产品色彩设计的关键隐性知识获取过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将隐性知识与感性工学相结合,可提升产品色彩设计过程的可操作性,实现隐性知识向设计知识的有效转化,为设计师进行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概述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概念及现状,其次以气动工具的设计为例,分析了计算机辅助气动工具设计流程,提出了工业设计系统的构成,相关知识库的建立、定义及系统实现形式,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杜宛谦 《中国皮革》2023,(8):132-135+139
目前,市场上皮革产品呈现出同质化、批量化趋势。基于可拓学原则对产品功能、形态、材质等设计要素进行拓展分析是推动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可拓学、感性设计等知识,为产品感性设计的可拓推理建立理论基础,分析了影响皮革产品感性设计的因素,为产品的感性设计创造条件。同时,重点研究了基于可拓学的产品感性设计流程,建立了皮革产品感性设计可拓学基础模型,对模型中的设计基元进行了拓展与变换,以丰富设计方案,开拓创新思路,使皮革产品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情感和体感需求,提升皮革产品感性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8.
自然界中的野外景观为服装图案设计提供了丰富灵感,将不同的地理特征进行元素提取与重组,设计与相应地理区域所适应的艺术化图案,具有装饰性、隐蔽性、警示性等功能性。文章以西南地区自然保护区野外景观为例,详细介绍野外景观隐蔽图案设计方法,包括色彩提取、元素提取、元素重组,并分别设计自然保护区春秋季和冬季功能性工作服,其结构具有防水、透气、耐磨、防蚊虫等功能,其图案具有隐蔽、警示等功能,为自然保护区工作服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以蒙古族风格家具为例的少数民族风格家具设计创作方法。文中以蒙古族风格家具设计为切入,首先剖析其目前主要存在的设计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考证历史遗珍,对元代器物的装饰艺术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挖掘蒙古族传统艺术元素的历史符号信息并对其进行提炼、分析,再展开深化设计。本文系统地阐释了少数民族风格家具设计及其装饰艺术的创新观点,并以详实的案例解读造型、结构和装饰设计协调统一的创作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梦琪 《西部皮革》2023,(8):101-103
结合服装设计的要素,阐述“洛海”创意女装的设计灵感来源、设计意图,分享该设计作品的材料、工艺以及设计制作的具体实践过程。希望通过此次创意女装设计实践,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为未来的设计道路做准备。  相似文献   

11.
设计类期刊与设计学科存在天然互动机制,设计类期刊建设引导和服务设计学科发展,设计学科为设计期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展。通过建立设计学术共同体、打造设计人才综合体和创办一流设计学术期刊,构建出设计类期刊与设计学科协同创新机制,对推动新时代期刊与学科协同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响应国家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为基点,从服装创新设计的角度探索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方法。通过查找文献、调研服装品牌、分析趋势等途径进行服装再利用现状的调查,对面料、款式、颜色等逐一分析,运用做旧毛边、重组拼接、叠加、情感化设计、多功能设计等理论,总结出服装创新再利用的方法并设计实践,并提出服装的物理化重组与二次设计再循环的可行性方案,达到完善服装再利用设计体系的目的,为丰富服装可循环艺术理论提供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传统藤编家具存在功能守旧、形式繁复、体积过大,不能匹配城镇空巢老人使用需求的问题,运用情境驱动的设计方法,为藤编家具设计提供新的研究思路。通过情境思维发现设计问题,提出既有情境解构与分析、未来情境重构与设想、情境匹配与实现、情境设计与实践,构建了基于情境驱动的藤编家具设计流程。并针对人宠共享的室内“CO-LIVING”区、阳台会客交流的“MEETING”区、促进邻里互动的“INTERACT”区三个典型情境进行了藤编家具设计实践,为传统藤编家具设计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4.
论针织服装中细节设计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细节设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中着重介绍针织服装设计中细节设计的创新手法,包括钉镶设计、印花设计、拼贴设计、做旧设计、针绣设计、混合设计等,为针织服装的设计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任何设计都离不开三大基本要素,即色彩、造型、材质。其中材质为基本的基本。色彩是一种设计的表层效果;造型是一种产品的外观形态;而材质是实现设计目的的原始必要条件。鞋靴产品的设计是跨产业与艺术、实用与装饰艺术的综合性设计,集中体现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族、民俗、新生活方式、新审美倾向等诸多因素。但同其它任何类型的设计一样,都是以实现设计目标的基本条件,而材质为其先决条件。成语中“海市蜃楼”一词,表明一种空幻的、实际不存在的幻想。设计的特征在没有具体的材质达到实施之前,仍然是一种海市蜃楼。由此可见,材质是一切设计真正完成之根本。  相似文献   

16.
孔楚楚 《西部皮革》2023,(10):18-20
作为当代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设计原材料,皮革以其优越的性能,被应用到各类设计中。为探讨皮革材料在当代艺术环境中的应用,文章分析了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从室内环境装饰设计、饰品设计、服装设计三方面简单讨论了皮革材料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希望通过分析和讨论,更多地展示皮革材料的设计之美。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一种提升用户主观幸福感的情感化产品仿生设计策略。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界定积极体验中的四个维度(需求愉悦、感官意义、功能意义、价值美德),定义情感化产品仿生设计概念。从积极体验理论框架角度出发,以情感三原则与仿生设计为基础,总结出情感化产品仿生设计策略阶段和内容,既以情境需求为背景,构建虚拟场景;通过本能感官刺激,激发视觉联想;通过功能交互体验,简化技能学习过程;以反思体验为长期目标,驱动形成社会责任感。运用设计实践案例,以儿童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该策略的使用过程,这有助于设计师快速有效地捕捉到仿生设计机会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校园公共家具普遍存在体验不佳、设计趋同化等问题,文章基于感性意象理论,探寻符合使用者感性需求的校园公共家具设计要素,为校园公共家具设计研究和开发提供新思路。以不同类型的校园公共家具为研究样本,利用语义差异法问卷得到感性评价值,并将数据导入SPSS软件得到主成分与载荷系数值,得出影响校园公共家具设计的主要感性意象词,总结出校园公共家具的设计要素,最后将设计要素应用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进行模块化校园公共家具设计。研究结果赋予校园公共家具设计更为科学的方法途径,为设计出更加满足使用者感性需求的校园公共家具提供了有效参考及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侯霄爽 《西部皮革》2023,(23):84-86
图案设计在皮革制品风格、设计手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利于凸显皮革制品的时尚感、主题感、特色感。要求皮革饰品设计人员采用个人设计经验、创造性思维以及多样化工艺技术,达成图案形态装饰效果。因此,文章围绕皮革饰品中的图案设计功能、装饰图案分类以及图案设计方法展开分析,以期为皮革饰品行业图案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设计诉求对象的综合研究与分析,能够帮助设计师建立科学合理的设计思维,在设计中准确定位目标人群,以目标人群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文化素养、情感需求、经济水平、审美观等因素为依托进行全方面的设计与把握,在设计中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