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作业时间测定和装配线平衡率的基本概念出发,引入利用动作分析研究提高装配线平衡率,文章以某发动机的装配线为例,首次运用多媒体技术并结合X-σ质量控制图测定装配线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并分析了该装配线平衡率,得出了发动机的活塞连杆总成是该装配线的瓶颈工序;其次利用达宝易软件对瓶颈工序活塞连杆总成进行动作分析与优化,使装配线平衡率提高了21个百分点,日产能从81台提高到114台,最后认识到IE技术对提高装配线平衡率方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应用仿真分析以及工业工程方法对有合作的自由节拍装配线生产效率进行了改善研究。对装配线的运作现状进行了仿真,从平衡率和产量两个角度,分析了装配线运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成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工人的合作策略进行了局部调整,对瓶颈工位进行了作业测定,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方法研究对作业方法进行改善,并再次通过作业测定验证作业方法改善的效果;通过仿真验证了装配线生产效率改善措施的总体效果。研究表明:通过合作策略以及瓶颈工位作业方法的改善,能够以较小的代价提高装配线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运用工作研究中的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和动作分析方法,对某汽车仪表机芯装配线进行分析。在了解机芯装配工艺的基础上,运用秒表法测定装配线上各个工位的作业时间,找出瓶颈工位;运用5W1H提问技术、ECRS原则和动作经济原则对瓶颈工位进行改善,以提高装配线的生产效率;最后,通过对改善前后方案的对比,以证明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某冰箱预装生产线生产节拍进行了测试,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找出了影响流水线生产能力的瓶颈工序,并以某加工工序为研究对象,运用ECRS原则以及流水线平整理论对工序进行流程分析、操作分析和动作分析,用现场管理方法对岗位操作设备、空间布局以及操作流程进行改进.分别对改进前后的装配线利用仿真模型进行分析,比较了机器设备的加工利用率、单位时间加工量.解决了生产线的瓶颈工序,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增加了单位时间产品的制造量,为实施改善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基于移圈针平面槽曲加工的生产现状,运用IE技术对提高移圈针平面槽曲加工效率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其中,测定和分析了每道工序的作业时间,找出了生产线上存在的瓶颈工序,提出了提高产线平衡率的可行性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生产能力进行预估.同时,针对加工设备及操作人员进行了一定的作业研究,对加工工艺进行了改进,最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6.
以某公司车桥装配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装配线现有的节拍及线平衡率,运用工业工程中ECRS的原则对现有工序进行改善,从而消除瓶颈工序,提高线平衡率,使装配线的线平衡率从76.06%提高到94.63%。  相似文献   

7.
彭丽霞  张力  蒋建军 《机械》2015,(1):1-6,10
动作分析是规范动作标准及改善生产线作业绩效的重要方法。以某公司废气涡轮增压器装配二线操作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动作分析对装配线所有工序操作人员的作业过程进行细微动作分析,对摄像视频进行作业时间分析并结合秒表测定法测定各个工序的作业时间,然后根据动作经济原则对作业动作进行优化,使用MOD法预测标准作业动作时间,得到适用于该装配线上操作人员的最合理、最有效、最省时、最经济的标准动作体系和标准作业时间,提高了整条线的作业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工作研究在Polaris Housing装配线平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工作研究的操作分析和动作分析方法,对某公司的Polaris Housing生产装配线流程和节拍进行了详细的测定与分析,对有关瓶颈工序、不规则操作和不合理的动作等问题提出了改进优化方案,并对改进前后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证明改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电动车成品库打包线、包车线的作业效率,提出一种三维仿真软件和IE、数学建模相结合的优化方法。首先对成品库的工时进行实时测定并运用Flexsim模型仿真分析,发掘出成品库的瓶颈工序及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IE的方法对打包线进行分析改善,使打包量提高了30台/天、生产效率提高了5.14%;设计了包车线人员调度优化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求解,节约了2名装车员、1名备车员,工人效率提高了25%。得出结论:以Flexsim为基础的IE和数学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减少了作业人员,提高了生产效率,对提高企业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手机装配线产品产能不达标的问题,提出了利用Witness仿真技术建立装配线的仿真模型进行优化研究的方案。首先,利用秒表测时法收集装配线各工位操作时间,并利用Minitab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获得最优拟合参数,同时对装配线建立仿真模型,找出瓶颈工位;然后利用Flexible Line Balancing软件、双手作业分析、防错法对瓶颈工位进行改善,从而减少了工时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线生产效率。最后再利用Witness软件对优化方案进行检验,确保改善效果真实有效。  相似文献   

11.
运用了生产线平衡的理论知识,对生产T5B牙刷的Z11植磨毛生产线进行了优化。首先,对该生产线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秒表测时法对各生产单元的时间进行了测定。然后,运用IE方法和生产线平衡的原则以及速度图,找出了瓶颈单元,根据ECRS原则进行了两次改善。最后,分别计算了改善前和改善后的生产线平衡率,对改善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达到了平衡劳动负荷、提高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装配生产线生产效率低的现状,运用作业测定技术测出了各工位的作业时间,找出了其中的瓶颈工位;运用"5W1H"提问技术,分别从操作、工位和生产线平面布局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根据取消、合并、重排和简化(ECRS)四大原则进行了改进.通过改善,使操作简化、各工位的任务安排更合理,优化了生产线的平面布局、缩短了搬运距离,提高了生产线平衡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an assembly line balancing problem is to control a flow of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to provide continuous flow to balance the production line. For this purpose, a line balancing problem was considered for a special assembly line in an automotive factory. A new algorithm was required to deal with balancing an assembly line which consisted of the same job which must be performed by more than one worker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way, the new algorithm was expected to be effective in such a case that jobs were simultaneously completed in a parallel way. In order to measur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performance criteria were identified as total number of assembly station, total number of workers, and line productivity. As a resul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ith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factors such as cycle time, an allowable number of workers in an assembly station, and an allowable idle time of a worker, alternative solutions were determined in order to measure these criteria. However, these alternative solutions do not give any information about which of the solutions provide not only minimization of the number of assembly station and number of workers on the line but also maximize the line productivity at the same time. Hereby, a multi-response Taguchi method was appli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levels of factors which directly affected system performance criteria.  相似文献   

14.
于健丽 《机械》2012,39(1):67-69,77
CELL化生产是指一种精益生产方式.在CELL化生产中,设备和工作站被以特定的顺序排列,通过这种排列,材料和零件能够以最小的搬运和延误顺利的通过流程.CELL化也具有多种方式,其中一人完结型Cell的生产效率最高.通过对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分析、人力构成分析,提出改善线体的方法、导入一人完结型Cell生产方式,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以作业测定为依据,结合IE生产线平衡改善手法并作相应的Cell化布局,以实例说明改善前后的生产效率情况,充分证明了一人完结型Cell生产线改善的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工作研究又称基础工业工程,包括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两大技术.文章运用工作研究方法,对RU型对讲机装配流程进行改进,制订标准工作时间,并进行了生产线平衡及流水线的合理化平面布置.通过对比分析,改进后的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提出基于达宝易(计算机辅助工作研究软件)与Flexsim仿真相结合的生产线优化方法。以某产品生产线为例,运用达宝易分析其流程、确定标准时间及产能;将数据导入Flexsim进行仿真,识别瓶颈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并进行仿真评估;结果表明:线平衡率提高20.2%,产能提高每小时10件;从而优化了生产线。  相似文献   

17.
对某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应用工作研究的相关技术和方法,以过轮组的生产过程为例,介绍了工作研究在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比改善前后的效果,企业生产中的物料搬运量降低约28%,同时节约了生产占地面积350m2,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工作研究是一项传统的和基础的工业工程技术,以作业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运用作业测定技术,研究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它包括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工作研究是通过对工作过程中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分析,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厂管理水平。时间研究,就是研究工作所需的时间,它用于方法的比较、技术改造规划、工作的分配、成本的计算和工资的计算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应用工作研究方法改进驱动桥壳的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9.
Automated production lines of a parallel–serial structure are most productive in the manufacturing area. Designers of automated lines segment into sections with several stations place buffers between the series of sections that enable increasing the productivity rate. The failure of one station leads to stoppage of only one section of the automated line, while other sections continue to work and machine parts are stored or consumed from buffers. In real production condition, the capacity of a buffer is limited, and a buffer can compensate only in part stoppages of sections in an automated line. This article represents a new analytical approach for calculating the productivity rate of the section-based automated line of a parallel–serial action with embedded buffers of limited capacity. It enabl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the line by the criterion of a maximal productivity rate, which yields the optimal number of serial and parallel stations, and the number of sections.  相似文献   

20.
简单阐述了生产线平衡的相关概念,说明生产线平衡问题的研究意义.通过一条装配生产线的应用实例,介绍了利用自动监控系统对装配生产线的动态信息实时采集和处理,由软件分析的方法来谋求装配生产线的工位平衡的方法,并且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