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
今天,我们召开集团公司2000年科技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在集团公司基本完成重组改制和股份公司成功上市,开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十五届四  相似文献   

3.
周明晖 《石化技术》2020,(4):224-225
石油作为重要的一次能源,在开采中需要掌握石油地质的特点和类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地质勘探措施予以开发。在具体勘探开发中,了解并掌握石油地质的发展类型、形成原因及发展历史,对石油的开采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应当立足石油地质的特点,对石油地质与石油形成与开采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探讨石油地质的类型及特点,为石油的地质勘探提供有力的地质信息支持和地质勘探方法支持,解决石油地质研究和石油地质勘探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石油需求及供给角度分析了我国石油进口的必要性,从世界原油的供应情况及我国的外汇储备角度分析了石油进口的可行性,认为从经济角度来看我国实施石油进口战略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原油深度加工是炼油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石油峰值(Peak Oil)是指某一区域(全球、地区、国家、油区等)石油产量的最大值及其来临的时间。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作保障,然而资源的有限性将成为其最大的瓶颈,基于此提出了对石油峰值问题的几点认识:石油峰值是客观存在的;世界石油峰值必然会来临,只是在到来的具体时间问题上存在分歧;科技进步可以延缓但不能改变石油峰值的到来;目前石油替代品产量对于巨大的能源缺口仍是杯水车薪;石油峰值的到来必然对石油产业链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应正视石油峰值并加大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石油(成品油)供需形势及石油安全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2020年前我国石油(成品油)供需形势与石油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认为2007—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而石油生产的增长却难以满足消费增长。到202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4.5%,我国石油安全方面的问题主要在于:石油供需矛盾加剧,石油储备不足,缺少应对国际油价异常波动的手段,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等等.未来我们应从加强石油供给能力建设与节能节油,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建立和完善石油储备制度与石油经济管理体制,提高石油工业整体实力和国家石油公司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石油资源的获得及供给安全这一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9.
10.
《石油商技》2003,21(4):42-42
2002年全世界合计生产原油3.5568×10~9t,比2001年减少2.81×10~7t。其中,北美生产原油6.644×10~8t(占18.7%),中南美3.357×10~8t(占9.4%),欧洲和前苏联7.842×10~8t(占22.0%),中东1.0146×10~9t(占28.5%),非洲3.764×10~8t(占10.6%),亚太地区3.814×10~8t(占  相似文献   

11.
作为石油生产、消费、进口大国,美国多方布局、内外并进的组合性石油战略,并辅之于近年推出的"能源新政",使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开始逐年降低。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美国出口的石油产品总量比从全球市场上购买的石油产品总量多5.4万桶/日。这意味着,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已经成为石油产品净出  相似文献   

12.
世界石油大会以豪迈的激情走过了70年的辉煌历程,跨进21世纪。70年来,世界石油大会始终坚持“为了人类利益,加强世界石油资源的管理,并在世界石油工业中推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及经济、金融和管理的研究”的宗旨,为促进世界石油工业和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70年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世界石油大会的宗旨代表着各石油生产国与石油消费国的共同利益,反映了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时俱进地与全球经济进程相协调,不断加强各石油成员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世界石油大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14.
新世纪中国的石油安全不能不让人关注——作为世界上的第三大石油消费国,世纪之交的石油进口量直逼7000万吨大关,占到需求量的近20%。如此发展下去,到2010年时,我国石油需求中的近一半将依靠进口。  相似文献   

15.
童心 《天然气技术》2007,1(4):19-20,23
石油期货及其衍生产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风险。文章从石油安全角度分析了我国开展石油期货交易的迫切性,阐述了由石油期货引发的五大交易风险,并提出了预防石油期货交易风险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Analysis of Environment for Development of Oil Refining Busines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s focuses on analysis of the changing trend relating to crude supply and petroleum products demand inside China, while introducing the preliminary progress resulted from restructuring of China's refining industry and dynamics of competition among Chinese refining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has made a preliminary judgment and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facing China's refining industry and may serve as a reference to refiners intending to develop refining business inside China.  相似文献   

17.
石油储量:世界石油大会和石油工程师协会对其新的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储量定义的历史 储量无疑是国际石油工业最基础的要素之一。在本文中,“石油”这一术语习惯上是指自然产生的主要由烃类组成的流体和气体。石油也包含氮、二氧化碳、硫化氢及其它非烃组分。 认真来谈,当开始整理地下储层的数据及评估的目的是确认证实储量时就力图使储量定义标准化了。 一直到1936年美国石油学会开始发表有关证实储量的数据时,储量的命名已经扩展到包括概算储量和可能储量。这些术语的应用取决于公司或个人如何理解美国石油学会制定的证实储量定义的两个基本前提,即证实储量是“没有理由质疑的”及“在现有…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对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保证国家石油安全,必须立足于国内石油产量的平稳增长,具体战略是稳定东部,加快西部,立足海域.同时,拓展进口渠道,以输油管线和油轮海运并举的办法来调整石油进口战略.  相似文献   

20.
石油属重要的能源物资,因而石油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战略性和基础性的地位,各国均给予特别关注。在市场经济渐趋完善的背景下,国家对石油行业的直接干预受到限制,征收税费成为主要的调控手段。我国当前的石油税费制度还存在一些弊端,表现为分配体系不够科学、立法宗旨不够明确以及课税要素设计不够合理等,亟需通过石油税费制度的改革来带动整个石油收益分配体系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